干货收藏!干细胞代次如何选?看懂这篇不踩坑~
干细胞代次怎么选?
“这次给我用的干细胞有多少亿?是不是越多越好?”
在干细胞治疗咨询里,“细胞数量” 几乎是所有人的第一关注点 —— 很多人认为 “数量越多,效果越好”,却鲜少有人追问 “这些干细胞是第几代?”
有人花高价买了 “上亿原代细胞”,却不知道原代细胞不可能应用,但凡鼓吹、必定骗人;有人图便宜选 “高代次多数量” 的干细胞,却没意识到过度传代的细胞早已开始衰老、失去核心功能。
其实,干细胞的数量只是 “基础项”,代次才是决定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 “关键项” —— 它像干细胞的 “成长履历”,记录着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 “健康状态”,选对代次,比盲目追求数量更重要。
那么,第几代的干细胞才最好呢?
临床应用的最佳代数:P4~P6代。

先搞懂:什么是干细胞的 “代次”?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对维持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发育及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干细胞会经历不断的分裂和扩增,这一过程被称为传代。

P0为刚从组织分离出来的原代细胞,一般干细胞传代扩增倍数为3-5倍,图表中以3倍为例
原代细胞(P0):保留了干细胞的大部分原始功能和遗传信息,活力好、再生能力强大。但“门槛高”,其生产难度大、成本高、生产时间久、价格贵,尤其是要获得足够数量(上亿级别)的原代干细胞难度非常大。
传代细胞(P1及以上):经过多次传代后,干细胞数量不断翻翻。具有增殖快、成本低、可大规模培养,满足批量生产、快速生产的需求。但由于传代次数越多,干细胞可能“忘记”祖先的原始技能、衰老数量增多、再生能力衰减。
临床选代次:4-6代最佳
理论上讲,细胞代数越靠前,干细胞的干性(它还没分化,有很多潜能的特性)也越强,增殖能力也越强。但是,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干细胞需要适应新的环境,一部分不适应的细胞会被淘汰。
有研究发现,前三代干细胞存在基因组不稳定、异常核型比例偏高等因素,大多不适合临床应用。
另外考虑到细胞会随传代培养时间的延长而老化,建议用于干细胞临床治疗的细胞代次最好不要超过10代。
因此,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例,临床应用的最佳代数通常在4~6代之间。在这一范围内,MSC的生物学特性相对稳定,适合用于疾病的治疗和再生医学的应用。
✅ 正确做法:
选择干细胞产品时,应当要求供应商提供代次证明和功能检测报告(如分化能力、活性检测等)。

↑ 新鲜活力的P4代间充质干细胞 来源:锐赛细胞库
当然,代次只是选择干细胞的 “参考项” 之一,细胞的活性、纯度、培养环境(是否符合 GMP 标准)等,同样是影响效果的核心因素。避开 “唯代次论” 的误区,综合评估才是关键。
【附】权威研究:干细胞的 “代次规律”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的研究文献《不同代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评估》通过研究P3、P5、P10三个代次的hUC-MSCs,给出了研究结论:

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
P3、P5、P10三个代次的hUC-MSCs均贴壁生长,细胞形态为长而扁平的梭形细胞,无明显差异。P3 和P5的HUC-MSCs大小较为均一,而 P10的个别细胞胞体有所增大。

传代代次不影响HUC-MSCs免疫表型
3个代次HUC-MSCs均高表达 CD73、CD90 及 CD105(阳性 率 ≥95%),不表达或低表达CD11b、CD19、CD34、CD45及HLA-DR(阳性率 ≤2%),均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标准。

传代代次对hUC-MSCs核型无明显影响
3个代次的hUCMSCs均为正常双倍体核型 (46, XY/46,XX),未发现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异位、增多等结构畸形改变。

传代代次不影响HUC-MSCs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能力
3个代次的HUC-MSCs均出现红色的钙质结节和红色的脂滴,且无明显差异。

hUC-MSCs的增殖能力随着扩增代次的增加而降低
3个代次的hUC-MSCs生长曲线相似:第1 ~ 2天细胞处于潜伏期,增殖不明显;第 3 ~ 5 天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第6天之后进入平台期,细胞生长停滞。细胞增殖曲线均呈“S”型,两两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随着扩增代次的增加而降低,P3代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一些。

传代扩增代次的增加促进 HUC-MSCs 老化
衰老相关的 β- 半乳糖苷酶 (SA-β-gal) 染色是目前检测细胞衰老最常用的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P3、 P5HUC-MSCs内可见少量 β- 半乳糖苷酶染色的衰老细胞,P3 与 P5 之间衰老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与 P3、P5HUC-MSCs比较,P10 HUC-MSCs中衰老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即随着扩增代次的增加,HUCMSCs逐渐衰老,表现为胞体增大,胞核体积异常及多核,胞内颗粒增多,并出现高酶活性的 SA-β-gal。

传代代次增加影响HUC-MSCs衰老相关因子的表达
SASP是指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常见的SASP因子有IL-6、IL-1β、IL-13、TNFα、G-CSF和GM-CSF。SASP因子可通过细胞自分泌加快衰老进程,也可通过细胞旁分泌促进衰老。细胞因子的液相芯片检测显示,3个代次的HUC-MSCs 胞内及其培养上清均能检出IL-6、IL-1β、TNF-α、GCSF和GM-CSF。IL-6 和IL1β在胞内的表达水平随着扩增代次的增加显著升高。由此可见,随着干细胞代次的增加,分泌的衰老相关细胞因子量也会增加,从而诱发机体的衰老。
研究结论
HUC-MSCs体外传代培养至10代均能满足国际细胞治疗协会间充质与组织干细胞委员会的最低标准 ,且染色体核型仍保持其稳定性,不会增加致癌风险。
干细胞经体外长期传代扩增后,虽然不会丢失干性,但会呈现一定的复制性衰老趋势,SASP因子分泌增强,过多的SASP 积累会破坏HUC-MSCs正常细胞形态和功能。
临床应用建议选择年轻态的HUC-MSCs较为合适。
内容来源网络公开资料,锐赛新媒体中心 综合整理。
声明:本文内容仅用于科普交流,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或治疗方案推荐。
文中涉及的科研成果、临床数据等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文献及权威机构发布,仅供参考。由于医学的复杂性,个体案例不代表普遍疗效,请勿盲目解读。
本平台不对用户基于本文内容作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相关治疗请务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