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险投资 > 医药基金投资风险

医药基金投资风险

发布时间:2021-12-12 18:59:05

Ⅰ 基金投资的外部风险包括

风险定义为资本永久性亏损的可能性,他指出学术上将风险等同于波动性是不准确的,事实上承担适当的波动性恰恰是收益的来源。但是如果波动大到超出了投资者的承受范围致使投资者割肉卖出,那么波动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风险。

先来看看哪一类基金的波动会比较大,股票基金的表现和股市的表现有关,我们称之为市场β,其中个股和行业集中的基金波动会更大。

我们用前十大重仓股的净值占比来衡量基金的个股集中度,用前十大持仓股的行业个数来衡量基金的行业集中度。前十大重仓股占净值小于50%的算是持股相对分散,行业个数大于5个的算是行业较分散

同一行业的股票有同涨同跌的特点,所以行业分散比个股分散对降低波动性的效果更好。选股能力强的基金经理做到行业分散、个股集中是可以接受的。

很多朋友说我看好某个行业,买行业主题基金不香吗?其实我想说,如果你不是行业研究专家,一个行业都到了被你看好的地步,涨幅一定不低了。。这种由于上涨的"看好"很容易在一段时间的下跌后变成"不看好",最近买了半导体或者医药主题基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在说啥。而这种是可能因割肉操作形成资金永久性损失风险的。

考察一只基金的波动性的传统指标是最大回撤,这里要注意基金发生历史最大回撤的区间是不是当前基金经理的任期,我们应该考察当前基金经理在市场持续下跌时的控回撤能力。在收益率和回撤的比例之间取相对平衡的,即下跌的时候抗跌,上涨阶段的涨幅也过得去的,尽量不要选择太极端的基金。

投资基金特别是主动管理基金的本质就是选基金经理,所以有“所托非人”的风险,可能是基金经理的能力不够,或者说基金经理过去的收益来自运气而非能力,还有基金经理没有勤勉尽责、持续学习,过分看重排名而失去投资中的审慎原则等。

解决这一风险是基金经理研究的范畴,我们要尽量选择能力被市场充分证明过的基金经理,经历过牛熊,历史业绩持续优秀,稳定创造超额收益且能力圈持续进化的基金经理。关注基金经理过去的判断是否准确,言行是否一致,并通过可能的调研来了解基金经理的投研日常。

风险和投资者自己的行为也有关系,基金的波动会在一种情况下转化成本金永远损失的风险,那就是波动超出了你的风险承受等级,个人风险承受等级取风险承受意愿、风险承受能力中较小的那个,风险承受意愿和个人性格、投资经验相关,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者的财富水平、资金的投资期限有关。每个人要事先了解自己再去选择基金,不要只看收益而忽略了自己的风险承受等级。

投资里面还有个真实的风险是买贵了的风险,比如招商银行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但如果2007年高点买进的话,十年后才能解套。基金什么时候买是便宜的呢?这个问题很难定量回答,我不建议单纯和历史比估值,投资没这么简单。唯一的建议是尽量在非泡沫阶段多买些筹码,让自己的筹码是正金字塔结构而非倒金字塔,造成倒金字塔结构的原因是在市场不好或者震荡时建点"观察仓",确信牛市真的来了一把梭,事实上牛市就是在大家"确认"时结束的。

Ⅱ 基金风险有哪些

(1)首先就是系统性风险。比如说2018年,市场持续的下跌,指数基金也是跟随市场同比下跌。上证指数在2018年的跌幅是24.59%,而沪深300ETF的跌幅是24.80%。

对于这种系统性的下跌,说实话,别说是普通投资者了,就连大机构等都很难避免的,而且绝大部分的策略都是失效的,这从去年年底基金涨跌幅排名就可以看出来,好像真的没有几只是盈利的股票基金。

唯一能够避免系统性风险的方法就是空仓,但是这样做结果的往往会错失后面的大涨,比如说开年后的这波大涨,相信很多人是无缘的。
(2)其次就是追涨杀跌风险。最典型的就是,很多人并不是市场底部区域入市,而是牛市中后期入市的,这样的话买入的价格就无形被抬高了。就比如说最近这一波行情,很多人都是听所股市涨了,才来买基金的,然后在股市大跌之后再将手中亏损的基金卖出,估计这两天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另外就是,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嫌自己买到的基金涨的不够快,然后去追涨的快的基金,但是很不幸的是此时去追涨的话,很有可能是短期的高点了,然后最后的结局也是将追高的基金止损。

这样来回多次的话,最后的结果也是亏损出局。

(3)第三个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是指将手中的份额换成现金的难易程度,所花费的成本越低流动性就越强,反之,流动性就越弱。

这个为什么会是风险呢?这个主要是针对场内指数基金而言的,有一些场内基金可能一天成交也就几万,然后要买入比较大份额的话,可能就需要支付很高的价格才能。最典型的就是前一段时间连续涨停的沪港深价值基金,其由于场内流动性不足,很少的买盘就把价格打到了涨停价。

同样的,在卖出时也需要将价格压的很低,这个在低端情况下的时候非常明显,比如说2015年千股跌停期间,很多指数基金也是卖不出去的,就算是跌停价也无法出手。

对于这种情形的话,就是找那些规模大,流动性强的基金,也就是选址每天成交额最多的那只。

(4)基金退市风险。指数基金也和股票一样,也会发生退市的,比如说去年天虹就有几只指数基金退市了,甚至在过去也有ETF退市的情形。

其实退市本身来说是一个中性的事件,其又与股票不同。股票如果发生退市,如果后期不再重新上的话,买入的资产很有可能就被清零了,这种风险是非常大的。但是基金又有不一样的地方,基民的资产不会清零,只是基金公司会将基金资产卖出,换成现金再还给投资者。

从上面来看的话,并没有损失,但是如果这笔投资要是亏损,或者是在底部退市的话,那后期的涨幅就是与你无缘了,这是一种机会性风险。

要避免这种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资规模大的基金。

(5)遇上黑天鹅。指数基金同样会遇到黑天鹅的,比如说2018年底商誉减值风险,中证500指数当中是有几十只个股发生了商誉减值,但是由于指数基金成分股众多而且分散,所以这种风险并不大,对于基金净值的影响也是比较小的。

但是这对于主动基金或者行业指数基金来说,影响可能就会很大,比如说去年的疫苗事件和药品集采事件,这对于医药类的基金来说影响非常的大。

而要完全避免黑天鹅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选择分散化的指数基金,这样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当然,在指数基金投资当中,还有很多的风险,比如说政策风险、投资失误、认知风险。

Ⅲ 医药基金现在能买吗

现在不是一个合理的介入点,医药基金前期涨幅过高嗯,应该有一个回调的一个风险

Ⅳ 医药主题基金投资逻辑应该是怎样的

1、看估值
现在医药“贵”吗?如果我们从估值来看,医药确实“贵上天”。不过,这个估值高,属于静态估值。就是衡量医药行业的估值时,没考虑业绩增长对估值的影响。如果医药行业,一年业绩增速达到20%,估值能下降20%。如果业绩持续增长,估值下降也快。
短期看A股医药板块估值相对较高,但中长期看并不悲观,因为医药股整体业绩稳定可持续。纵观A股历史,医药生物行业一直属于“黄金赛道”,医药医疗主题基金长期仍具有投资价值,可以考虑在板块回调之时分批入场,或者选择定投的方式。
如果你觉得现在医药的估值贵了,可以在不改变基金经理的前提下,选择行业配置更加平衡的基金,如果偏好消费和医药,可以关注吴某某的广发轮动配置,如果偏好科技和医药,可以关注葛某的中欧明睿新起点或者赵某管理的工银科技创新6个月。
当然,如果你能忍受净值波动,相信医药板块的业绩可以逐渐消化估值,也可以长期持有优秀的基金,毕竟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基金,才是最好的基金。
2、长期投资
时间越长,主动管理型医药基金的收益就越高。
从最近五年的产品收益看,医药主题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亮眼,绝大部分产品都大幅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总体来说,医药基金风险方面是比较小的,基金持仓的大多公司都具有良好的业绩支撑。
在买行业主题基金的时候,你的入场时间并不是特别重要,而是你选择的基金行业是否处于好赛道,基金经理管理能力是否优异,另外,你的持基时间也需要够长才行。
盈利强,壁垒高,而且覆盖面广阔,医药显然属于一个适合长期的好赛道。
总结来看,选择医药主题基金投资,辨险识财认为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行业存在估值风险,医药股以及医药指数的估值水平仍处于高位。这时就要看基金经理是如何看待估值风险进行调仓等操作的,以及所选公司的经营业绩与成长能力是否值得托付,可以重点关注一些明星基金经理。
第二、很多热门的医药类股票属于高尖端技术,作为普通投资者难以清晰了解目前的发展阶段和未来的前景。这时就需要看基金经理是否有非常坚实的医药知识基础,风格是否稳健,选股能力是否突出。
第三、政策对医疗行业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还需要看基金所选行业成长逻辑是否清晰,是否具有政策免疫性。

Ⅳ 医疗风险基金按什么文件规定提取的

一、一般风险准备的提取从《通知》发布当月起执行,余额达到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开放式、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总基金资产净值的1%时,可以不再提取。托管行按托管的每只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为提取基数,余额超过1%时可以不再提取。

二、各基金管理费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应统一存管于开立的一般风险准备专户中,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一般风险准备的使用不区分一般风险准备的提取来源,作为公司统一的一般风险准备使用,服务于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所有开放式及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

三、一般风险准备专户中的资金和使用一般风险准备进行投资而持有的证券及相关收益,属于使用目的受限的公司固有资产,税后投资收益属于一般风险准备资产。

(5)医药基金投资风险扩展阅读

医疗保险工作属劳动保障业务范围。参保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参保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除记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外,全部作为统筹基金,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门诊和购药费用。

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住院、门诊特定项目及部分慢性病和家庭病床的医疗费用。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住院医疗费用。

Ⅵ 医药基金会亏吗

医药类基金当然也会亏损了。既然是投资当然就会有挣也会有赔了,近俩年虽然医药基金大多都比较挣钱,但是不管是什么类的投资和理财,都不可能一直挣钱,长多了都会回调,但是只要坚持价值投资,就算基金会有短期的回调,但是长久来看基金大多都会挣钱。尤其医药是一个长久的行业,医药类基金只要长期持有应该都不会亏损。最后祝你心想事成,每天生活开心快乐。

Ⅶ 为什么医药板块的基金表现一般都不太好

吃不起药将成为历史,政府集中采购导致药费暴跌

“医保局动真格了,这一次真的要砍掉企业的销售费用了。”一家中标的药企人士向记者感叹,还有一位药企人士向记者表示:“中标难受,不中标更难受。”
前几天,国家首次“4 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谈判在上海举行,集中采购的结果是药价暴跌,正大天晴药企的恩替卡韦降幅超90%。恩替卡韦被誉为乙肝用药霸主;阿斯利康公司旗下的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降价75%。
这次参与集中采购试点的共有31种药品,7个品种降价幅度超70%,降幅在40%-70%之间的有12个,降幅0-40%之间的有8个。平均降幅高达52%,远远超过市场预期。
这次的试点大获成功,4 7总共11个城市的31种药品采购价直接被腰斩了,而采购价的降低,必然导致药品销售价的降低,而试点的开门红也会导致国家迅速大范围推进采购药品的范围,换句话说,困扰中国人很多年的高药价问题,有望得到彻底的根除。
中国药价有多虚
中国的药价不仅高,而且很虚,虚到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多家上市公司药企,列支的营销费用,居然占到营收的60%,远远超过国际药企10%的标准。
换句话说,药厂卖出去100亿的药,销售成本就占了60亿,而国际通用标准大概是10亿左右,与此同时,中国药企的研发费用却是出了名的低,远远低于国际标准。重营销轻研发导致中国医药界回扣横行,而新药研发能力极低。
仅仅被央视公开报道点名的医药回扣乱象,包括但不限于:
2010年,药价虚高1300%的“芦笋片事件”,湖南湘雅医院医生回扣占到中标价43.5%;
2011年,虚高达2000%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丑闻,北京公立医院医生回扣占到中标价40%;
2013年,漳州医疗腐败案,全市公立医疗机构100%涉案,药价的50%用于回扣;
2013年,“葛兰素史克行贿门”,其副总裁梁宏在供述中称,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打开销路投入的行贿费用占到药价的30%,每年的总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2016年平安夜曝光上海、湖南两地药价虚高近10倍,医生回扣占到药价40%
这动不动就10~20倍的利润,意味着成本价只有零售价的10%,甚至只有5%,中间的巨额利润,都被层层剥削了,最后让患者来买单,导致中国的药价高企,但是药厂实际利润并不高,研发能力薄弱且极其重视营销,不给回扣而重视研发的药厂根本活不下去,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集中采购曾让药价暴涨
实际上,中国药价高是个老大难问题了,如何解决高药价问题成了政府的心头病,提出的解决方案千千万,通过政府集合公立医院的需求进行集中采购、集中招标,通过巨大的采购量来压低价格,让患者得到实惠。
听起来似乎没问题,政府手底下有那么多公立医院,全部听政府号令,而公立医院就诊患者的数量占到总就诊量的90%,换句话说消耗的药品,也是90%,把这些需求全部集中起来和药厂谈判,不可能拿不到好价格。而政府出面带量集中采购来降低价格,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所以,早在2000年左右,有关部门就开始推行以量换价”,让药物进行集中采购,带量招标,试图取得价格上的优惠,降低药价。在外国,这一手段可以降低10~15%价格,虽然不多,但是考虑到外国市场竞争激烈,药价透明,本来就很低,在这个基础上还能降低实属难得。引入中国后,一定能大幅度降低药价。
中国医药部门不仅实行了集中采购,以量换价,还对医院药价进行行政限制,不允许医院以药养医,曾经只允许加价15%,后来干脆实行零差率,一分钱都不允许加价,什么价格采购的,就什么价格出售,最大程度让利给患者。
政府把所有采购量集中起来进行招标获得最低价格,然后不加价卖给患者,药价一定很便宜了吧,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实行集中采购和零差率二个政策后,药品的采购价年年增高,高药价问题越演越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震惊了,这怎么可能,这套方案怎么看都没问题啊,降低药费利国利民十拿九稳,怎么最后居然导致药费连年增高,这不科学啊。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外国行之有效的带量集中采购降低药价的办法,到了中国不仅无效,反而导致药价升高。
原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套方案里有一个最大的漏洞,就是招标是由政府集中组织的,但是采购量是由各大医院自行决定的,用哪个药,用多少,是由每个医院自己定,或者说,是由每个开处方的医生来决定。
所以这些药厂们想出了一个新点子,高中标价高回扣,把中标采购价定的高高的,分出大量的利润空间做成回扣给开处方的医生,以及整个医药管理链条上的一系列人,瞬间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销量大增,所有的医生都在疯狂的开这家药厂的药。
而那些低价中标的药品则陷入了一个很窘迫的情况,医生不愿意开这个药,没有销量,下场和没中标是一样的。
同一款药品,有人出低价,高价怎么可能中标,当然不可能啦,竞标的规则就是价低者得。要规避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不是同一款药品就可以了,同样的药灌装到另外一个包装里,取另外一个名字,上报给药监局拿一个批号,当新药卖,既然是刚“研发”出来的“新药”,那自然拥有自主定价权,你报多高,也没有竞争者,因为这款药全国只有你这一家有。
例如,传统的青霉素,价格极低,不过你们已经基本看不到了,因为按照集中采购制度,根本赚不到钱,取而代之的是各大药厂自行“研发”的XX霉素,号称改良版的青霉素,实质上还是青霉素,不过中标价立刻暴涨十倍甚至几十倍,然后就有利润空间给回扣了。
所以,新药的审批权立刻火了,医生的处方权也立刻火了,带来的问题是药监局这些年被国家查处了一大批贪官,基本都是有审批权的那些人,而基层的医生吃医药代表的回扣,已经从密布新闻,变成不算什么新闻了。
所以,在央视曝光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丑闻丑闻中,药价虚高2000%,出厂价0.6元,北京市中标价高达11元,医生的回扣为每支4.4元,而山东一个街头小诊所,进货价为0.64元,卖给患者为2元。所谓的集中采购降低药价,完全形同虚设,整个北京的需求集中在一起进行采购,不仅没有压低价格,反而疯狂攀升20倍。
新集中采购导致药价大降
看完了中国药价的历史,只能感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这次的新集中采购导致中标价暴跌这么厉害呢,他们双方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肯定是有的,否则中标价依然丝毫不会变,这次的新规最大的改变在于收回了公立医院自定采购量的权利。
现行的集中采购制度,缺乏明确的用量要求,中标未必代表有销量,医院仍然具有极大的自主选择权,因为药企需要对医院进行二次公关,医院则进行二次议价,导致中标结果形同虚设。
为了堵住这个漏洞,新的采购制度实行招采统一,什么意思呢,就是招标会上要明确采购量,由这些城市下属的公立医院,提前确认未来一段时间的某药品的需求量,汇总给医保局之后,由医保局统一采购,然后下发给公立医院,实现真正的带量采购。
这个创新之举,等于没收了医生的处方权,因为医院失去了采购权,院里就这么多存货,你开完了就没有了,如果你真的需要这么多,也可以,你提前报备,医保局帮你买,你还是吃不到回扣。一家大型公立医院,没有特殊的疾病大爆发,对各项药品的需求是非常稳定的,不会有大的波动。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长詹积富在公开场合表示,医保局的主要任务是让医务人员不能再有拿回扣的机会,让医务人员不敢再去拿回扣。通过这个制度,他们完全有希望做到这一点,废除高药价存在的基础。
正是因为废除了中间的回扣环节,让回扣高低不再左右销量,所以各药企报出的中标价格立刻断崖式下滑,中标平均价直接来了个腰斩,这就是好制度的威力。
药企迎来长期利好
这次集中招标,让药企的中标价大幅度下降,导致医药股大幅暴跌,没中标的几个甚至跌停,市场看到价格降了,就解读为利空。
按正常的思维来看,价格降这么多,不是利空是什么,但是如果深究这件事可以发现,价格下降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省了回扣的那部分钱,对药企本身的利润没有太大的影响。
几十年来,中国医药市场一直重回扣,轻研发,是否能研发出新药不重要,砸钱送回扣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回扣给的到位,哪怕就一直老药换新瓶,也能躺着赚大钱。
这种风气是典型劣币驱逐良币,缺乏研发能力会直接断掉中国医药进步的根基,广大基层患者还饱受其害,苦不堪言。
药企喜欢给回扣吗?不喜欢,但是如果别人都给自己不给,自己就被市场消灭了,有关部门从制度上杜绝给回扣的空间,不仅仅是对患者好,也是对药企好,这样才能让药企脚踏实地,把心思都放在研发上,消除市场竞争乱象,正本清源,我认为对药企来说,是构成长期利好。
2018年11月15日,国家医保局下发《4 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按照这11个城市所有公立医院2017年同品种采购量以60-70%核算,承诺用量进行集中采购,在12月6日进行了首批公开采购,导致了中标价格腰斩式暴跌。
目前只有11个城市作为试点,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进行采购的,也仅仅只有31种药品。
但是鉴于首次试点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新办法会迅速推广到全国所有城市,而且会覆盖到所有的药品,那个时候,全国所有的患者会看到一个奇观,所有药品的平均价格暴跌一半以上,吃不起药将成为历史。
这一天不会太久,高价药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我们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受益人,很快你们就会看到这一天的。
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医药基金投资风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