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伟 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对于科学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工作难题,切实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长效机制。 用建立廉政风险教育制度的办法,营造管理环境。环境影响人的观念,改变人的行为,决定人的习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首先要从强化岗位廉政风险教育入手。一是结合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教育,提高防控管理是责任的意识。使大家认识到,防控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是中层的各位主要负责同志,是每一个岗位的责任人。二是结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教育,提高防控管理是义务的意识。使大家认识到,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权力的监督主体,自觉开展和主动接受防控管理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三是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教育,提高防控管理是关爱的意识。使大家真切感受到廉政风险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岗位上,从而认识到开展防控管理不仅是对权力行使者的一种约束,更是对权力行使者政治前途和家庭幸福的关心、爱护、帮助和保护。四是结合评优评先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教育,提高防控管理出政绩的意识。使大家认识到,防控管理能力是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搞好防控管理,是对一个单位、一名干部工作能力的现实检验。 用建立廉政风险分析制度的办法,确定管理重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必须摸清权力风险底数。一是全面清理权力。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排查和清理,看每个岗位都在行使哪些权力,依据法律法规对这些权力进行一一确认,以保证权力不漏项、不失控。二是开展风险分析。针对清理出的权力,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开展风险分析,看权力行使过程中,在什么时间、哪些环节容易发生哪些不廉洁行为或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发生频率高不高,发生腐败问题后会带来哪些政治经济损失,梳理出风险表现、发生频率和风险危害。三是实施分级管理。按照权力风险大小,进行风险排序,开展风险分级,实施分级管理。对潜在廉政风险大、发生问题危害重的权力,划为高等级的风险权力,进行重点管理。 用建立廉政风险预防制度的办法,设定“权力运行轨道”。针对各项权力的廉政风险特点,建立不同的风险预防规则,为防范权力“出轨”设置“红绿灯”。一是“双责”预防。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每名同志既要担负廉政责任,又要担负勤政责任。制定预防制度,既要有“律己”要求,又要有“律他”规定,促使权力行使者既要管好自己,又要监督他人。二是“程序”预防。按照“便捷高效、便于防控”的原则,相应细化每一项权力的分类和工作程序,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作为固定的“运行轨道”纳入预防规则,防范因程序漏洞而出现的各种廉政风险。三是“要点”预防。借鉴各方面的管理经验,抓住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从预防腐败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选择和归纳出其精华、要害或核心内容,制定简洁、便于操作的“要点”,列入风险预防规则。四是“机制”预防。对一些权力的预防“要点”继续深入分析,探索建立一些权力运行系统中不同主体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模式,作为“机制”列入预防规则。五是“警示”预防。根据收集到的典型案例,把每一项重要权力行使过程中容易产生腐败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和手段一一列举出来,作为权力运行的“红灯信号”挂在网上,对权力行使者予以警示。 用建立廉政风险“内控”制度的办法,制约权力按“轨道”运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监控信息平台,最大限度促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并实施动态防控。一是实行起点防控。研究“三重一大”事项,必须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并形成纪要,无保密要求的在网上公开。行使重要权力,都要明确廉政风险和绩效目标,并在网上公示。二是实施过程防控。对每一项重要权力,都要选择一些可核查、可公示的 “内控点”,让权力行使的过程公开。三是实施结果防控。每行使一次重要权力,都要在网上公布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并对权力行使结果进行评价。四是开展风险预警。结合群众来信来访、行风评议中发现的风险因素,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努力把廉政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用建立廉政风险管理绩效评估制度的办法,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权力运行结果的考核评价,属于“后管理”的范畴,也是推进防控管理持续改进完善的重要保证。要深入开展工作绩效评估,对重要权力,行使前公布绩效目标,行使中开展工作督导,行使后组织专家评估,检验权力运行绩效。开展群众满意度评估,对重要权力的运行情况,要认真落实权力行使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价权,作为完善防控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开展年度评估,把重要权力的运行情况作为考核重点,定期评比打分,年终进行全面考核。每年还要对重要权力的廉政风险变化情况、预防制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进一步完善预防制度,不断提高防控管理工作水平。 (作者系河北省卫生厅纪检组长、监察专员)
2. 如何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完善具有工商机关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创新,是工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亮点。为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笔者就谈点粗浅认识:一、进一步深刻领会深化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是深化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现实需要,是新形势下保障工商事业健康发展的的客观需要。是对腐败现象的发生进行动态的预警和预测,提高预防腐败对策的主动性、前瞻性和针对性,使预防腐败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腐败现象和责任事故的发生,使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达到保护和爱护干部的目的。这也是干部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事业兴旺的需要。同时,这项工作做好了,对进一步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也能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二、全面准确界定风险点,扎实做好廉政风险防范基础性工作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防范的是廉政风险,管理的是防范工作。要做到全面有效防范,就必须从进一步查找风险点入手,切实打牢基础工作。一要在查找廉政风险点的过程中,首先要放下思想包袱,敢于真找、真查,不避重就虚、不遮遮掩掩,做到“三个下功夫”:即:在找准风险点上下功夫,在找全风险点上下功夫,在找实风险点上下功夫。只有风险点查找的准确到位、不缺不漏,才能实现防范管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二要在查找方法上,要以界定工作职责为基础,从梳理工作流程入手,采取自上而下查找和自下而上逐级审核的方式,通过“自己找、大家提、组织点、群众议、集体定”的办法,全面深入查找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及其发生的部位和环节。三要突出重点,尤其要抓好资金使用管理、干部任用、物资采购、行政审批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梳理查找。注重把握查找风险点这个基础,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围绕执法办案程序、案件罚款裁量、企业注册年检、财务收支以及干部提拔使用等工作,可能使我们的干部被问责或受到责任追究的环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分析排查,找出岗位潜在的风险点,找准本单位防范重点。并对症下药地制订、规范和落实防范措施,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真正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四要在查找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各单位要结合领导班子、每个干部职工工作岗位等实际,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进行归纳梳理和审查评估,按照风险发生机率和危害损失程度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监管权限,落实监管责任,制定防范措施,做到岗位职责明确,廉政风险清楚,防范措施得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三、教育防范先行,规范管理预警(一)教育先行,注重前期预防。一是根据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特别是强化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的廉政教育,加强学习《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家工商总局的“六项禁令”和省工商局加强廉政建设等规章制度。可邀请有关领导或专家授课开办专题讲座,使全体干部更加深刻地了解廉政风险点防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和核心内容,增强干部防险、抗险、控险的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培养干部的稳健执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二是结合查找出的防范重点,开展扎实有效的廉政文化活动。继续坚持做好“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示范窗口创建”和“工商廉政文化建设”等活动,结合风险点防范工作,努力加强廉政道德建设,通过设置风险防范警示电脑屏保,制作风险点温馨提示桌签、楼道廉政警言警示牌、大厅电子提示屏等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三是针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加强对干部的警示教育。如开展“四学习(学党章、学法规、学条例、学政策)、三重温(重温廉政准则、重温八条禁规、重温各项制度)、二教育(警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一带动(典型带动)”活动,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或接受警示教育等活动,查找自身在思想道德、履职尽责、执行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引导干部掌好权、用好权,随时随地、每时每刻提醒大家不忘廉政,从思想上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增强廉政风险的防范意识,进一步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明确工作方向。四、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形成廉政风险点防控机制我们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狠抓制度落实,形成以“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风险防控机制。一是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规范干部人事权和财物管理权。改进监督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征求意见、民主集中和议事决策等各项制度,凡涉及干部人事调整、大额资金支出、大宗物资购买处置、基本建设项目和重大业务事项,按程序和权限集体研究决定,防止个人“说了算”。干部的调整、提拔、任用,按照民主推荐、政绩考核、公开测评等程序,不断完善干部任用机制。严格落实党员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开设账外账,私设“小金库”,重大支出定期公布,接受干部监督。同时,从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办公设备和用品配备、水费、电费、电话费管理等方面严格规定,以实现厉行节约。二是健全执法监督体系,监控行政执法权。将立销案管理、行政处罚作为执法办案重点风险点,在规范案源处理程序、罚没(暂扣)财物管理、案件回访、案件评查、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工作等方面实行有效监管防控。推行相对集中执法办案机制,实行统一立案、统一核审、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逐步实行“网上办案”,规范行政执法流程。通过行政处罚案件网络系统,对立案、审批、处罚、罚没物资管理等各个环节流程进行规范,置于各级监督之下,形成科学的权力制衡体系。推进合理裁量制,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行政处罚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推行说理式处罚决定书,解决具体行政行为随意性问题,防止随意立案销案和“大案办小”等问题,杜绝人情案、关系案。制定大要案案件评审制度、案件廉政回访、案件主办人制度、罚没物资处置办法以及行政执法过错追究等配套制度,以制度约束执法行为。突出案后回访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不廉洁行为发生。 三是强化流程监察,规范行政审批权。把受理核准、年检验照作为行政审批的重点风险点,在服务公开化,程序标准化上实施有效防控。通过严格审批流程,明确受理、审批、核准等环节的岗位职责,形成衔接有序、互相制约的工作流程。对每个流程的办理时限进行确定,对外公开承诺、岗位责任人员、审批程序及时限、收费项目及标准、办事要件、示范文本等,防止拖延不办、借机卡要现象的发生。在窗口单位设置效能监控、政务监督台、投诉举报箱、工作效能评价仪,认真推行“服务质量评价”活动,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定期进行评价、反馈、警示,随时接受社会监督。五、强化监督,结合工作,落实廉政风险点防控机制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查找廉政风险点和制定防控措施及管理中,要围绕查找、评级、防范等重点环节,循序渐进,扎实有效地推进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一)有的放矢,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措施。查准、找全风险点是风险防范的基础,监控管理好风险点才是关键,才能更好地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针对查找出的每个风险点,我们要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强化监督措施:一是公开风险点。将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在局域网、局务公开栏等载体进行公示,接受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监督,为廉政风险点的准确性会诊把脉;二是加强内部督查。针对查找出的风险点,结合持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组织人教、纪检、监察、办公室等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要求各部门风险责任人做到 “四亮相”:亮姓名、亮职责、亮风险、亮防范措施,做到“操作风险有提示、风险等级有细化、防范重点有标明”,半年进行一次内部风险控制监测自查,自查报告计入干部廉政档案,对已发现的问题不折不扣整改到位。三是强化外部监督。加强与政风行风监督员的沟通与联系,进一步深化中层干部“述职述廉”和工商所长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监督。(二)有效结合,实现工商工作与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无缝对接。推行廉政风险点防范机制的终极目标,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工商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在结合上做文章,将风险防范机制有效渗透到工商工作的全过程,做到防范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一是将风险防范机制与创建“三满意”相结合。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各项活动中各阶段工作要求,认真查找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业务能力、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探索突破口,不断提升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二是将风险防范机制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将该工作列入今年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将“一岗双责”责任制、廉洁自律承诺、效能建设等同步纳入风险防范机制。三是将风险防范机制与政风行风评议相结合。确定行政执法、行政许可、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等为主要廉政和监管风险点,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薄弱环节,积极参加市局和上级的有争创活动,增强干部自我防范能力。四是将风险防范机制与工商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好廉政文化“五进”“五上”工作,在全系统开展廉政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将风险防范机制与干部作爱党爱国教育相结合,从爱护干部、保护干部角度出发,通过开展干部各种政治活动及岗位练兵等业务培训和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工商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只要严禁格落实上级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部署,实实在在地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在防范工作上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探索工商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逐步建立“岗位职责清晰,履职程序规范,防控措施具体,制度机制完善”的长效机制,就能有效地降低各个岗位的廉政风险,不断提升反腐倡廉工作水平,有力地推动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
3. 如何建立财政 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一是查找评估风险点,优化管理流程,完善制度约束机制。对全局各类规章制度和办法进行全面梳理,并将梳理结果上网公开,增强了规章制度的透明度;对照流程图查找评估廉政风险点和风险环节,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财政预算指标录入、申请、下达、接收等环节实行无缝对接,提高了财政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二是实行双向设计,建立监督保障机制。资金分配及财政审批、支出审核事项实行全局纵向层级把关、科室之间横向分权的管理机制;按资金管理的流程与形态,对科室进行业务分工,推行岗位AB角工作制度和印鉴分人保管制度。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拨付等方面,建立了双向对账机制,进一步健全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保障机制。
三是把握关键点,开展动态监控,构建全程监督机制。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基础上,加快财政大平台建设,把所有财政预算指标从编制、分配到最终拨付,纳入大平台系统,对每笔支付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和及时反馈处置;借助现代网络载体实现对资金收支合法、合规、合理性的及时有效动态掌握,推动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对重点项目、民生、教育工程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进一步提高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质量和公信度。通过建立起制度透明、分工明确、全程监管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对财政资金收支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督,为廉政作风建设保驾护航。
4.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基金运营风险识别,风险预警管理组织建设,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内容及实施过程,风险预警警情、警素的确定,系统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系统风险预警模型的选择及模型运行结果,系统风险预警报告,系统风险控制策略以及风险预警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等
5. 简述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在于使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生活保障。主要包括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保险等。这里,主要讲一讲养老保险。
一、养老保险的概念及特点
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依法获得经济收入、物质帮助和生活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又分为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我下面讲的主要是指基本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险种之一,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范畴。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政府行为,全体劳动者必须参加。养老保险事务由政府设立的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经办。无论在任何国家,养老保险都是依法规范并以社会保险形式所体现的一种政府行为,其基本原则是:保障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包括覆盖范围、制度模式、享受条件、待遇标准、基金筹集、管理体制等方面。
养老保险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强制性。国家通过立法,强制用人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履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缴纳养老保险费,待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保障退休以后的基本生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得失来决定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互济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仅仅依靠家庭和企业或单位养老的传统格局已经难以维持。所以,必须由国家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大数法则”在社会的范围内统一筹集资金,统一调剂使用,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均衡企业负担和分散风险。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或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互济。
三是普遍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是所有劳动者,由于养老保险的范围广,被保险人享受待遇的时间长,费用收支规模庞大,所以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世界上凡是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都是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在全社会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制度组织实施的。
二、养老保险的由来和发展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标志和成果,又是阶级斗争的结果。社会保险制度最早始于德国。在德国,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基本的生存权利,进行长期的斗争,斗争的内容就包括解决劳动者的生、老、病、死、伤、残等问题。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鞭子加白糖”的政策,一方面对工人运动进行血腥镇压,另一方面认为“镇压不是唯一途径,还应改善工人的福利,改革社会弊端”,以维护其长期统治地位,并于19世纪80年代,第一次以帝国议会法令的形式,制定并公布了疾病、工伤和养老三项社会保险法,成为社会保险的创始人,同时也标志着社会保险从此进入了国家立法的阶段。
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危机四起,生产下降,企业破产,银行倒闭,经济萧条,许多国家,比如奥地利、英国、瑞典、美国等相继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从时间上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年—1966年,这十年为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为:一是全面实施了《劳动保险条例》;二是普遍建立了企业保险机构;三是全面开展了企业保险业务。
第二阶段,1966年—1976年,这十年为社会保险制度的破坏阶段。一是管理机构被取消,二是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被取消。给我国社会保险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后果。
第三阶段,1976年—1986年,这十年为社会保险制度的恢复阶段。1976年,“文革“结束,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1978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即国发(1978)104号文件,对工人的退休条件,待遇支付标准等做了详细规定,并一直执行到现在(25年)。养老保险制度的恢复,对于保障广大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安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阶段,1986年以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高阶段。针对旧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保险层次单一、权利和义务不统一、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一是开展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改“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
二是实行了城镇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改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一方负担为多方负担。
三是改革了养老金计发办法。
四是建立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新模式。
在不断改革和试点的基础上,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即国发(1997)26号文件,这个文件,标志着我国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其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1、 统一制度的目标和原则
到20世纪末,要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要实行社会互济和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和效率相结合、行政管理和基金管理分开、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基本生活等原则,要把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紧密结合起来。
2、 统一和规范费率
统一和规范费率是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文件规定: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本企业工资总额的2xxxx;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xxxx,1998年起每2年提高一个百分点,2002年个人缴费为xxxx,2003年个人缴费微%,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xxxx,有条件的个人缴费提高速度还应适当加快。
3、 个人帐户
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是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要按职工个人缴费工资1xxxx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帐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由法定继承人领取。
4、 实行新的退休养老金计发办法
实行统一制度后,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执行原待遇标准,新参加工作的人员直接进入新
制度,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对于“中人”,即统一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职工,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加一块过渡性养老金,即“中人”实行过渡办法。
三、我县社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
宁城县社会保险工作始于1987年,十几年来,养老保险由国有企业扩展到集体、私营、个体企业,险种由养老保险扩展到工伤、生育保险,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是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把新办企业、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扩面工作的主攻方向,从造成断保的源头抓起,在职工下岗、分流、一次性解除劳动关系之前介入,扩大了养老保险覆盖面。截止目前,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事业单位210xxxx,参保职工1686xxxx,实现了全覆盖。参保离退休人员464xxxx,参统率为10xxxx。
二是工伤、生育保险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规范了职工工伤、生育的申报、审定、鉴定、待遇支付等一系列环节和手续,保证了政策的严肃性,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目前全县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的企事业单位20xxxx,参统职工1404xxxx。
三是及时足额发放了离退休养老金。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本着“就近、安全、方便、快捷”的原则,在全县设立了4xxxx养老金发放点,为每人办理一个存折,离退休人员可以随时凭折领取。2002年,共发放离退休养老金251xxxx元,发放工伤保险金8xxxx元,发放生育保险金3xxxx元。
四是退管服务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管理体制的同时,按照国务院“一外三化”的要求,积极筹建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为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独立于企业事业之外的管理服务社会化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 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任何管理艺术的精髓,企业的成败在于沟通管理中。有效的沟通可以和睦共事,同心同德,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反之,则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导致人才的潜力受限,人心涣散,一盘散沙。良好的沟通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的顺畅流动,更能为组织的决策与执行力提供基本的保障。
沟通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机制,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本人在这里与大家略语探讨。
一、搭建沟通“桥梁”,无阻力沟通
企业发展强调的是团队的精诚团结,沟通的行为和过程在团队管理中起重要作用。有些管理者唯恐别人比自己强,不让员工知道,决策是领导做的,部下只需要执行上级决策,不需要相互沟通。
其实,沟通是双向的。员工们知道的越多,理解就越深,对企业也就越关心。一旦他们开始关心,他们就会爆发出数倍于平时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势不可挡的力量,任何困难也不能阻挡他们。这正是沟通的精髓所在。
所以说,有效的激励机制的构建是在沟通机制的基础作用下来体现的,尽快打通阻滞企业内部沟通的障碍。有效沟通的方式贵在建立广泛的沟通渠道,既要有正式的沟通渠道,又要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既要加强纵向沟通,又要重视横向沟通;既要了解各种沟通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又要有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的灵活手段,才能使沟通机制的运行真正有效。1、正式的沟通方式,如月度会议、周会、早会、总经理办公会、各种根据工作需要的协调会、分析会、座谈会等,这是适合决策层商议确定企业方针目标,工作布置、总结、任务要求的沟通方式。其中,采用座谈是一种广泛交流的形式,要求高层与一部分员工就企业的某些问题进行非正式的多向交流,以寻求一些解决途径。这一沟通形式的优点在于参与座谈的员工因为人数占据优势,从而从心理上克服弱势群体的思维,交流时也可畅所欲言。在实施的过程中的小问题,可当场处理;大问题,须搜集适量信息,将重要问题具体分析,以选择行动方案。应当把这一形式定期化。2、不定期召开员工大会或面谈的方式。高层主动与基层员工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从而了解员工需求的一种机制。但这一形式得到的信息真伪取决于面谈员工的心理状态。公司的重要信息直接由高层传达,有问必答,使员工各司其职,都清晰的知道自己该向谁负责、向什么负责,使员工了解、掌握本单位的最新动向、目标等信息,从而缩短员工与上层管理者之间的距离,使员工产生对组织的信任感与忠诚度。3、非正式的沟通方式,如电话沟通、信函、电子邮件等。这是适合决策层与管理层、操作层,管理层与操作层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的沟通方式。无阻力的沟通,才有企业无阻力的未来。传统的沟通方式有时一两句话很难沟通清楚,特别是远距离管理时,沟通成了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在网络时代,通过互联网这个沟通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是一种高效的交流方法,是一种必须,也是一种艺术。从信息沟通的流转过程入手,健全网络沟通渠道;重视员工的意见,领会员工的所思所想,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张求同存异。因为如果你不正视他们的意见,本来可以企业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意见的,但是平时你的不聆听,那时也就不会给你提了。宋祖英唱的一首歌《心与心不再遥远》:
这世界曾有很多很多的冰川, 人与人之间一度感到冷淡. 当真情带着花信向你微笑, 生活欣然被春风温暖!
这世界仍有很多很多的门栓, 人与人之间也许还有防线. 当真情带着歌声向你倾诉, 天地顷刻被阳光灿烂!
别说我们之间有一片海, 其实走进并不难! 只要我们用信任织成帆, 心与心便不再遥远!
别说我们之间有一座山, 其实牵手也不难! 只要我们用宽容筑成路, 心与心将从此相连!4、定期开展员工文娱、聚会、体育类等活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轻松、愉快的活动,增加员工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合作的机会,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程度。在活动期间,可以就某些热点问题,考验他的观点和看法、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通过分析外显行为和浅层次的知识经验及深处的、主观的个性特点及其差异;了解能力素质和性格、潜在的行为动机等。行为动机即觉悟、内在追求。管理界的三句名言: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如人的觉悟。
二、多沟通,善疏导
人和人之间有接触才有了解,有了解才能沟通,有沟通才会互动。多与对象沟通,不仅可以借助丰富的表情,表达更加准确,大幅减少信息失真,还可以增进一定的了解和感情等等。
所以,建立这种感情关系,应该常“串门”。不失时机的寻找一些多接触的理由,找准沟通对象进行感情培养。所有感情的培养,所有交易的达成都会基于“串门”。尤其是如果能找到某件事情是可以令对方需要你的,那种距离感会随着这样事情的发生而消失掉。我说的不是你求对方,而是对方需要你。试想一下,当我们求别人办事和别人求我们办事的时候,心里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自然是谁需要帮助在心理上首先会缴械投降。这是沟通机制的精髓所在。建立“六必谈”制度。借助丰富的表情,表达更加准确,可以大幅减少信息失真,还可以增进这间的感情和理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员工表现优异时必谈,及时表扬,适当给予奖励;员工出现差错时必谈,及时了解原因,纠正改进;员工获得晋升(晋级)时必谈,听取意见建议,明确更高责任和目标;员工间有矛盾时必谈,掌握事实,及时化释解疑;员工有思想问题时必谈,了解动态,及时引导提高;员工离职时必谈,掌握信息,及时了解原因,正视问题。2、沟通层次明确。站在员工的角度或需求考虑问题,才能打通阻滞企业内部沟通的障碍。在一个团队中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那管理就是空中阁楼,激励机制也就无从谈起,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彼此协作,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领导意识,重视发挥和挖掘每位员工的聪明才智,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参与献计献策,共同承担企业发展的重任。例如,有的基层管理人员出于对自己职位的考虑,对于上级领导在工作中显而易见的错误是视而不见。员工应该懂得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去协调,而基层主管更需要知道如何去耐心地引导。3、沟通效果跟踪检查。每次的沟通,都要进行效果的跟踪检查,存在的问题是否已解决;思想的疑虑、矛盾是否已化解;工作的偏差是否已纠正;工作执行是否达到预期;执行力是否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在于结果的有效性。组织绩效不高,也有可能是“巢”的问题:与岗位不适应,与同事、上司工作作风,习惯不适应等,这时可以调适到适合的“空穴”。正如《淮南子·原道训》的“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
三、人岗匹配,“酝酿”良马
加快品牌“产品”的开发和培育,调整组织的“造血”功能,有助于改善内部沟通,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效驱除组织的“病毒”元区,是降低内部沟通协调成本的事半功倍之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基于岗位胜任特征,合理组合各种不同的人,通过个体心理特征及年龄互补性实行人职匹配组合。组合得好能产生奇效,使整体效能大于各个人才作用之和,即一加一大于二;组合得不好,会使各个人才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甚至产生内耗,个体人才的作用相互抵消,即一加一小于零。“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就是这个道理。任良马,须知马。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从沟通角度来看,良马不是天生的,而是制造出来的,企业应从发展的趋势去识别良马,避免出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在关注的马匹中,有许多品种的马,如:千里马、良马、“瘦”马、“废”马、“毒”马。千里马有,但找起来不容易;而良马是有幸期遇“伯乐”,才得以成为“千里”马;而有的“瘦”马除已经显露和具有的潜在才能外,还有一种“发展”的才能,这种才能尚未充分显现,只要经伯乐精心驯养,也可成为千里马;这种主要表现在年轻的马匹中,应注意识别挖掘和驯养,因为它关系到“马匹”品种的开发、智力的投资和后备力量的补充;“废”马无论经怎么驯养也只能成为“瘦马”,是不会变得精壮神骏的;“毒”马的品质极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不可用的。综上所述,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从建立如下的管理制度下手:利益机制— 完善三位一体的责任制、考核制和奖惩制。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的防错纠错机制。思想机制— 注重组织文化和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提升人的需要层次。所以说,在组织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组织应进行行为的调整与和谐,与有关人员广泛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客观公正地处理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创造和灵活运用符号,做出科学判断,共同推动全市供水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7. 如何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全面深入排查风险
防控廉政风险,首先必须全面深入查找廉政风险。一是明确查找方法。以界定工作职权为基础,从梳理工作流程入手,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岗位自查、同志帮查、领导点查、集体议查、组织核查的方法,全面深入查找廉政风险可能存在和发生的环节,做到职权项目清楚、责权流程清晰、权力运行清透。二是把握查找重点。结合环保系统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把查找的重点对象放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和管理人、财、物以及行使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权力的重点岗位人员上,把查找的重点内容放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五方面风险上,把查找的重点环节放在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和环保“八项权力”运行过程中关键部位的风险上。三是严格查找标准。对查找的廉政风险点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真查真找,正视问题,不避实就虚,不避重就轻,不避难就简,力求全面深入,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盲点。四是评估风险等级,实行风险分级分类管理。
强化风险意识教育
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岗位党员干部面临的廉政风险,突出教育重点,创新教育方法,着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一是强化风险意识教育。通过开展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群众观点、思想道德、廉洁从政、案例警示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现实意义,切实增强“有权力就有风险”、“风险无处不在、防范人人有责”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思想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二是强化廉政法规教育。采取组织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专题辅导相结合,廉政法规考试与开展学习交流、知识竞赛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廉政法规和制度,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遵纪守法意识。三是强化廉政谈话教育。坚持“五个在先”:对新任领导干部及时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告诫在先;对新进环保系统人员及时进行廉政谈话,提醒在先;对处室和单位主要领导定期进行廉政谈话,要求在先;对行使环保“八项权力”的重点岗位人员定期廉政谈话,预防在先;对可能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人及时进行廉政谈话,警示在先。
提高制度执行力
健全和落实制度是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关键措施。我们把制度建设和执行贯穿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全过程,推进各项制度向形成长效机制转化,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一是梳理规范制度,对现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并根据工作和管理的需要不断改进,确保现有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完善制度,对实际工作和管理中存在制度缺失的权力,认真研究新制度,确保各项权力运行和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一项权力一套运行制度,一个风险点一套防范措施”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廉政风险制度防控体系。三是审定公开制度,对修订完善、新建的各项制度依照职责权限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各项制度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便于监督,有效管用。同时通过上网公布、整理印发等途径进行制度公开,对内规范权力运行,对外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四是严格落实制度。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及时解决各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一些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缺乏有效制约,公开透明度不强、行政效率不高、随意性较大等突出问题,对现有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规范工作程序,控制暗箱操作、无序操作、粗放操作行为的发生,形成“以制度规范流程,以流程优化管理,以管理完善制度”的风险防控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考核
监督检查是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的有效途径。一是夯实防控监督责任。按照廉政风险等级高低,对权力运行实施分级监控,做到重点监控、一般防控、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建立健全“谁在岗谁防控、谁主管谁监督、谁监督谁负责”和分类防控、分级监督的廉政风险防控监督责任制,做到“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监督,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预警”。二是把握监督检查重点,通过开展“六查六看”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取得实效。一查权力事项核实清单,看清是否到位;二查岗位职责职权定位,看风险排查是否准确;三查风险评估流程,看等级评估是否合理;四查权力运行流程,看工作程序是否规范;五查制度建设情况,看各项制度是否落实;六查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看防控工作责任是否明确。在监督检查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强化防控责任考核,结合实际制定省厅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方案,通过定期自查、专项检查、重点抽查、社会调查、民主评议等有效方式,科学运用检查与评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有效方法,对廉政风险防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之中,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相挂钩,与干部业绩评定、选拔任用、交流轮岗相联系,有效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扎实开展。
8.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当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分散,管理部门过多,各部门都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和管理,造成部门间难以协调和集中运营管理。 在实际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管理过程中,税务机关只是按照社保经办机构传递的征缴计划征收社会保险费,而社会保险机构由于没有社会保险费征收职能,通常也不会过分关心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部分参保单位由于及时、足额缴费意识不强,往往是一拖再拖,最后造成滞纳金很多、职工减员不畅、单位缴费不起、劳资矛盾恶化等局面。
另外,在目前基金收入当中,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是年龄偏大人员的一次性补缴,这些补缴在现在看来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而实际上这些人很快就要退休,从长远来看却是增加了未来基金支付的压力。在基金支出方面,虽然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看起来比以前科学、合理了,但由于这几年退休人员年年都有100多元的调资,所以退休得越早,调的次数就越多,比晚退休就越划算,所以参保职工还是想尽办法提前退休,而一旦得以提前退休便是少了基金收入却增加了基金支出,增加了未来基金运行的风险。负责社保待遇支付的部门,也是只管社保基金支出,至于有没有基金足够使用,能用多久,他们往往不会过问,在基金支出管理上,还会存在“不用白不用”的思想,存在基金支出控制不严、疏于管理的现象。 社保基金收入、支出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后,基金结余实质上由财政部门管浅析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谢仁杰财税金融1242011.02(上)ChinaCollectiveEconomy集体经济·理,不是购买国债就是存银行。由于社保基金银行存款利率优惠政策没有完全执行到位,造成各项社保基金利息不同程度地减少,有的存在银行也因不能及时转存定期,容易造成基金不必要的流失。
虽然现行社保基金财务制度规定,财政部门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的意见,在双方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及时将基金按规定用于购买国家债券或转存定期存款,而事实上这种制度容易造成社保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推诿扯皮,影响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同时,由于物价上涨指数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而实质导致基金的贬值,给今后基金支付造成较大压力和风险。 加大基金监管力度是维护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长期任务。只有不断强化内外监管,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基金的安全完整,减少基金风险。一是社保经办机构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内部审计科室和专职内部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社保基金收支结存情况等进行内部审计监督,防范违规舞弊现象发生。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在社保基金的征收、支付、货币资金管理等重要环节严格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原则,从源头上防范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等不法行为发生。二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保基金的收支、投资和收益情况以及其他财务数据等,将社保基金的运营纳入社会公众和监督机构的双重监督之下,防范社保基金运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实行纪检、财政、审计部门联合监督,建立对社保基金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在监督过程中,要重点监管社保经办机构是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有效实施;监督社保经办机构在社保基金征收、支付环节是否合法合规;监督社保基金是否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9. 如何制作社保基金财务风险防控课件
(一)做好社会保险的监管工作
针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出发,构建出具有约束力的管理系统。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监管中应该包括内部控制监管、核算监管和审计监管等几个主要的方面;社会保险基金外部会计监管应该包括行政监管、社会监管、法律监管和审计监管等。内部会计监管能够帮助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外部监管能够从各个方面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问题形成有力的约束,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就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监管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合理运用,也能够促进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重点做好个人账户的管理工作
由于社会保险基金的个人账户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在控制基金风险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个人账户的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个人账户必须要统一纳入到财务管理的范围内,在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账户中增设统筹和个人两项,并确定账户的明细,实现两者的独立核算。通过对参保人个人账户的完善,可以为基金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和依据。为了使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还应该使个人账户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对个人账户信息的处理能力,也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三)增强征缴力度,统一征缴标准
为了使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更加顺利,有关部门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宣传活动,让单位和个人能够认识到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作用和意义。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相关法律、行政职能和经济等问题能够与征缴工作相协调,尽量让中小民营企业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基金缴纳的实际工作中来,进而最大程度的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同时,尽量减小地区差异带来的征缴费用不同的问题,必须建立起统一的征缴标准,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到预算管理中。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指标必须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这样不仅增加了征缴的科学性,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管理风险。在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应该为其创设财政专户,通过对收支的协调管理来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并在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风险。
(四)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管理工作
要想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收支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管理的水平,就应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来优化管理工作。在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方面,负责征缴的机构应该在当地银行设立专项账户,并且这一账户必须通过当地财政与劳动部门的认可,在征缴费用的过程中,主要由税务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其他部门无权干涉。在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时,应该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的实际支出情况来适当调整支出标准,这样就能尽量减小外界因素给支出工作带来的困扰。
(五)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在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体系时,应该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变革情况来调整社会保险基金的缴纳程序。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实必须要以制度为依据,所以应该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的改革情况来优化缴费程序,并做好基金运作的监督工作;根据会计人员的工作表现实行激励制度,通过奖励的方式来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对社会保险基金人员岗位进行分解时,根据《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和《会计法》的有关规定来明确人员的职责,还应该设定考核目标,进而落实奖罚制度;根据《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来检查基金管理情况,不断增强会计的监督职能,加强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应收尽收,做好基金支出的监督工作,尽量避免不合理的基金支出,这样才能达到控制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风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