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田玲的学术论文
1. Catastrophe Bond: As a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Management of Catastrophe Risk,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Service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EI检索)。
2. The Pricing of Catastrophe Bond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EI检索)。
3.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incentive in catastrophe risk securitization,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Service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EI检索)。
4. The Management of Optimal Size of China Insurance Firms,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ISTP检索)。
5. The Analysis of the Sensitive Degree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ice of Cat Bond,China-Canada Instry Workshop o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2008(ISTP检索)。
6. Pricing of Earthquake Bond:using Loss Data of China,China-Canada Instry Workshop o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2008(ISTP检索)。
7. The Study of the Integrated Risk Measurement of Insurance Enterprises by Copula Model,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EI检索)。
8.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Capital of The Investment Risks in the Chinese Insurance Company, CICIRM2011(ISTP检索)。
9. Application of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n Futures Price Forecasting, ICECT 2011(EI检索)。
10. 《论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第一作者,《经济评论》1998年5期。
11. 《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视角——信用衍生产品》,独著,《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
1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第一作者,《学习与实践》2002年第7期。
13. 《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从何入手》,独著,《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年9月3日。
14. 《德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及启示》,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10期。
15.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独著,《人民日报》理论版2002年10月20日。
16.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与应用》,第一作者,《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8期。
17. 《巨灾风险债券的经济学分析》,第一作者,《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18. 《保险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1期。
19. 《论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11期。
20. 《保险公司的关系营销》,第一作者,《经济管理》2004年17期。
21. 《基于风险定价框架的巨灾债券定价模型研究》,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
22. 《巨灾风险债券的利率敏感性研究》,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8期。
23. 《巨灾风险债券溢价之谜的行为金融学解释》,第一作者,《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10月。
24. 《巨灾风险债券契约条款设计机制分析》,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11期。
25. 《巨灾风险债券SPV相关问题探讨》,第一作者,《金融与保险(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3期 。
26.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研究进展述评》,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
27.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第一作者,经济日报理论版2008年7月30日。
28. 《保险监管对巨灾风险债券供给的影响途径及计量模型》,第一作者,《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8期。
29. 《中国财产保险业巨灾损失赔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一作者,《保险研究》2009年第8期。
30. 《基于GARCH模型的我国保险公司经济资本测度》,第一作者,《保险研究》2010年第3期。
31. 《“助推器”还是“稳定器”:保险业对经济产出作用的经验证据》,第一作者,《保险研究》2011年第3期。
32. 《基于Copula函数的保险公司经济资本配置研究》,第一作者,《保险研究》2011年第6期。
33. 《基于经济资本的我国保险公司投资风险限额配置研究》,第一作者,《保险研究》2011年第11期。
34. 《灾害风险、福利损失与政府最优救助计划》,第一作者,《经济管理》2012年第1期。
⑵ 胡志强的研究课题
1、基于美式期权原理的新股上市时机与IPO浪潮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071121),主持人2011-2013年,28万元。
2、欧美国家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29),子课题负责人,2013-2015年,5万元。
3、基于美式期权原理的最优市场时机与IPO集群效应研究(09ZZKY003),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自主创新重点项目,主持人,2009-2012年,3万元。
4、我国首次公开发行(IPO)的价格行为与发行制度改革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06JA790086),主持人,2007-2009年,5万元。
5、金融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研究,上海博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持人,2008-2009年,5万元。
6、高新技术与金融互动的实证研究,主持人,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获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2001年金融重点研究项目二等奖。
7、开放条件下银企不良资产的处置,主持人,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获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2002年金融重点研究项目优秀奖。
8、固定收证券的信息化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主持人,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2005年。
9、巨灾风险债券的运作模式与定价机理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70403013,子课题主持人。
10、发展中国家与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研究——金融中介研究,子课题主持人,教育部人文重大课题研究,2005年。
11、中国企业的跨国发展战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年应急项目。
12、境外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影响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705410045,2005-2007年,子课题主持人。
⑶ 巨灾债券的巨灾债券发行的程序
当保险公司与发行机构签订巨灾风险债券发行约定书后,债券发行的程序应可分成六个阶段。
阶段一:识别/评估风险
界定债券发行所承担的巨灾风险,并选取适当的风险评估模型。在实际中,通常交由专业的风险评估公司进行,如EQE、AIR等。
阶段二:证券发行的结构
针对风险转移者的个别需求以及发行者的国内或地区相关金融保险法律规定,设计出合乎法规要求的债券发行结构与形态,诸如SPR究竟是采取保险公司形式还是采取再保险公司形式等。
阶段三:审查评定
在巨灾债券发行前,由会计师或律师针对分保公司的财务状况、原承保合同的经营状况、分保风险的内容以及SPR公司的财务状况作一评定报告。
阶段四:文件编写编
写债券合同发行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发行者与投资者的权利义务、投资税赋、风险转移内容、损失计算等。
阶段五:债券信用评级
由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如标准普尔、穆迪等)提供巨灾债券信用等级信息,作为投资者承包和购买债券的参考。
阶段六:上市发行
通常会交给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由其负责债券发行上市的承销工作。
⑷ 巨灾保险债券的分类
巨灾债券的运作及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对策研究吕雪梅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达2000多亿,占GDP的3%,占新增GDP的42%。因此,我国的巨灾保险需求不断上升,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但我国目前在巨灾保险方面的供给却十分有限,许多防范巨灾风险的险种几乎空白,供给和需求间存在巨大缺口。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再保险市场缺乏足够多的市场主体和资金来对巨灾风险进行分保。巨灾债券作为发达国家保险业积累巨灾基金,扩大保险业偿付能力的成功做法,可以将保险市场的巨灾风险转嫁给资本市场,从而弥补保险市场的资金不足,同时也为各种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我国发行巨灾债券对于我国保险业转移巨灾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探讨了巨灾债券的内涵、运作机制及产品特性的基础上,考察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巨灾债券的发行及运作情况,全面分析了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可行性、障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巨灾风险巨灾债券触发条件再保险特殊目的再保险公司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42;F832.5
【DOI】:CNKI:CDMD:2.2007.106715
【目录】:内容提要4-6引言6-9一、研究背景和意义6二、文献综述6-8三、研究方法与内容8-9第一章巨灾债券运作的基本原理9-20第一节巨灾债券的内涵及分类9-11第二节巨灾债券的特性分析11-13第三节巨灾债券的运行机制及风险13-16第四节巨灾债券的定价分析16-20第二章西方发达国家巨灾债券的运作及借鉴20-30第一节巨灾债券产生的动因20-21第二节美国USAA巨灾债券的运作21-25第三节日本巨灾债券运作25-27第三节欧洲巨灾债券的运作27-29第四节发行巨灾债券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及启示29-30第三章我国发展巨灾债券的可行性及对策建议30-44第一节我国发展巨灾债券的必要性30-34第二节我国发展巨灾债券的可行性34-36第三节我国发展巨灾债券的障碍分析36-39第五节我国发展巨灾债券的对策建议39-44结论44-45注释45-46参考文献46-49论文摘要49-51ABSTRACT51-54后记54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⑸ 巨灾债券的缺点
相对而言,巨灾债券的发行也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⒈交易成本较高。由于债券交易涉及投资银行、十足财务担保、信托机构、精算与定价等,造成交易成本较高。
⒉可能影响股价。债券交易的细节容易造成相关信息的公布,而可能影响风险承担公司股价的下跌。
⒊低投资杠杆。巨灾风险投资者必须提出100%的担保。
⒋交易关系仅及于合同期间。不像传统再保险分出与分入公司间的良好长久关系,因此,所有的交易在期间终结,亦同时终止买卖双方间的关系,并无后续关系往来。
⒌投资者对巨灾风险不熟悉。并非所有的机构投资者都熟悉巨灾风险的合理价格,亦不了解财产保险损失赔款的计算,因此无法全面普及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
⑹ 中国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中国风险证券化的
发展问题,你可以
上网查一下
⑺ 美国巨灾债券价格的数据在哪找
巨灾债券的运作及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对策研究吕雪梅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达2000多亿,占GDP的3%,占新增GDP的42%。因此,我国的巨灾保险需求不断上升,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但我国目前在巨灾保险方面的供给却十分有限,许多防范巨灾风险的险种几乎空白,供给和需求间存在巨大缺口。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再保险市场缺乏足够多的市场主体和资金来对巨灾风险进行分保。巨灾债券作为发达国家保险业积累巨灾基金,扩大保险业偿付能力的成功做法,可以将保险市场的巨灾风险转嫁给资本市场,从而弥补保险市场的资金不足,同时也为各种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我国发行巨灾债券对于我国保险业转移巨灾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深入探讨了巨灾债券的内涵、运作机制及产品特性的基础上,考察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巨灾债券的发行及运作情况,全面分析了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可行性、障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巨灾风险 巨灾债券 触发条件 再保险 特殊目的再保险公司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42;F832.5
【DOI】:CNKI:CDMD:2.2007.106715
【目录】: 内容提要4-6引言6-9一、研究背景和意义6二、文献综述6-8三、研究方法与内容8-9第一章 巨灾债券运作的基本原理9-20第一节 巨灾债券的内涵及分类9-11第二节 巨灾债券的特性分析11-13第三节 巨灾债券的运行机制及风险13-16第四节 巨灾债券的定价分析16-20第二章 西方发达国家巨灾债券的运作及借鉴20-30第一节 巨灾债券产生的动因20-21第二节 美国USAA 巨灾债券的运作21-25第三节 日本巨灾债券运作25-27第三节 欧洲巨灾债券的运作27-29第四节 发行巨灾债券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及启示29-30第三章 我国发展巨灾债券的可行性及对策建议30-44第一节 我国发展巨灾债券的必要性30-34第二节 我国发展巨灾债券的可行性34-36第三节 我国发展巨灾债券的障碍分析36-39第五节 我国发展巨灾债券的对策建议39-44结论44-45注释45-46参考文献46-49论文摘要49-51ABSTRACT51-54后记54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83-2007106715.htm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⑻ 巨灾债券的交易成功的关键因素
自1994年推出巨灾债券以来,保险证券化市场接连成功地推出数个案例,推出后不甚成功的案例也为数不少。在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状况下,国际上大型的投资银行、再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投资者等,都积极投入不少人力进行研究和开发,期望能创造出更吸引风险转移者与投资者需求的商品,以扩大巨灾债券市场的承保容量。
根据纽约 Marsh & Mclennan Securities 过去发行经验的建议,成功的巨灾债券应具备以下几点:
其一,债券化的风险必须能够定价。债券化的巨灾风险必须能够定价,而且必须通过公正的第三者进行巨灾风险的定价。因此,该订价者必须是市场上有信誉、有专业能力且具备公正性的订价机构,同时能够随时公开相关巨灾预测报告,使风险订价的过程透明化,以降低道德风险的产生。
其二,债券的大小须适当。债券的发行过程中所需的成本高昂,诸如SPR的设立成本,律师、会计师、精算师等专业咨询费,订价机构的风险订价成本,行政成本等相当高昂。这些成本都属于固定成本,因此不论债券金额的大小,其所需的相关发行成本并不会相差太大,所以如何在固定成本下,寻求适当的发行单位是相当重要的,也就是说,当发行数量愈大时,相对的平均成本会愈低。
其三,债券发行内容的设计必须同时满足风险转移者的需求。巨灾风险承保的广度与风险承保理赔机制的设计,必须同时满足风险转移者的需求。由于债券风险承担的内容会直接影响债券评级,而债券评级的高低亦是决定购买者购买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债券发行设计当时就必须决定适当的风险承担与债券评级。如USAA所发行的巨灾债券,虽属同次发行但却可设计成ClassA-1与ClassA-2两种不同评级的证券,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投资者。
实际上,以目前市场上所有的巨灾债券交易内容来看,几乎所有的债券承保风险,都可以在传统再保险市场上找到替代的再保合约,而且承保条件可能比巨灾债券还要优越,价格上也可能较低廉,只不过再保险公司具有偿付能力不足甚至破产的风险,不像巨灾债券买卖采取十足担保,交易的信用风险几乎为零。
虽然如此,但在巨灾市场呈现价格疲软的软性市场时,巨灾债券的价格相对于传统的再保险或许偏高,而且承保条件也可能较差于传统再保险,因此,短期内巨灾债券的市场定位,应该仅限于补充传统再保险的不足,当刚性市场来临时,作为另外一种分散巨灾风险的渠道和方式。
如前所述,SPR在巨灾债券发行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主管当局而言,如何通过相关的监管法规来规范SPR的运作,以同时达到管理监督的职能,从而简化SPR公司设立的程序是相当重要的。就百慕大、开曼岛等地现行的相关监管法令而言,基本上提供了SPR设立者成本低廉且设立程序简便的法令结构,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性公司到此成立SPR。
再以美国巨灾债券的发展为例,与百慕大、开曼岛等地的法令条例相比较,美国各州监管机构亦积极争取从业者SPR的设立,而着手通过相关法令,如伊利诺州(Illinois)保险监管已经通过保护单元公司法(Protected Cell Company Act),允许保险公司通过所成立的保护单元公司,在市场上发行巨灾债券,而且这项法案也经过全美保险监督官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NAIc)的认可,因此,未来保险公司将可以更轻易地在美国境内发行巨灾债券,而不须转移至国外百慕大、开曼岛等地发行,保护单元公司的设立将因此而取代过去SPR的设立。
此外,全美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于1999年底通过保护单元公司典型法,该典型法将作为未来各州从事有关巨灾保险证券化程序的规范,其中明确载明保护单元公司设立的相关规范。因此,可预见未来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发行市场必将快速成长。
⑼ 田玲的教育科研
田玲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承担的主要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租赁与信托》、《保险专业英语》、《风险管理》、《保险理论研究》、《风险管理研究》,以及《保险经济学》等。自2002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2006年指导博士研究生以来,田玲教授已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20多名,博士研究生5名。田玲教授的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与保险经济学。围绕以上研究领域,先后独著、主编、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34篇,其中发表于国内外重要刊物上的论文有15 篇。先后主持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国家与省部级纵向课题10多项,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课题、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等。具体包括:《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安排与实施路径研究》、《基于经济资本的保险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研究》、《巨灾风险债券的运作模式与定价机理研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风险证券化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研究》、《A.R.T.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研究》、《洪水风险证券化的运作模式与定价机理》、《柴埠溪旅游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递延性养老金税收制度研究》等。著作1. 《德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独撰,2004年5月于科学出版社出版。2. 《金融租赁理论与实务》,第一作者,1998年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3. 《保险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第二作者,2007年11月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4. 《巨灾风险债券的运作模式与定价机理研究》,独著,2009年8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学术丛书。论文(英文题目论著略)10. 《论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第一作者,《经济评论》1998年5期。11. 《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视角——信用衍生产品》,独著,《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1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第一作者,《学习与实践》2002年第7期。13. 《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从何入手》,独著,《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年9月3日。14. 《德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及启示》,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10期。15.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独著,《人民日报》理论版2002年10月20日。16. 《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与应用》,第一作者,《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8期。17. 《巨灾风险债券的经济学分析》,第一作者,《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1期。18. 《保险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1期。19. 《论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11期。20. 《保险公司的关系营销》,第一作者,《经济管理》2004年17期。21. 《基于风险定价框架的巨灾债券定价模型研究》,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22. 《巨灾风险债券的利率敏感性研究》,第一作者,《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8期。23. 《巨灾风险债券溢价之谜的行为金融学解释》,第一作者,《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10月。24. 《巨灾风险债券契约条款设计机制分析》,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11期。25. 《巨灾风险债券SPV相关问题探讨》,第一作者,《金融与保险(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3期 。26.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研究进展述评》,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27.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第一作者,经济日报理论版2008年7月30日。28. 《保险监管对巨灾风险债券供给的影响途径及计量模型》,第一作者,《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8期。29. 《中国财产保险业巨灾损失赔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一作者,《保险研究》2009年第8期。30. 《基于GARCH模型的我国保险公司经济资本测度》,第一作者,《保险研究》2010年第3期。31. 《“助推器”还是“稳定器”:保险业对经济产出作用的经验证据》,第一作者,《保险研究》2011年第3期。32. 《基于Copula函数的保险公司经济资本配置研究》,第一作者,《保险研究》2011年第6期。33. 《基于经济资本的我国保险公司投资风险限额配置研究》,第一作者,《保险研究》2011年第11期。34. 《灾害风险、福利损失与政府最优救助计划》,第一作者,《经济管理》2012年第1期。主要科研项目1.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R.T.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主持人,经费2万元。(2002年-2004年)2.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洪水风险证券化的运作模式与定价机理》,项目主持人,经费2万元。(2003年-2004年)3. 中国建设银行项目:《中国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设计》,子课题主持人,经费2万元。(2003年-2004年)4. 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风险证券化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主持人,经费2万元。(2004年-2005年)5.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课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项目主持人,经费5万元。(2004年-2006年)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巨灾风险债券的运作模式与定价机理研究》,项目主持人,经费16万元。( 2004年-2007年)7. 柴埠溪旅游发展总规划子课题:《柴埠溪旅游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子课题主持人,经费26万元。(2007年-2008年)8.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洪水风险转移机制研究》,项目主持人,经费2万元。(2007年-2009年)9. 湖北京山公司项目:《湖北京山温泉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主持人,经费8万元。(2008年-2009年)10. 安华农业保险公司项目:《安华农村政策性人身保险研究》,子课题主持人,经费8万元。(2008年-2009年)11.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规划项目:《中国巨灾保险供给能力研究》,项目主持人,经费7万元。(2009年-2012年)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经济资本的保险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研究》,项目主持人,经费28万元。(2011年-2013年)1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安排与实施路径研究》,项目主持人,经费70万元。(2011年-2013年)
⑽ 各国(地区)巨灾保险制度探析
12月3日至5日,随着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的入侵,我国大部地区遭受了近年来罕见的寒潮天气。而在未来的几天里,剧烈降温、暴雪、沙尘、大风天气还将一路席卷而来。其中,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华北北部、东北地区等地气温均低于零下10度,其中部分地区气温更是低于了零下20度。据气象部门预测分析称,今冬,四川局部地方可能再次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今年年初在我国南方曾暴发大规模雪灾,至今还令人记忆犹新。面对50年不遇的大雪,煤、电、路等方面在雪灾暴发时都出现了问题。因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委员就相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面对越来越近的大风、强降温脚步和南方地区可能再次出现的冰雪灾害,我们不妨再次回顾一下委员们的建议,吸取今年年初南方冰雪灾害的教训,积极应对,未雨绸缪。——编者一、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低温、雨雪与冰冻灾害,给当地交通、企业、电网、农作物、森林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痛定思痛,保险业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灾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开始深入研究保险业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其中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据民政部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损失2042.1亿元。而保险业支付的保险赔款仅为100亿元左右,占比不到5%,远低于36%的全球保险业平均水平。这次雨雪冰冻灾害进一步反映出保险业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作用偏低,凸现了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和可行性1.法律支持。我国开展对巨灾保险制度的研究已有10余年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定共识。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以“充分发挥保险在防损减灾和灾害事故处置中的重要作用,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因此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适逢其时。2.试点先行。在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量力而行,探索试点。因此我建议从构建民居地震巨灾保险体系入手,适度扩展巨灾风险的承保范围,使巨灾保险赔偿基金有个积累过程。3.体系构建。根据国际成功国家的经验,必须建立多层次巨灾保障体系,形成个人自保、保险公司承保、再保险公司分保、国际再保险市场支持、资本市场运作、国家财政参与的体系架构。体系设计安排应该包括政府的财政投入与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的支持,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再保险公司划分巨灾风险区域和安排巨灾管理模型,国际再保险市场支持,共同设立巨灾保险基金,开发销售巨灾风险债券等内容。4.再保险作用。地震巨灾保险制度需要发挥好国内和国际再保险市场的支持,这是巨灾保险制度安排能否成功的关键。5.技术合作。应当建立国内保险公司与中国地震局和相关科研院所以及国际巨灾风险研究机构之间的技术联合,利用地震风险分析与保险精算和损失模型相结合,计算区域最大损失预测,设计防灾减灾管理机制,为巨灾保险制定产品价格。
想了解更多的保险知识,可以进入 >> “多保鱼讲保险”进行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