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险投资 > 试论述利息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试论述利息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31 13:10:56

『壹』 1.简述利率水平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即由市场决定利率的大小、结构、波动幅度,央行不对利率实行管制,只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市场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以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和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并使许多国家从中获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表现在:一是基本实现了货币市场利率品种的市场化,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二是放开了对外币利率的管理,外币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同时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也实现了同等公平待遇。三是贷款利率实现下限管理,上限基本完全放开。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贷款风险自主实行差别化定价策略,进而获得风险补偿。四是部分大额长期存款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并建立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五是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建设逐步深化,利率调控机制逐步完善,利率调控能力逐步增强。总之,从制度方面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近中期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我国现行利率体系有了一定的市场化成分,但运行的仍是利率管制下的双轨利率体系。基准利率还是官定利率,不是市场均衡利率。存贷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相隔离、货币市场利率与资本市场利率间不协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期限结构失衡、利率传导和风险溢价机制不畅。同时,央行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冲突,央行利率和商业银行利率之间甚至倒挂。利率管制的弊端愈显突出:一是使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严重缺陷。二是调控时效性和效果不尽如人意。三是利率管制屏蔽了银行自主定价空间、动力和意识,限制了银行对自身产品的风险定价和保障机制的形成。四是优惠利率有时被滥用,与国家政策意图大相径庭。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路径与策略选择

改革孕育着机遇,也隐藏着风险。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其"杀伤力"不可低估:过度竞争、利率失调会导致银行破产;市场化后频繁而剧烈的利率变动,将使银行经营绩效的结果更具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形成潜在信用风险;可能恶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造成落后地区资金资源的再度流失。

要避免利率市场化这柄双刃剑的负面效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需经过分步走、逐步展开的渐进有序过程。根据国际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应按照利率弹性的原则,分期分批地放开管制。对利率弹性各异的各种产品区别对待,先放开利率弹性较低的产品,等到时机成熟再放开利率弹性较高的产品,按照先货币市场,后信贷市场;先长期利率,后短期利率;先贷款利率,后存款利率的次序,循序渐进地分步骤进行。在此,笔者提出如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应从货币市场利率上寻找突破口,关键是找到一个相对有效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过去一直难以走出历史性跨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央银行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准利率形成体系,以及缺乏有效执行货币政策传导、调控的有效工具。实施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先确定能使大家普遍认同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利率市场化都离不开基准利率的形成,市场上其他利率均应根据基准利率进行调整。所以,选择并培育适合我国间接调控机制下的基准利率,并使之成为市场化利率、基础性利率、传导性利率是当务之急。实际上,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最能及时体现资金供求状况,对整个货币市场的利率结构具有导向性,因而建立发达的同业拆借市场也就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工程。

(二)金融市场的规模化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是利率市场化的根本前提

金融市场若没有一定的规模,金融产品就会缺乏流动性,利率的市场化也就无从谈起;金融市场若没有丰富的产品,就会限制投资者的投资选择,通过利率调节投资方向的功能就无法强化。所以说,没有一个发达健全的金融市场就不可能存在一个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利率市场化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我国的金融市场虽经二十几年的发展,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其现状是:间接融资巨大,直接融资不多;重视股票市场,忽略债券市场;国债数量庞大,企业债发行较少;长期债券较多,短期债券缺乏;传统业务居多,中间业务有限。金融市场除产品单一、市场规模小之外,还存在金融市场各子市场发育不平衡、相互分割、功能不全、效率不高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最后实现。所以,我们应从基础的金融产品开发创新入手,适当增加金融产品的品种和规模。大力发展和规范股票市场,加速发展包括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市政债券和证券化债券在内的债券市场,增加可交易金融工具,理顺利率的风险结构,形成合理的收益曲线。通过促进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扩大市场化利率覆盖范围,通过与银行信贷竞争促使银行借贷利率市场化。同时消除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强化两个市场的沟通与联系,使央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短期利率,进而迅速影响长期利率和整个利率体系,从而提高利率传导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培育经济主体行为的市场化,提高对利率的敏感度,是利率市场化的先决条件

利率要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杠杆,必须使经济主体--企业在借贷资金时对利率有一定的敏感性。而在我国,占据大部分金融资源的国有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预算上的软约束使得在资金的成本与可得性上作权衡时,首先考虑的是可得性,而不是成本大小,它们对利率水平变化的反应缺乏灵敏性。如果企业对于利率的变动不敏感,利率市场化就不可能迅速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上的迟缓,已经成为利率市场化的现实障碍。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与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以打造好利率市场化的微观主体基础。

不仅如此,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也不完善,还习惯于被动接受央行管制的法定利率,他们无须对市场化的利率做出敏锐的反应,在利率风险增大时可以"惜贷",可以"倒逼"中央银行。已出台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并没有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引起较大震撼,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做好应对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充分准备。所以,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矫正其在管制利率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就变得迫切而必要。

(四)建立完善的利率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向利率市场化迈进的重要一环和关键一步

引入利率市场化的竞争之后,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由原来的规模竞争转向效益竞争,转向风险定价和产品创新的竞争。衡量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性指标,并不在于银行的资产规模等,而主要在于净利差水平、资产回报率、资本回报率等。风险定价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竞争能力的强弱。可以说,利率市场化就是金融产品的价格竞争;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就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真正商业化经营的过程。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款定价应根据货币市场利率、当地竞争状况和自身不同时期需求确定。贷款定价要考虑资金和服务成本、拟获取利润、产品价格优势、客户结构特征及需求、资本和劳动力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摊,建立综合的测算体系,确定灵活合理的价位。

(五)鼓励金融创新,开发金融衍生业务,丰富和完善市场利率风险的分散和处置出口,对防范和管理可能进一步暴露和滋生的金融风险具有特别意义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风险的下移,商业银行承担起利率的市场化风险。因此,在放宽利率管制的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客观上需要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分散风险、处置风险的出口;否则利率管制的放宽容易使得利率的市场化风险失范。因此,迫切需要市场提供不影响资产负债结构而达到调整利率风险头寸目的的创新工具,推出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避险功用的金融产品。目前人民银行实施的人民币互换利率交易试点工作,就是为规避和对冲利率风险提供的一个有效工具。从近期来看,应审慎适时地试办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上下限等业务,为商业银行等微观金融主体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手段,以发挥其在化解和分散基础金融资产风险上无可替代的作用。

(六)加强金融监管,是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的必要保证

金融监管当局首先要实行监管重点的转变。从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切实转向风险性监管上来,分析评价商业银行自身的控险能力、化险能力、排险能力,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健全性、系统的安全性等作出综合评价,指明风险隐患,纠改管理漏洞。其次,更新监管方式、监管手段。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和风险监管分析系统,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坏账准备,各项存贷款的利率、期限及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动态监测。第三,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一方面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加强对中间业务品种的研究与规范,以提升监管水平,确保金融安全。

『贰』 论述题:试结合实际分析利率的作用

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它具有以下经济功能:联系国家、企业和个人、沟通金融市场与实物市场、连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中介功能;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的分配功能;协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调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功能;把重大经济活动控制在平衡、协调、发展所要求的范围之内的控制功能。
利率的作用正是通过上述五种功能发挥出来的。而利率之所以具备这些功能,是因为利率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由此,利率发挥“经济杠杆”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宏观经济活动中通过影响储蓄收益可以调节社会资本的供给,例如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居民储蓄;(2)通过对投资成本的影响可以调节社会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例如提高利率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量,而差别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投资结构,总储蓄和总投资的变动将影响社会总供求;(3)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利率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与收益发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4)通过改变储蓄收益对居民的储蓄倾向和储蓄方式的选择发挥作用,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然而,利率发挥作用不是无条件的。它一方面要受到利率管制、授信限额、市场开放程度、利率弹性等环境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完善的利率机制,其中包括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等。如果利率机制本身存在缺陷,那么利率的杠杆性作用也很难发挥出来,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性作用,就是要强调市场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使政府对利率的调控间接化。中央银行应建立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从而使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能影响利率,并使反映市场供求的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符合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体系对利率的升降变化应有相当的灵敏度;微观经济主体的融资行为要建立在健全的利益机制基础上,且对利率有较高的弹性。只有从几个方面逐步进行改革,才能改善现有利率机制,充分发挥利率对我国经济的作用。

『叁』 论述题:试述利率对经济的作用。

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它具有以下经济功能:联系国家、企业和个人、沟通金融市场与实物市场、连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中介功能;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的分配功能;协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调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功能;把重大经济活动控制在平衡、协调、发展所要求的范围之内的控制功能。
利率的作用正是通过上述五种功能发挥出来的。而利率之所以具备这些功能,是因为利率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由此,利率发挥“经济杠杆”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宏观经济活动中通过影响储蓄收益可以调节社会资本的供给,例如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居民储蓄;(2)通过对投资成本的影响可以调节社会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例如提高利率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量,而差别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投资结构,总储蓄和总投资的变动将影响社会总供求;(3)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利率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与收益发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4)通过改变储蓄收益对居民的储蓄倾向和储蓄方式的选择发挥作用,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肆』 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是矛盾的吗

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宏观调节方面,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利率水平有很强的上升趋势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另一方面,借款人因利率调高而须多付利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闲置者与资金短缺者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数据。市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任何使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产生移动的因素都将改变均衡利率水平。物价水平调节着总需求的波动,因此,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以及分配收入等方面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成本也相应增加,由此而产生的利益约束将迫使那些经济效益较差的借款人减少借款,对闲置资金的运用就不能无偿取得而必须有偿进行,这种有偿的手段就是利率。利率对经济的制约关系相当强烈,在物价上涨过快,利率通过积累资金,调节宏观经济,利率调高,一方面是拥有闲置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受利益诱导将其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使有限的资金流向效益高的行业、企业和产品,从而促使全社会的生产要素产生优化配置效应;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时,是全社会的资金来源增加,利率水平也趋于下降,而成本对于利润总是一个抵消因素

『伍』 简述资本市场利率上升对消费者储蓄决策产生的影响

利率上涨对消费者储蓄决策的影响是()
A.增加储蓄
B.减少储蓄
C.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储蓄
D.利率对储蓄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C

『陆』 说一说储蓄对个人国家有哪些重要意义

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本框题的内容与居民的投资理财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密切。学习时除了要准确把握知识要点外,还应结合当前我国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社会热点加深理解和运用。
1.储蓄的含义。
储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储蓄包括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商业保险和手持现金等。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储蓄一般指狭义的储蓄,即存款储蓄。
2.存款储蓄的类型。
我国储蓄分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3.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政策和原则。
我国对公民的存款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的政策。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4.储蓄的作用。
公民个人的存款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利国利民。
(1)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可以“变小钱为大钱,变死钱为活钱”,有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
(2)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一方面,国家通过开展储蓄业务,可以把市场上多余的一部分纸币采用信用回笼的方式吸收过来,可以有效地减少需求压力,使货币购买力和商品供应量平衡,保持物价稳定。另一方面,银行吸收公民的个人储蓄存款,转化为生产投资,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消费品,从而增加货币回笼,保持正常的货币流通和物价稳定。
(3)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公民的储蓄不仅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且是计划消费行为。通过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是科学文明的消费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学习本知识要点时,要注意防止出现以下认识误区:一是认为个人储蓄存款只是一种个人获得利息收入的投资行为;二是认为个人将余款存入银行就是让银行代自己保管现金;三是认为个人储蓄存款越多越好。这些认识误区都与不了解银行的职能,缺乏对储蓄方面知识的准确把握有关。实际上,个人存款储蓄不仅是个人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也有利于国家建设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是既利国也利民的事情。当然,银行的个人储蓄存款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出现高储蓄现象,会加大币值压力,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出居民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
思考: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的“高储蓄”现象?
分析:首先,要明确公民存款储蓄增长快的原因。从根本上说,这首先得益于我国良好的经济形势,说明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百姓收入的不断增多。此外,目前的居民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是老百姓要存钱的重要原因。
其次,要辩证地看待存款储蓄的作用。公民存款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利国利民。但是,储蓄高增长意味着居民消费和投资会在一定程度受到抑制,对改善居民近期生活质量、启动消费、扩大内需有不利影响。因此,要合理引导、分流储蓄,促进储蓄向消费转化。
有关公民存款储蓄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居民储蓄越多越好。
解析:对此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有一定的居民储蓄是必要的。居民的个人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它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可以调节市场货币的流通,而且还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居民储蓄太多就会导致消费市场的萎缩,造成消费品的积压,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造成不良影响,最终会影响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误区二:居民储蓄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查询和扣划。这就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解析:我国对居民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政策,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为储户保密”是指非依法定条件、程序,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冻结和查询,也不得扣划。但如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因审理已立案的案件,需要查询当事人的储蓄存款的,必须向银行提出正式书面申请。如果要求停止支付或处理个人储蓄,必须向银行提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经县银行和县以上支行核准后才能办理。其他任何部门、任何个人无权向银行查询,无权要求停止支付或处理个人储蓄。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居民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查询、扣划。
误区三:如果银行连续下调利率,影响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那么储蓄存款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解析:利率下调并不一定使存款的实际收益减少了。当利率下调但利率水平仍高于同期物价涨幅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增加。只有当物价涨幅等于或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才不复存在。同时虽然利率下调,但储蓄与保存现金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储蓄可以获得利息收入,而保存现金没有任何收入;储蓄可把零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存现金不利于支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蓄可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保存现金则不行;储蓄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柒』 论述利率的作用

利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率可以调节汇率,比如利率升高,货币就增强,利率降低,货币就减弱。
2、利率还可以进行经济调控,当存款利率上升,消费就会减少,而存款利率降低,消费就会增加。
3、如果增加存款利率,那么可以调节社会资本的供给,这样可以增加居民的储蓄。
4、利率还会影响投资的规模,利率上升会增加投资的成本,利率下降则会刺激投资,增加投资的规模。
利率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利率与全社会的投资率成反比,因此,利率降低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而利率的升高又可抑制通货膨胀。利率与全社会的储蓄率成正比。因此,利率的升高有利于集中全社会的闲散资金;而利率的降低,则可增加资金的供给,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利率升高将会吸引投资者持有本国货币,则汇率上升,该国货币升值,这样则会抑制该国的出口。反之,利率降低会使持有该国货币收益下降,投资者抛出该国货币,则汇率下降,该国货币贬值,这样会刺激该国的出口。二、利率对企业的影响。1、利率调整会改变企业的利息支出。总体来说,随着贷款额度的增加,企业贷款利息支出占财务费用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企业赢利能力有所下降。2、利率调整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促使企业融资结构发生变化,但总体来说对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结构变化影响不大。在利率上升时,会增加企业贷款的成本,一方面增加企业的债务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反之则会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一方面减少企业的债务风险,另一方面也会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3、利率调整会改变企业的投资成本,总体上对企业产品价格形成影响甚微,对企业项目建设投资影响不大。三、利率对个人的影响。在较高利率水平下,个人倾向于选择储蓄并且减少消费,而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能力也更强。在较低利率水平下,个人倾向于选择诸如证券、期货等收益较高的投资方式,同时增加个人消费,从而最大程度地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捌』 试述利率变动对利率、储蓄和消费的影响

1.利率变化的原因

1.1 经济因素: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税收等都会影响利率的升降,市场经济允许利率市场化,自身条件以满足市场需求。

1.2 宏观调控:目前,利率成为国家对经济活动实行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通过规定和调整官方利率以影响整个市场利率的变动。

2.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

利率变化会营销老百姓的储蓄行为,如果利率提升,则老百姓愿意将更多的闲置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得利息收益。如果利率下降,则老百姓愿意将存入银行的资金取出,用于其他领域的投资。

3.利率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利率变化会营销老百姓的消费行为,如果利率提升,则老百姓愿意将更多的闲置资金存入银行,而降低消费资金。如果利率下降,则老百姓愿意将存入银行的资金取出,用于暂时的消费活动。

4.利率是动态变化的

无论是利率的市场升降还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利率一般会呈现波动的状态,不会出现一直上涨或一直下跌的状况。因为一直上涨或一直下跌都会让利率调节功能失灵,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玖』 简述利率对财务的影响

首先要看这家企业是否有融资款项(借款)的存在,平均银行存款额大概有多少?如果企业有贷款,且平均银行存款额低于贷款金额,则利率越高财务费用越高,营业利润就少。如果企业无融资款项,则无论银行存款额多少,利率越高,财务费用净值就越高,营业利润就多。

阅读全文

与试论述利息对个人储蓄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