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保监会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中国保监会举报电话号码是:12378
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的统一维权服务专线,主要职责是接受银行保险消费者维权投诉以及对银行保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银行保险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
对消费者的各类投诉举报快速联系、快速转办、快速处理,并将办理结果反馈来电人,妥善解决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1)山东保险保监会电话扩展阅读
受理范围
中国保监会2012年4月2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新开通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的受理范围是:
1、保险消费者维权投诉
2、对保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受理时间为工作时间9时至17时
投诉流程
消费者拨打12378,只需支付当地市话费,长途话费一律由保监会支付。12378热线话务人员会将来电人姓名、反映事项、诉求等信息录入12378系统,并在当天转交管辖地保险监管机构处理。
承办单位对投诉件的办理进度也会及时导入12378系统,消费者可通过12378热线查询自己投诉问题的办理进度。
保监局已制定了快速处理机制,要求各保险公司有专人负责投诉件的接收和跟踪反馈,提高矛盾纠纷协商解决速度。按照中国保监会信访工作办法,承办单位会在12378热线接收来电信息之日起15日内告知来电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
情况复杂的,经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Ⅱ 中国保监会的举报电话号码是多少
中国保监会的举报电话号码是:12378。12378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是中国保监会建立的统一维权服务专线,主要职责如下:
1、接受保险消费者维权投诉,以及对保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保险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
2、对消费者的各类投诉举报快速联系、快速转办、快速处理,并将办理结果反馈来电人,妥善解决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
(2)山东保险保监会电话扩展阅读
2012年4月26日,国内金融监管系统第一条全国统一投诉维权热线——12378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正式开通。12378的受理范围是保险消费者维权投诉以及对保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热线开通至2013年6月30日,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全国转人工的呼入总量为154934个,实际接听总量为142149个,接通率为91.70%。全国平均每月实际接听电话数量为10154个。12378热线已成为保险消费者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
消费者拨打12378,只需支付当地市话费,长途话费一律由保监会支付。12378热线话务人员会将来电人姓名、反映事项、诉求等信息录入12378系统,并在当天转交管辖地保险监管机构处理。承办单位对投诉件的办理进度也会及时导入12378系统,消费者可通过12378热线查询自己投诉问题的办理进度。按照中国保监会信访工作办法,承办单位会在12378热线接收来电信息之日起15日内告知来电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Ⅲ 中国保监会电话多少
全国性统一投诉维权热线——“12378”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正式开通。目前,12378热线在中国保监会设总中心,36个保监局设分中心。
根据《保险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13年第8号)规定,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12378热线主要接受保险消费者的维权投诉,对消费者的投诉事项快速接收、快速转办、快速处理。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对保险机构和保险从业人员的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对非保险机构经营或变相经营保险业务进行调查、处罚。
拓展资料: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Ⅳ 中国保监会的服务电话是多少
中国保监会的举报电话号码是:12378。
12378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是中国保监会建立的统一维权服务专线,主要职责是接受保险消费者维权投诉以及对保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保险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对消费者的各类投诉举报快速联系、快速转办、快速处理,并将办理结果反馈来电人,妥善解决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4)山东保险保监会电话扩展阅读:
投诉流程:
消费者拨打12378,只需支付当地市话费,长途话费一律由保监会支付。12378热线话务人员会将来电人姓名、反映事项、诉求等信息录入12378系统,并在当天转交管辖地保险监管机构处理。承办单位对投诉件的办理进度也会及时导入12378系统,消费者可通过12378热线查询自己投诉问题的办理进度。
保监局已制定了快速处理机制,要求各保险公司有专人负责投诉件的接收和跟踪反馈,提高矛盾纠纷协商解决速度。按照中国保监会信访工作办法,承办单位会在12378热线接收来电信息之日起15日内告知来电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Ⅳ 山东保监会投诉电话
我在中国人寿买了2份五万的保险,每年一月29号一份,二月19号一份,这两份保险的银行账户不一样,一月份的保费最晚三月29号交,我在3月28号存进了我的银行账号里(他工作人员给我的账号)。结果5月23号左右我接到了95519的电话说我的保单失效了,原来工作人员给我的账号是2月份保单的账号,划账不成功,因此罚我420多元钱。我想不通,他们给我过电话催费我从来没说不缴费啊!为什么拖后了近两个月才告诉我,这不是变相讹客户的钱吗?我打了好多次95519,他们让潍坊保险公司处理,潍坊保险公司说工作人员的错误,让我问工作人员要,我很气氛,有这样处理问题的吗?潍坊保险公司没有错吗?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没有义务及时发现通知吗?近两个月没发现我没交保费?当天还受了部门经理陈红的数落,说我无理取闹。到现在也没给我答复,他工作人员自己出钱给我了补偿,我觉得很不公平,工作人员虽然给我错了账号,但如果公司在一周内通知我,也就罚几十元钱。保险公司这是故意拖了近俩月啊,怎么没有讲理的地方啊!
Ⅵ 保监会电话是多少
12378。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30家监管局,如北京监管局、天津监管局、河北监管局等,各监管局的对应联系方式均可通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进入到当地的监管局进行联系方式的查询。
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的统一维权服务专线,主要职责是接受银行保险消费者维权投诉以及对银行保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银行保险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2003年,国务院决定,将中国保监会由国务院直属副部级事业单位改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并相应增加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和人员编制。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设16个职能机构和2个事业单位,并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设有36个保监局,在苏州、烟台、汕头、温州、唐山市设有5个保监分局。
Ⅶ 保监会电话多少
保监会电话010-66279113,投诉电话12378。
保监会的主要职责:
1、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监督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相关业务工作。
2、参加银行业和保险业国际组织与国际监管规则制定,开展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事务。
3、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4、对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实行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开展风险与合规评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7)山东保险保监会电话扩展阅读
保监会内设机构职能:
1、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职能:拟订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章制度及相关政策;研究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协调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重大问题;接受保险消费者投诉和咨询,调查处理损害保险消费者权益事项。
2、保险中介监管部职能:承办对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工作。拟定监管规章制度;检查规范保险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审核保险中介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业务范围;审查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制订保险中介从业人员基本资格标准。
Ⅷ 保监会投诉电话 12378
向投诉保监会一定有用,因为国内所有保险公司都是由保监会统一管理的。但是如果是保险纠纷,建议直接拨打保险公司。
如果保险公司存在失职现象,导致消费者被骗,消费者都可以打电话给保监会进行保险投诉。保监会正式开通投诉电话12378,不过,保监会投诉电话12378并不是免费电话,消费者需要支付当地花费,长途话费一律则由保监会支付。此外,为跟踪地方保监局对消费投诉的处理情况,除将投诉电话内容输入电脑系统,中心还将语音记录保留一个月。
按照中国保监会信访工作办法,承办单位会在12378热线接收来电信息之日起15日内告知来电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除了向保监会投诉之外,直接向保险公司总部投诉是比较好的方法,一般来说,简单的保险投诉纠纷,向总部投诉后,相对来说,会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大部分投诉,通过该途径,仍然无法获得及时理赔的话,可以选择向消费者协会或者法院进行起诉。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