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险公司如果倒闭了那我们的钱该怎么办,要赔付找谁
首先,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保险公司会倒闭吗”,答案是有可能,但是在中国的保险体系下,这种概率是极低的。因为在中国大陆,保险公司的设立和运营都受到了保险法的全方面监管。保险公司的设立门槛也非常高,根据保险法规定,设立一家保险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人民币二亿元且必须是实缴货币资本,并且要求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得低于人民币二亿元。从这方面来讲,保险公司,即使是很小的公司,初始资金都是充足的,可以算是最安全的金融机构了。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会倒闭呢?根据保险法第八十九条:
“第八十九条 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如果真的不幸发生小概率事件,保险公司倒闭了,难道所有保单持有人都得不到保障了吗?当然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啦。这里先要介绍一个特殊的基金,保险保障基金。根据保险法规定,所有的保险公司都需要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换句话说,这就相当于保护费,一旦保险公司遭到即将倒闭的危机,保险保障基金就会出手救助。从下面条文也可以看出来,这个基金的主要作用就是救助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及保险公司。
“第一百条 保险公司应当缴纳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障基金应当集中管理,并在下列情形下统筹使用:
(一)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救济;
(二)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依法接受其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保险保障基金余额约1267亿,十分充足,所以不用担心它的兜底能力。
介绍完保险保障基金,就可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保险公司倒闭的话,应该找谁理赔呢?一种情况就是保险公司即将倒闭,保险保障基金对它进行了救助,让该公司起死回生,这样的话,保单承保人还是原保险公司,理赔当然不存在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原保险公司真正破产,该找谁理赔。这种情况下,此公司的保单也不会因此失效,保单持有人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为依照保险法规定,破产的保险公司应该将保单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如果实在找不到保险公司接盘的话,保监会会指定保险公司接手保单。同时,保险保障基金也会对受让公司进行救助,以确保该公司偿付能力不受影响,运营稳定。这种情况,保单转让给受让公司,保单持有人只需要找受让公司进行理赔即可。
“第九十二条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在中国大陆,保险公司属于最安全的金融机构,倒闭的概率极低,即使真遇到小概率事件,也有保险保障基金兜底,保单持有人完全不用担心保单失效,得不到理赔。
2. 车主和投保人不一致,保险公司可以不赔付吗
车主和投保人不一致,保险公司要赔付。
在车辆保险中,投保人是指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的人;被保险人是指接受保险合同保障的汽车的所有者(即行驶证上载明的车主)。
如果车主为自己的汽车投保,则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是一致的;如果其他人为不属于自己的车辆投保,则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是不一致的。这两种情况都是保险公司允许的。
但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一致会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被保险人不负交保险费的义务,该项义务由投保人承担,即谁投保谁交保险费;另一方面,车辆发生部分损失时,可由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索赔。
一方面,车辆发生全部损失时(如车辆被盗抢、碰撞中车辆报废等),必须由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索赔,而投保人则没有此项权利。在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一致的情况下,则没有以上两方面的区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
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手车,过户时保险没过户,出事故,全责事故,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出了交通事故除了向交管部门报案,慌乱中千万别忘记还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一方面让保险公司知道自己出事了,另一方面也可以向保险公司咨询如何处理、保护现场,保险公司会教你如何向对方索要事故证明等,以免事后索赔时麻烦被动。
根据《保险法》第42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有责任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为防止或者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保险人承担;保险人所承担的数额在保险标的损失赔偿金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的数额。”
因此,投保人应努力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放任、故意扩大保险事故的损失,经证实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3. 谁知道商业保险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同时不在了怎么赔
保险公司赔偿的是被保人的身故,投保人身故跟这个没任何关系。如果被保人身故,根据保险合同指定的受益人进行赔偿,如没有指定的,按照国家继承法规定,对被保人第一序列的关系人,包括父母,子女和夫妻,进行平分。如果投保人也在其中,与被保人同时身故的,惯例是直接取消这个人的受益权。如果是投保人后身故的,投保人的那一份赔偿金不取消,直接交由投保人的法定受益人平分
4. 保险人不予理赔的,投保人该怎么办
保险公司出险后不予理赔的,一般会出具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投保人可以根据保险公司的拒赔通知书内容,结合个案情况查验是否属于不予理赔的情形。如果投保人不满意,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理赔纠纷。需要注意的是,人寿保险理赔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人寿保险以外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期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所以说对保险公司不予理赔的,投保人须在法定期限内主张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车险投保人不是车主,但投保人已离开单位找不到,该怎么理赔
你好,不知道投保的保险单上被保险人是否是单位的车辆。如果是单位的车辆,您只需要遵守正常的理赔流程进行索赔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您需要在索赔资料上盖上单位的公章就可以了。理赔材料和主要流程有:
首先,您需要在出险后48小时内打电话报案,保险公司会派出查勘人员前来查勘,确认事故是否属实以及保险车辆方所负责任情况等等,然后会给车辆定损,开出价单。交警会开出事故责任认定书等资料,您可以携带责任认定书、和修理发票以及保单正本(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行驶证复印件、驾驶员驾照复印件等相关出险信息资料,到保险公司索赔,一般金额的案件在保险公司都会尽快受理,进行理赔。
具体信息可以直接拨打投保的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6. 投保人、被保险人、车主,出险找谁
对于第三者的赔款,伤者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无需经过车主被保险人和驾驶者。保险赔偿不足的部分,根据民法通则谁造成损失谁负责赔偿的原则,需要向驾驶者索取,也就是事故认定书上的驾驶员。如果驾驶员不具备赔偿能力,可以向法院起诉车辆所有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7. 车险理赔: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一致产生的理赔纠纷问题。
现在的车险理赔,比较规范了...
首先..在理赔的时候,所需提供的资料是以 被保险人为准的...如身份证,银行卡.等等..
必须是被保险人的名字的才行...
而且...理赔时所提供的修车发票也必须是原件...所以,就没有你说的: (如果同时来索赔,该如何处理?或者投保人领过前走了,被保险人又来索赔,如何处理?)这个情况出现了. 因为不是说,你想来理赔就来理赔的..得拿一些相关资料去保险公司才行的啊...
投保人的义务就是交个保费吖..而且车险也是一年一年交的..所以谁交保费对保险公司来说不存在任何的意义吖..因为,你必须交了钱,保险公司才会给你承保那辆车...关于保单信息,被保险人,你爱写谁写谁去了..车主不变就行了..
我发现一般是车主与被保险人不同而已.....
很多的车主是太太的名字...而车呢..又经常是先生开...为了以后的理赔方便...
很多先生就会选择被保险人为.自己的名字..到时方便提供资料理赔而已...
基本上没有人会纠结于,投保人..和被 保险人..这两个信息上的...呵呵..
8. 投保人拿商业险赔付款不赔付受害者家属,耍无赖,保险公司理赔手续有问题,保险公司应该怎么帮助受害人追偿
首先你要明确,法院判决多少钱,然后弄清楚对方商业三者险保了多少。然后你搞清楚你曾经打过的收条有多少。那么如果都能确定保险公司确实要从商业保险中拿出这么多钱的,你可以起诉商业险保险公司了,根据保险法第六十五条。
9. 被保险人找不到,保险公司说不理赔,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没有办法,赔款必须打到被保险人卡里,保险签订时就必须得保证被保险人利益。
10. 财险理赔,出险后保险公司不找我这个店铺经营者,被保险人,投保人,直接找我爸结案,能有效吗
保险法规定,保险当事人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您的父亲应该不是这三者中任何身份,您也没有相关委托手续给他,那么关键就是他仅仅是以个人身份做的材料、笔录,还是说使用了店铺印章。
如果材料笔录上有店铺印章则视同为被保险人已接受并确认。
如果不是,材料无效。
建议先咨询沟通,不要采用过激和非法方式维权。可与承保公司、报案电话、行业协会、保监局或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