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讲到找平安保险公司理赔。不知道你是找的谁。如果有麻烦的话,建议你直接打95511(个险)或95512(财险)要求保险公司提供上门理赔服务。或者你直接到保险公司柜面递交材料。注意,需要发票原件,如果已在其他地方部分赔付,比如医保农合什么的,就让医保农合出一份赔付证明,写明已赔多少,这个可以当发票原件使用。
㈡ 自己把车撞坏了平安保险怎么理赔
自己把车撞了能不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要看买了什么保险:如果只买了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那么不能获得赔偿;如果买了车辆损失险,就可以获得赔偿。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交强险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其保费是实行全国统一收费标准。
第三者商业责任险(简称三责险),三责险是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员在使用被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经济责任,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车辆损失险,是指保险车辆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不包括地震)或意外事故,造成保险车辆本身损失。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车辆损失保险一般保障的是因雷击、暴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碰撞、倾覆等意外事故造成保险车辆的损失以及相关的施救费用。
㈢ 平安车险人伤理赔流程
如果车险中有购买座位险的话,可以理赔医疗费用的。
㈣ 网上平安保险怎么理赔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为能给客户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平安车险公司特别开发了不同类型的平安车险的理赔查询渠道和工具。其中包含7×24小时车险理赔报案电话95511、稳定快捷的网上车险查询平台、功能完善的一账通平安车险理赔查询系统。在如此多种类平安车险的理赔查询工具的支持下,车主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理赔进度,轻轻松松办理理赔。
955117*24小时在线客服
95511是平安产险实现全国调度的服务热线,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拥有一部电话或手机,均可以随时随地拨打95511进行平安车险的理赔查询。此外,平安产险客服热线95511可以为投保人解决买前咨询、买后查证、报案受理等一系列事务。有了95511,投保平安车险的车主们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全国通赔服务,95511作为联系平安车险前后端的纽带,带动和整合了平安车险的客户服务体系。
平安车险理赔查询系统
平安车险的理赔查询系统是平安保险推出的一款在线平安车险的理赔查询工具,若爱车不幸发生事故进入理赔阶段,车主只需登录车险理赔查询系统,即可快速查询该保单的出险日期、出险地点、报案人、驾驶员、出险次数、出险原因、赔案进展、赔付总额等信息理赔信息。7X24小时为投保人提供车险理赔各个阶段的帮助,部分城市还可以查询车险承保信息,十分便利。
另外,平安网上理赔系统也提高了理赔透明度和理赔控管的时效性。为什么呢?首先,平安网上理赔系统的理赔过程都是在线操作、完全透明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平安的管理人员都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例如查勘定损,在线、实时复勘能及时纠正外派人员的定损偏差,理赔准确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客户的利益。其次,平安网上理赔系统不但能及时提示每位客户的出险次数,而且能查阅客户以往的出险信息,这样就能及时识破重复报案等保险诈骗行为,使平安保险公司的监督环节更加完善,而客户的理赔信息安全也得到保障。
平安车险顾问提醒车主,由于交强险保费可随车辆出险次数进行上浮或下调,理赔次数将影响车主续保的费用,因此车主应定时登陆车险理赔查询系统,掌握车辆理赔情况,一旦发现车辆被骗保,可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保险行业有一句经典的推销语录:买保险就像晴天备把伞。听起来非常有道理,因为谁也料不到什么时候大雨会不期而至。可是,当暴风雨真的来临时,你撑开一看,原来是把漏洞百出的伞,或者是薄纸糊的伞,你该怎么办?其实,和自己保障利益密切相关的理赔的细节并不多,但这些细节,往往能够决定购买一张保单的成败与否。而平安车险就对细节方面抓的比较合理人性化。
第一步报赔: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妥善保护好现场,并提供保险单和保险费收据,待事故处理后,再向保险公司补述事发经过,并填写出险通知书。
第二步核定: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视情况,会派人到现场勘察或到交通部门了解出险情况,同时对车辆进行定损,估算合理费用,保险车辆因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而受损时,或致第三者财产损坏,应当坚持修复为主原则。
第三步赔付规定:全部损失:车辆发生全部损失后,如果保险金额等于或低于出险当时的实际价值,将按保险金额赔偿;保险车辆发生全损后,如果保险金额高于出险当时的实际价值,将按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偿。部分损失:保险车辆局部受损失,其保险金额达到承保时的实际价值,无论保险金额是否低于出险的实际价值,发生部分损失均按照实际修理费用赔偿。
第四步赔付时间:被保险人自保险车辆修复或事故处理结案之日起,3个月内不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或自保险公司通知被保险人领取保险赔款之日起1年内不领取应得的赔款,即视为自动放弃权益。
慧择提示:平安车险公司特别开发了不同类型的平安车险的理赔查询渠道和工具,消费者只要登录平安保险理赔系统就可以查询理赔进度。
㈤ 平安车险伤者赔付标准
人伤和车损赔付标准是不同的,人伤部分包括医药费和后期误工费等等,医药费是根据国家社保规定报销比例算的,应该是国家报多少,保险公司就赔多少,主要根据各项药物和治疗的比例赔付,好像分甲乙丙类,每类的报销比例不同,然后是误工费,住院期间有误工费,护理费,生活补助费,出院后根据医生的医嘱应该休息多少天算误工费,误工费的标准要根据伤者从事的行业以及所处城市的收入标准算,一般都有最低标准,这个标准是国家有相关规定的,如果超过了,就需要伤者出具工作单位的相关证明,还有很多的其他手续,一般都按最基本的标准算的,那样就不需要材料和证明的,保险公司在核保时主要根据伤者的病情来衡量,毕竟有些医嘱是伤者建议医生下的,反正都看伤者的真实伤情,知道的大概就这么多,希望有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㈥ 平安保险人伤理赔
先报警,再报95512平安的服务电话,之后,民警给出责任认定书,伤者去治疗,治疗结束以后。伤者拿着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的单据和凭证与责任方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先由责任方将赔款给伤者,然后责任方拿单据去保险公司报销。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则由法院进行裁决,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㈦ 平安保险人伤理赔我是伤者,车主只交了住院费医药费是我自己交的,去理赔时这个钱会带给谁
保险公司只赔偿直接损失或者经法院判定的赔偿金,间接损失不在赔偿范围之内,但是可以要求车主方赔偿。比如你的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及营养费用等都属于直接损失;直系亲属来看你的交通费属于间接损失,可以要求车主方赔偿。诉讼法是自己先垫付,最后由败方出(交通事故这种一般都是对面出,因为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律师费用是不在赔偿范围内的。
根据你的要求,建议将直系亲属的交通费用票据收好,治疗结束后直接法院起诉车主,记住只起诉车主,不要听别人的撒子把保险公司一起起诉。所谓两个一起起诉效果好是鬼扯的,法院也不过就是根据你提供的票据以及事故责任书的划分比例来判的。车主与保险公司有保险利益关系,但是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保险公司有专门的诉讼部门对付此类官司,所以建议只起诉车主,这样可以给车主更大的压力,方便后期厅下调解。
另外关于律师······如果想自己轻松点可以请一个,不请的话自己去查下相关法律,准备好证据也可以。交通肇事案主要就是一个赔偿的金额问题,直接损失这些费用都是有票据和赔偿标准的,间接损失你能拿出票据也认可,能活动的就是一个精神赔偿和残疾评定,太深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有残疾或者住院时间比较长建议找律师。
㈧ 平安保险出了车祸是怎么理赔和计算的
车险一般情况下都是不保人的,所以车主要合理搭配交通人身意外险,做好保障才有备无患,当出现交通事故时处理方式应当妥当,将精力与财力的损失都降低到最小程度!
车祸后保险理赔流程流程:
1、如果是单方事故,首先要报案,然后定损,修车,最后到保险公司报销,如果你在4S店上的保险就什么都不用管了,他们会帮你办理一切事宜。
2、如果发生双方事故,你的全责,那么就要报案,对方和你一起去你的保险公司或定损中心定损,然后各自修车,对方把维修清单和发票给你,你先把钱给对方也行,等你去保险公司报销完在给对方也可以,怎么方便就怎样做,但是你第二年的交强险会有把上调,如果是对方的全责,你就随他去他的保险公司定损就可以了,你第二个的交强险不会上浮。
3、如果发生人伤,首先报案,把人送入医院,具体事宜在具体分析。最重要的是把医院开的各种票据都准备好,保险公司都要留底的,如果没有保险公司不给报销。
车祸赔偿的计算:
(1)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2)残疾辅助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
(3)丧葬费=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4)被扶养人生活费=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
(5)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6)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7)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8)护理费=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
(9)死亡赔偿金=事故责任人所在地、赔偿权利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10)交通费=实际发生的费用;
(11)住宿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时间;
(12)直接财产损失费=受损坏的财产的直接损失;
(13)车辆停运损失费=车辆停运期间实际发生的损失;
(14)精神损害费=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