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贷款买车,保险单在银行(银行为第一受益人),出险的话要赔付给银行吗如何才能赔付给车主
贷款买车,在没还清银行的贷款之前,保险单的第一受益人必须是贷款银行。一旦出险需要对方赔偿的时候,按照规定保险公司会把钱打到贷款银行的账户。但是因为个人也是车辆的所有人之一,如果您想个人拿到赔偿金,可以要求银行出具一份权益委托书,盖上公章,保险公司也会将这个钱直接转车主的,车主只需要遵守贷款协议按期还款就可以了。
贷款买车,等于就是把车抵押给银行,在贷款人还完贷款前,车并不是完全属于贷款人,而银行承担了贷款人可能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所以法律上需要保证银行的权益。
(1)保险理赔银行要求预交车贷扩展阅读
车险理赔的最佳时间-48小时后报险可能被拒赔
绝大多数车辆在参保了交强险的同时也都投保了商业险种。但是,一些车主在车辆遇到事故之后不知道应该通过何种方法如何获得理赔,不清楚保险公司该对哪些项目进行赔付,甚至不清楚索赔的流程。这导致在向保险公司理赔时非常被动。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属于轻微事故范畴,可以在对现场进行拍照后自行拆解,并到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进行理赔。如果事故比较严重,或者损失数额比较大,驾驶员就应该保留好第一现场,并及时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报案,一般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再报险,保险公司就有权拒绝赔偿。
在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驾驶员应当提供保单正本、被保险人的有效身份证、年检合格的被保险车辆行驶证以及发生事故时驾驶人的驾驶证。之后,工作人员就可以勘查事故现场了。
『贰』 按揭购买的小车保险理赔的问题
由于车辆是移动资产,风险很大,银行除了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考察之外,还要求提供相应的担保,否则不予贷款。而车辆贷款保险是目前主要的担保方式之一。在车贷险中,被保险人是银行,保险公司承保贷款人不还款责任。
保险公司对于下面两种情况赔付:当投保车主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遭受意外伤害,导致身故或者经鉴定达到一级至四级伤残;投保人自保险期间开始180日后(不含第180日)初次罹患疾病,导致身故或者鉴定达到一级至四级伤残,由保险公司完全承担贷款本息余额的还款责任。
车贷险还承担"无理由"不还款的情况,当投保车主连续三个还款期未履行还贷责任,银行通过拍卖车辆实现抵(质)押权后,所获资金不足以清偿未偿还的贷款本息的,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差额部分。不过,银行也要承担10%的损失。
『叁』 贷款买车保险理赔怎么理赔,如果贷款没还完,这理赔赔的钱是在银行吗,直到贷款还清理赔的钱才能到被
一般保险公司和银行有一个约定,损失满多少后要银行盖章确认的,具体的你得问一下你的保险公司。
『肆』 请教一个问题。关于车子保险理赔的事情。
保险赔款如何支付主导权在车辆被保险人。
关于贷款车辆的车损险赔款的支付对象,贷款车辆保险单正本特别约定栏中,一般会约定银行作为第一受益人,之所以如此约定,源于银行为保证其贷款安全。但保险法之财产保险中并无受益人的概念,该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在理赔偿中,无被保险人签字同意,赔款不能支付给银行。如已经支付,被保险人仍有向保险公司申请支付的权利。
被保险人如不同意支付银行用于归还贷款,则理赔款应支付被保险人。该车如在保险公司推荐修理厂修理,保险公司可以与被保险人协商将该款如直接支付修理厂,但必须有被保险人签字同意。
综上,赔款如何支付,完全取绝于被保险人,被保险人要实现自己意愿,建议慎重签字,看清楚仔细才签,单听听保险公司介绍就直接签,很容易丧失主导权,因为一些重要的授权往往在单证的不显眼处。
『伍』 车贷逾期了两个月,保险理赔的时候,银行要求把钱赔给银行抵消车贷合理吗
同一家银行合理的
『陆』 按揭车辆出险什么情况下会先陪给银行
关键看保险受益人是谁,就是保单上的名字。受益人是银行那钱肯定打到银行。然后你到银行拿钱。反过来受益人是你,那钱打到你的银行卡上。
『柒』 我车是贷款买的,出了交通事故,在找保险公司理赔的时候说得需要一份车贷公司那边的无欠款证明
这个您需要贷款的工商银行了。您可以直接去营业点咨询哦
『捌』 贷款买车保险理赔时必须提供银行还款证明吗
部分车辆产权在银行,因此在和保险公司签订车辆保险合同时,银行要求约定必须是保险第一受益人,也就是保险赔款要经过其手,以控制其放贷风险,当然严格上说银行仅对于车损险及其附加险、盗抢险具有索赔权益,而三责险及其附加险则没有权益。
因此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特别约定,要求你提供还款证明,就是让贷款银行知道赔款去向,承担特约责任。银行出具证明显示贷款车辆还款正常,赔款可以支付贷款人,盖章即可。
保险人对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的有关证明和资料进行审核,以确定保险合同是否有效,保险期限是否届满,受损失的是否是保险财产,索赔人是否有权主张赔付,事故发生的地点是否在承保范围内等。
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经过对事实的查验和对各项单证的审核后,应当及时作出自己应否承担保险责任及承担多大责任的核定,并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玖』 车贷 保险理赔流程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是否要赔付给银行,要看交警现场的责任划分,如果对方全责那就和你的保险公司没什么关系了,如果你的全责直接提供车主名字的银行卡号(任意银行,只要是车主姓名就行)给保险公司就行了。银行自己会找保险公司理赔。
『拾』 保险公司为何叫停车贷险
近日,苏州六家财险公司联手发出公告,暂停办理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以及无锡等不少城市此前也已陆续暂停了车贷保证保险。停办的业务不仅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包括车商与个人上门办理的相关保险。而各保险公司以往已经签发的保单,将照常履行。至于该业务何时恢复,目前仍未有明确的时间表。车贷险叫停:根源在何处? 原因一:贷款高违约率吓退车贷履约保险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由于目前国内的个人和企业金融信用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缺乏信用等级监督和对失信者进行惩罚的机制,部分消费者信用观念淡漠,道德风险日益突出。而且汽车不同于房产等建筑物,其易于隐匿和移动,作为抵押物品较难保全,所以道德风险非常难以控制,购车人有钱不还、不催不还、催了还想拖的情况比较普遍。人为道德风险已成为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 同时,还有一些难以规避的系统风险和政策风险。在目前汽车进口关税和国内汽车价格不断下调的情况下,汽车作为抵押品的价值下降幅度很大、下降速度太快,加上每年固定的折旧率,抵押车的价值很可能难以抵顶所欠债务,当新车的性价比超过贷款车辆时,可能会影响借款人的还贷意愿,部分不讲诚信的消费者很可能钻法律的空子,故意以车抵贷,放弃还款,把本该还贷的钱用来买新车。银行收不到还款,可以要求保险公司赔偿,而取得代位求偿权的保险公司如果讨不回债,就只能对着已经不值多少钱的车子干瞪眼。因此,保险公司在大多数车贷纠纷中扮演了很被动的“吃亏者”的角色。 原因二:无利可图使车贷险难以为继 一方面,代理手续费高返还、回扣顽症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收益水平。虽然按照保监会规定,保险代理人能够得到的佣金返还是所收取保费金额的8%,但是为了抢市场,一些保险公司实际给予保险代理人的返还已经超过这个限度,有的甚至达到20%—30%。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赔付压力不断增大。在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中,保险公司承担的是保证风险,但部分保险公司操作不够规范,甚至委托商家或银行开具保证保险单,在对信贷对象信用情况的调查审核中很难发挥作用行使把关权,这是造成理赔风险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投保双方信息不对称,没有投保人理赔信息跟踪制度,部分高风险投保人可自由流动,使保险公司制定的高风险条款形同虚设。 原因三:各主体之间权责利益不对等 一是银行的义务不清,信贷管理主体偏移。不少银行不能准确理解履约保证保险的内涵,对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不够重视,认为汽车消费贷款由保险公司提供履约保险,借款人到期不还,由保险公司赔偿,银行并不存在风险,因此,在办理汽车消费贷款过程中,往往放弃自身优势,将应属于自己履行的义务放手让保险公司、经销商去办理。如本该由银行落实的购车人资信状况调查等基本上是由保险公司操作,银行根据保险公司的调查情况下结论,凡是保险公司同意承保贷款履约保险的购车人,银行几乎是“有求必应”,很少对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和收入水平进行实地核查。 二是保险公司在签订协议时不够规范,保险责任无限扩大。保险公司承保贷款履约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争夺由履约保险锁定的新车机车险保险市场。由于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保险公司出于扩大自身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份额的考虑,不惜放宽对借款人投保汽车消费贷款履约险资格的审查,对投保客户特别是汽车经销商施以各种优惠条件,对银行则竞相加大自己的负荷,客观上致使贷款银行对转嫁风险和放松信贷管理“有恃无恐”,对贷款逾期现象比较漠视,降低车贷发放标准争夺市场,甚至违反有关规定以满足汽车经销商的不合理贷款要求,以致出现了一户多贷、恶性贷款、无效担保等现象,给最终承担贷款风险的保险公司造成了较大的经营风险。 三是部分汽车经销商责任不明确。在个别银行、保险公司、经销商三方合作协议中未明确销售商的车辆质量风险。特别是营运客车,有许多附加设备与原来签订的购车合同有所变动,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条款加以限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是理赔的隐患。此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汽车经销商三方的合作中没有统一的操作模式。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中,抵押物的受益方有的是商业银行,有的是保险公司,而汽车经销商的保证金比例也各不相同。随着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缺乏统一的“游戏规则”,极易引发行业间的无序竞争。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当履约风险超过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时,保险公司必然要作出相应调整。目前,高赔付率、高贷款逾期率、高出险率和低费率、低追偿成功率等“三高二低”已成为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致命硬伤,正因为如此,苏州各家保险公司最终无奈放弃了车贷履约保险这块“蛋糕”。相关热词:保险公司车贷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