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保险公司保险赔款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赔款
管理费用(超出保险公司赔款的部分)
贷:银行存款(现金)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赔款
(1)付保险费和收保险理赔款扩展阅读:
为了反映和监督其他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其他应收科目进行核算。“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登记其他应收款的增加,贷方登记其他应收款的收回,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
企业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或转销各种款项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赔付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检查,预计其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按照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经批准作为坏账的其他应收款,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其他应收款科目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其他应收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贰』 收到保险赔款的会计分录
收到保险公司保险赔款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赔款
管理费用(超出保险公司赔款的部分)
贷:银行存款(现金)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赔款
(2)付保险费和收保险理赔款扩展阅读:
为了反映和监督其他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其他应收科目进行核算。“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登记其他应收款的增加,贷方登记其他应收款的收回,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
企业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或转销各种款项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赔付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检查,预计其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按照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经批准作为坏账的其他应收款,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其他应收款科目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其他应收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叁』 保监会关于赔款抵保费
一、保险真正的原理及其合理利润
为了了解保险行业运作的原理和合理利润的来源,我们需要解释两件事情:
(1)、风险的价格计算;
(2)、风险聚合效应;
1.三个风险的有价性及风险溢价
各行各业都有各种不会产生任何收益的风险防护措施(比如灭火器、计算机防火墙等),而这些防护措施都是有价的,因此很明显人们确实愿意为了避免“可能的”“预期损失”而支付一定的费用,即风险是有价的。
就保险而言,如上所理解的风险的价值仅仅是其保费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纯保费(netpremium),纯保费=“可能性”ד预期损失”。而通常,保费还有费用和风险溢价两个部分组成,其的公式为:
保费=(纯保费+费用)×风险溢价
费用:即保险公司为了服务客户进行的支出。这里我们需要论述的是风险溢价,即保险公司仅仅因为承受了不确定的风险,而额外收取的高于预期赔款支出的费用。风险溢价的目的是将“实际的事故发生数量略高于统计经验值,造成保险公司入不敷出”的概率降低到极低的水平。
【例子】
假设保险公司在同一时间承保了100万名客户,约定客户如果在10年内患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将支付10万元的赔款,根据历史的统计,每名客户在10年内患病率是1%。
保险公司向每名客户收取的“纯保费”=每名客户患病率×预期赔款=1%×10万元=1000元
如果保险公司仅按照纯保费收取保费,那么公司总保费收入为10亿元,可以支付1万名客户出险后的赔款。
但是请注意,1%的患病率率只是统计经验给出的平均水平,实际客户患病数量略高于平均水平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一旦发生第10001名客户出险的时候保险公司就要破产了!——显然这是不能接受的结果。
因此,仅按照纯保费收取会使保险公司有极大的概率破产。在保险定价时,保费当中通常会包含一部分风险溢价来保证保险公司可以履行所有的保险合同不至于破产。
2.风险聚合效应
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中,除去为了抵御预期赔款支出的纯保费外,还有一部分为了保证保险公司在实际事故发生率高于经验值时,仍然可以履行所有的保险合同不至于破产的风险溢价。
【上述例子】
如果不存在保险公司,则所有客户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储蓄来应对未来可能的治疗费用(根据现在的医疗行情,一次重疾的治疗费用肯定超过10万元)。具体储蓄的数目也许会因人而异,但是可能是1000元?开玩笑吧,塞个红包都嫌少!大多数人应该会同意至少不小于3万元吧。而通常保险公司正常定价时收取的风险溢价仅相当于纯保费的10%-20%,其总保费远低于客户自担风险时的储蓄需求。其原因就是保险公司聚合了大量的同质风险,其总风险小于这些风险单个存在时候的和,因此风险溢价也大大降低。
二、中国寿险行业的非合理利润解析
现在的整个保险行业(主要是寿险)摄取了由于过分监管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这部分利润的来源就是保监会对于寿险行业2.5%的预定利率上限限制。
假设我现在有100元,预定利率为5%,那么如果我今天将100元进行投资,365天后我预期可以收取105元;反过来说,1年后的105元在今年的现值即为100元。
这个概念有什么用处?我们换一个问题思考,假设我365天后要还给银行105万元,我现在就得准备“105万/(1+5%)=100万元”,因此100万元是1年后105万元的现值。
把这个例子推广到保险行业也一样,保险公司为了抵御一段时间后支出的赔款,实际上他们收取的纯保费(为了抵御赔款支出)不需要等于全部的预期赔款数,只需要等于它们的现值。而预期赔款数不变时,现值由预定利率决定的,预定利率越大,现值越小,即纯保费越小。
根据纯粹的保险理论,保险公司在计算现值的时候应该使用公司预期的投资收益率作为预定利率,现在大部分公司在4-5%左右(根据2011年的年报数据,平安、太平洋、新华人寿三家公司的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5%、4.7%和4.1%)。而保监会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盈利,避免恶性竞争和破产,规定了保险公司在定价时使用的预期投资收益率(及预定利率)上限为2.5%,这有多大的影响?
【例子】预定利率过低对保费的影响:
20年期
30年期
参看上面的演算案例,保险公司预期在20年后支出10000元赔款的情况下,按照2.5%来收取纯保费,需要6103元,而按照3.5%和4.5%来计算纯保费,则分别只需要5026元和4146元,价格降幅达到17.6%和32.1%;如果将预期的支出时间延长到30年(很多养老险都会在30年后开始给付),按照2.5%来收取纯保费需要4767元,而按照3.5%和4.5%来计算纯保费,则分别只需要3563元和2670元,价格降幅达到41.6%和56.2%。因此保监会规定的2.5%预定利率和实际投资收益率(4-5%)的巨大差距,形成了保险公司的超额利润。
由于产险(主要是车险)保费通常是一年一缴,其定价受到预定利率的影响很小,同时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因此其定价相对在较合理的区间。而相比产险永远挣扎在盈亏边缘,寿险公司从来都是盈利无忧,各大上市保险公司的年报里寿险部分也从来是只字不提“赔付率”这个概念。
根据智研资讯的报告统计,2011年1-11月全国保险业人寿保险的赔付率仅为17.66%,其中寿险、健康险、意外险分别为14.84%、52.66%和22.97%。而2010年同期,全国寿险行业赔付率更是仅有13.21%。
三、我们如何看待这样的超额利润
寿险行业的超额利润来自于保监会的监管规定,这点与银行的存贷差一样,都是由政策造成的。
就和我们不能不去银行一样,我们同样不能因为寿险行业存在超额利润就不去购买我们必要的险种,因为就如上面介绍风险溢价时说的那样,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和客户自担风险所需要的储蓄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的,即使我们付出略高于合理价格的保费(这种情况在中国几乎涉及所有垄断行业,比如油价、电信、银行、水电煤等),保险仍然是一个会给我们带来实惠的行业(比起过个手就收钱的转账费和跟涨不跟跌的油价来说)。同时,部分细分的险种(如部分健康险、分红险等)仍然具有合理的定价。
寿险公司极低的赔付率使得他们有很大一部分成本可以花在给代理人/代理机构的手续费上(不然你以为为啥代理人推销那么勤?),而现在新兴的网络渠道则给了客户绕开代理人/代理机构直接向保险公司购买的机会,由此节省了大量的中介费用也可以通过价格的优惠来返还给客户,因此通过网络渠道购买保险会是省钱省时的首选。
四、总结
1、风险是有价的,人们都愿意为了规避风险支付一定的费用。
2、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通常高于预期的赔款支出,但是这个超额部分是合理的,因为它本身是为了避免保险公司的入不敷出。
3、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即使高于预期赔款支出,它也远远小于客户自担风险所需要的储蓄额,正常定价的保险产品是一个互惠的交易。
4、由于保监会的行业限制,使得目前国内保险公司在寿险定价的时候偏高,10年、11年1-11月全国寿险行业的赔付率(即赔款占总保费的比例)分别只有13.21%和17.66%。
5、即使目前国内寿险公司定价偏高,和客户之间仍然存在一个互惠的结果,必要投保仍然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消费。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中间代理渠道来降低保费,例如选择网上投保。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肆』 缴纳保险公司的工程保险费怎么做账,收到保险公司赔偿的保险费又如何账务处理
缴纳保险公司的工程保险费时:
借:管理费用或工程科目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收到保险公司赔偿的保险费时: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管理费用或工程科目或借:管理费用或工程科目(红字)
管理费用是指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 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
『伍』 收到保险理赔款怎么入账
正常的车险及理赔情况是这样的
车辆出险后,去保险公司指定的修理厂维修,需要企业先行垫付资金的,可以垫支给修理厂,修理厂修车完毕后,应该对保险公司开具发票,保险公司将修车理赔款汇入公司账户。
修车时
1、借:其他应收款-车险理赔垫支
贷:银行存款
收到保险公司理赔时
2、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车险理赔垫支
会计核算全程不应该计入本公司成本费用,因为保险公司理赔,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了,公司入账修理费不合规。
修理厂的发票应该退回,保险公司会找他要发票的,或者转给保险公司即可。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陆』 保险赔款的会计分录
保险赔款账务处理: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贷:其他应收款等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其主要内容包括:
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如因企业财产等遭受意外损失而应向有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等;
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
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房租费等;
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柒』 收到保险公司赔款 要记入什么科目
保险公司的赔偿款,会计科目:其他应收款
1、公司支付800元:
借:营业外支出 800
贷:库存现金 800
2、计提保险公司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1000
贷:营业外收入1000
3、收到保险公司赔款:
借: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1000
贷:其他应收款1000
(7)付保险费和收保险理赔款扩展阅读
其他应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保户储金、应收代为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和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或转销各种款项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赔付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参考资料
网络-常见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