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事故发生时,如果人寿保险超过5年、非寿险超过3年不报案,就会超过时效,保险公司就不予理赔。
实际案件中,客户绝大多数都会及时报案,几乎不会出现报案错过时效的情况。报案后进入理赔程序,理赔时间是没有限制的。我们现在还有个别持续三四年还未完成赔付的案件,这在业内称为“未决赔案”。
B. 保险理赔最长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依据时间的长短和适用范围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一般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
《民法通则》141条规定:“法律对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特殊时效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规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其他还有如《担保法》中规定的“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等。
二、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三、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时效具有强制性,任何时效都由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时效的延长、缩短、放弃等约定都是无效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C. 保险理赔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保险理赔时效的法律规定
社会保险有诉讼时效限制,非寿险索赔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寿险索赔诉讼时效期间为5年。
保险索赔诉讼时效是法律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行使保险索赔权的一项重要限制。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非寿险索赔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寿险索赔诉讼时效期间为5年。
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行使保险索赔权,不仅要遵守保险合同关于索赔的具体规定,而且要符合法定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否则,保险人可以时效经过作为抗辩理由,不予赔偿。
诉讼时效是指法律在规定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相应权利的行使期限,如果超过法律规定的权利行使期限,法律将不予保护,权利人因此要承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从而使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D. 保险理赔纠纷诉讼时效应该从什么时间算起
你起诉保险公司是没用的,保险公司是按照条款执行的,因为商业的意外险就是按照1-7级伤残赔付的。
你该起诉的是旅行社,让他承担你的损失,和保险公司没什么关系。
现在所有的旅行社都该有买旅行社责任险,他们应该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得理赔,所以你该找的是旅行社,而且你在旅行中出车祸,他们有责任。
E. 保险理赔诉讼时效多久超过失效会被拒赔吗
险种不同,诉讼时效也会有区别。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诉讼时效为二年,人寿保险的诉讼时效为年,当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没有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提出理赔时,保险公司可以不予赔偿。如果发生了保险事故,一定要尽快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
F. 保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经济纠纷提起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解决纷争。
当我们与保险公司对是否理赔与理赔金额有分歧时,且该矛盾无法调和,这时就可以依法诉讼。然而诉讼是有时效的,且不同保险的诉讼时效也不一样,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保险各险种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应按照我国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释:截至2017年10月1日,原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那么保险诉讼时效已过;截至2017年10月1日,已经开始保险诉讼,但未届满原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诉讼时效,可以自愿申请延长至三年诉讼时效。2017年10月1日开始,保险诉讼时效为三年。
但要注意,上述所说的保险各险种诉讼时效是命中民事责任,且不包括人寿保险的。人寿保险的诉讼时效见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六条 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买保险之前,你一定要知道这些!到微信号:财秘笔记(rong360licai)回复【保险】获取保险知识大全。
G. 人身伤害诉讼时效只有一年,过了时效就可以要求保险公司结案理赔了。以后他再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完全不理会
你好:建议不要拖过一年,尽快解决对双方都有好处。
H. 保险理赔诉讼时效有多久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物损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如果碰到情况特别复杂短期内无法一揽子解决的,建议受害人可以分阶段起诉,这样既可以有效获得赔偿,又可以避免因诉讼时效过期而导致败诉之法律风险。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因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诉讼时效期间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I. 财产保险合同索赔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这是除斥期间吗
财产保险合同索赔的诉讼时效是两年,不是除斥期间。
《保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中关于五年期间的限制是指被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请求期间,只要在五年内向保险人提出均为有效,但自其收到拒赔决定之日起,应启动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另有规定的除外。
诉讼时效,也称消灭时效,指请求权持续不行使经过法定期间的情形,其法律效果通常为产生请求义务人拒绝给付的权利。
由该概念可以看出我国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属于消灭时效。
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范,当事人不得以协议的方式排除适用或更改时效期间。诉讼时效的适用具有普遍性,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诉讼时效适用于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
除斥期间及其与诉讼时效的比较:
除斥期间,又称预定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权利预定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不行使其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发生了该项权利消灭的法律效果。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的共同点是:
第一,发生的条件都是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了一定的期间;
第二,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第三,都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第四,都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效力不同。诉讼时效期间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新的法律关系,在期间经过后,权利人丧失了胜诉权;而除斥期间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旧的法律关系,期间经过后消灭的权利不是请求权而是形成权。
第二,起算点不同。依据《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我国诉讼时效原则上从请求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起算应受最长期间限制,在我国,即使请求权人不知道或应当不知道,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也不予以保护;除斥期间则一般从权利产生时起算。
第三,计算方式不同。诉讼时效为可变期间,可以发生中止、中断或延长;而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或延长。
J. 请问无法知道保险理赔的诉讼时效
如果你能查到保险单,则从查到保险单之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