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能告诉我“我国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更好的发挥服务保险业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保险中介是活动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招揽、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收取佣金或手续费的机构或个人。它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而产生,反过来又推动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各市场参与主体的活动,一个完善的保险市场既要有保险公司的适度成长,还必须有保险中介组织的积极参与,保险中介已成为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保险中介市场主体包括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估公司)、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和保险营销员。
2. 保险代理人第三方平台
一、定义:
指秉持客观中立的第三方身份,独立于保险买卖双方而为双方服务,本身并不销售任何保险产品,不参与保险买卖双方的实际交易活动,完全致力于为保险买卖双方搭建交流、交易的公共专业平台的公司。
二、意义:
人们对保险有需求的人不能够正确认识保险的意义和功能,对于如何正确地购买保险,以及获得一份量身定制的保险规划缺乏足够了解。他们需要去了解,更需要全方位正确客观地了解,但同时又极度重视个人隐私,不喜欢受到代理人无谓的追逐和打扰,害怕人情保单的困扰,在保险购买过程中自主意识比较强,亟需一个以客观中立为立场同时又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保险服务平台。
三、优点:
1、对保险有需求的人只需在第三方保险服务平台发布自己的保险需求信息,就可以获得在地各大保险公司的不同代理人为其量身定制的保险方案。
2、其私人信息完全隐蔽,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骚扰,可以在没有任何压力的轻松环境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主动联系中意的保险代理人。
3、第三方保险服务平台同时为保险从业人员提供了开拓网络客户资源的重要渠道,有利于保险从业人员形成积极、良性的竞争氛围,提高整体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保险第三方平台指的是保险中介吗
正规的保险第三方平台指的就是具有银保监会核发的“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的保险经纪公司,由保险经纪公司按照各个客户的需求,负责去对比各个保险公司的产品,然后推荐最合适的保险产品或者推荐不同保险公司的组合产品给客户,旨在让客户用更实惠的价格得到更实惠的保障。是您的私人保险经纪人而不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
盛世创富是一家银保监会认证的保险经纪公司,专业打造高性价比保险产品。给您最全面的风险评估,最精准的需求梳理,最清晰的产品介绍,最贴心的理赔跟进服务。
4. 保险第三方平台是什么意思
您好!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是指保险公司依托有成熟技术的第三方提供的网站平台进行保险产品的销售。第三方可以是保险中介和兼业代理行业网站。由第三方建设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为多个买方和多个卖方提供信息和交易等服务的电子场所。 对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个核心流程能够很好的运转。平台的目标是为企业搭建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创建一个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它的特点是是专业化、具有很强的服务功能、具有“公用性”和“公平性”。
目前业内存在的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大致包括三种,第一种是保险公司自建网站,主要推销自家险种;第二种是独立的保险网站,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由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等保险中介及兼业代理公司建立的网络保险平台,提供保险服务;第三种是保险信息网站,可以视为业内人士的BBS。
5. 保险中介制度的作用
关于制度的基础,我认为是我国的银监会。关于具体作用在面有一个具体的阐述,回答的可能还是不能完全如你意,见谅
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参保银行会倾向于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社会公众放松对银行的监督,弱化银行的市场约束;逆向选择使经营稳健的银行在竞争中受到损害,不利于优胜劣汰;降低存款保险机构迅速关闭破产银行的能力,最终增加纳税人的负担。由此可见,一方面存款保险减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银行挤提的概率,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存款保险本身存在的道德风险又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积累。
由于存款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存在,有学者对其存在价值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甚至主张取消该制度。然而,我们应该看到,道德风险并不是存款保险制度所特有的,而是先于存款保险而存在于银行机制之中的。道德风险是由于银行业本身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以及有限责任制度而内生于银行的运行之中的,存款保险只是由于弱化了各方的监督激励而加剧了银行本身就有的道德风险。
任何保险行业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但保险业并未因此在市场上消失。存款保险制度起到的作用与道德风险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相比较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利大于弊。问题的关键是防范和控制道德风险,将其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综合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道德风险的防范可以设置如下几道防线:
1.建立银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控体系。在银行机构的设置上做到决策机构、实施机构、监督机构的分离与相互制约,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业务操作程序,做到决策科学化、管理制度化、投资行为纪律化。确保银行业务能根据银行董事会制定的政策以谨慎方式经营,只有经过适当的授权方可进行交易,资产得到保护而负债受到控制,会计及其它记录能提供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而且管理层能够发现、评估、管理和控制业务的风险。这是银行稳健经营、防止过度追求风险收益的有效保证,因此可以作为防范与控制道德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2.良好的制度设计。建立合理的保险范围和较低的保险额度,将国内银行在海外分支机构和外国银行在本国的分支机构排除在外,存款保险范围尽量限于个人和非赢利组织的存款;风险差别费率制度,成员银行根据自身不同的风险等级,交纳不同的保费,对有较高资本充足率和较高监管评级的银行收取较低的保费率,使其风险预期收益相匹配,从而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约束银行的风险行为,督促银行审慎经营;采用限额赔付制度,使双方共同承担风险的损失,提高存款人的风险意识,增强存款人对银行行为的监督;实行强制存款保险,规定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必须参加存款保险,以防止逆向选择问题。
3.市场约束机制。道德风险可以通过银行股东、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来减弱。提高存款人的风险意识,使存款人认识到存款保险制度是减少银行的经营风险,防止银行倒闭,而不是“保证”银行不倒闭,使存款人对银行的监督加强,以保证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必须辅之以稳健的财务制度和行之有效的信息披露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要做到产权明晰、竞争有序、法律规范、风险理念。允许破产、适时退出机制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前提条件,发展和完善多元化金融体系,努力培育中小型金融机构,创造公平有序的金融环境。提高存款保险制度的透明度,督促银行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监管机构应要求银行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披露自身的资本水平、风险程度和经营状况等应公开的信息,以便公众做出判断和选择,让银行直接面对市场的压力和监督,自觉规范经营行为、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经营水平以赢得竞争优势。
4.严格的银行监管体系。监管机构要掌握银行准确而及时的信息以便在必要时采取立即纠正措施和有效迅速干预,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银行提交的报告和现场检查,但监管机构也应注意市场暗示的银行状况,密切监测银行。同时尽可能的传播它所拥有的信息,通过市场约束银行系统的稳定。监管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之间应及时、充分的沟通有关信息,通过监管合作和有效的信息交流共同加强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查险补漏。在加强外部监管的同时,完善内部监管。银行应建立内部监控制度,在内部审计和有效稽核双重保障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来自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审计部门的以及来自交易对手甚至普通债权人的监督。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6. 保险中介人的地位与作用
保险合同当事人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在我国台湾地区,将投保人又称为要保人。在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中,一般认为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系同一人(theinsured),故没有专门投保人的概念。依我国《保险法》之定义,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对于投保的资格,有学者认为仅需要两个条件:权利能力与保险利益,至于讲是否具有行为能力在所不问。作者认为,投保人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对于人身保险合同而言,投保人对于被保险人还须具有保险利益。保险人的法律定义为“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当然,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方式除了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以外,尚有其他,如修复等。
被保险人、受益人会出现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之中,但他们并非合同当事人。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也可以为被保险人。注意,在我国《海商法》中,仅规定有被保险人的概念,而无投保人之概念。受益人是人身保险合同中的特有概念,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
保险辅助人,本身并非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或关系人,但却是保险市场必不可少的,一般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与保险公估人。也有观点将保险辅助人成为保险中介人。
在以上介绍的各类保险法律主体中,保险人的法律地位尚好界定。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法律地位则容易产生混淆。在保险诉讼中的混淆,往往又直接导致诉讼主体地位的错误认定。特别是在人身保险诉讼之中,被保险人的继承人与保险合同的受益人有时容易产生混淆。依据《保险法》第64条的规定,如果保险合同没有指定受益人,被保险人死亡,则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给付保险金。注意,此时继承人不是保险合同的受益人,继承人接受保险金的法律后果也不同于受益人接受保险金。也就是讲,被保险人的继承人接受保险金,同时也要承担被保险人死前所欠的债务;而受益人接受保险金,则无须承担任何债务。
此外,对于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容易理解,对于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地位则存在争议。
保险经纪人是指依照《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有关规定,经保监会批准设立的经营保险经纪业务的单位。直接保险经纪是指保险经纪公司与投保人签订有委托合同,基于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且按照约定收取中介费用的经纪行为。再保险经纪是指保险经纪公司与原保险人订立委托协议,基于原保险人的利益,为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订立再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按照约定收取中介费用的经纪行为。有观点认为,保险经纪合同可以分为居间性保险经纪合同与代理性保险经纪合同。目前实践签订的多是代理性保险经纪合同。大多数的保险法书籍认为,保险经纪人基于投保人的利益进行保险中介活动,不论保险经纪人事实上是否接受投保人或者保险公司的委托,均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实上述观点与保险实践并不吻合。在司法实践之中,法院倾向于认为保险经纪人在具体保险义务中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的代理人。在我国保险代理人可以是个人或者单位,但是保险经纪人只能是单位。
在保险诉讼中,一定要准确区别不同主体,准确界定不同主体的法律地位,把握不同主体在保险诉讼中的权利义务。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7. 保险中介机构的作用
这个说法不成立。
保险要加大中介代理机构来销售,最终保险公司成为一个只设计保险产品,销售都让银行,保险中介等机构销售才是最佳的选择
仅供参考:
目前,保监会正在从上到下推动保险业升级转型,从上层的顶层设计到基层的实践创新,使保险业的发展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在一系列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公司高管及少数监管干部提出了“去中介化”的说法,甚至部分总公司及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限制了保险中介的发展,这当然有保险中介“小、散、乱、差”的现实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对保险中介的认识不到位、不成熟,笔者针对上述观念,多角度论证保险业的升级转型必然是在中介之内的转型升级。
保险中介的概念
(一)中介的概念
黑格尔认为,作为事物之间联系环节和事物转化、发展中间环节的中介,是普遍存在的。中介通过居间介绍、联系、调解、调和,使对立面之间同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中介既表现为非并存的物质客体之间的联系环节,又表现为每一物质客体转化或发展序列的中间环节。各种物质客体之间的这些直接的和间接的联系纵横交织,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之网,中介就是网上的纽结或关节点,它们在不同物质客体间起着居间联系的作用。构成对立两极之间的中介,起某种居间联系的作用。两极对立在这些中介环节中得以“钝化”,甚至调解或融合,即通过这些中介环节不可分割地联成一体。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中介在客观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二)保险中介的概念
保险中介,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销售、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
保险中介人的主体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等。此外,其他一些专业领域的单位或个人也可以从事某些特定的保险中介服务,如保险精算师事务所、事故调查机构和律师等。
中介之内的保险业升级转型
(一)保险中介是保险业升级转型的转化器
中国保险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与发展论及最多的词汇就是“转型”。近年来,我国保险资产收益状况堪忧,销售渠道遭遇瓶颈,粗放式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当前行业内外关于保险业转型的呼声渐强,现实的发展困境是保险业转型的直接动因,但是转型的方向、目标和路径在哪里,不是简单的顶层设计所能解决的,而是要找到矛盾的转化器“中介”,需要我们促进保险中介的发展,在通过客户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不断转化中实现保险业的转型。
(二)保险中介是保险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
保险产品特别是长期寿险,对客户来说是比较大的一个消费,不像其他的快销品或是其他的原产品,消费者通过广告、媒体、其他的信息,自己都可以积累这样的消费经验。中介就是客户与公司之间重要媒介,告诉客户挑选什么样的保险公司,在交易中注意什么,这些只有保险中介可以做到,因为中介已经接触到了足够的客户、公司,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三)保险中介是公司利益与消费者利益的平衡者
保险消费者与保险公司利益平衡就是在两者的互动关系中利益最大化并稳定持久存在的状态或结果。保险中介的调整使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利益趋于平衡,保险中介机构使保险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不稳定的二元结构,变成稳定的三角结构。
(四)保险中介是市场间接信用的缔造者
直接信用指的是自身建立的信用,间接信用指的是第三方介绍,推荐甚至背书。保险作为一种契约,是直接信用。保险中介,作为第三方介绍,推荐甚至背书,就是间接信用。
进一步讲,间接信用还比直接信用有效,甚至高于直接信用。在市场经济下,它可以使生产力扩增,使交易扩增。反之,则可以使生产力下降,使交易下降。保险中介作为一种间接信用,不仅应用广泛,还比直接信用更为有效。
(五)保险中介是尊重市场化规律的必然选择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由中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中介领域的成熟是市场化充分发展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我国保险中介的大发展、大突破,使寿险业初步实现了规模化,为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六)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发展历史证明中介重要作用
英国是世界现代保险制度的发源地,1575年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保险经纪人,1906年则出现了第一家专业的保险经纪公司。从中介业务的结构看,传统上,保险经纪人完成了英国财险业务的60%以上、个人寿险业务的1/3以上、养老金业务的80%以上,而劳合社的每一笔业务都必须由经纪人来完成,更是体现了中介在英国保险市场的突出地位。
德国保险市场以代理制为主体,尤其是以专用代理人为中心,辅之以保险经纪和直销渠道等保险中介体系。德国的保险中介行业中,以保险经纪公司和兼业代理为主的中介机构在2005年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六成左右。
各国保险中介市场的特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各有不同,保险中介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结构也是各具特色,但都重视培育中介市场的发展确是共同的规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8. 保险中介对保险供给有何积极影响
早期的中介发展比较初级,因为前几年保险费率没有放开,各家公司产品差异化不大,保险中介只是业务人员买单卖单的地方
现在保险利率放开,各家公司产品的差异化变大,出现比较专业的中介第三方平台,能站在客户立场权衡各家公司利弊,帮助客户选择最优化的保险组合。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有志之士,成立独立的保险事务所,专业帮助客户保险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