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搭建公司内部的数据平台
公司的内部数据平台,主要作用是提供给公司内部所有部门人员使用,使公司内部的所有业务能够通过数据来驱动和决策。简单点讲就是通过数据平台来驱动公司内部的数据化运营。
设计一款好用的数据产品:
1.数据产品经理本身就是一个合格的数据分析师,所以数据产品经理需要深刻的了解业务,需要知道业务部门想要看什么数据,这些数据现在是否能够获取到,业务方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是如何推进和改善业务的。
2.数据产品要根据使用方的特点设计出符合使用方需要的内容,产品要有层级和结构,如果设计的一张数据报表既要满足管理层又要满足一线业务人员的需要,那么这样的数据产品很大可能是体验比较差的,因为老板和一线人员看数据的视角不一样,老板们一般是把握业务的大方向,主要看一些关键性的指标,并希望知道这些关键指标出问题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所以给老板设计的报表需要结构简单易懂,并能够基于这些关键指标的异常给予问题定位。一线人员主要是偏执行层面,他们看数据的粒度一般都很细。
3.数据产品一定要注意数据质量、规范、统一,因为公司的数据平台是面向所有部门的,怎么保证公司的所有部门人员对于数据的理解是一致的,这点特别难,首先公司的各个生产系统就是千差万别,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生产系统的数据质量和结构也会千差万别,这样数据仓库的数据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数据平台的数据质量依赖于数据仓库底层的数据模型,所以一个好的数据仓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据平台的数据质量
下面就从实战的角度来加以阐述,A公司是一家电商公司,那么A公司的各个部门需要看哪些数据?他们平常看数据的场景主要是哪些呢?首先应该知道这些部门的KPI是什么,如果对负责支持的部门的KPI都不了解,怎么能设计出来好的数据报表。例如采购部门的kpi基本就是销售额用户数销售毛利采购成本,运营部门的kpi就是用户复购用户流失转化率,市场部门的kpi就是流量、新客。
那么知道各个部门的核心KPI后,主要从使用场景入手,拿采购部门来说,是怎么样看数据:
每日:
早上9:00来到公司,希望知道昨天我负责的业务这块做的怎么样了,这个时候应该设计一张基础数据报表,这张数据报表应该具有以下内容:
1. 能够查看昨天的数据,而且能够选择时间段,这样如果昨天的数据有问题,希望拉取过去一段时间的数据,看看业务趋势上是不是出了问题。
2. 指标越丰富越好,如果交易额下降了,需要看看订单数是不是下降了,如果订单数没下降了,那不是单均价出了什么问题,发现单均价降低了,那我要看看是商品结构的原因还是因为活动门槛调整导致的?
3. 数据粒度要越细越好,比如数据粒度可以从全国下钻到省份,从省份下钻到城市,这样交易额下降了我就能知道是哪个省哪个城市出了问题,这样就能针对性的解决。
早上10:00-下午18:00,业绩高峰来临,这个时候需要提一张实时监控的数据报表,通过实时监控,能够尽早的发现业务的一些异常情况,这样就能够帮助业务人员尽快的做出调整。
每周一或者月初:
部门内有周会/月会,老板可能会过工作业绩,所以我准备准备。
首先看下上周的绩效情况,这个时候需要一张关于绩效的报表数据,通过这张绩效报表:
能够知道我做的绩效完成的怎么样,排名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了解哪些人排名高
其次对于上周出现的业务问题,通过一些分析报表定位和发现问题,比如发现用户的复购率下降了,是因为老用户的复购降低了还是最近新客的质量降低。
如果发现是老用户的复购降低了,那要进一步分析,是因为竞争对手产品活动力度大,还是因为商品的曝光不够亦或是产品本身对于用户失去了吸引力,这样就能够及时做出调整,如果是竞争对手产品活动力度大,那需要重点关注竞争对手的情况及时调整产品营销活动力度如果是商品的曝光度不够,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优化:
1. 优化商品的主标题和副标题,增加用户的搜索触达率。
2. 站内广告位多多增加产品的曝光或是和其他的品类商品做联合促销。
3.优化商品的导购属性信息,帮助用户跟精准的触达。如果是产品本身的问题那可能就需要引进新品(例如从国产到进口、从低端到高端)。
Ⅱ 什么是基础数据信息平台
数据中心是企业的业务系统与数据资源进行集中、集成、共享、分析的场地、工具、流程等的有机组合。从应用层面看,包括业务系统、基于数据仓库的分析系统;从数据层面看,包括操作型数据和分析型数据以及数据与数据的集成/整合流程;从基础设施层面看,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和整体IT 运行维护服务。 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是:1、全面建成公司总部和网省公司两级数据中心,逐步实现数据及业务系统的集中; 2、建立企业数据仓库,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展现功能;3、实现数据的唯一性与共享性;4、建立统一的安全体系,保证数据及业务系统的访问安全;5、结合数据中心建设,完善数据交换体系,实现两级数据中心间的级联;6、实现网络、硬件、存储设备、数据、业务系统和管理流程、IT采购流程、数据交换流程的统一集中;7、统一的信息管理模式及统一的技术架构,能够迅速地实施部署各种IT系统,提升管理能力。 数据中心-系统结构 数据中心采用总部和网省两级进行部署,两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数据的级联。 数据中心逻辑架构包含: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执行架构、基础架构(物理架构)、安全架构、运维架构。 应用架构:应用架构是指数据中心所支撑的所有应用系统部署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数据架构:数据架构是指每个应用系统模块的数据构成、相互关系和存储方式,还包括数据标准和数据的管控手段等。 执行架构:执行架构是指数据仓库在运行时态的关键功能及服务流程,主要包括ETL(数据的获取与整合)架构和数据访问架构。 基础架构(物理架构):为上层的应用系统提供硬件支撑的平台(主要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等硬件设施)。 安全架构:安全架构覆盖数据中心各个部分,包括运维、应用、数据、基础设施等。它是指提供系统软硬件方面整体安全性的所有服务和技术工具的总和。 运维架构:运维架构面向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人员,为整个信息系统搭建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并提供相关的管理维护工具,如系统管理平台、数据备份工具和相关的管理流程。 数据中心-工作原理 数据的获取与整合也叫ETL(Extract,Transact,Load),是在确定好数据集市模型并对数据源进行分析后,按照分析结果,从应用系统中抽取出与主题相关的原始业务数据,按照数据中心各存储部件的要求,进行数据交换和装载。数据的获取与整合主要分为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装载三个步骤。 ETL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集市中的数据质量。 数据仓库区是专门针对企业数据整合和数据历史存储需求而组织的集中化、一体化的数据存储区域。数据仓库由覆盖多个主题域的企业信息组成,这些信息主要是低级别、细粒度数据,同时可以根据数据分析需求建立一定粒度的汇总数据。它们按照一定频率定期更新,主要用于为数据集市提供整合后的、高质量的数据。数据仓库侧重于数据的存储和整合。 数据集市是一组特定的、针对某个主题域、部门或用户分类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需要针对用户的快速访问和数据输出进行优化,优化的方式可以通过对数据结构进行汇总和索引实现。
Ⅲ 怎么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
数据分析平台就是将公司所有的数据进行进行收集整理,包括系统数据、业务数据等,在统一的数据框架下实现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最后通过可视化的手段进行数据展示。Ⅳ 保险公司搭建基础数据平台
1、阿里云:如果阿里云说自己排第二的话,估计没人敢排第一了,阿里的大数据布局应该是完整的了,从数据的获取到应用到生态、平台,不愧是大数据行业领导者!
2、华为云:整合了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为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供专业稳定的IT基础设施平台,近来华为大数据存储实现了统一管理40PB文件系统。(华为云好像目前是不怎么对外开放的)
3、网络:作为国内综合搜索的巨头、行业老大,它拥有海量的数据,同时在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机器深度学习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4、我们的DDP大数据平台:DDP大数据基础平台,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为企业客户搭建统一的大数据共享和分析平台。实现对各类业务进行前瞻性预测及分析,为各层次用户提供统一的决策分析支持,提升数据共享与流转能力。DDP着力为客户构建统一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资源,围绕企业业务开展大数据应用建设,最终形成面向服务化的数据资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Ⅳ 保险公司要和医疗机构进行数据对接,搭建大数据平台,有好的方法吗
保险公司所需的医疗数据包括医嘱信息、手术信息、检查检验信息、影像资料、病历信息等。产生医疗数据的医院内部信息系统非常多,不同厂商、不同时间开发的软件产品,在技术架构、数据结构、存储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
1 0 1异构数据融合技术,不改变原系统代码,无需软件厂家参与,独立抓取医院各软件系统(HIS、EMR、PACS、LIS等)中的临床数据,自动建立数据关联,输出结构化数据库,不仅简化了协调、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安全,数据集成共享实施效率提高近百倍,成功突破保险公司获取医疗数据的障碍。
Ⅵ 保险公司数据中心建设
如今,很多保险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呼叫中心,然而,却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能建设到适合自己的呼叫中心,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我国保险行业,各家保险公司建立的呼叫中心没有全局效益,例如:保险公司有很多分公司,总部建有呼叫中心,分公司也建有呼叫中心,但建立的呼叫中心却层层脱节,总部无法与分公司呼叫中心一起系统管理。
第二、保险公司呼叫中心建立的呼叫中心与业务脱节,保险公司的呼叫中心目前在做什么服务?从表面上看是与业务相关的,可是仔细想想,又有多少对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可以带来帮助?
第三、有些保险公司选择的呼叫中心建设公司,搭建成本高,却收益不高
面对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在保险行业,目前还没有一家呼叫中心系统供应商具有保险行业的垄断地位,厂商通常是为了建设呼叫中心而建设呼叫中心,很少考虑保险公司呼叫中心建成之后带来的效果如何。
由于没有良好的行业咨询,很多保险公司呼叫中心在建设之初,并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呼叫中心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到底将它建设成为服务中心、还是咨询中心、或是销售中心?保险公司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保险公司要认真对待呼叫中心建设,因为呼叫中心可以成为保险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保险公司建设呼叫中心好处总结有如下:
1)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企业形象宣传、打造企业良好形象。
2)统一管理分公司,形成有秩序的管理机制,有效管理保险公司业务。
3)保险行业呼叫中心不仅仅适用电话销售中心、还可以适用咨询中心、服务中心等。
4)有自建和托管呼叫中心,供保险公司进行不同的费用投资,建设成本低,就能达到低投入高收益的效果。
5)详细的数据报表分析,帮助保险行业分析市场行业,有效挖掘潜在客户。
由于篇幅有限,详情可到里查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Ⅶ 保险大数据平台有哪些内容
一、互联网保险创新的现状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2015年年初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针对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分类,人身险公司有44家,财产险公司有16家,总体占全行业133家产寿险公司的45%。包括中国人保财险、泰康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保险、天安财险等在内的多家险企已率先在线上跑马圈地,中国保险公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全面到来。
首先在监管层面,上个月,酝酿已久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终于由中国保监会发布,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保险业务基础监管规范的形成。《办法》以鼓励创新、防范风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基本思路,从经营条件、经营区域、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明确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的基本规则;规定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保险机构管理负责;强化了经营主体履行信息披露和告知义务的内容和方式,着力解决互联网自主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其次在保险主体方面,早在2013年,中国人保就推出“掌上人保”,并号称是指尖上的保险;去年,以“理赔简单,就在天安”为口号的天安财险“车易赔”APP在全国上线;随后,“中国太保”“大地通保”、“泰康在线”等保险在线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见,拼服务、拼体验已经成为各家保险主体竞争的主要方向。同时,各家保险公司在立足保险本身的同时,从渠道上也不断向外围延伸,分别与P2P平台、信用保证机构等开展不同程度的合作。以下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从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渠道创新等三个方面对2014年60家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产、寿险公司进行评价后的前15名榜单:
二、互联网保险创新背后的风险
应该说基于提升客户体验的互联网保险创新,方向是对的。互联网保险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发展空间巨大,但同时互联网保险创新也带来一系列风险和问题。从目前已经暴露的风险来看,主要包括保险产品创新异位、消费者投诉急剧增加、消费者道德风险敞口扩大、风险评估和控制不到位等。
(一)保险产品创新异位
自2013年底由“三马”投资的众安在线成立以来,带动了中国各大保险主体在保险产品上的创新热潮。盗刷险、高温险、退货险、喝麻险、世界杯足球流氓险等创新险种不断涌现,寿险公司也相继推出求关爱、爱升级、救生圈等所谓的基于微信平台的“扔捞”产品,名字一个比一个花哨,其中,不乏一些险种初具规模,但更多的是为创新而创新。如世界杯足球流氓险从头到尾就没卖出几份,导致本来就比较便宜的3元/份,到后期直接降价到1分钱/份,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噱头。更有甚者,开发出雾霾险、赏月险、摇号险等,严重脱离保险的本质。
(二)消费者投诉急剧增加
据保监会近日公布的《关于2015年上半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保监会12378投诉维权热线全国转人工呼入总量157544件,同比上升40.24%。而其中,捆绑销售互联网产品的投诉占据一定比例,究其原因,很多保险主体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迅速,但管理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片面注重销售前端网络化,后台运营管理却仍是传统思维,前端和后台不配套,买时容易退时难,从而导致消费者投诉。
(三)消费者道德风险敞口扩大
目前,各家保险主体在理赔服务上基本上都推出了简易赔付,即保险公司对于一定金额以下(2000-10000元不等)的保险事故实行简易赔付,消费者通过保险公司自己推出的APP平台,或拍照、或视频,将事故现场信息传输到保险公司后台,保险公司审核确认后立刻赔付,全程一般在5分钟左右时间完成。应该说这种做法极大地简化了理赔程序,缩短了理赔时间,方便了消费者。但是,客观地讲,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当下国内的基本现状,国民的平均道德水准有待提高,修理厂、4S店有组织地批量造假,保险欺诈层出不穷,这些无疑都将保险公司的风险敞口无限扩大。
(四)风险评估和管理不到位
保险从本质上是风险转移的安排,应该有可量化的数据支撑,目前,很多产品的创新,缺少基本的费率厘定、成本测算等程序。同时,保险讲究的是大数法则,如果一款产品不能具备一定规模,赔付水平就会极不稳定,风险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三、互联网保险创新的风险管理
(一)保险产品创新:回归本质
保险,在法律和经济学意义上,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因此,保险产品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底线是创新的产品具有风险管理的可能性,即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够降低保险标的风险。这也就是一般情况下地震、飓风等不可抗力不列入保险范围的根本原因,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无法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上述事件的发生。反观现在的保险产品创新,雾霾险也好,赏月险也罢,甚至是高温险,基本上都突破了上述这一基本原则。
之所以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保险本身,在目前的保险市场上,规模产品的同质性非常严重,基本相同的条款,基本相同的费率,基本相同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创新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客户的“需求”,而是客户的“眼球”。记得若干年前,有一个保险公司开发了一个险种叫“酒驾险”,从始至终没卖出一份保单,但公司从上到下都非常开心,因为这个产品在当时引起了包括新闻媒体、监管部门、同业公司以及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很好地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二是与目前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当下,从集体到个体,在物质和经济的指挥下,每一个社会组织和细胞都在极力获取尽量多的资源,而忽视了资源本身的效用和价值。正像有一句话所说,走着,走着,忘记了出发的目的。
(二)保险风险管理:大数据为器
1.大数据在费率厘定中的应用。保单的费率设定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源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目的是使设定的费率对应于投保人的风险等级,风险越小,费率越低,尽量做到公平。确定费率较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出“影响赔付支出的风险因素或变量”,其实生命表就是“影响赔付支出的风险因素或变量”之一年龄的一个分类。再如,在车险定价中城市交通的拥挤程度、驾驶员的年龄、驾龄、性别、汽车的新旧程度等都可能是“影响赔付支出的风险因素或变量”,而这些因素或变量就是可以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处理来确定。
2.大数据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在大数据时代,风险评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公司的历史数据、行业的历史数据,无论是风险特征的描述还是数据资源的获取都更加便利。首先在占据财产险市场70%以上份额的车险领域,保险公司可以获取三个层级数据来支撑风险评估,第一层级是核心层,包括公司和行业数据,第二层级是紧密层,包括车型、汽车零整比、二手车等数据;第三层级是外围移动层,包括利用车载传感设备收集驾驶员行为数据等。同时,对于保险公司的精算师来讲,更多、更广的数据获取,可以更精确地识别个体对象的潜在风险,建立更加有效的数据模型,不断改善和提高精算的精准程度,以帮助判断和评估风险以及风险准备金。
3.大数据在反理赔欺诈中的应用。在确保数据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完整的、多样化的数据(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内部保单及理赔历史记录、行业数据、征信记录、公共社交网络数据、犯罪记录等),辅之以有效的算法和模型,来识别理赔中可能的欺诈模式、理赔人潜在的欺诈行为以及可能存在的欺诈链条,应该是未来反理赔欺诈的主要方向。而对于整个中国保险行业来讲,尽快建立起一套行业级的保险数据信息平台,是反理赔欺诈的关键。目前,上海、江苏等省市已经实现理赔信息数据共享,在这些地区反理赔欺诈行为的成效明显提高。
4.大数据在保险行业风险管理中应用之核心—数据整合。目前保险公司的数据有行业平台的同业数据、前端客户APP导入(或现场出单)数据,中端中介、渠道、理赔、呼叫数据,后端财务收付数据,另外,还有定价系统的汽车零配件数据、人事系统的人员数据、稽核审计风控系统的风控数据等,种类繁多和庞杂,因此,急需建立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整合,统一数据存储和传递标准,并将不同系统进行数据打通,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数据挖掘。
(三)保险风险控制:新技术应用
未来,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将成为保险行业风险控制的主要途径。在承保环节,基于大数据基础的数据分析技术将在第一时间立体呈现保险标的各项数据和特征,为承保决策和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从源头控制风险。在理赔环节,新技术、新设备同样将被广泛应用。在车辆保险领域,通过装载在车上的无线电子设备,运用通讯网络,实现对车辆、道路以及行车驾驶员进行静、动态信息提取和行为记录,从而监督行车驾驶员人的行为风险和道德风险,并进行出险前预防、出险中响应和出险后处理,从而使保险事故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降低理赔成本。在人寿保险领域,利用能够实时监控人体健康情况的可穿戴设备,来获取和细分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人体健康和生死概率,并适时向客户提供饮食、健身等方面的建议,从而降低投保人的医疗费用。在家庭财产险领域,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对住宅进行远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和缓解风险,当家中发生煤气泄漏或水管爆裂,可自动关掉阀门,从而减轻损失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与之相对应的配套管理措施,互联网保险创新也不例外。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互联网保险创新都将在路上,基于互联网保险创新的风险管理也必将亦步亦趋,紧紧跟随。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Ⅷ 保险公司基础管理工具使用
保险的基础知识:
一、保险的涵义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二、保险的种类
保险大致可分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津贴型保险、海上保险。
大类别按照保险保障范围分类,小类别按照保险标的的种类分类。
按照保险保障范围分为: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
1.火灾保险是承保陆地上存放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财产,比如机器、建筑物、各种原材料或产品、家庭生活用具等因火灾引起的损失。
2.海上保险实质上是一种运输保险,它是各类保险业务中发展最早的一种保险,保险人对海上危险引起的保险标的的损失负赔偿责任。
3.货物运输保险是除了海上运输以外的货物运输保险,主要承保内陆、江河、沿海以及航空运输过程中货物所发生的损失。
4.各种运输工具保险主要承保各种运输工具在行驶和停放过程中所发生的损失。主要包括汽车保险、航空保险、船舶保险、铁路车辆保险。
5.工程保险承保各种工程期间一切意外损失和第三者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
6.灾后利益损失保险指保险人对财产遭受保险事故后可能引起的各种无形利益损失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
7.盗窃保险承保财物因强盗抢劫或者窃贼偷窃等行为造成的损失。
8.农业保险主要承保各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和各类牲畜、家禽等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
9.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不论企业、团体、家庭或个人,在进行各项生产业务活动或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疏忽、过失等行为造成对他人的损害,根据法律或契约对受害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都可以在投保有关责任保险之后,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10.公众责任保险承保被保险人对其他人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应负的法律赔偿责任。
11.雇主责任保险承保雇主根据法律或者雇佣合同对雇员的人身伤亡应该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12.产品责任保险承保被保险人因制造或销售产品的缺陷导致消费者或使用人等遭受人身伤亡或者其他损失引起的赔偿责任。
13.职业责任保险承保医生、律师、会计师、设计师等自由职业者因工作中的过失而造成他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
14.信用保险以订立合同的一方要求保险人承担合同的对方的信用风险为内容的保险。
15.保证保险以义务人为被保证人按照合同规定要求保险人担保对权利人应履行义务的保险。
16.定期死亡保险以被保险人保险期间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保险。
17.终身死亡保险以被保险人终身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保险。
18.两全保险以被保险人保险期限内死亡或者保险期间届满仍旧生存为给付条件的保险,有储蓄的性质。
19.年金保险以被保险人的生存为给付条件,保证被保险人在固定的期限内,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领取款项的保险。
财产保险是以各种物质财产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保险人对物质财产或者物质财产利益的损失负赔偿责任。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身体或者生命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保险人承担被保险人保险期间遭受到人身伤亡,或者保险期满被保险人伤亡或者生存时,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人身保险除了包括人寿保险外,还有健康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
疾病保险又称健康保险,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疾病而支出的医疗费用,或者因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按照保险单的约定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人寿保险:简称寿险,是一种以人的生死为保险对象的保险,是被保险人在保险责任期内生存或死亡,由保险人根据契约规定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险。
分红保险,就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寿保险。
投资连结保险就是保险公司将收进来的资本(保费)除了提供给客户保险额度以外,还会去做基金标的连结让客户可以享受到投资获利。
万能人寿保险(又称为万用人寿保险)指的是可以任意支付保险费以及任意调整死亡保险金给付金额的人寿保险。
再保险以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按照保险费用分,还有一类特殊的保险类别,即免费保险,也叫零险。
免费保险是指一种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机构免费赠送给客户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代理机构通过这种方式,使客户增加对保险公司或代理机构的认知。是通过客户对保险产品的免费体验,获得客户信任的方式。
三、保险的相关概念
1、保险主体
保险主体,就是保险合同的主体,只包括投保人与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单所有人,除非与投保人是同一人,否则,都不是保险主体。
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投保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保险人,保险人又称“承保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在中国有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两种形式。保险人是法人,公民个人不能作为保险人。
被保险人,是指根据保险合同,其财产利益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往往同时就是被保险人。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未指定受益人,则他的法定继承人即为受益人。
保单所有人,拥有保险利益所有权的人,很多时候是投保人、受益人,也可以是保单受让人。
2、保险客体
保险客体,即保险合同的客体,并非保险标的本身,而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可保利益。
可保利益,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这主要是因为保险合同保障的不是保险标的本身的安全,而是保险标的受损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收益人的经济利益。保险标的只是可保利益的载体。
3、保险标的
保险标的即保险对象,人身保险的标的是被保险人的身体和生命,而广义的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经济利益和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其中,财产损失保险的标的是被保险的财产,责任保险的标的是被保险人所要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信用保险的标的是被保险人的信用导致的经济损失。
4、保险费率
保险费率是保险费与保险金额的比例,保险费率又被称为保险价格。通常以每百元或每千元保险金额应缴纳的保险费来表示。
保险人使用保险精算来量化风险。保险人通过数据的编制来估算未来损失(预定损失率),通常采用合理的近似。保险精算使用统计学和概率来拟合并分析风险分布状态,保险人运用这种科学原理并附加一定条件来厘定保险费率。
这些附加条件包括预定投资收益率、保险单预定利率、预定营业费用和税金,人寿保险公司的附加条件还主要包括预定死亡率。
保险公司所必须支付的预定利率将会拿来与市场上的借款利率相比较,根据比较,许多保险公司并没有在预定利率方面胜出,但是他们宁肯将其控制到比从别处借款的利率还要低。如果不这样,保险公司将不会给所有者的资本以回报,那么他们将借钱给其他地方以获得市场价格的投资回报。
5、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通常投保人会因为保险标的的损害或者丧失而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因为保险标的的保全而获得收益。只有当保险利益是法律上认可的,经济上的,确定的而不是预期的利益时,保险利益才能成立。一般来说,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存在,这时才能补偿损失;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必须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存在,用来防止道德风险。
以寿险为例,投保人对自身及其配偶具有无限的可保权益,在一些国家地区,投保人与受保人如有血缘关系,也可构成可保权益。另外,债权人对未还清贷款的债务人也具有可保权益。
其成立条件是: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上有价的利益,保险利益必须是确定的利益,保险利益必须是具有利害关系的利益。
6、保险价值
保险价值是保险标的物的实际价值。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保险标的保险价值并在合同中载明的,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以约定的保险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
投保人和保险人未约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的,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
简单说来,保险价值可由三种方法确定:
(1)根据法律和合同法的规定,法律和合同法是确定保险价值的根本依据;
(2)根据保险合同和双方当事人约定。有些保险标的物的保险价值难以衡量,比如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人的身体和寿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则其保险价值以双方当事人约定;
(3)根据市价变动来确定保险价值。一些保险标的物的保险价值并非一直不变的。大多数标的物也会随着时间延长而折旧,其保险价值呈下降趋势。
7、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