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平台 > 太平保险开放平台

太平保险开放平台

发布时间:2021-09-10 15:23:08

Ⅰ 演说稿,5分钟时间(600字左右) 内容:我的太平故事。(中国太平是一个保险公司,而本人现在在电销

“以人为本,一诺千金”是太平保险在国内复业时的服务理念。“机制引才、制度用才、环境留才、培训育才”,是我进太平保险前上的第一次企业文化启蒙课,也是我在2001年看到《中国保险报》刊登的招聘广告后,怦然心动想要加盟太平保险的理由。



那个时候,保险行业招聘广告很少。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后,市场上只有中国人保、新疆兵团保险公司两家主体。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增加了中国太平洋和中国平安保险两家公司。但由于当时金融保险业没有放开,行业员工收入待遇又不错,因此即使到了1996年,中国人保分业经营的一段时期,在人员入司上基本上也是零增员或负增长,只有出口,没有进口。记得在1995年中国平安保险由区域性的保险公司,转而成为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后,曾在《中国保险报》上整版刊登过两次招聘广告,当时在业内还曾轰动一时。
初创时期的中国太平洋和中国平安保险的关键岗位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大都来自中国人保。我当时在中国人保甘肃分公司计划处工作。我的领导和同事匡继祖、毕寒松,也是在看到招聘广告后,相继去了上海平安和深圳平安。
尽管1996年国内新批设了新华、泰康、华安、永安四家区域性的保险公司,但总体上不影响分业经营以后的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市场的垄断地位。整个中国保险业的活跃程度还是不够。但业内人员的流动则开始多了起来。中国平安保险1995年从海外开始引进人才,特别是在寿险业,对台湾的人才情有独钟,1999年专门推出了引进外部人才的“龙腾计划”。由此始,中国平安保险开始走上了与国际接轨,快速发展的健康之路。2004年,中国平安保险在香港上市成功,其重要看点之一是被认为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中西合璧的管理团队。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的。可口可乐的总裁曾经说:如果发生大的火灾,厂房和原料被毁,但只要保留了人才,可口可乐仍然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太平保险和太平人寿保险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是在中国加入WTO,开放进一步加快的新形势下,进入国内保险市场的。它1929年创立于上海,1956年到海外经营,2001年重返故里,是国内历史上最完整、最悠久的保险公司。原来担任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董事长杨超(已退休,退休前曾担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针对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实际和国内保险市场情况,决定太平保险到国内复业。而当时正值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各国,各国均伤痕累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面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通过中国国内第一家上市保险公司——中保国际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在国家和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回归国内,开始耕耘国内保险市场。经过近10年来的艰苦努力,太平保险、太平人寿保险、太平养老保险、太平资产管理公司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太平人寿保险借银行保险渠道,开拓了一片新市场。太平保险2013年12月保费规模突破100亿元。可以说成绩不菲。



2002年3月,我正式投出了我的简历。
在我的简历投出3个月后,2002年的6月,我接到了从深圳太平保险打来的电话。对方非常有礼貌的询问我是否有时间到深圳参加一个面试。正好6月底人保总公司组织我们到香港去参加培训,我就答应借这个机会去一下太平保险。7月的一个夜晚,我们过站深圳,在晚风习习的深南大道,我看到了太平保险的霓虹灯在闪烁。这时我心里突然升起一阵暖意。
在香港培训的时间是短促而丰富的。接待并组织我们进行培训的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是1996年国内保险进行分业经营后,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立出来的。因此,与中国保险控股公司培训部的同志见面后,双方都十分亲切。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中国保险控股公司,与其旗下另外一家子公司—香港民安保险公司的中高层进行了座谈交流。良好的工作环境、紧张忙碌又有秩序的工作,轻松和谐的语言交流,无不紧紧的吸引着我。交流的结果使我对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加盟太平保险的决心。
从香港回到深圳后,我联系了太平保险人力资源部,在他们的安排下,我来到了位于福田区益田路江苏大厦17楼——太平保险有限公司的总部。当时江苏大厦一带并不繁华,但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到现在已经十分现代。深圳CBD,市政府、音乐厅、图书馆、深圳书城均落户于此。
当时面试我的有:总经理室分管人力资源部的陈永新助理总经理(已经因病过世)、时任市场部的罗海平总经理(第一届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论坛暨现代保险功能研讨会策划者、现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控股公司副总经理)、曹晓润助理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的孙丰收副总经理、孙虎(太平保险河北分公司副总经理)和工作人员王可。在提了几个问题后,让我用5分钟的时间,就中国保险市场目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一课题做准备,演讲时间10分钟。我在预定的时间完成了演讲,或许演讲的内容也打动了在场的人,面试还是很顺利的。此后,我见了陈锦魁助理总经理、姜中明助理总经理。姜中明助理总经理原来在香港工作,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十分幽默。他很仔细的问了我几个有关业务和保险法方面的问题。最后一关齐志强副总经理面试我后签署了同意的意见。后来加盟太平保险后,我还与齐志强副总经理就第一次太平车险制度改革进行过探讨。人力资源部本来还安排当时的姜宜道总经理面试我,但姜总当时在香港,听了人力资源部的介绍后,就同意我进入太平保险。通过参加这次面试,太平保险认真、务实,对面试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2004年的夏季,在一次聚会上,时任人力资源部孙丰收副总经理向当时总经理室李晓明助理总经理介绍我时,说我是当时进太平保险时面试最为严格的。
太平保险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由于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支持,从2004年起,太平保险人力资源部在总经理室李晓明助理总经理和时任人力资源部陈晓燕总经理的主持下,组织了国内一批优秀的人员到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海外机构进行学习,这对太平保险国内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了“培训育才”的人本理念。
2005年初,有一位应聘太平保险的高级管理人员指着公司17楼的文化墙对我说:“你知道你们公司吸引我的是什么吗?是‘诚信、奉献、和谐、分享’这一经营理念中的‘分享’,它让我莫名的感动。”2007年,时任总经理室副总经理的罗海平,在讨论《太平保险有限公司2006年—2010年发展战略规划》时,说到“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基层公司员工的骨髓中,可见公司企业文化力量的强大。



当然,太平保险的企业文化也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变革和不断丰富的。例如当时复业提出的“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经营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不再提倡。
“实现自我,享受人生、共同发展、回馈社会。”是太平保险复业时最初所倡导的公司经营理念之一。每当登陆公司老OA时,跃入眼帘的便是这句话。虽然这一理念现在已不再提倡,但它对我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至今仍不能忘却。
据说这一经营理念颇遭非议,最主要的争议是在“享受人生”上。大约是没有鼓励公司员工艰苦奋斗积极向上,而是倡导大家贪图享乐。可能由于理解不同,因而导致的结果也就不同吧!
但对于这一经营理念,我有着我自己的看法。我对“实现自我、享受人生、共同发展、回馈社会。”的理解是:享受人生的前提是实现自我。公司在了解每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后,为员工搭建实现自我的平台,规划人生未来,并与公司共同成长、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工作的目的肯定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享受人生,则是人们更好工作的动力。
记得我在人保公司工作期间,曾在中央二台看到一档经济节目,大约是讲在西方企业当中正逐渐流行在茶水间放置茶水、牛奶和咖啡。平时人们在工作中互相往来较少,每天在固定的休息时间里,大家可以不约而同地到茶水间,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互相沟通,启迪思维,从而更有利于工作。于是我结合当时公司的工作实际,以合理化建议的方式提交给原来工作过的公司,但是遇到了阻力。最大的阻力则是有员工提出基层公司的同志在不辞辛苦的收取保费,而机关的工作人员却喝着咖啡工作,有点贪图享受。西方的企业文化在中国本土遭到狙击。到太平保险工作后,当我看到公司有茶水间时,欣喜不已。茶水间摆放的电脑可以上网查询资料,报纸可以随意翻阅,告示牌帖着公司这两天要进行的重大活动,一切都给人新鲜的感觉。原来所提的建议在这里却轻而易举的实现。这一切无不透露出海归公司的活力。
还记得公司最初拍摄反映公司的企业文化记录片。在17楼大会议室,摄影师让水险部姜琳端着一杯饮料,让我翻着一本杂志,然后面对深圳蓝蓝的天和绿绿的莲花山取了景头,至今想来都让人难以忘怀!我认为如果一个公司经营到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境界,这个公司的未来前景无疑是非常辉煌的。当然残酷的市场竞争现实不允许企业会有如此浪漫,但我觉得一个企业应向这样一个目标努力。
除这一经营理念外,公司琅琅上口的还有“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诚信立司、效益兴司、专业治司、合力强司”的管理理念。时任中国保险控股公司冯晓增董事长所倡导的六种精神,都在深刻的影响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旗下的广大员工。我想,这些理念之所以琅琅上口,让人过目难忘,影响如此深远,自然有其魅力的地方。太平保险经过80余年以来的持续创造、发展和积淀,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价值观体系,这是历代太平保险人共同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2008年,根据时任太平保险董事长沈南宁同志的倡议,在罗海平副总经理的主持下,时任战略管理部王文辉总经理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后,起草并印发了《太平保险有限公司2008年—2010年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这是太平保险在国内复业经营以来,第一次发布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文件,对推进太平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至今想来,中国保险和太平保险近百年来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应该是吸引我加盟太平保险的重要因素。上海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徐文虎曾在2002年一次讨论会上讲“10年后,中国险企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什么”的问题时,说了两点,其一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其二是企业的保险文化。从现在来看,此言不虚。对于以上两点,我也是一个拥护者。因为在深圳太平保险工作的这些年间,我对以上两点,特别是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深有体会。因为产品是同质的,而没有一种文化传递的感受是相同的。

Ⅱ 性价比对比分析 太平洋车险怎么样

太平洋车险还是很不错的。

太平车险和太平洋车险对比:

1、保费收入对比

参考2018年财险1-4月保费排行数据,可以知道,太平财险以82亿元的保费收入位居第八,太平洋财险以407亿元的保费收入位居第三。

2、投诉率对比

在保监会发布的2018年财险公司第一季度投诉率排名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太平财险综合排名47,太平洋财险综合排名65。(排名越靠前,投诉率越高,数据中的财险公司总共66家)

3、理赔服务对比

太平车险理赔特色:先领赔款再修车;万元以下,八小时赔付;上门收取理赔资料;理赔环节四合一。

太平洋车险理赔特色:运用3G快速理赔新技术,缩短车物损案件结案周期;索赔手续推行电子化单证,提供上门收单服务。

(2)太平保险开放平台扩展阅读:

新车需购保险

1、交强险

交强险是我国的强制保险,所有车辆都必须要购买的一个险种。万一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只能陪给被撞的一方,也就是说赔款的条件是局限的。同时,如果不买上交强险的话,那么车子就会失去年检的资格,因此,交强险是不买不行的。

2、第三者商业责任险

多数的车主朋友都会选择投保于交强险和三者险。由于交强险所理赔的金额有限,所以买下三者险能够为交强险所超出不能理赔的部分进行赔偿。就算万一发生了事故,那么也能得到比较合理的金额赔偿。

3、不计免赔险

相比前两者的车险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基本险种,而不计免赔险对汽车而言是一种额外的附加险种。其作用在于如果你发生了事故要赔偿1000元的费用,保险公司正常来说要为你赔偿80%也就是800元的损失费;

若购买了不计免赔险之后,那么就会把剩余自己要赔偿的20%金额一同转移给保险公司,也就是说,自己能够获得100%的赔偿。因此,这险种的购买也是很有必要的。

4、车损险

车损险无疑是理赔范围最广的一种必要险种,无论车子受到了碰撞、刮伤、泡水等损害,都能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而赔偿的金额,最终还是要看事件的缘由、损伤的程度等诸多条件来进行判定。

Ⅲ 我眼中的太平保险是怎么样的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以人为本,一诺千金”是太平保险在国内复业时的服务理念。“机制引才、制度用才、环境留才、培训育才”,是我进太平保险前上的第一次企业文化启蒙课,也是我在2001年看到《中国保险报》刊登的招聘广告后,怦然心动想要加盟太平保险的理由。



那个时候,保险行业招聘广告很少。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后,市场上只有中国人保、新疆兵团保险公司两家主体。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增加了中国太平洋和中国平安保险两家公司。但由于当时金融保险业没有放开,行业员工收入待遇又不错,因此即使到了1996年,中国人保分业经营的一段时期,在人员入司上基本上也是零增员或负增长,只有出口,没有进口。记得在1995年中国平安保险由区域性的保险公司,转而成为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后,曾在《中国保险报》上整版刊登过两次招聘广告,当时在业内还曾轰动一时。
初创时期的中国太平洋和中国平安保险的关键岗位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大都来自中国人保。我当时在中国人保甘肃分公司计划处工作。我的领导和同事匡继祖、毕寒松,也是在看到招聘广告后,相继去了上海平安和深圳平安。
尽管1996年国内新批设了新华、泰康、华安、永安四家区域性的保险公司,但总体上不影响分业经营以后的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市场的垄断地位。整个中国保险业的活跃程度还是不够。但业内人员的流动则开始多了起来。中国平安保险1995年从海外开始引进人才,特别是在寿险业,对台湾的人才情有独钟,1999年专门推出了引进外部人才的“龙腾计划”。由此始,中国平安保险开始走上了与国际接轨,快速发展的健康之路。2004年,中国平安保险在香港上市成功,其重要看点之一是被认为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中西合璧的管理团队。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的。可口可乐的总裁曾经说:如果发生大的火灾,厂房和原料被毁,但只要保留了人才,可口可乐仍然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太平保险和太平人寿保险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是在中国加入WTO,开放进一步加快的新形势下,进入国内保险市场的。它1929年创立于上海,1956年到海外经营,2001年重返故里,是国内历史上最完整、最悠久的保险公司。原来担任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董事长杨超(已退休,退休前曾担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针对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实际和国内保险市场情况,决定太平保险到国内复业。而当时正值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各国,各国均伤痕累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面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通过中国国内第一家上市保险公司——中保国际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在国家和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回归国内,开始耕耘国内保险市场。经过近10年来的艰苦努力,太平保险、太平人寿保险、太平养老保险、太平资产管理公司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太平人寿保险借银行保险渠道,开拓了一片新市场。太平保险2013年12月保费规模突破100亿元。可以说成绩不菲。



2002年3月,我正式投出了我的简历。
在我的简历投出3个月后,2002年的6月,我接到了从深圳太平保险打来的电话。对方非常有礼貌的询问我是否有时间到深圳参加一个面试。正好6月底人保总公司组织我们到香港去参加培训,我就答应借这个机会去一下太平保险。7月的一个夜晚,我们过站深圳,在晚风习习的深南大道,我看到了太平保险的霓虹灯在闪烁。这时我心里突然升起一阵暖意。
在香港培训的时间是短促而丰富的。接待并组织我们进行培训的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是1996年国内保险进行分业经营后,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立出来的。因此,与中国保险控股公司培训部的同志见面后,双方都十分亲切。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中国保险控股公司,与其旗下另外一家子公司—香港民安保险公司的中高层进行了座谈交流。良好的工作环境、紧张忙碌又有秩序的工作,轻松和谐的语言交流,无不紧紧的吸引着我。交流的结果使我对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加盟太平保险的决心。
从香港回到深圳后,我联系了太平保险人力资源部,在他们的安排下,我来到了位于福田区益田路江苏大厦17楼——太平保险有限公司的总部。当时江苏大厦一带并不繁华,但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到现在已经十分现代。深圳CBD,市政府、音乐厅、图书馆、深圳书城均落户于此。
当时面试我的有:总经理室分管人力资源部的陈永新助理总经理(已经因病过世)、时任市场部的罗海平总经理(第一届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论坛暨现代保险功能研讨会策划者、现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控股公司副总经理)、曹晓润助理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的孙丰收副总经理、孙虎(太平保险河北分公司副总经理)和工作人员王可。在提了几个问题后,让我用5分钟的时间,就中国保险市场目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一课题做准备,演讲时间10分钟。我在预定的时间完成了演讲,或许演讲的内容也打动了在场的人,面试还是很顺利的。此后,我见了陈锦魁助理总经理、姜中明助理总经理。姜中明助理总经理原来在香港工作,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十分幽默。他很仔细的问了我几个有关业务和保险法方面的问题。最后一关齐志强副总经理面试我后签署了同意的意见。后来加盟太平保险后,我还与齐志强副总经理就第一次太平车险制度改革进行过探讨。人力资源部本来还安排当时的姜宜道总经理面试我,但姜总当时在香港,听了人力资源部的介绍后,就同意我进入太平保险。通过参加这次面试,太平保险认真、务实,对面试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2004年的夏季,在一次聚会上,时任人力资源部孙丰收副总经理向当时总经理室李晓明助理总经理介绍我时,说我是当时进太平保险时面试最为严格的。
太平保险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由于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支持,从2004年起,太平保险人力资源部在总经理室李晓明助理总经理和时任人力资源部陈晓燕总经理的主持下,组织了国内一批优秀的人员到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海外机构进行学习,这对太平保险国内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了“培训育才”的人本理念。
2005年初,有一位应聘太平保险的高级管理人员指着公司17楼的文化墙对我说:“你知道你们公司吸引我的是什么吗?是‘诚信、奉献、和谐、分享’这一经营理念中的‘分享’,它让我莫名的感动。”2007年,时任总经理室副总经理的罗海平,在讨论《太平保险有限公司2006年—2010年发展战略规划》时,说到“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基层公司员工的骨髓中,可见公司企业文化力量的强大。



当然,太平保险的企业文化也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变革和不断丰富的。例如当时复业提出的“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经营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不再提倡。
“实现自我,享受人生、共同发展、回馈社会。”是太平保险复业时最初所倡导的公司经营理念之一。每当登陆公司老OA时,跃入眼帘的便是这句话。虽然这一理念现在已不再提倡,但它对我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至今仍不能忘却。
据说这一经营理念颇遭非议,最主要的争议是在“享受人生”上。大约是没有鼓励公司员工艰苦奋斗积极向上,而是倡导大家贪图享乐。可能由于理解不同,因而导致的结果也就不同吧!
但对于这一经营理念,我有着我自己的看法。我对“实现自我、享受人生、共同发展、回馈社会。”的理解是:享受人生的前提是实现自我。公司在了解每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后,为员工搭建实现自我的平台,规划人生未来,并与公司共同成长、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工作的目的肯定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享受人生,则是人们更好工作的动力。
记得我在人保公司工作期间,曾在中央二台看到一档经济节目,大约是讲在西方企业当中正逐渐流行在茶水间放置茶水、牛奶和咖啡。平时人们在工作中互相往来较少,每天在固定的休息时间里,大家可以不约而同地到茶水间,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互相沟通,启迪思维,从而更有利于工作。于是我结合当时公司的工作实际,以合理化建议的方式提交给原来工作过的公司,但是遇到了阻力。最大的阻力则是有员工提出基层公司的同志在不辞辛苦的收取保费,而机关的工作人员却喝着咖啡工作,有点贪图享受。西方的企业文化在中国本土遭到狙击。到太平保险工作后,当我看到公司有茶水间时,欣喜不已。茶水间摆放的电脑可以上网查询资料,报纸可以随意翻阅,告示牌帖着公司这两天要进行的重大活动,一切都给人新鲜的感觉。原来所提的建议在这里却轻而易举的实现。这一切无不透露出海归公司的活力。
还记得公司最初拍摄反映公司的企业文化记录片。在17楼大会议室,摄影师让水险部姜琳端着一杯饮料,让我翻着一本杂志,然后面对深圳蓝蓝的天和绿绿的莲花山取了景头,至今想来都让人难以忘怀!我认为如果一个公司经营到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境界,这个公司的未来前景无疑是非常辉煌的。当然残酷的市场竞争现实不允许企业会有如此浪漫,但我觉得一个企业应向这样一个目标努力。
除这一经营理念外,公司琅琅上口的还有“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诚信立司、效益兴司、专业治司、合力强司”的管理理念。时任中国保险控股公司冯晓增董事长所倡导的六种精神,都在深刻的影响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旗下的广大员工。我想,这些理念之所以琅琅上口,让人过目难忘,影响如此深远,自然有其魅力的地方。太平保险经过80余年以来的持续创造、发展和积淀,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价值观体系,这是历代太平保险人共同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2008年,根据时任太平保险董事长沈南宁同志的倡议,在罗海平副总经理的主持下,时任战略管理部王文辉总经理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后,起草并印发了《太平保险有限公司2008年—2010年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这是太平保险在国内复业经营以来,第一次发布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文件,对推进太平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至今想来,中国保险和太平保险近百年来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应该是吸引我加盟太平保险的重要因素。上海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徐文虎曾在2002年一次讨论会上讲“10年后,中国险企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什么”的问题时,说了两点,其一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其二是企业的保险文化。从现在来看,此言不虚。对于以上两点,我也是一个拥护者。因为在深圳太平保险工作的这些年间,我对以上两点,特别是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深有体会。因为产品是同质的,而没有一种文化传递的感受是相同的。

Ⅳ 听说太平洋保险公司倒闭了,我怎么不知道啊

太平洋保险公司并没有倒闭。

为了方便大家进行对比,我们统计了最新的保险公司排名,中国最好的保险公司都在这里了,速戳→《中国保险公司排行榜!买保险选哪个公司好?》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成立于1991年5月13日,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2007年12月25日公司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2009年12月23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公司业务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和再保险等。

2021年1月21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胡润品牌榜》,太平洋保险以380亿元人民币品牌价值排名第46。

中国太平洋保险以"做一家负责任的保险公司"为使命,以"诚信天下,稳健一生,追求卓越"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推动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为理念,为客户、股东、员工、社会和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选择保险公司可以先咨询薄荷保平台,薄荷保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需求分析和风险评估,定制家庭保障方案,搭配市面上最适合的保险产品,并提供详细方案解读。提供正规投保渠道,全程协助核保及手续办理。

Ⅳ 中国四大保险公司有哪四个

1.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4.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

Ⅵ 中国太平TPA理财团队现在在招聘,他们团队怎么样啊

TPA理财团队我也有所了解,其实TPA理财团队是太平人寿湖北分公司的一个部门,是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共同去打造的一个平台,之所以受人关注是因为他们一群年轻人,创造了很多行业内的奇迹:

传统的保险营销很多的靠人情关系去销售保险给熟人,但是这群年轻人因为年轻没有人脉,但是他们凭着专业的规划和品质的服务,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同。(比如说每年过年他们都会很有用心的在归元寺举办很多服务客户的祈福活动==)

他们积极而又努力,因为年轻他们的时间基本全投入在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上,具我了解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平均都超过12个小时以上,每天都会有专业的学习,和细致的总结。

在今天的中国,保险行业进行非专业到专业化的转变,保险公司招人是个很难的问题,但是TPA理财团队2年的时间,团队人数从2人到现在的近500人规模,实际上他们对社会的就业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一群社会都认为责任心不强的8090后们,却做着非常有责任心的事业。

但是我认为他们所以创造的这些奇迹也来源于中国对保险行业的需求,中国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快速的提升,人们对保险的需求越来越重视了,社会更需要的是专业化的保险服务,他们是未来保险行业的希望,也是信心

我只是个过路的,我也在保险行业工作,但不在太平,其实TPA的名字全国这个行业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们是我们这些前辈的榜样。如果你想真正的了解他们可以网络看下他们团队长的视频,网络搜下“光新臣”他的分享能让你明白TPA到底是什么样的团队。我都让我的儿子看几次,他都很有感受。

Ⅶ 有朋友在太平洋保险公司要业务员,说很好 叫我去做 你们说我去不是不是骗人的

去吧,那是个无底洞够你填。跑不到单就没钱,路费,车费全都自己掏。你社会关系好的话倒是可以试试,先把你那些四大姑八大婆叫上都买上一份。自己拿到提成了再给自己买几份。我男朋友跑友邦跑一年了,凭自己的努力就跑到一单,拿了千五百多元,要我也买了,还有我姐,反正我现在是很后悔让他跑,他都贴一万多进去了。天天连生活费都没有,把我也搞惨了,我一个月三四千的工资,两个人开销,还要天天找我拿钱跑保险。搞的我月月月光族,要他跑不到单就不跑了他就是不干,走火入魔,因为卖保险的提成高呗,10%-50%.他成天做梦都是梦到接到个几十万的单,然后就有钱了,就买个车。悲哀之极,我是哭笑不得,恨不得踹了他算了

Ⅷ 谁知道太平洋保险公司的经典广告语是什么

学霸说保,专注为你解答保险难题。这有一份干货送给网络知道的粉丝:全国热门136款重疾险对比表

太平洋保险成立于1991年,是保险行业的老大哥,凭借雄厚的实力连续8年入选世界500强。关于太平洋保险公司怎么样,我从下面三个问题进行分析::

1.太平洋保险的产品值不值得买?

太平洋保险的热销产品有金福人生、金佑人生、金诺人生、少儿超能宝3.0、福佑安康等,我昨晚熬夜将太平洋保险的产品梳理了一遍,整理出一份《太平洋保险七大值得买的产品》。对太平洋的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看看。

2.在服务上面,太平洋保险的水平高不高?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标准,银保监会按照理赔服务、投诉多不多、业务办理速度等指标对服务进行评级,最高级别的是AAA级,最低级别的是D级。

太平洋保险的评级情况如下:

Ⅸ 自己并没有买中国太平保险,但一直给我打电话是怎么回事

有些网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自己并没有买中国太平保险,为什么他们一直给自己打电话呢?事实上有可能是自己不小心点了某个广告,输入了自己的信息,也有可能是信息泄露,除此之外,要想解决这个可以说已经买过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信息,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3.可以想办法不让他们打电话。
对于那些保险公司来说,我认为他们的目的肯定是想让你买保险,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可以说已经买过了,而且买了很长时间的,这样一来他们就认为你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可能就不打电话了,当然最主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信息,不要一不小心输入个人信息。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在互联网上自己的信息却很容易泄露,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可能就会接到各种保险的电话,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不小心输入进去的,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阅读全文

与太平保险开放平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