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什么是非法集资?根据《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券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回报的行为。保险业内非法集资案件,主要表现为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利用保险单证或保险合同等形式、以高息、实物等为诱饵,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一般非法集资特征: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是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当前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p2p网络借贷、农民合作社、房地产、私募基金等领域是非法集资的重灾区。
非法集资黄金三要素:“刚性兑付+高回报+政府背书(商业增信)”,即不法机构往往承诺一定期限内给予投资人还本付息;允诺高额回报;假借国家发展政策或用地方政府批文、担保(保险)合同作为背书。
保险业领域的非法集资犯罪形式:主导型案件,指保险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公司管理漏洞,假借保险产品、保险合同或以保险公司名义实施集资诈骗;参与型案件,指保险从业人员参与社会集资、民间借贷及代销非保险金融产品;被利用型案件,指不法机构假借保险公司信用,误导欺骗投资者,进行非法集资。
正确的保险理念:保险投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4%-5%左右,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均会严格按照保单合同履行相应承诺。非法金融产品收益虽高,但高收益伴随高风险,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不可能一夜暴富,切忌心存侥幸。
参与非法集资形成的风险及损失承担:根据法律规定,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参与者利益不受法律保护。
如何识别保险领域的非法集资?(1)“三查、两配合”,即通过保险公司网站、客户热线或保监会、行业协会网站:查人员;查产品;查单证;配合做好转账缴费;配合做好回访。(2)风险识别五步法,即“想、验、看、转、电”。一想。购买前要多思量,馅饼真能天上来?高收益有高风险,投资箴言不能忘。二验。身份证明要查验,公司是否有授权。能人销售要警惕,虚假承诺话连篇。三看。合同文本认真翻,切莫混淆鸡与蛋。风险提示不可缺,加粗显示仔细看。四转。正规机构转资金,单据看后再保管。账户不符拒交款,现金交纳最危险。五电。过程之中疑问现,随时可以来致电。官网电话最靠谱,提高警惕防被骗。
B. 非保险金融产品的定义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数据成员是存储类都某些特征的,函数式实现某些功能的
比如一个定义一个图形类“Circle”,他有直径,圆心坐标等特征,这些就是该类的数据成员。现在我们要实现一个求圆的面积的功能,那么就需要定义一个函数,该函数返回了圆的面积。当然你也可以把面积当做数据成员,定义一个求直径的函数。
C. 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造成了什么影响
你所说的是“银保业务”,就是银行作为保险公司的代理来销售保险。这种业务是得到保监会和银监会批准的,所以银行代理出售保险本身是不违规的。
但是保监会和银监会都已下令,禁止保险公司再派人到银行网点驻点来销售保单,而应该由获得保险代理从业资格的银行工作人员来从事这个业务。如果你看到的在银行从事保单销售的人员是声明人寿派去的,那这样的行为是违规的。
银保业务在国内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曾因为中国老百姓对银行固有的信任而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耻的保险公司和无良的保险从业人员利用于此而大肆欺诈。比如保险公司的驻点人员都和银行工作人员穿一样的服饰,也根本不主动介绍自己的身份,很容易导致客户误将他们视为银行的工作人员。又比如,不跟客户说明这是保险,而是以”银行理财产品“,”存款送保险“这样的名义向客户推荐;也根本不和客户说明保险产品的特点,比如提前支取会导致损失,等等;再比如,用储蓄上的一些概念来描述保险,比如”本金“,”利息“,刻意混淆保险和存款之间的区别。而银行为了保险公司的返佣,往往也对保险驻点人员的欺诈营销选择性失明。现如今银保已经成为保险欺诈销售的重灾区,中国老百姓多年来累积起来的对银行的信任开始出现崩塌,而本就名声不太好的保险行业更因此为人唾弃。监管层对此也出过一些整顿措施,天津市邮储银行就因为银保业务混乱而受到保监会银监会的重罚。但是鉴于中国普通老百姓对商业保险了解的不足,以及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银行)的影响力的存在,欺诈销售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整顿银保业务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