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平台 > 保险产品设计风险

保险产品设计风险

发布时间:2021-09-03 18:05:55

保险产品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作者:牛颢钧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保险人设计新产品有如下的一些理解:
1.最大需求满足原则。按照顾客是上帝的市场营销观点,保险人应当调查了解保险客户的需求,将尽可能地满足保险客户对风险保障的需求作为开发保险险种的基础。在开发保险险种时候,必须开展市场调查,把社会各界对各种人身、财产以及利益风险保障的需求放在首位,既要考虑保险客户的现实需求,又要考虑保险客户潜在的需求,并通过险种开发尽可能地将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再将其转变为真正的业务来源。在满足需求的同时,研究、开发特殊的保险险种。
2.科学计算原则。险种是保险市场上的特殊商品,它能够满足保险客户的需求,为保险人带来业务来源,但若险种的价格不当即保险费率不合理,就可能损害保险相关利益。因此在险种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计算原则,即保险人承保的只是那些可以价值化、数量化的风险保障需求,构成险种价格主体部分的纯费率应该力求与损失费率相一致,附加费率则要与险种经营费用率相一致,在维护保险双方合理利益的条件下,力求有适当利润。同时在厘定费率的过程中,要根据大数法则计算保险标的发生风险的概率,并依此概率来尽量设计相应的保费。
3.讲求实际原则。由于保险风险差异大,有的标的风险相当集中,有的则风险性质较为特殊,因此要讲求该保险风险的相应实际情况,依照实际情况来厘定保险费率。任何保险人都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从而不可能承保一切风险保险业务,所以在开发新产品时候,应当满足保险客户需求与权衡自己承保实力相结合。
以上这几点是理论上保险公司在开发新保险产品时所要注意和遵循的原则,如果违反其中任意原则,那么这类产品或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或算不上是一种保险险种。
说到实际情况方面,我参加的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召开的产品开发研讨会上所记录的一些内容可能会进一步阐释这个问题。
关于新产品开发所需注意的事项:
1.着眼于重点领域。站在政策的源头,以保监会主推的险种作为创新的方向;选择与其他公司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产品开发;根据政府或保监会重点发展对象,再去建渠道,寻找客户。
2.盯住渠道需求。关注渠道的需求,要在渠道上去开发新产品,并且新产品要上量;从长远看,要形成特色的产品开发属性,在短期内要上规模,支持公司发展。
3.注重信息收集。这是在保险公司设计新产品步骤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中包括:市场背景信息,广泛收集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政策法律调整,监管部门公告和通知,在这基础上围绕产品行业动态(例如微信保险),寻找时下热门的保险产品;市场竞争信息,掌握市场主体基本情况、竞争对手保险产品方案、产品相应的目标客户以及客户服务营销手段等;产品销售信息,这包括与新产品相关的价格、市场需求、开办时间、销售数量、保费收入、名称等;客户信息,由于中国区域广阔,区域以及城乡差异巨大,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理性认知差异明显,而受广告、口碑等方面的影响显著就需要企业对各区域用户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⑵ 保险产品设计的壁垒是什么意思

绿色壁垒,又被称为环境壁垒、绿色保护主义等,目前对绿色壁垒的理解形成了两种略有差异的代表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绿色壁垒(又称绿色保护主义)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境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程序,实施环境标志制度,以及课征环境进口税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绿色壁垒是“工业化国家通过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准入条件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从而使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演变为环境壁垒,或称绿色壁垒”。
从两种观点不难看出,都认为绿色壁垒只是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实质上更多的是为了推行对本国贸易的保护,限制其他国家的进口,损害到国家和本国企业的切身利益,而且都用提高环境标准和市场准入条件为主要的手段。有所区别的是,前者认为进口国的目的不是针对某个特定国家,后者认为绿色壁垒就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设立的。
1.2绿色壁垒形成的过程
当生态环境向人们敲响环境警钟时,人们开始认真对待必将大大影响他们生活的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际在环境标准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发达国家制定了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因此导致发展中国家由于食品出口受到较多限制从而认为发达国家本无必要制定如此高的环境标准,并认为这实际上已经造成了新的贸易壁垒即绿色壁垒。由此“正当性”的绿色壁垒便产生了,似乎可以大致勾画出绿色壁垒的形成主线: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这个主线始终依存于可持续发展和自由贸易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共同作用的背景之中。绿色壁垒分绿色关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环境卫生检疫制度及绿色补贴制度等。
1.3食品出口贸易中绿色壁垒的特征
食品贸易中所存在的绿色壁垒与一般的贸易壁垒有着同样的显明特征,例如:
第一,是一国采取的合理的贸易保护措施,是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并且有正当的法律基础为后盾,符合了人们对自身的保护意识,又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表面上看来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其次,其保护对象的范围也相当广泛,对食品,甚至还包括所有农产品,工业用品等几乎所有产品。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环节的设计,生产材料,生产过程以及消费后的处理,回收等都有限制。
绿色壁垒在实施效果上具有歧视性。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就是利用本国的绝对优势,订立一些他国很难甚至无法达到的苛刻标准来实现贸易保护的效果,因此有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根据自身与其他国的具体贸易状况而采取不同的手段,使国民待遇原则演变成“国别待遇原则”。
与一般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相比,在食品方面,绿色壁垒还有个很大的特征就是及时性。这与当今世界的信息传播体系有很大的关系,一旦某个国家或地区发现的某种食品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就会立刻做出反应,制定出针对这一有害物质甚至该国家或地区的所有食品的限制规定,形成一种临时性或是长期的绿色壁垒。它是以贸易保护为由,实质上是对本国贸易的保护,出口方很难预测进口国的下一步动作,所以也无法采取相应的对策,但由于它是合理的有根据的,又不容易产生贸易磨擦。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⑶ 设计保险产品

建议去找相关资料,在网络直接搜索就可以了

顺便发以下网址

莱芜二手网 http://laiwu.kant.cn

济南二手网 http://jinan.kant.cn

青岛二手网 http://qing.kant.cn

潍坊二手网 http://weifang.kant.cn

淄博二手网 http://zibo.kant.cn

菏泽二手网 http://heze.kant.cn

枣庄二手网 http://zaozhuang.kant.cn

东营二手网 http://dongying.kant.cn

⑷ 针对中端医疗保险在产品设计上有哪些风险控制措施及手段

保险的最初宗旨是什么?
是为了集众人之力,解人之急难。
偏离了这个方向,就是最大的风险。
所以风险控制,首先把好这个关。老百姓买保险无利可图,条条款款把理赔搞得实现不了,或者自作聪明玩文字游戏,制造理赔障碍,最终就会没人买这个产品,最终也就成了最大的风险。
所以,要把保险公司的收益跟客户的利益平衡起来,不能唯利是图,这是要防范的最大的风险。
利用大数原则,保险公司是有利可图的。只要利用大数据精算一下大概的理赔比率就差不太远了。

⑸ 保险方案设计需要哪些注意事项

首先,要了解所设计的保险方案面向的对象,比如个人还是机构,需要针对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机构是由个体组成的,要考虑每个个体的基础保险配置。
其次,要理清对象的财务、收入等情况。一个人的收入将很大一部分决定所要购买的保险的类型,是影响保险方案设计的重要因素。保险在收入中的占比需要仔细斟酌。
再次,还要考虑风险情况,比如,万一出现变故,不能持续缴费怎么办。因此在制定保险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风险,合理配置,把风险控制在合理可控范围。
另外,要考虑投保人和投保机构的具体情况,如家族病史及饮食习惯可能引起的风险,就需要调整健康类产品;从平时的出行习惯和生活习惯调整具体的意外险产品。总之要符合实际情况。
此外,还要考虑保险的选择问题,比如选择保障性更好,更靠谱的保险产品。包括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免责声明等信息需要调查清楚。
最后,保险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需要反复考虑和优化调整的。因此,制定好方案后要仔细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完善方案使之更合理。
保险方案设计的专业性很重要,外行人难以制定完善的方案,不过薄荷保可以帮忙。
薄荷保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流程的保险服务,不仅仅是保险方案,更是提供一对一保险咨询、方案定制、保单管理、理赔协助等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质风险保障服务。

⑹ 设计保险产品时,应遵循哪些保险原则

作者:牛颢钧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5097319/answer/300928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保险人设计新产品有如下的一些理解:
1. 最大需求满足原则。按照顾客是上帝的市场营销观点,保险人应当调查了解保险客户的需求,将尽可能地满足保险客户对风险保障的需求作为开发保险险种的基础。在开发保险险种时候,必须开展市场调查,把社会各界对各种人身、财产以及利益风险保障的需求放在首位,既要考虑保险客户的现实需求,又要考虑保险客户潜在的需求,并通过险种开发尽可能地将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再将其转变为真正的业务来源。在满足需求的同时,研究、开发特殊的保险险种。
2. 科学计算原则。险种是保险市场上的特殊商品,它能够满足保险客户的需求,为保险人带来业务来源,但若险种的价格不当即保险费率不合理,就可能损害保险相关利益。因此在险种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计算原则,即保险人承保的只是那些可以价值化、数量化的风险保障需求,构成险种价格主体部分的纯费率应该力求与损失费率相一致,附加费率则要与险种经营费用率相一致,在维护保险双方合理利益的条件下,力求有适当利润。同时在厘定费率的过程中,要根据大数法则计算保险标的发生风险的概率,并依此概率来尽量设计相应的保费。
3. 讲求实际原则。由于保险风险差异大,有的标的风险相当集中,有的则风险性质较为特殊,因此要讲求该保险风险的相应实际情况,依照实际情况来厘定保险费率。任何保险人都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从而不可能承保一切风险保险业务,所以在开发新产品时候,应当满足保险客户需求与权衡自己承保实力相结合。
以上这几点是理论上保险公司在开发新保险产品时所要注意和遵循的原则,如果违反其中任意原则,那么这类产品或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或算不上是一种保险险种。
说到实际情况方面,我参加的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召开的产品开发研讨会上所记录的一些内容可能会进一步阐释这个问题。
关于新产品开发所需注意的事项:
1. 着眼于重点领域。站在政策的源头,以保监会主推的险种作为创新的方向;选择与其他公司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产品开发;根据政府或保监会重点发展对象,再去建渠道,寻找客户。
2. 盯住渠道需求。关注渠道的需求,要在渠道上去开发新产品,并且新产品要上量;从长远看,要形成特色的产品开发属性,在短期内要上规模,支持公司发展。
3. 注重信息收集。这是在保险公司设计新产品步骤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中包括:市场背景信息,广泛收集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政策法律调整,监管部门公告和通知,在这基础上围绕产品行业动态(例如微信保险),寻找时下热门的保险产品;市场竞争信息,掌握市场主体基本情况、竞争对手保险产品方案、产品相应的目标客户以及客户服务营销手段等;产品销售信息,这包括与新产品相关的价格、市场需求、开办时间、销售数量、保费收入、名称等;客户信息,由于中国区域广阔,区域以及城乡差异巨大,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理性认知差异明显,而受广告、口碑等方面的影响显著就需要企业对各区域用户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⑺ 保险公司设计的产品都是稳赚不赔的

您好亲,是的,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想,那么问下亲的意思是不是保险公司要把所有的利益都给到客户,如果亲是开保险公司您会这么做吗?

⑻ 保险有什么风险与不足

1.保险方案多是长期计划,这既是保险的优点,也是保险的缺点。之所以说是优点,是因为长期的财务方案可以让投保人在财务上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保障和自律行为。之所以说是缺点,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无法按事先所做的长期财务计划实施,并且由于时过境迁的一些原因,一些人会无法实施原保单的储蓄或投资计划,这便意味着损失,甚至可能是不小的损失。这是购买保险的最大风险。许多人就是因为不理解这一点,因此抱怨保险公司诈骗,大骂保险代理员欺诈。而在这一点上,保险代理员一定要跟客户讲清楚,这样才是比较规范的做法。遗憾的是,基于利益的关系,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员虽然通常会提及这一点,但却并不会特别严肃地强调这一点。这就会使一些客户似乎明白却又没有认真对待,从而付出一些代价。因此,投保人在考虑长期的保险储蓄或投资计划时,一定要考虑自己收入的长期稳定性及财务的自由程度。

此外,在程序管理上,成交一宗保单通常并不是简单而高效的,这就导致了保单的短期成本高。保单成交后即属长期简单运作。所以,从长期来看,成交后的保单平均运作成本,经长期平均化分摊后,又是比较低的。正由于此,属于储蓄类或资金投资类的保单,若在短期内断保,损失就比较大;时间越长,损失越小,并逐渐趋向获利状态。储蓄保险若能够满期,一般有不低于银行定期利率的回报。所以,投保人应当明白,要是长期的储蓄保险的年回报率不及银行的年利息率,除非保险公司让投保人享受额外的保险好处,不然,就是保险公司管理不理想,或是保单产品设计不好,或是相关的资金运作出了特别的问题(这是任何保险公司都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究竟这些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有多高,则需依据具体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来判断。2.越是生活贫困的人,越是需要生活的保障,越是需要保险,但却越交不起保费。一般生活贫困的人因交不起保费而远离保险,而保险代理员一般也不愿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部分人身上。这种现象是许多人都心知肚明的。由此亦可见,在商品化的社会中,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使贫者相对贫困,除非有政府给予扶贫。

3.保险种类日益多样化与细化。这既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方面是,保险公司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不足之处是,即使这样,投保人也很难能够拥有完整的保障。因为一套完整的、足够细化的保险保障,其保费不菲。而若过分强调买全各种保险,有时又显得并不经济。这时,就会有一些投保人既花钱买了保险,却又可能未能如愿拥有足够而完整的保险保障,甚至可能出现最为遗憾的情况,那就是投保人在未买某项保险方面发生了意外。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只好退而求其次,分主次建立一个较好、较完整的保险保障。在这里,大家还必须知道保险业的一个公开秘密,就是统计学中的“大数定理”,这个定理揭示了一个规律:在足够多的样本的情况下,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可靠性是可预测的,比如保险中的死亡概率、伤残概率、某类疾病概率、住院概率等。在这当中,还有一个常被人们忽视的是,一个人在长期生活中发生变故或经济变化的概率很高。这就意味着长期的保单计划被中断的可能性不低。若发生此种情况,通常投保人客户会遭受损失,但保险公司却不会遭受损失,反而会受益。这取决于保单的设计情况。由于保险公司的保险计划是由精算师经严格测算而设计的,所以在一般不发生错误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总体上会处于只赢不输的商业格局中。所以,当投保人要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关键的“长期性”对自己的财务安排带来的影响。也正是由于这个“长期性”,使不少投保人处于不利的地位。不过,现在由于商业保险竞争激烈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对较短缴费期的险种,这对于投保人来说是有利的。一般来说,一个保险方案的保费缴费期越短、方案越灵活,则对投保人而言就会越有利。

另外,储蓄保险或投资保险的回报率是否能够战胜通货膨胀率,这是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太容易,通常取决于国家政治、经济和金融政策的稳定性。一般来讲,储蓄类保险的保值效果不是太好,资金投资类的保险在保值效果方面好些。

再有,如果一份保单所提供的保险价值极低,且储蓄资金的回报率又低于银行相应的定期储蓄利息率,那么,这个保险方案就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它并没有补偿投保人长期履行缴费的损失及可能发生保单断保的风险。

⑼ 保险产品设计的壁垒是什么

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
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使技术壁垒问题凸现,世界各国普遍采取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发展,成为当今影响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分析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寻找突破技术壁垒的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特点
所谓技术壁垒,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贸易集团)在对进口商品进行管理时,通过对进口商品提出特殊的、甚至苛刻的技术要求,采取包括颁布技术法规、推行技术标准、实施合格认证程序等在内的技术性措施而设置的贸易保护壁垒。这种技术壁垒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技术壁垒的广泛性。从目前国际贸易来看,技术壁垒无处不在,从初级品到制成品,从劳动密集型商品到高资本技术含量商品,进口国都有严格的技术壁垒限制,具体到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商品的含铅量、皮革中的PCP残留量、烟草中的有机氯含量、机电商品与玩具的安全指标、汽油中的铅含量、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包装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纤维及染料指标等。其限制的对象不仅涉及到众多的商品,而且涵盖了商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的全过程,并逐步扩大到金融、电信、保险等服务领域。
2、技术壁垒的歧视性。尽管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要求实行国民待遇和非歧视原则,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但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标准,存在着对发展中国家许多歧视性和蓄意刁难的做法。这种歧视性不仅体现在进口国内外有别、内松外紧、内低外高限制进口的技术规则和标准上,更表现于技术规则与标准实施的全过程。
3、技术壁垒的灵活性。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并不存在自身的标准,也不试图说明一项商品应如何去设计、何为安全或不安全的标准,只是提出了一个松散的弹性很大的框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就可以以国内的生产发展和市场保护需求为出发点,以维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安全、保护环境为理由,根据自身的标准和需要自行灵活设定技术壁垒,制定出繁多、苛刻的技术规则和标准来限制进口。
4、技术壁垒的隐蔽性。设置技术壁垒大多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其目的是为了抵御其他国家商品对本国市场形成冲击,同时更多地输出本国商品或技术。在传统的关税壁垒、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限制贸易的措施逐渐弱化和取消之后,看似最客观、最中性、披上合法外衣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等技术壁垒成为影响贸易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当经济萧条或进口商品影响本国生产者的利益时,进口国常以安全、卫生不符标准或法规为由限制进口。
二、我国外贸遭遇技术壁垒障碍
目前,技术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我国每年受反倾销措施影响的出口额仅占全年出口额的1%左右,而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出口额已超过25%,技术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
1、技术壁垒使我国受限商品越来越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部分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明显,但由于竞争规则所限,国外不能随意对我国出口商品课以高额关税,便纷纷以技术壁垒为手段限制我国商品出口,使我国受到限制的出口商品越来越多。在我国遇到技术壁垒的出口商品中,不仅有农产品,还有纺织品、玩具等工业品,甚至机电商品和高技术商品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技术壁垒的影响。
2、技术壁垒使我国出口商品市场萎缩。在国外越筑越高、范围越来越广的技术壁垒面前,我国部分出口商品的市场迅速萎缩,甚至被挡在进口国的国门之外。如由于欧盟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验种类由6种扩大到62种,降低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20~100倍,个别达到200倍,致使2001年中国对欧盟的茶叶出口减幅超过37%,2004年一季度又减31%;日本将进口大米的检测指标由1993年的47项,增加到现在的116项,致使无锡大米由20世纪80年代每年10多万吨的出口量下降为零。
3、技术壁垒使我国遭受严重经济损失。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阻击,不仅使我国部分出口商品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而且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江苏申澄集团出口德国的一批针织服装,因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生态纺织品标准,被处以16万美元的罚款;2001年,无锡赛福天钢绳有限公司生产的3mm以上钢丝绳,因达不到欧盟质量技术标准,损失300多万元。
4、技术壁垒削弱了我国商品竞争能力。技术壁垒之所以能够削弱进口国商品竞争能力,是因为达不到其技术规则、标准将被拒之门外,而要达到其技术规则、标准,则必须增加投入,从而增加成本,使低成本优势丧失。如某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丝绸制品要求每一批出口商品中每一小包内的丝绸均需有取样检测报告,逐一检查112种禁用的偶氮染料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迫使我国建立相应的检验机构,增加出口成本。2001年欧盟对我国木包装采取紧急检疫措施,造成无锡巴马格纺机厂、光阳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出口商品被退关,成本增加10~30%。
三、突破技术壁垒的对策与措施
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必须高度关注技术壁垒,加强对技术壁垒的研究,采取措施,主动出击,积极应对,突破限制,扩大出口。
1、提高对技术壁垒的认识。出口生产企业和经营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技术壁垒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加强对国外新技术、新标准的研究,并掌握这些新技术、新标准,自觉接受政府引导,走科技兴贸,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与科技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携手,注重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逐步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以有效回避和突破进口国技术壁垒。
2、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要突破技术壁垒的限制,关键在于企业要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我国商品质量和档次。要实现标准化生产,必须认真了解国际标准、法规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变化,借鉴国际标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建立国内完整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以及检验检疫制度、包装和标签制度,以此来调整我们的生产程序、工艺程序,研发新商品,组织标准化生产,以适应国际市场技术标准的要求。
3、着力建立合格认证体系。合格认证是企业冲破技术壁垒的精锐利器,为了做好国内合格认证工作,并使认证结果得到国际承认,必须加强对全国认证工作的协调和管理,要通过整合和有效协调,建立运转灵活、高效快捷、统一的认证体系。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要求,统一认证目录,统一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认证程序,统一我国的认证标志;积极推行IS09000和IS014000系列的认证工作,建立与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施全程管理及检测,确保绿色食品的标准和质量,积极促成农产品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打通农产品的绿色通道。
4、建立技术壁垒预警机制。为了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在某种商品出口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之前,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告诉企业此种商品能否出口,商品出口之后,如果遭遇到技术壁垒限制,企业该如何处理。在建立技术壁垒预警机制过程中,应加强通报咨询网络建设,建立国外技术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及时向企业提供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法规、国际上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展动态等信息。
5、全面提高解决争端能力。当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时,应通过贸易交涉、对话,甚至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部门,甚至政府具有较强的解决争端的能力。提高争端解决能力必须重视外贸人才培养,使之具有丰富的国际贸易知识,熟悉国际经济法,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并具有计量、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的知识和经验,清楚什么情况下,自己遭到无辜侵害,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和措施,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为自己挽回损失,以利在别人侵权的时候,能做到快速反应。
总之,我们应在充分认识到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构成威胁,甚至可能是致命性打击的同时,努力掌握和跟踪进口国技术法规、标准信息,从商品开发开始,到生产、出口等全过程中充分贯彻实施高标准、严要求,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回击歧视性技术壁垒。只有这样,才能较彻底地跨越日益升级的各种技术壁垒,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贸易壁垒
外国(或地区)政府实施或支持实施的措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贸易壁垒:
l、违反该国(或地区)与我国共同参加的多边贸易条约或与我国签定的双边贸易协定;
2、对我国产品或服务进入该国(或地区)市场或第三国(或地区)市场构成或可能构成不合理的阻碍或限制;
3、对我国产品或服务在该国(或地区)市场或第三国(或地区)市场的竞争力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合理的损害。
外国(或地区)政府未履行与我国共同参加的多边贸易条约或与我国签定的双边贸易协定规定的义务的,也视为贸易壁垒。
实践中较为常见的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违反承诺的关税措施;缺乏规则依据的进口管理限制(包括通关限制、国内税费、进口禁令、进口许可等);缺乏科学依据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不合理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政府采购中违反有关规则限制进口产品的做法;出口限制;补贴;服务贸易准入和经营限制;不合理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其它贸易壁垒等。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保险产品设计风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