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股中概股交易税是多少
股票交易具体各项费率: 1、股票交易印花税(购买封闭式基金、权证时免征):买卖股票时收取,费率为千分之一,例:10元现价的股票,买1手(即100股),成交金额是10*100=1000元,印花税则为1000*0.001=1元,如果在10元处卖出同理。 2、手续费:因券商不同而异,一般为千分之三或以下。收取方法同印花税,小于5元的按5元收取。 3、过户费:购买沪市股票时收取,每购买1000股收1元,不足1元按一元收取。
交易税
征税项目为棉花、药材、土布、粮食、牲畜5项产品。1950年7月又规定,将征税范围限制在只对有牙纪市场者征收。1951年第三届全国税务会议确定:交易税征收地为交易行为所在地,避免中途检查与事后追补。征收品种适当缩小,只限于牲畜、粮食,在全国开征。交易税征收办法为直接征收和委托代征。牲畜税率为5%,起征点为1头;粮食税率为2%,起征点为2斗;其他大宗产销货品税率为2%~5%。1951年11月,为适当平衡机制棉布与土布税负,土布交易改征货物税。1953年修正税制时,将交易税中的棉花交易税并入商品流通税;粮食交易税改征货物税;停征药材交易税;仅保留牲畜交易税,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税种。1962年,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制订的《集市交易税试行规定》,开征集市交易税。至此,中国的交易税只有牲畜交易税和集市交易税两个税种。
㈡ 国内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本人手持原始股如何交易
目前在国内普通人能接触的所谓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原始股,99.99%是骗局,于非法集资,极个别境外企业发属行的原始股。
看预测股利:
股利越高说明资金使用效果越好,这当然是投资者最为期望的。所以,在选择购买股票时,要看预测分红股利的高低,股利高的是优先选择的对象,低的应当慎重购买。
居民购买股票不宜集中投放。投资股票具有高利润、高风险两重性,因此在利益风险并存的形势下,要采取分散投资的方法减少投资的风险性,增强投资的效益性。要对发售企业作出长远正确的预测。
(2)美国中概股上市交易税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看承销商资质购股者要了解承销商是否有授权经销该原始股的资格,一般有国家授权承销原始股的机构所承销的原始股的标的都是经过周密的调研后才进行销售该原始股的,上市的机率都比较大;反之,就容易上当受骗。
企业经营情况购股者要了解发售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了解考察企业的经营效益的好坏可从企业的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利润总额等项情况去看,这些数字都能在企业发售股票说明书中查到。
㈢ 中概股回中国A股上市,那买了中概股的美国股民怎么处理
现在的回A分两种,一种是两地上市,原来的美国上市部分继续存在,与国内部分并行。
一种是在美国退市,再在国内重新上市。在美退市,一般的操作是上市公司回购场内的股票,就是把美国市场里面持有该中国概念股的股民的股票都买回来,让投资者退出,再安排国内重新上市事宜。像三六零就是这么干的。
在我国香港二次上市的也很多,现在是个热潮,阿拉巴巴,京东,网易等等。
㈣ 美国考虑将中概股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那为什么外国企业不能在a股上市呢,导致现在没有反制措施
个人认为,这并不算是一种压制措施。公司上市,主要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融资,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是给投资者回报。所以,一些公司如果不能够盈利,那就会退市,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美国如果要中概股从美国退市,可能会使得有些公司一段时间下,为了赎回股票而出现资金流有点困难,但不会是大麻烦。不要在美国上市,也可以在国内上市,或者香港上市,都可以。
而且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即便没有美国股市,同样能够有很多地方投资人愿意买入。这都不是问题。
㈤ 中概股在美国上市,到底是中国人占了便宜,还是美国人占了便宜
当然是中国人占便宜了,股票是用来融资(借钱)的,发行中概股的企业等于问美国人借了钱,自己再去发展壮大。虽说要给美国人一些分红,不过是九牛一毛。
㈥ 中概股退市难题 如何摆脱“美国税收居民”身份
2012年,中概股在美市场遭遇重挫。不少于21家公司从美国资本市场退市,另有9家私有化公司,全年中概股退市30多家,而IPO的仅有两家。 退市后的中概股该何去何从?除了一部分私有化,更多希望继续上市融资的公司又面临哪些税务风险?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普华永道税务合伙人李建滨。 退市面临“美国税收居民”难题 第一财经日报:去年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频繁出现退市情况,这些退市后的企业都有哪些选择? 李建滨:首先要看退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最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财务合规等方面的问题暴露,有些公司财务不是很健全,所以选择美国非主板上市,审批非常松,很容易就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但要往主板走,会面临很高的监管成本,而自身的财务监管又跟不上,达不到去主板融资的目的,这种情况就会选择退出。这样的企业除非花很大成本改进,否则去任何市场上市都很难。 第二类是考虑到美国资本市场融资效率较低,主动选择私有化退出。美国市场对中概股有些不合理的对待,有经营较好的企业就想私有化退市,但是参与私有化的财务投资者要求实现投资回报,而并购等其他退出方式也要考虑复杂的税务和法律问题,因此,重新上市可能仍然会是主流的做法。 日报:就目前退市的企业来看,希望再上市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哪里的市场? 李建滨:就资本来说,肯定是倾向市盈率高的市场。如果以这个标准衡量,大家都会认为A股的市盈率高,但另一方面,企业又需要考虑时间和机会成本,在A股上市是个不确定并且时间很长的事情。企业退市需要时间,然后再排队等待A股IPO,私募基金未必等得起。 日报:中概股企业在美国退市时,面临哪些税务风险? 李建滨:税务风险及相关的法律程序与公司上市之时采取的结构有很大的联系。任何一次重组如果不能符合免税重组的条件,都有可能产生额外的税务成本。 我认为美国是全球税务监管最严格的国家,有些企业当年没有考虑到退市问题,导致退市之后存在某些不利的股权结构,比如令控股公司成为了一个美国居民纳税人。 美国遵循的是全球征税原则,当一个公司成为美国居民纳税人,相关海外子公司的利润在汇回美国控股公司的情况下,美国控股公司需要就收到的海外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当美国控股公司再将这些利润派回给其股东,还要缴纳美国的预提所得税。如果没有相关的双边税收协定进行保护,这两项税收合计可以达到利润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样高的税负对于股东的投资回报率要求以及企业未来的进一步融资都是不利的。 如果退市后集团架构中仍然存在税务意义上的美国公司,集团的整体税务负担可能较高。而且美国税务机关对于企业和资产从税务角度脱离美国十分敏感,有严密的反避税措施。 当然如果企业退市后架构中已经没有美国税收居民企业,情况可能比较简单。 日报:退市的中概股如果还想转向A股,会面临哪些税务方面的风险和成本? 李建滨:因为这些中国概念股实体仍在中国,即便所有重组发生在海外,中国税务机关也有可能认为该重组属于间接转让中国公司股份。如果不符合免税重组的条件,则有可能产生中国企业所得税。 A股现在还没有国际板,重回境内首先要进行较大的重组,境内上市主体改制相关的法律程序可能比较复杂。境内企业进行股权归并、整合,需要直接转让股权,尽管国内有对企业重组的免税政策优惠,但适用条件非常严格。如果不符合免税重组的条件,重组涉及的中国企业所得税负担可能较大。 所以这些准备回A股上市的公司,除了需要关注法律上的程序和审批外,还需要考虑如果进行重组,是否能够达到免税重组的条件或者以较低的税务成本来完成,同时还要通过梳理公司控股架构来实现未来上市后的税务有效性。 日报:如果企业想要转战H股又会有哪些程序?会面临哪些风险? 李建滨:转到H股相对来说要容易些,只需要看在香港的市场上需对原来美股上市结构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如果当年赴美上市时搭的结构足够漂亮,可能不用大动。 就像前面说到的,境外重组也可能存在中国企业所得税负担(间接转让)。因此,如果现有结构可以直接利用,可能较为有利。 “营改增”促企业改变谈判习惯 日报:“营改增”执行已经有一年多了,有没有企业来找普华永道做这类的税务咨询? 李建滨:当然。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来说,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管理要求程度不一样。从刑法中看,在税务方面,涉及增值税相关犯罪的处罚是最严厉的,例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量刑一度可以达到死刑。中国把对增值税的管理放在非常高的高度。因为增值税发票在某种意义上就跟钱、支票一样。 日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来看“营改增”对企业是增负还是减税这个问题? 李建滨:如果营业税税率是5%,增值税税率是6%,单纯看税率,企业负担提高了,但是在营业税的情况下,所有采购不能抵进项税额的,改增值税后,采购如果有增值进项票就可以抵扣了,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企业每年采购超过1%,就是赚了,这就是减税。 但是有些企业的采购达不到1%,或者在原来营业税下就可以抵扣,企业认为就是亏了。我们在探讨时认为,未尽然。因为开出的票已经不一样了,过去开出的营业税票到下游不能当现金,直接进入成本,现在开出增值税票,如果下家也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那对他们不是成本,反而是有利的。 其实国家推进“营改增”也是希望对下游企业进行扶持,在全链条中,我们会建议客户通过重新签合同价格,通过商业谈判使上下游企业实现“双赢”,分享“营改增”对企业的好处。 日报:“营改增”对企业来说是增税还是减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谈判习惯? 李建滨:税负增加可能确实存在于部分行业,但我觉得,这也跟某些企业在商业谈判中还没有转换营业税下谈判方式有关。当然,是否能够谈判到比较好的结果也和这些企业所处的行业大环境以及这些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相关。 在国外做生意,大家都不看增值税,因为都知道对上家支出可以从下家拿回,所以大家看的永远是货物本身的价格,而且约定俗成,增值税都可以转嫁,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在国内,因为有小规模纳税人无法做到这一点,另有多年交营业税的行业,突然变成增值税,在商业谈判中还没有转换思路,到现在还有企业谈判的时候提出“要包税”。
㈦ 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是否会日趋消失
既背靠中国巨大的本土市场,又享受着国际资本市场的高效和便利,中国概念股不能不说是投资界的“宠儿”。在中国日益崛起和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概念股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天然使命。尤其已经成功上市的企业,不仅对内要打造成“国民的企业”,更应该对外树立起“全人类的企业”的形象,在共建人类商业文明、引领人类科技进步、提升人类福祉等方面有更多的担当。不论是继续赴美上市,还是回归A 股,还是赴港甚至赴新上市,或者中美异地同时上市,或者中/美/中国香港三地同时上市,如果仅仅是因为资本市场一时间估值存在差异,受控于少数资本的意志,期望境内外市场套利,而疲于东奔西跑,则对大部分公司而言,其道路并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甚至还颇为艰难。与其为了一时的资本意志而南征北战、东奔西跑,不如坚守初衷,东成西就。
㈧ 想投资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具体要怎样做,懂的回答,谢谢
1、在渣打,汇丰,花旗或者其他外资银行办理外币的美元账户;
2、用你的美元账户和身份证复印件与美国一家券商投资银行的券商联系(broke ,美国几万家券商),办理交易账户;
3、办理完毕交易账户,对方会给你交易账户和密码
4、自己可以在网上操作买卖“概念股”了
5、当前中国概念股跌的多,涨的少,呵呵,投资来说,你自己看了
㈨ 上市企业既然已经上市了,为什么还怕股价下跌,特别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概股
IPO指的就是新增加股票上市交易扩大市场供应量!
而,大家的资金都是固定没有办法说多得去的了!市场容量扩大的情况下,供给量扩大而需求量不扩大的话,股价就会有下调的机率!所以,大家都怕IP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