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费就是某个理财产品年扣费用。
一般用于:聘请理财管理人员的薪资和其它一些相关的费用
『贰』 购买理财产品费用怎么算
若是招行个人理财产品,是否收费及标准,请您查看产品说明书中的“相关费用”。说明书中的销售费、托管费和管理费会在产品运作中扣除,不会通过个人账户中扣取,公布的产品收益率或净值都是已经扣除了上述费用的,所以不会影响实际收益。
『叁』 建行各项收费和理财
办卡应该是15,5元的卡工本费,10元卡一年的管理费。
小额管理费是一个季度结算一次,按平均日均余额300为准,如你今天存1000元,明天取完,第三天再存都不会收取。 3元一季度。
电子银行本地同行转帐是免手续费的。异地或跨行都是0.25%,2元起,25元封顶。
1,建行的理财产品目前都不保本,不过风险很低就是,只要不投资证券的,目前都是盈利的。2,“打新股”基本暂停,现在打新股收益很低。
3,信托类目前在售的如下:
a,利得盈信托贷款型(定)
b,周周大丰收,无固定期限,随时可购买,每周2可赎回,年收益1.65%,起点5万。
c,天天大丰收,无固定期限,随时可购买,工作日可赎回,实时到帐,年收益1.45%,起点5万。
d,乾元-日鑫月溢,无固定期限,随时可购买,每月10日可赎回,起点20万。 1天≤投资期<30天,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0.72% 30天≤投资期<180天,,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2.52% 投资期≥180天,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15%
『肆』 为什么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费率,投资者表示“雾里看花”
理财产品背后暗藏的管理费暴利现象,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自资管新规颁布以来,银行加速资管业务转型,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回落的同时,银行盈利模式也由原来的产品利差模式向管理费模式转变。其中,很多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各项费率在逐渐走低。
《证券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往往只关注预期收益率的高低,而忽视了银行对相关产品各项费率的规定。近期,有多数投资者向记者吐槽称,“银行利用霸王条款,赚取超额业绩报酬这部分收益。”
『伍』 理财产品怎么交税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 房地产开发 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第一条、第二条相关规定:
《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第一条第(五)项第1点所称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是合同中明确承诺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资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属于利息或利息性质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自行设计并发行的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
(5)理财产品各项费用扩展阅读:
根据银行和投资人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同
一、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投资者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
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理财业务的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利益,并不保证投资者本金安全的理财计划。
三、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投资者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并根据实际收益情况确定投资者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
四、商业银行承销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代其他机构销售的产品,商业银行只收取固定的承销费用,不对产品的风险负责。
『陆』 银行理财产品是如何收费的。
首先,银行的理财产品不是储蓄,因此一般是不承诺保底和保本金的。要有亏损的思想准备,当然,到现在为止还没听说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真的连本金都亏了。
其次,定期储蓄如果有急用,可以凭身份证提前支取,但是理财产品则不行。因此只适用于那些确实短期用不上的钱可以购买。剩下的问题就是利率和期限了,通常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但不同银行,不同理财产品之间利率可能相差很大,要注意一点是所有的利率都是年利率,因此实际收益应为:年利率÷365×理财产品期限×本金。另外还要注意一点,理财产品的集资时间和返还到账时间是不计息的,因此有的理财产品看似收益很高,但是两头各占用资金几天是无息使用的,实际收益就要打折扣了。特别是那些本来期限就短的理财产品,例如:7天的理财产品,如果两头各占用一天,就成了9天,收益就得乘以7/9。理财产品购买时可以到银行柜台去买,也可以通过网银购买。但即使通过网银购买,也得先到银行柜台签一份协议,并做一个风险承受能力的测试才行。
『柒』 买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费用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具体收费,以下总结了几点:
1、销售服务费,支付给客户经理等人员,收费比例在 0.5% 左右。客户经理一般不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客户经理从自己获取收入的多少出发,向客户推销提成多的理财产品,而不是结合客户的实际财务、风险承受状况推荐产品。
2、托管费,是银行为托管理财资产而收取的费用,收费比例为 0.05% 左右。与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是独立运作、相互监督不同,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人和托管人都是银行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同时收取管理费和托管费。
3、保管费,是银行为保管理财资产而收取的费用。与上面说的托管费有一点不同,托管有监督受托人的义务,而保管没有这项义务。理财资产托管人、受托人、保管人都是银行自己。
4、管理费,是支付给理财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费用,收费比例为0.3%-1.5% 不等。这个收费项目的设置是合理的,毕竟银行配置专家替客户理财,要收费的。至于收费比例的大小要结合理财产品的类型而定,如果理财产品是被动型的,收费比例应该低一些;如果理财产品是主动投资型的,需要频繁操作,收费比例可以高些。
5、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这三项费用就是买卖理财产品的手续费,各银行收费比例差异很大。现状是理财产品收费项目五花八门及不透明。银行声称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已经扣完费用的净收益,但超额收益却已被银行全部拿走。当客户拿到5%的收益率时,其拥有所有权的资金获取的收益,本来有可能是6%、7%…… 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银行剥夺客户收益的手段更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