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基本都在3-4%左右,很少有4%以上的,现在理财收益低。
目前中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为预期收益型产品和净值型产品两大类,此外还有保本的个人结构性存款产品也按照理财产品模式销售。
您通过中行官方网站(www.boc.cn)“首页 > 金融市场 > 自营理财产品”查看中行在售理财产品信息。
您可通过中行个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在“中银理财”中可查询在售产品的情况,点产品名称打开产品说明书可查询产品详情。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您详询中行当地网点。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❸ 中国银行有哪几款理财产品
大部分的理财收益不高的,年收益率最高才5.4%,而且要求5万或者10万起步,门槛太高了!现在银行里的黄金白银理财最好:短周期(当天买卖即可见收益),高收益(每月保本收益5%),低门槛(最低起步资金600多就可以了),登录网银即可开通黄金白银理财业务,只不过你在开通的时候输入我们服务号,我们给您提供行情资讯,望采纳
❹ 中国银行长期理财产品哪种好
目前中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为预期收益型产品和净值型产品两大类,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主要包括类活期的日积月累系列(含人民币、外币)和类定期的平稳智荟系列、基智通系列产品和外币理财汇增系列产品。净值型产品包括各种开放形态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主要有现金管理类的“中银理财-乐享天天”产品、每周开放的“中银理财-乐享七天”、固定收益类的“中银理财-稳富系列”和混合类的“中银理财-智富系列”等。每款理财产品均有其对应的风险级别及适合购买的投资者类型,您可根据个人风险测评结果、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等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如需进一步了解,请您详询中行当地网点。
请您在购买理财产品前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并知晓投资风险。
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❺ 中国银行有一个5万元起存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在5%左右,谁能具体说说谢谢
中行在售理财产品的具体信息可通过中国银行官方网站(www.boc.cn)“重要公告”-“在售理财产品列表”、中行手机银行“理财”功能查询,如需进一步了解,请您致电中国银行客服热线95566查询。
请您在购买理财产品前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并知晓投资风险。
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❻ 在中国银行要是买定期理财,哪些这个理财产品能够让自己的工资变成几百块钱
在中国银行买定期理财,哪些个理财产品能够让自巳的工资变几百块?
怎么说呢,一般的定期理财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因为定期理财的年化收益变化曲线不大,收益较稳健。
让工资变几百块的理财产品也有不少,如严重的有股票,期货等。中度的有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等。
❼ 目前,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有什么问题风险
资管新规实施满月。在“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等要求下,银行“保本”理财发行量、收益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向净值化转型效果还未充分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净值化转型仍存在资产估值、投资者教育等诸多障碍待突破。当前,一些银行已开始在产品方面作出尝试性准备,但市场仍在等待理财产品监管细则落地,作为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将适时发布。
银行理财市场的变与不变
资管新规中部分条款对银行理财业务影响巨大。4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从发行数量、平均期限和预期收益率等方面均出现明显变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自3月开始骤降,4月环比减少20.42%至10846款。进入5月后,产品发行数量持续走低,上周(5月18日-5月24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938款,较5月11日-5月17日一周减少317款。
资管新规下保本理财将逐渐淡出市场,目前保本理财呈现明显下降趋势。4月保本理财发行量占比为33.15%,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但5月以来保本理财发行量有所收缩,占比持续下滑。某城商行客户经理表示:“我们会向客户强调整改期截至2020年底,在此期间保本理财仍会继续发售,但在销售过程中不再承诺保本保收益。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按照约定收益给予客户。但与去年相比,预期收益率下降得明显,产品并不是特别好卖。
2017-2018年4月中国银行理财发行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购买理财的渠道也逐渐由线下向线上转移。手机银行和网银正成为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的主要渠道,占比达到62.46%。在和银行业内人士的访谈中也了解到,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加大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移动金融资源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