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银行目前对于短期理财产品已经停售,到年末揽储任务开始加剧,试问如何吸收存储量
虽然受到银监会监管,但在营销大额存款时,还是制订一些奖励政策来吸引存款.
㈡ 银行理财产品优势在哪
银行财富增值产品的优势之一是安全。银行财富增值产品是所有类型的产品中最安全可靠的方式之一,毕竟背靠银行这颗大树,纵然不再承诺刚性兑付,实际上依然是风险较低的财富增值产品。相对于P2P、股票、期货等高风险产品,银行财富增值产品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
银行财富增值产品的优势之二是门槛低。以往银行财富增值产品都是5万起购,现在很多银行开始发行1万起购的产品,一个是为了更多的客户服务,另一个是为了更多揽储。这样一来本来不够条件的客户随着门槛的降低又多出来许多。一万块钱存定期一年也很少有4%的利率,不如直接去买银行财富增值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4.5%左右。
银行财富增值产品的优势之三是收益适中。我们都知道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高。银行财富增值产品的收益不算太多,但是也比国债、货币基金的预期收益率要高一些,属于中低收益的产品,今年银行财富增值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4%以上,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一般的客户。
㈢ 2011年8月份银行理财产品为什么减少了
主要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银监会对近期“炒疯”的银行理财产品提出风险警示,要求商业银行禁止通过理财产品或其他任何方式变相高息揽储和违规揽储,及时否决掉了一大批不符合“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原则的产品。
由此可看,虽然理财产品少了,可能大家的选择余地小了,不过可以看出剩下的产品应该全是符合要求的“正品”,总之,国家是在打击银行的违规揽储行为,对大家还是有好处的。
㈣ 您好,请问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对揽储有什么帮助,是如何实现的
首先,银行为什么要用理财资金来给企业发放贷款,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银行贷款额度趋紧,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2)揽储、倒存贷时点规模(一般结合上面那个原因);
3)客户项目在合规上有瑕疵,无法授信,但又不想放弃;
4)增加中间业务比例,丰富银行产品线条,满足私人银行客户需求(也是为了揽储)。
所以,应当是优质到银行不想放弃或者因为信贷规模原因无法自己放贷的客户,才是银行理财资金放贷的目标群体。
其二,银行利用理财资金表外放贷的主要程序,简而言之就是只要成本足够,银行兜底,可以千变万化,比如信托、有限合伙、联保、政府引导基金、券商、公募基金子公司、保险、保理等等。
虽然银监会发了72号文件限制银行理财资金通过信托放贷,券商开始替代信托做银行的通道。
1)这是最基本的银证信通道融资框架,券商资管风控闭着眼睛做,在资金出口(信托端)可以继续设计直到满足企业的条件:
总之,银行愿意拿理财资金来放贷的企业,应当是能通过银行内部授信审批的客户,其次该企业可以通过表外合作者的风控审批(一般银行过了,大家都闭眼做啦,反正不承担实质风险)。
在几种表外合作者中,信托是最熟练的,融资租赁、保理、基金资管等等规模比较小,按需选择吧。
㈤ 要想解析一个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应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求解答~~
主要看这个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 ,风险收益程度,期限长短,手续费度高低等各因素
㈥ 最近银行是在加大揽储力度吗有没有内行知道都用的啥方法可否给出一些评论
呵呵,很简单,银行高息揽储会被监管,但是现在银行推行理财产品,跟高吸揽储差不多,变相的而已。
㈦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最近趋势如何
最近收益率稍有上调,一般银行理财半年期在4.4%左右,一年期在4.6%左右。
㈧ 余额宝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
所有出现的具有相同目的的产品相互之间都存在竞争力,当然余额宝和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久而久之,当一方强大,必定会威胁另一方的利益,随着市场的推广,余额宝对银行理财产品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余额宝相对于银行储蓄或者其他理财产品,业务开通方便,运作方式更为灵活,可以随时赎回用于消费支付或提现,在具备活期存款流动性强,使用方便的同时,却又可以让客户获得较高的收益,银行很难有类似的产品相对应。所以,不可避免的,余额宝的出现会对银行存款产生一定的分流。具体影响有以下方面:
1、分流银行理财产品的潜在客户。虽然余额宝目前针对的是支付宝用户的消费余额这样的“零用钱”,余额宝的收益率却远远高于活期存款利息,随着市场的推广,以及投资者逐利的天性,将会使得更多的活期甚至是定期存款流向余额宝。它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并不在于对现有银行理财客户资源的抢夺,对银行现有理财产品也难以形成直接的威胁,但长期来看,其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潜在影响不可小觑,银行理财产品的“揽储”功能也将大打折扣。
2、不可估量的市场示范效应。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一个余额宝不可怕,千千万万个余额宝才可怕。余额宝业务的推出有着更加明确精准的客户定位,市场定位也很明确,加速对活期甚至定期存款的替代效应,使得余额宝相比银行理财产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理财市场上各种类似的理财服务不断涌现,但又恰巧不断地暴露了它的不足之处,加速货币基金对银行存款的替代,分流银行理财产品的潜在客户。长远来看,这也会对银行理财产品造成很大程度的冲击。
㈨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在年底出现翘尾吗
据报道,相关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9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1%,比上个月上升0.05个百分点,平均期限为5.2个月,专家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年底或再现翘尾现象。
分析人士表示,考虑到去杠杆仍在进行中,央行还是会把流动性维持在‘紧平衡’状态,资金利率也没有太多下行的空间。预计10月至11月的市场利率仍会保持相对平稳,银行理财产品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但12月流动性收紧是大概率事件,届时银行理财收益率很有可能会再现‘收益翘尾’现象。
网友纷纷表示,理财有风险,还是要慎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