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债务违约掉期产品
信贷违约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互换)是信贷衍生工具之一,合约由两个法人交易,一个称为买方(信贷违约时受保护的一方),另一个称为卖方(保障买方于信贷违约时损失)。当买方在有抵押下借款予第三者(欠债人),而又担心欠债人违约不还款,就可以向信贷违约掉期合约提供者买一份有关该欠债人的合约/保险。通常这份合约需定时供款,直至欠债人还款完成为止,否则合约失效。倘若欠债人违约不还款(或其他合约指定情况,令人相信欠债人无力或无打算依时还款),买方可以拿抵押物向卖方索偿,换取应得欠款。卖方所赚取的是倘若欠债人依约还款时的合约金/保险费。
有些信贷违约掉期合约不需要以抵押物便向卖方索偿(理赔金额与保险费成正比),只需要欠债人破产(或其他合约指定情况)即可。这些合约的功能不局限于风险转移(对冲),而是具有投机性质,例如买方可以以合约赌博某家公司快会破产一样,而他从未对该公司作出放债。
较完善的解释:
信用违约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互换)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创由信用卡贷款所衍生出来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债权人通过这种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购买信用违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家,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家。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违约情况,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
信用违约掉期的出现满足了这种市场需求。作为一种高度标准化的合约,信用违约掉期使持有金融资产的机构能够找到愿意为这些资产承担违约风险的担保人,其中,购买信用违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家,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家。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违约情况,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承担损失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实物交割”,一旦违约事件发生,卖保险的一方承诺按票面价值全额购买买家的违约金融资产。第二种方式是“现金交割 ”,违约发生时,卖保险的一方以现金补齐买家的资产损失。信用违约事件是双方均事先认可的事件,其中包括:金融资产的债务方破产清偿、债务方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债务方违规招致的债权方要求召回债务本金和要求提前还款、债务重组。一般而言,买保险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资产的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而卖信用违约保险的是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也包括商 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合约持有双方都可以自由转让这种保险合约。
从表面上看,信用违约掉期这种信用衍生品满足了持有金融资产方对违约风险的担心,同时也为愿意和有能力承担这种风险的保险公司或对冲基金提供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事实上,信用违约掉期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烈追捧,其规模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暴涨到2008年3月的62万亿美元。其中,这一数字只包括了商业银行向美联储报告 的数据,并未涵盖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数据。据统计,仅对冲基金就发行了31%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
根据有关研究,信贷违约掉期市场是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市场。2008年5月份,巴菲特表示:“ 按照我的定义,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令人担忧的一个领域是估值60万亿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国际金融市场研究员雷曜根据研究结果指出,“根据次贷危机目前的发展态势,估值约62万亿美元的CDS市场已经成为当前金融市场的‘堰塞湖’”。“随着欧美主要国家信贷资产质量恶化、实体经济下滑、信贷紧缩和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信用衍生品市场中的风险因素必然随之上升。其中,交易商信用风险成为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首要薄弱环节,需要加以密切关注,系统性风险爆发可能引发的债券价格下跌和信贷进一步紧缩等不利后果需要加以防范。另外,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复杂环节下定价模型失灵造成的操作风险也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他认为,CDS市场问题所能造成的信贷紧缩风险也许比“两房事件”来得更为迅猛,而这将通过消费萎缩对中国出口造成持续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6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只包括了商业银行向美联储报告的数据,并未涵盖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数据。据统计,仅对冲基金就发行了31%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另一方面信用违约掉期完全是柜台交易,没有任何政府监管。
CDS市场中最大的部分是企业债(包括ABS),占80%,而MBS占20%。在经济衰退状态下,企业债券违约率将从目前的4.87%快速攀升至10%以上,以损失恢复率50%计算,CDS未来数月将造成1万亿美元的直接损失。而部分中国金融机构购买了此类衍生产品,值得警惕。
㈡ 信贷违约掉期是什么含义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您所说的这个词语,是属于期货从业词汇的一个,掌握好期货从业词汇可以让您在期货从业的学习中如鱼得水,这个词的翻译及意义如下:一种转移交易方定息产品信贷风险的掉期安排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期货从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㈢ 什么是信贷违约掉期,请给个详细点的答案
信贷违约掉期是一种转移交易方定息产品信贷风险的掉期安排.信贷违约掉期是一种基于公司债券与贷款的衍生产品,其价格可以用来评判公司违约的可能。信贷违约掉期价格上升意味着公司的信用状况恶化,下跌则意味着状况改善。 信贷违约掉期市场建立不到1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迅猛的发展。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预测,该市场目前的名义规模已经达到了26万亿美元,合约价值为1820亿美元。信贷违约掉期市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债券市场成为评价公司信用状况的标尺。
㈣ 什么信用违约掉期,信贷违约掉期,信用违约互换
这三个是一类的,同样的理解。国内目前这种信用违约掉期衍生品基本没有。这是国外债券市场中常见的一种信用衍生产品。对于投资者,规避信用风险的方法一种是根据信用评级直接要求信用利差,另一种就是购买如信用违约互换等的信用衍生品。如果投资组合中企业债券发债体数目不多、行业集中度高,不能有效分散信用风险,那么久可以选择购买信用违约互换来降低组合风险。
信用违约掉期也称信用违约互换,所以从结构上看,是将参照资产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障买方转移给信用卖方的交易。信用保障的买方向愿意承担风险保护的保障卖方在合同期限内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信用保障卖方在接受费用的同时,则承诺在合同期限内,当对应信用违约时,向信用保障的买方赔付违约的损失。对应参照资产的信用可是某一信用,也可是一篮子信用。如果一篮子信用中出现任何一笔违约,信用保障的卖方都必须向对方赔偿损失。
购买信用违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方,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方,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合同定义的违约事件(如金融资产的债务方破产清偿、债务方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债务方违规招致的债权方要求召回债务本金和要求提前还款、债务重组等),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
㈤ 什么是信用违约掉期(CDS)
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即信用违约互换,又称信贷违约掉期,是进行场外交易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之一,是一种金融衍生产品,信贷衍生工具之一。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债权人通过CDS合约将债务风险出售,合约价格就是保费。
购买信用违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方,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方,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合同定义的违约事件(如金融资产的债务方破产清偿、债务方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债务方违规招致的债权方要求召回债务本金和要求提前还款、债务重组等),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
(5)信贷违约掉期产品是一个债券扩展阅读:
2008年,人们才清楚地认识到美国经济就像在CDS市场上走钢丝,摇摇晃晃随时都有跌落的危险。9月份,美国政府注资850亿美元,挽救了濒临崩溃的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这一紧急援助措施也挽救了那些背负着以该公司债券为保险对象的CDS产品的投资者;这样,政府的干预就避免了一起信用违约事件的发生。
但是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巨头在同一个月被联邦政府接管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两家公司被政府接管属于信用违约事件。持有以两家公司债券(或股票)为保险对象的CDS合约的投资者,有权根据合约条款要求得到赔偿。
㈥ 什么是信用违约掉期
信用违约掉期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ISDA(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于1998年创立了标准化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在此之后,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信用违约互换的出现解决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问题,使得信用风险可以像市场风险一样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方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和成本。
㈦ 信贷违约掉期的辨析
从表面上看,信用违约掉期这种信用衍生品满足了持有金融资产方对违约风险的担心,同时也为愿意和有能力承担这种风险的保险公司或对冲基金提供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事实上,信用违约掉期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烈追捧,其规模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暴涨到2008年3月的62万亿美元。其中,这一数字只包括了商业银行向美联储报告的数据,并未涵盖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数据。据统计,仅对冲基金就发行了31%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而不久前被摩根大通收购的大名鼎鼎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就是13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掉期的风险对家。如果贝尔斯登真的倒闭了,将引发全球信用违约掉期市场的雪崩,2007年的世界金融市场也许早已是一片废墟了。
问题是,信用违约掉期市场存在着重大的制度性缺陷,62万亿美元的规模将整个世界金融市场暴露在了一个前所未有和无法估量的系统性风险之下。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信用违约掉期完全是柜台交易,没有任何政府监管。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反复称赞信用违约掉期是一项重大的金融创新,在全球范围分散了美国的信用风险,并增加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抗风险韧性,他认为银行比政府更有动力和能力来自我监管信用违约掉期的风险,从而坚决反对政府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然而,事实是信用违约掉期已经发展成为一枚正在嘀嗒作响的“金融定时核炸弹”,随时威胁着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安全。
信用违约掉期的另一个巨大风险是没有中央清算系统,没有集中交易的报价系统,没有准备金保证要求,没有风险对家的监控追踪,一切都是在一个不透明的圈子里,以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形式在运作,目的就是交易商们为了获得最高的收益。
与此同时,信用违约掉期早已不再是金融资产持有方为违约风险购买保险的保守范畴,它实际上已经异化为了信用保险合约买卖双方的对赌行为。双方其实都可以与需要信用保险的金融资产毫无关系,他们赌的就是信用违约事件是否出现。这种对赌的行为和规模早已远远超出信用违约掉期设计的初衷
㈧ 信贷违约掉期的交易结构
一般信贷违约掉期的形成过程:A向B申请贷款,B为了利息而放贷给A,放贷出去的钱总有风险(如A破产,无法偿还利息和本金),那么这时候C出场,由C对B的这个风险予以保险承诺,条件是B每年向C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如万一A破产的情况发生,那么由C补偿B所遭受的损失。
信贷违约掉期是一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类似保险合同,但又有不同。具体来讲,发生在B和C之间的信贷违约掉期交易类似于B与C签订保险合同,B通过这种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如果买入信贷违约掉期合同被投资者定价太低,当次贷违约率上升时,这种“保费”就上涨,随之增值。
同时,没有任何相关债权债务关系的投资人D也可以从保险提供者C处买入信贷违约掉期,此时相当于D与C签订一个对赌协议。D定期向C支付一定费用直到信贷违约掉期标的的相关债务到期,期间如果该债务发生违约,则C向D支付所有违约损失,并且D停止支付给C的约定费用。这种类型的交易合同又被称为“裸信贷违约掉期”(naked CDS)。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信贷违约掉期大部分都是这种“裸信贷违约掉期”。
㈨ 什么是信用违约掉期交易
信贷违约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互换)是信贷衍生工具之一,合约由两个法人交易,一个称为买方(信贷违约时受保护的一方),另一个称为卖方(保障买方于信贷违约时损失)。当买方在有抵押下借款予第三者(欠债人),而又担心欠债人违约不还款,就可以向信贷违约掉期合约提供者买一份有关该欠债人的合约/保险。通常这份合约需定时供款,直至欠债人还款完成为止,否则合约失效。倘若欠债人违约不还款(或其他合约指定情况,令人相信欠债人无力或无打算依时还款),买方可以拿抵押物向卖方索偿,换取应得欠款。卖方所赚取的是倘若欠债人依约还款时的合约金/保险费。 有些信贷违约掉期合约不需要以抵押物便向卖方索偿(理赔金额与保险费成正比),只需要欠债人破产(或其他合约指定情况)即可。这些合约的功能不局限于风险转移(对冲),而是具有投机性质,例如买方可以以合约赌博某家公司快会破产一样,而他从未对该公司作出放债。 较完善的解释: 信用违约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互换)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创由信用卡贷款所衍生出来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债权人通过这种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购买信用违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家,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家。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违约情况,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 信用违约掉期的出现满足了这种市场需求。作为一种高度标准化的合约,信用违约掉期使持有金融资产的机构能够找到愿意为这些资产承担违约风险的担保人,其中,购买信用违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家,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家。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违约情况,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承担损失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实物交割”,一旦违约事件发生,卖保险的一方承诺按票面价值全额购买买家的违约金融资产。第二种方式是“现金交割 ”,违约发生时,卖保险的一方以现金补齐买家的资产损失。信用违约事件是双方均事先认可的事件,其中包括:金融资产的债务方破产清偿、债务方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债务方违规招致的债权方要求召回债务本金和要求提前还款、债务重组。一般而言,买保险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资产的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而卖信用违约保险的是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也包括商 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合约持有双方都可以自由转让这种保险合约。 从表面上看,信用违约掉期这种信用衍生品满足了持有金融资产方对违约风险的担心,同时也为愿意和有能力承担这种风险的保险公司或对冲基金提供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事实上,信用违约掉期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烈追捧,其规模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暴涨到2008年3月的62万亿美元。其中,这一数字只包括了商业银行向美联储报告 的数据,并未涵盖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数据。据统计,仅对冲基金就发行了31%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 根据有关研究,信贷违约掉期市场是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市场。2008年5月份,巴菲特表示:“ 按照我的定义,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令人担忧的一个领域是估值60万亿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国际金融市场研究员雷曜根据研究结果指出,“根据次贷危机目前的发展态势,估值约62万亿美元的CDS市场已经成为当前金融市场的‘堰塞湖’”。“随着欧美主要国家信贷资产质量恶化、实体经济下滑、信贷紧缩和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信用衍生品市场中的风险因素必然随之上升。其中,交易商信用风险成为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首要薄弱环节,需要加以密切关注,系统性风险爆发可能引发的债券价格下跌和信贷进一步紧缩等不利后果需要加以防范。另外,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复杂环节下定价模型失灵造成的操作风险也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他认为,CDS市场问题所能造成的信贷紧缩风险也许比“两房事件”来得更为迅猛,而这将通过消费萎缩对中国出口造成持续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6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只包括了商业银行向美联储报告的数据,并未涵盖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数据。据统计,仅对冲基金就发行了31%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另一方面信用违约掉期完全是柜台交易,没有任何政府监管。 CDS市场中最大的部分是企业债(包括ABS),占80%,而MBS占20%。在经济衰退状态下,企业债券违约率将从目前的4.87%快速攀升至10%以上,以损失恢复率50%计算,CDS未来数月将造成1万亿美元的直接损失。而部分中国金融机构购买了此类衍生产品,值得警惕。
㈩ 信贷违约掉期的所谓信贷违约掉期合约
所谓信贷违约掉期合约(CDS),就是债权人通过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购买信用违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家,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家。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违约情况,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信贷违约掉期合约出现之初,本意在于可以 避风险。但在现实操控中,它却变成投机者的利器,因为他们在市场上一个微小的动作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