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国国债是什么
什么是美国国债?这个市场有多大?
美国国债是指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美国联邦政府几十年来一直都处于预算赤字状态,所以美国要从投资者那里借用大量美元来支付自己的账单。政府通过定期拍卖来发债。这些拍卖活动由美国财政部负责,因此又叫“国库券”。
美国国库券有不同的偿还期限。其中偿还期限最短的是4周,也称为一月期国库券。偿还期限最长的是30年期国库券,此外还有5年期和10年期国库券。
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库券有多种原因,但最主要的就是出于安全考虑。美国政府从来没有故意不偿还债务,所以投资者认为在动荡时期,美国国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有各种各样的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其中包括日本和中国政府,它们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我们所说的“美国国债”,又称“美国财政部债券”或“美国国库券”,泛指美国联邦政府以其自身信用作为担保,由财政部面向市场发行的债券,主要分为短期债(T-Bills)、中期债(T-Notes)、长期债(T-Bonds)和通胀保值债券(TIPS)四类。
短期债(T-Bills)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发行时投资者按照票面折扣购买,该债券没有利息。
中期债(T-Notes)的期限为2年、3年、5年、7年或10年。财政部每6个月支付一次利息。
长期债(T-Bonds)的期限为30年。财政部 同样每6个月支付一次利息。
通胀保值债券(TIPS)又称为零息债券,分为5年期、10年期与30年期。财政部每6个月支付一次利息,利率挂钩核心CPI。
美国财政部发债的目的是融资,以供政府日常开销或支付国防、教育、社保等费用。绝大多数债券可在二级市场流转交易。
美国国债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性最高的市场。美国当前国债总额为14.3万亿美元,其中9.7万亿为公共债券,可在二级市场流通;4.6万亿为各政府部门所持有(如社保管理局SSA,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等,这些债券绝大部分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
美国国债的发行方式是怎样的?
对于可在二级市场流通的国债 ,财政部主要通过向投资者拍卖的形式发行。每年的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美国财政部都会公布非正式的国债发行计划表,计划表中的发行日期一般不会再改动,不过确切发行国债时间还是在发行前7~10天才正式公布,包括发行数量和期限等细节。美国国债发行没有承销团制度,每一期国债的发行投标时,全美国的投资者——不论是华尔街的大型公司还是偏远小镇的普通百姓——都有同样的权利参与投标。
美国国债市场的安全性如何?
鉴于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特殊地位,以及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传统观念认为美国国债市场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债券市场。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均给予美国国债AAA的顶级评级。
但是,由于近年来美国国债规模上升的速度过快,很多业内人士对美国的偿债能力表示怀疑。事实上,美国一直在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还债”,即在旧债即将到期时,发售新债来归还旧债的本金和利息。某些经济学家将其归结为“庞氏骗局”,即当某天不再有新的投资者“入场”时,必然会发生债务违约,美国国债市场的坍塌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现在对于投资者来说的话如果就是在选择投资什么的时候以及投资时间方面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去去衡量风险的,而且的话这个风险也是在决定投资出去又是可以收获什么的,但是在这里可以说的话。现在的任何一项投资也不是一定就像预期那样成功的可能性的。
② 美国债券详解
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等债务人为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向债权人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1]
债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借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2]。
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政府债券是国库券。
③ 什么叫对冲
对冲(hedge)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手法。
行情相关是指影响两种商品价格行情的市场供求关系存在同一性,供求关系若发生变化,同时会影响两种商品的价格,且价格变化的方向大体一致。方向相反指两笔交易的买卖方向相反,这样无论价格向什么方向变化,总是一盈一亏。
对冲在外汇市场中最为常见,重在避开单线买卖的风险。
(3)美国国债的对冲产品是什么扩展阅读:
期货和现货的对冲交易,即同时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进行数量相当、方向相反的交易,这是期货对冲交易的最基本的形式,与其他几种对冲交易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这种对冲交易不仅是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同时还要在现货市场上进行交易,而其他对冲交易都是期货交易。
其次,这种对冲交易主要是为了回避现货市场上因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而放弃价格变化可能产生的收益,一般被称为套期保值。而其他几种对冲交易则是为了从价格的变化中投机套利,一般被称为套期图利。
④ 关于货币对冲
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硬货币黄金只能减少损失就像购买欧元一样的。但是没有那么多黄金给你买的,而且国际黄金价格操纵在华尔街手里,不知道当今世界黄金贮备一大半都在美国吗?你买他可以提高价格。只能减少损失,没有别办法,实际上已经造成巨大损失了。只能怪长期以来自己发展方式有问题,去傍美国这个大款。其实中国就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一样,都是出口导向经济,后来不是都被美国玩的好惨,日本经济陷入20多年衰退到今天还没爬出来。台湾现在还是经济低迷物价高涨,还有几次严重金融危机都是美国搞的鬼。我告诉你中国未来几年转型期更加困难,成功的话叫软着陆,否则就是硬着陆。而且中国那么大经济体转型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完成,困难很多。国家在90年代中期就说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民消费,都说了几十年了。说到底就是政府腐败无能效率底下培养不出有用人才,对经济诸多制约。政治上不改革,什么事都做不好。
目前,中国是低工资、高物价,而美国是高工资、低物价,将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这种现象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便是,美国工人仅靠一人之力便能养活全家,而在中国的工薪阶层,即便夫妻二人都有稳定的工作,他们共同负担一个子女仍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还需要父母的接济。为什么中美两国工人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看似在缩小,但中国工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却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共同工作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这种状况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我国的GDP大幅攀升,但居民储蓄的上升却非常缓慢。如果储蓄可以用来衡量财富的指标,那么我们这几年的GDP尽管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却和老百姓的关系不是很大,因为老百姓的财富并没有相应的增加。也就是说,老百姓财富的增长速度和国家GDP的增长速度差距逐渐拉大。国民的收入跑不过GDP的增长,更严重的是,我们国民的收入竟然也跑不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所以,这次两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国民收入水平要与GDP同步增长。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实呢?答案十分简单:中国财政。
无论是美国的低物价,还是中国的高物价,都是中国财政运行的结果。这也是美国政府如此关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
首先,美国低物价与中国的财政补贴有一定的关系。中国外贸的财政补贴政策,一是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按商品发放;二是通过亏损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发放。
其次,中国的高物价,则是中国实行高额税收和通货膨胀的结果。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最高竟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国老百姓每购买100元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惊人的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扶摇直上。
但情况并不仅仅如此,问题还远没有结束,中国老百姓还要承担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货膨胀的损失。因为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照大约1:7的汇率增发7元人民币来加以平衡。以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2.3万亿美元来算,国内由此增发的人民币要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3.4万亿元市场货币流通量的近5倍。这些由外贸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就会相应大幅上涨。
由此,我们也看到一个让老百姓欲哭无泪的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
生产的商品出口到了国外,由此换取的美元也借给了国外,而把借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上,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废纸”。
这些增发的“废纸”与现有货币一起流通,必然会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其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不仅损失了出口商品那一大部分财富,连手里的货币财富也都遭受贬值损失。
而美国的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而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这样货币减少而商品增加,钱少物多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
再加上流向中国的美元又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就可以用中国的这些钱来增加公共品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这又提高了美国老百姓的购买力。
总之,如果站在中美两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事实将更加清晰,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用美元买走了,而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买了美国国债;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现有货币的贬值。
结果是,美国给中国印发美元纸币,中国给老百姓印发人民币纸币;美国用这些纸币为美国老百姓换来了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中国则相反,由于纸币的大量增加而稀释了人民币的币值和群众的购买力。
形成这个中美财富魔方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货币增发和商品增加之间的分离:即中国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而新增发的货币却留在了中国市场,不断稀释着老百姓手里货币的购买力。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趋势。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却反过来低工资高物价的奥秘。
⑤ 为什么避险资金进入美国能对冲全球央行对美国国债的做空如何对冲的
首先,当前大背景是美联储进入了加息周期。
在利率不断上升的时候,由于对收益率要求的提高,已经购买了的债券的价格是下跌的。而大部分国家,比如中国,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大部分都购买了美国国债,价格的下跌是对外汇储备造成了损失。所以说,为了规避外汇储备的损失,央行需要卖出一部分国债。
而另一方面,各种资金进入美国的目的就是,就是借助美联储升息,将各种货币兑换成美元,配置美元资产,提高收益率。比如人民币,在美联储升息的情况下,大量的资金就会将国内的人民币换成美元流出,流向美国,追求更高的收益率,从而造成大量的人民币卖出。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会有很大的贬值压力,而美元升值,换成美元,配置美元资产更加有利,进一步加剧了资本由国内流向美国。而由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就需要向央行兑换,在外汇储备紧张的情况下,各国央行也会卖出美债,将美元用于应对汇兑压力。而卖出美元债券空置的外汇储备,也需要进入美国配置其他资产,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所以说,严格来说,大量资金进入美国,并不是对央行卖出美元债券的对冲。资本是逐利的,哪里收益率更高流向哪里。这是根本的原因。央行卖出美元债券,将外汇储备配置美元资产,一方面是为了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两一方面也是全球其他资金的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压力导致的。
⑥ 美国国债抵押品是什么
没有抵押品,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就是美国国家的信用。
就像我们买国债,就是相信政府不会垮,只要国家在,自己的钱就可以回来。
美国国债也是一样,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这既是实力,也是一种信用。
在信息社会,信用也是一种资产。
⑦ 美国国债问题
这些钱不是说我们专门拿人民币换美元到美国去买国债。
而是在国际贸易结算的时候,我们获得的以美元计量的收益充入外汇储备,而这些储备不可能全部存入银行放着,而是多元化的投资和管理,比如购买美国债券,降低风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收益。而选择美国国债是因为美元一直是国际货币,美国的债券市场较为发达,当然成了投资首选。
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因为过多投资美国债券而受损失,我们也无可奈何,巨额储备回流在操作上不是短期能实现的,而且回流是否会造成过多的流动性很难说。而大量抛售美国国债我们损失也会很大,而且这其中还有大国间的博弈。
我的回答有点白开水~不知道是否清楚
⑧ 买美国债券是不是可以对冲人民币升值
买美国国债主要不是为了对冲人民币的升值或者贬值。但是可以有这个功能。
首先,在中国国内,如果美圆太多了,相对与人民币就会贬值,因为国内的钱太多了,钱太多了就会贬值,那样人民币就不值钱了。相反,买美国的债券,就相当于把国内外汇储备的美圆借给了美国。咱门国内的美圆就少了,总体的钱数量少了,人民币相应就会升值。但是,这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其次,买美国债券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让外汇储备升值,因为国内的美圆太多了,放在银行,银行是要给利息的,利息从什么地方来啊?于是买美国债券!这样能从美国那得来美国的债券利息!简单的说,就是用外国的利息堵上国内的利息,填补空缺!这样银行和国家就不吃亏!
最后!现在买美国的债券,主要是为了帮助美国,保持美圆在国际上的地位,美国是经济大国,保护他们国家的经济,对我门国家对外出口有好处,只有美国先从金融危机中解脱出来,中国才能转危为安。也就是买债券,给他钱,让美国用钱支持自己国内的经济。同样,也为了防止人民币的贬值或者升值,国家会相应的增持或者减持美国债券。 这样也是对美国经济的一种控制。所以西拉里来中国都希望中国多买美国的债券,但是中国政府说话打官腔,买不买不说清楚,这让美国很头疼,不敢轻视咱们。中国真是高明。我为自己的 国家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