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做保险售后工作时,客户表示对之前的服务不满意,我们应该怎样回复
客户对你们之间的工作服务不满意,你们应该好好向客户去表达自己的歉意,达成谅解。
⑵ 卖保险时候当客户说考虑怎么回复客户
之所以是“通用”,是指不管你卖什么类型的保险,不管是趸交还是期交,不管是年金还是重疾还是终身寿,客户都有可能拿这四句话来拒绝你。
——保险都是骗人的,别跟我说保险。
——我买过了,我不需要。
——你说的这么好,你自己买了没?
——我回去考虑一下/跟家人商量一下。
这四个拒绝都非常常见,当然每一个都有对应的解决方式和话术(戳这里回看→保险都是骗人的?客户常见6大异议处理(纯话术))。今天我们就着重聊一聊第四句,客户总要回家想想或商量,怎么办。
1
话术先治标
有句话要说在前面,经常有伙伴问我如果客户回家考虑了我们该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我们的洪荒之力都要用在现场促成上,想想看客户在你面前都没有买,你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回家以后还会回来买呢?
所以碰到客户有这样的反应,我们要先判断客户是敷衍,还是真的对产品有了点兴趣。
如果是敷衍,那针对该产品这次面谈可以结束了,因为你不管说什么,客户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对该产品产生购买欲望。
如果是真的有点兴趣,但不能现场决定的,可以参考以下话术:
第一步:肯定并理解
您有这样的想法我很理解,毕竟一年要交这么多钱,换做是我,我也会考虑一下的呢。
注意:理解不等于认可,但这一步不能省,主要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避免一上来就跟客户硬碰硬。
第二步:解释
只是呢您想想看,我们总要拿着东西回家才能考虑吧,你空着两个手回去能考虑什么,或者跟家人商量什么呢?估计到家您连这个产品叫什么名字都记不得了,更别说什么亮点好处了,对不对?
注意:这里的“对不对”不是真的在问客户,只是一个互动,不管客户点头还是摇头,我们都可以继续往下讲的,只是应对的方式略有差异而已。
第三步:给出建议
所以这样,我们今天先把它给办了,您把这些材料带回家,您爱怎么考虑就怎么考虑,爱怎么商量就怎么商量,如果您或者您家人还是不同意,那也没关系啊,保险有15-20天的犹豫期(产品不同),您尽管在犹豫期内拿来退好了,又不会少您一分钱。您所有的成本就是可能多跑一趟,但这个成本跟您能买到一款非常好非常适合您的产品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了。
注意:这个建议说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有底气,对产品有信心,营销伙伴的气场和煽动性也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第四步:促成
这里就不放话术了,促成的方式有很多,默认购买法啦,二择一啦,什么都行,但一定要有这个动作,临门一脚的重要性我想营销伙伴们都知道。(延伸阅读→厅堂营销不出成效?怎样才能做好“临门一脚”)
以上话术经过一线实际验证,留住客户现场购买的几率超过30%,是非常有效的。
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去编制适合自己的话术,毕竟上面的内容只是抛砖引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但问题在于,话术只是治标,不能治本;是应对现场状况的,而不能预防或避免。
出现客户要回去的问题,是在于客户在听产品的时候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现场拍板的可能性当然就会降低。想想我们自己,其实不也一样嘛。
所以想让客户能现场购买,最好的做法是让他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准备,现场的沟通只是用来促成而已。
2
营销前置来治本
话术治标,但是未必能治本,我们总不能每一次都跟着客户的脚步走,那再多的话术也未必够用,甚至也未必有效。
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怎样把这样的情况避免了、预防了,面谈的时候才会相对轻松。
所以营销前置就非常重要了。
举个例子:
我们经常会组织保险沙龙,伙伴们一听是保险沙龙就会觉得邀约客户是个大问题。
能来的客户早就来了,该买的也早就买了;不来的客户就是不来,本身对保险就有负面看法,你约了也没用。
更何况,就算客户来了,现场也未必能买。挂零的沙龙——尤其是网点小型沙龙——比比皆是。
这个难处我能理解,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但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看,那些决定购买的客户,是为什么能做到成功的现场促成呢?
客户筛选的好是一个方面,这是根基;另一个方面是,在沙龙之前,这些客户就已经做过了预先沟通或一次营销。
当客户带着对产品的一定了解和兴趣再参加沙龙的时候,就更容易被从众心理、现场活动所影响,从而产生购买决定。
这样的客户买了,我们才放心。
要不然就算客户现场填了投保单,只要还没划账,一切都还会有变数:是不是会回去就后悔了?是不是那个冲动冷了下来就放弃了?犹豫期会不会过来契撤?这些都会让我们内心不安。
沙龙是这样,现场营销也是一样。
当我们跟客户面谈的时候,其实应该就已经到了促成的环节了。毕竟反复约客户过来有一定难度,我们也不能像保险代理人那样频繁上门面访,创造反复促成的机会。
所以,当跟客户面谈以前,我们的营销前置也是一定要做的。
营销前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观念传递。
短视频也是一种,比文字有时候更加有效,因为能在短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还能更直观地建立营销伙伴的个人专业品牌。
这些通过微信都能实现。要知道微信的作用不光只是发广告:单发、朋友圈发、微信群发,那不叫营销前置,甚至确实会让客户屏蔽。
从产品营销的角度而言,微信是要传递观念、初步沟通、电话铺垫、约定面谈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粗暴地发产品等着客户回应。当然电话也要配合,毕竟有些信息光用文字未必能讲清楚,包括邀约,在电话里也更直接有效。
⑶ 巧妙回答:客户说不需要保险我们要怎么说
你的想法可以理解,我很多朋友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后来才发现,原来保险并不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买的,保险不是必需品,但却是必备品,就像汽车的备胎一样,让你在走长途的时候更安心一点。保险就是在不需要的时候买的,当你需要保险的时候,你已经买不到保险了。
⑷ 怎样处理保险客户异议
1、忽视法 所谓“忽视法”,顾名思义,就是当客户提出一些反对意见,并不是真的想要获得解决或讨论时,这些意见和眼前的交易扯不上直接的关系,您只要面带笑容地同意他就好了。 对于一些“为反对而反对”或“只是想表现自己的看法高人一等”的客户意见,若是您认真地处理,不但费时,尚有旁生支节的可能,因此,您只要让客户满足了表达的欲望,就可采用忽视法,迅速地引开话题。 忽视法常使用的方法如: 微笑点头,表示“同意”或表示“听了您的话”。 “您真幽默”! “嗯!真是高见!” 2、补偿法 潜在客户:“这个皮包的设计、颜色都非常棒,令人耳目一新,可惜皮的品质不是顶好的。”销售人员:“您真是好眼力,这个皮料的确不是最好的,若选用最好的皮料,价格恐怕要高出现在的五成以上。” 当客户提出的异议,有事实依据时,您应该承认并欣然接受,强力否认事实是不智的举动。但记得,您要给客户一些补偿,让他取得心理的平衡,也就是让他产生二种感觉: 产品的价格与售价一致的感觉。 产品的优点对客户是重要的,产品没有的优点对客户而言是较不重要的。 世界上没有一样十全十美的产品,当然要求产品的优点愈多愈好,但真正影响客户购买与否的关键点其实不多,补偿法能有效地弥补产品本身的弱点。 补偿法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效果也很有实际。 例如艾维士一句有名的广告“我们是第二位,因此我们更努力!”这也是一种补偿法。客户嫌车身过短时,汽车的销售人员可以告诉客户“车身短能让您停车非常方便,若您是大型的停车位,可同时停二部车 3、太极法 经销店老板:“贵企业把太多的钱花在作广告上,为什么不把钱省下来,做为进货的折扣,让我们的利润好一些?”销售人员:“就是因为我们投下大量的广告费用,客户才会被吸引到指定地点购买指定品牌,不但能节省您销售的时间,同时还能顺便销售其它的产品,您的总利润还是最大的吧!” 太极法取自太极拳中的借力使力。澳洲居民的回力棒就是具有这种特性,用力投出后,会反弹回原地。 太极法用在销售上的基本做法是当客户提出某些不购买的异议时,销售人员能立刻回复说:“这正是我认为您要购买的理由!”也就是销售人员能立即将客户的反对意见,直接转换成为什么他必须购买的理由。 我们在日常生活上也经常碰到类似太极法的说词。例如主管劝酒时,您说不会喝,主管立刻回答说:“就是因为不会喝,才要多喝多练习。”您想邀请女朋友出去玩,女朋友推托心情不好,不想出去,您会说:“就是心情不好,所以才需要出去散散心!”这些异议处理的方式,都可归类于太极法。 4、询问法 客户:“我希望您价格再降百分之十!”销售人员:“××总经理,我相信您一定希望我们给您百分之百的服务,难道您希望我们给的服务也打折吗?”客户: “我希望您能提供更多的颜色让客户选择。”销售人员:“报告××经理,我们已选择了五种最被客户接受的颜色了,难道您希望有更多的颜色的产品,增加您库存的负担吗?” 询问法在处理异议中扮演着二个角色: 透过询问,把握住客户真正的异议点: 销售人员在没有确认客户反对意见重点及程度前,直接回答客户的反对意见,往往可能会引出更多的异议,让销售人员自困愁城。 销售人员的字典中,有一个非常珍贵、价值无穷的字眼“为什么?”不要轻易地放弃了这个利器,也不要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已能猜出客户为什么会这样或为什么会那样,让客户自己说出来。 5、“是的如果”法 潜在客户:“这个金额太大了,不是我马上能支付的。”销售人员:“是的,我想大多数的人都和您一样是不容易立刻支付的,如果我们能配合您的收入状况,在您发年终奖金时,多支一些,其余配合您每个月的收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让您支付起来一点也不费力。” 人有一个通性,不管有理没理,当自己的意见被别人直接反驳时,内心总是不痛快,甚至会被激怒,尤其是遭到一位素昧平生的销售人员的正面反驳。 屡次正面反驳客户,会让客户恼羞成怒,就算您说得都对,也没有恶意,还是会引起客户的反感,因此,销售人员最好不要开门见山地直接提出反对的意见。在表达不同意见时,尽量利用“是的如果”的句法,软化不同意见的口语。用“是的”同意客户部分的意见,在“如果”表达在另外一种状况是否这样比较好。 “是的如果”,是源自“是的但是”的句法,因为“但是”的字眼在转折时过于强烈,很容易让客户感觉到您说的“是的”并没有含着多大诚意,您强调的是“但是”后面的诉求,因此,若您使用“但是”时,要多加留意,以免失去了处理客户异议的原意。 6、直接反驳法 客户对企业的服务、诚信有所怀疑时。 客户引用的资料不正确时。 出现上面两种状况时,您必须直接反驳,因为客户若对您企业的服务、诚信有所怀疑,您拿到订单的机会几乎可以说是零。例如保险企业的理赔诚信被怀疑,您会去向这家企业投保吗?如果客户引用的资料不正确,您能以正确的资料佐证您的说法,客户会很容易接受,反而对您更信任。 使用直接反驳技巧时,在遣词用语方面要特别的留意,态度要诚恳、对事不对人,切勿伤害了客户的自尊心,要让客户感受到您的专业与敬业。
⑸ 如果客户说我有保险了,不需要,该怎么回答
首先你要恭喜客户已经有了一份保障,这证明客户有保险理念这很重要,之后沟通的重点是如何让他消除戒备心,和你交流并愿意由你来给他分析保险方面的需求,这种理由不是他拒绝继续购买保险的真正理由,你把客户的戒备心消除了,才会涉及以后的专业化行销流程。
⑹ 客户说对产品不满意,我们该如何弥补
如果自己有责任,那就要勇于承担。因为你说是一个很好的客户,这样的客户是需要维护,做榜样给其他客户看的。因为没有说具体的产品,及不满意的地方,其他的帮不上了。
⑺ 对银行保险业务产品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
产品本身没错,每种产品的设计都是在保障风险的前提下设定的。错误在于保险销售人员无限地扩大了产品的分红(银行保险主要体现在分红上,基本不和客户说对于风险的保障,因为这不是个险,不可能花很多时间来说服你,再说银行排队的人又多,保险业务员或者银行职工只能以简短地说明来描述这种产品特性和价值),而对其他不利因素(诸如退保的现金价值,红利的不确定等)则加以规避或者隐瞒和无限缩小一笔带过...等等。在于销售技巧的角度来说这样是没错的,因为没有一家公司会突出自己产品的缺点,但在于消费者来说就有一定的误导嫌疑。所以我国的保险销售市场不规范,业务员没有一定的约束机制,才导致了很多人对保险不满意,有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