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平台 > 理财产品送礼品小心被忽悠

理财产品送礼品小心被忽悠

发布时间:2021-08-02 12:01:45

㈠ 小心被忽悠了

28-18=10(元)

100-10=90(元)

㈡ 同学做理财的 被忽悠的 全部积蓄20万都放进去了 说是7月底延期兑付 可是突然又说公司不干了

报警!留存必须证据,最好把和他以及和他们公司的谈话内容视频或音频录音录像,作为证据。然后该起诉起诉,该仲裁仲裁。反正第一步先报警,看警察怎么说,然后再决定是起诉还是怎么,需要找律师必须得找。

㈢ 买银行理财产品被坑了怎么办

一般银行的理财是最安全的。如果是被银行忽悠,购买前没有看产品说明书,就只能下次小心了,记住教训

㈣ 怎么退建行的理财产品,被忽悠每年存3000连存5年才能取,现在又说10年才能取,怎么退了他

你买的不是保险吧,最好去核实一下

㈤ 我存了一年的15万在邮政储蓄说理财,也没有看签了字送了1套被套,说一年之内不能取,一年后利息5千多

邮储银行的理财品种比较多,你买的这种一年期理财属于收益偏低的一种,他们给了赠品把你给蒙住了,一般一年期理财收益达到7千左右的产品很多银行都在销售,邮储银行的理财收益5千多是比较低但很可靠。理财产品就是不能提前支取的。你没被骗。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都比较低,以后再买时多看几家银行的理财选择收益相对比较高一点的就可以了。

㈥ 如何避免被银行的理财人员忽悠

你好:
你不可能了解银行所有的理财产品,不被忽悠的方式就是认真看理财协议的条款,觉得不对就要认真问,明白了再签 OK!!

㈦ 哪类理财产品最忽悠

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只有避险而为,才能不被忽悠。 只卖给高端客户的理财产品预期两年收益率为12%,结果到期累计亏损16.45%,你信或者不信,事实就摆在那里。令人郁闷:还以为自己买的是香饽饽呢,谁知道是“毒药”。 结构性理财产品最不靠谱 根据银率网统计,在2012年25462款到期的理财产品中,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共有22108款,其中有180款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率,这些产品全部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在180款未达到预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有12款结构性理财产品甚至出现了零负收益。按挂钩标的划分,有9款零负收益的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为股票和基金,另外3款挂钩于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不同挂钩资产的结构性产品到期表现差异明显,在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180款结构性产品中,挂钩基金的产品占比高达35%,其次是挂钩于大宗商品的理财产品,占比接近30%,挂钩汇率和股票的理财产品比例分别为24%和18%。 可见,结构性理财产品实现最高收益的不确定性要远远高于常规理财产品,其主要挂钩标的是股票、海外基金、黄金、汇率及原油,由于其市场走势无法判断,这类产品有时会给投资者带来个大馅饼,也会送来一个铁饼。 公众普遍对外资产品存误解 最近很多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零、负收益或未达预期收益等投诉屡见报端。其实,去年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最高预期收益率排名前10的产品均为外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都超过20%,其中星展银行9款,花旗银行1款。根据普益财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12936款,其中有8083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81%。按照银行类型分类,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分别发行了2361、3034、1913、454款,其中平均到期收益率分别为4.30%、4.97%、4.95%、5.60%。 从上表中可见,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虽然最少,但平均收益最高。因为在理财产品的开发和发行上,中外资银行各自具有优势。外资银行的交易对手和交易工具更全球化、多样化,设计的产品多币种,高风险、高收益,主要致力于拓展境内的高端理财市场,客户的知识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较高;中资银行设计的产品除了少数的证券投资基金类产品外,多以风险较低、收益稳健为主,发行固定收益类产品上具有先天优势,客户以境内普通居民为主。 何为忽悠人的理财 理财市场自出现以来,许多投资者报怨,自已的血汗钱被银行忽悠了,损失惨重。可也有银行的理财人员“吐槽”,说客户知道产品特点,亏了钱讹人,双方各执一词。 客观地说,银行向市场推出的每种产品都有风险和相应的收益,如果能在产品说明书上做出充分的揭示,即使这种产品亏损了,也不能算是“忽悠”的理财产品。银行向市场推出各种类型的产品,向客户提供的是一种获利的可能,而非保证。可是许多人有一种思维的贯性,认为银行的产品一定是安全的,结果购买银行的产品是出于对银行的信任而非对产品的了解。这其实造成了理财供需双方的理解错位,也是理财产品高投诉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知道证券、基金、信托等行业给客户造成的损失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都要比银行大得多,但极少见有人投诉证券公司,因为他们知道证券投资所包含的风险。 当然也有一类是客户真正地被忽悠了,原因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销售过程。由于银行的销售人员出于个人利益或业绩的考虑,向客户推荐不适合客户的产品,并在销售过程中故意夸大产品的收益,隐瞒风险,误导客户的决策。这种行为是应该受到惩罚的。 如何防范被“忽悠” 作为投资者,首先应该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基本的评估,清楚要投资的资金闲置时间,未达到收益甚至本金损失自已是否能够承受,进而再选择不同风险及期限类型的产品。 第一,判断销售人员有没有误导客户。是否夸大收益,是否客观告知投资者产品存在的风险、资金的投向。对于那些信誓旦旦地保证、或称有内幕消息的销售人员,要保持足够的警惕。第二,买熟悉的产品,如无专业背景或十足把握,尽量要少碰那些陌生的产品,要学会看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不能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 赚钱是不容易的,理财要足够小心。在投资时,投资者可以接受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但无法忍受被忽悠带来的痛苦,所以,有必要对目前比较热的理财忽悠人的话题,做一个充分客观的了解。 编辑:崔彬彬

㈧ 在银行被忽悠办理理财怎么退

可以在手机银行里操作,点击我的理财页面,选中买的那款理财产品,有赎回的标识,点击就可以赎回了。

阅读全文

与理财产品送礼品小心被忽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