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保险 > 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保险市场

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保险市场

发布时间:2021-10-31 17:27:56

❶ 目前国内有哪些比较成熟的互联网保险公司

互联网保险在近几年迅猛发展,网上购买保险已经是超过3.3亿人的选择,很多人也都享受到了线上购买保险的便利。所以,互联网保险是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今天,奶爸就来给大家盘点几家排名靠前互联网保险公司。

中国互联网人身险最新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但肯定还有不少朋友想问奶爸:这些互联网保险公司平时都没怎么听过,那它们究竟靠不靠谱呢?与传统线下保险公司对比,它们又具有哪些优势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朋友们其实可以不用太过担心。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保险公司,它们在设立时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得到银保监会的批准。

互联网保险往往比传统线下售卖的保险便宜。

我们买保险时交的保费,是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两部分构成的,附加保费又包括了承保成本和经营成本。

而互联网保险利用它线上进行的优势,为大家节省了大量的承保成本和经营成本,所以保费的价格也就相应地降低了许多。

其次,在网上购买保险更加方便快捷。

选择产品和投保时,直接在网页上浏览购买即可,不用自己到处奔波。

核保时可以选择智能核保或者人工核保,被拒绝的可能性更低。选择智能核保的话,即使健康告知没有通过也不会留下痕迹。

理赔时可以直接在网上申请理赔、上传理赔资料,不用像传统那样去线下报案、提交资料。

不过自己在线上投保,没有代理人帮忙的话,繁杂的保险条款看起来实在是令人头疼。各种除外责任、健康告知条款,也要求投保人自己有一定的保险知识。

那么怎么办呢?不要着急,来奶爸保的公众号,我们有专业咨询师提供保险配置以及条款讲解服务。

最后,在网上可以浏览对比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

传统在线下购买保险,大家往往是确定了保险公司,再去咨询保险产品,这样的话大家的选择范围就变小了。如果不满意,去了解其他保险公司的产品,也十分麻烦。

而互联网保险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保险公司,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各款产品的价格和差异,十分的方便。

在网上购买保险还有不同的渠道可以选择。

①传统保险公司官网,如平安保险、太平保险的网站。

②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它们同样持有专业牌照,不过没有线下的销售网点。

③第三方专业代理平台。它的优势在于有专业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为大家比较不同保险公司产品的优劣。《网上买保险靠谱吗?关于保险销售渠道的选择指南》

总结:

总的来说,互联网保险优缺点都有,但优势会更加明显,因为这取决于个人,只要你了解清楚保险知识,明白自己的需求,在互联网保险里找到合适自己的保险并不难。

望采纳!

资料来源:奶爸保

❷ 保险公司布局互联网

互联网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第三方保险网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销售的经营管理模式。当前持有互联网保险牌照的保险公司有众安保险、泰康在线、易安保险和安心保险。
互联网保险的市场空间包括两个部分,增量部分是保险市场的自然增长和互联网创造的新生保险需求;存量部分是互联网保险对传统保险渠道的替代。足够大的保险市场为互联网保险提供了发展空间;此外,保险行业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提升效率和改善用户体验的空间。
保费规模持续增长
我国保险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保费收入规模从2013年的3880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3.1万亿元,几乎增长了10倍。从增速来看,从2011年起,保费收入的同比增速稳步上升,2016年的增速创2008年以来新高,达到27.5%。
如今互联网保险已经成为了保险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张,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223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69倍。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1431.1亿元,其中,人身险半年保费与2015年全年人身险保费接近。
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机构逐年增长
截至2017年上半年,国内共有129家保险机构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传统保险公司大多已经通过自建网站、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模式开展了互联网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基本已全部触网。2016年中国保监会记录的95亿份新承保保单中,约有65%在互联网销售,截至2016年3月互联网保民已经超过3.3亿。
互联网保险险种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在互联网保险的险种结构方面,出现了明显转变的趋势。其一是由产险向寿险的转变,在2013年时互联网保险中产寿险占比为8:2,而到2016年及以后变为了2:8;其事是由标准化险种逐渐向非标准化险种转变,曾经互联网上销售的产品主要是车险、意外险等类型产品,而到
2016年投违险、年金险和万能险等非标准化险种占据了互联网保险绝大多数的保费规模收入,2017年以来年金险和健康险占比又在持续上升。
互联网保费规模持续增长,近两年车险受政策调整影响较大。互联网保费收入高达2347亿元,其中财产险和人身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03亿元和1945亿元,互联网人身险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3%。整体互联网保费同比增速仅5%,渗透率从2016年9.2%下降至7.6%,2017H1渗透率只有58%。
互联网保险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巨头公司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
2013年由阿里、腾讯以及平安共同设立的众安保险获得国内首个互联网保险牌照,近年来以网络、阿里、腾讯以及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更是持续在保险领域布局,其中尤以阿里及旗下的蚂蚁金服最为积极。其中阿里控股国泰产险,全资设立蚂蚁韵保和保进保险,腾讯控股的微民保险于2017年11月正式获批,网络也于今年10月正式完成对黑龙江联保龙江保险公司的收购。京东步伐相对较慢,2015年就拟设立的互联网财险公司至今未有实际动作,但刘强东在2017京东开年大会强调一定会做保险,并且正在申请保险牌照,同时不排除投资购买的方式。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❸ 《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析报告》

3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车险综改、意外险改革、信用保证保险新规等监管因素综合影响,互联网财产保险累计保费收入797.95亿元,同比下降4.85%,低于财产保险市场同期增长率近9个百分比;互联网财产保险累计承保保单数量279.51亿件,同比下降0.92%。
《报告》指出, 2020年,一方面,疫情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投保习惯,倒逼机构提升线上展业水平和数字化能力,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银保监会提出“到2022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鼓励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保险服务。在疫情影响和监管政策的推动下,财产保险业加速了线上化转型进程。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不断创新突破,为保险业数字化线上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互联网保险市场在近年来取得高速增长。
不过《报告》也认为当前互联网保险仍然存在四大风险
《报告》建议财产保险公司应积极提升业务线上化水平,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强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保险公司需借助新兴技术带来的强大计算资源和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对用户数据、保险业务场景数据和外部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快速适配,并建立起应对多元化场景需求、多样化产品类型、多层次产品运营、多维度风险监控要求的智能化保险运营体系。同时围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居民消费等重点领域,迭代创新保险产品,例如拓展UBI、网约车等创新产品,形成更丰富完善的保险服务供给,做厚保险服务的价值,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

❹ 2019互联网保险市场经营主体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互联网周刊杂志简介
《互联网周刊》创刊于1998年,伴随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脚步成长至今,完整见证和记录了网络时代的风云变幻,潮落潮起,是目前中国互联网和IT业界最成功的主流商业杂志之一。《互联网周刊》全面关注在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商业社会正在发生的一切变革,是网络时代的新闻类商业周刊。权威独立的产业观察家、领先半步的思想提供者《互联网周刊》以对商业观念、商业实践和技术趋势的前瞻性报道,成为读者在网络时代获得洞察力的源泉。
《互联网周刊》全面关注在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商业社会正在发生的一切变革,是一本网络时代的新闻类商业周刊。
《互联网周刊》从技术发展的视角解读商业动态,从而构成鲜明的媒体风格,并以对商业观念和技术趋势的前瞻性报道,成为读者在网络时代获得洞察力的源泉。
《互联网周刊》的核心读者群是最活跃的企业管理者和专业人士,他们视野宽阔,乐于接受并善于利用新生事物,是中国商业社会的中坚力量。而那些与网络时代的商业变革进程有联系的其他各界人士,也能从《互联网周刊》获得价值观的认同。
互联网周刊杂志社简介
科学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由前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30年代创建的有较大影响的龙门联合书局合并,于1954年8月成立。1993年8月,恢复使用“龙门书局”副牌。科学出版社比邻皇城根遗址公园,是一个历史悠久、力量雄厚,以出版学术书刊为主的开放式出版社。1993年,科学出版社荣获国家首批“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近年来,科学出版社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组织结构、选题结构、市场结构、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邮局是不能订阅2019的
网上订阅的话可以看看某宝或者杂志云看看

❺ 去互联网企业之后金融机构不断尝试和探索大数据纷纷布局多家保险企业开始应用

很多单位都应用大数据

❻ 互联网将如何改变保险业

2009年初,某保险集团董事长询问内部“我们网上怎么没有卖保险”?于是产品流程系统等很快就绪,但拖着没上线,原因是集团旗下寿险董事长担心冲击传统业务、没点头。

此之前只有泰康在尝试坚持网销长期险,这一段历史时期可以概括为:大保险公司开荒,第三方平台浇水,电商平台助力,其中部分先行者坚持下来,灵活应变,已逐渐收益

2年时间,行内基本确立了三种业态:官网直销B2C、第三方平台分销B2B2C、代理人上网A2C,与代理人、银保、电销、经代等“传统”模式比肩而立。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1、 异彩纷呈

保险公司组建专门组织架构,从项目组到专业科室、独立部门,联合IT部门建平台上产品;或者联合淘宝等大平台,爆款迭出,第三方专业(中民、慧择等)和兼业平台(携程、中航协、移动等)业务稳步增长;监管态度明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在网上买保险……

2、乱象横生

保险公司一窝蜂上网销,不乏动机不纯者:或因原模式滞涨的被迫选择,或好高骛远,或攀比心态,安心踏实求证、开放拥抱互联网的少之又少。

因此无规划、闭门造车者有之,图快上官网商城者有之,创新乏力,多个险企IT部门找供应商要3个月上一个商城网站,多为模仿、少见创新。浮躁,拉着马车上铁轨,一跑就散架。

3、暗流涌动

以三马众安为首,传言第二个互联网险企将落地深圳,国寿、太平洋、新华、太平、安邦、阳光、生命、前海等已开办或筹办独立电商公司,其他行业也纷纷试水借道电商涉足保险,去哪儿、可可西、苏宁……

4、产品单薄

“低价值、低粘度、标准化”的车险、旅游意外险、医疗险、理财险为主,少见长期、高额保险,复杂保险虽有,但交易全程并非在线完成。主要原因是业界尚无统一认识、没有敢于突破性尝试,客观原因则是网络生态的基础配套措施尚不够完善。

网销产品单一化、创新不足,是制约保险电商爆发式增长的最大瓶颈之一。

5、机会诱人

2011-2013年保险试水真正触网,金融互联网概念风起云涌,大数据、云、SNS、移动、支付、微信等铺天盖地,不停挑逗保险公司那颗沉静的心,可穿戴和车载设备又催生了UBI的新机遇。

之前华泰、众安、泰康、人保等产品创新的尝试已初见端倪,高额、长期保险在线销售将是新机会,自会眼花缭乱。

互联网将如何改变保险行业

或许有人预见到了这一波互联网的浪潮,却看不清到底是如何改变的。

互联网将提供大量的新生事物,没有哪个行业主体能全部覆盖、包揽所有的事儿,竞争+合作、合纵连横将是新景观。

先来看一个企业经营的基本公式:

无论是保险等“传统”行业,还是电商“互联网”企业,只要企业经营活动是围绕着这个公式来进行,那么就不存在“颠覆”一说,只是重点、策略各有侧重罢了。

相对而言,传统企业虽说在P和T这两方面不如互联网企业,但这五项工作都一样,最重要的是最终的经营目标都是等式的左边:M,也就是说这个是普适的公式:发现或创造市场、需求,提供产品或服务满足之,从中赚取利润。如果这个公式和理论基础不存在或变了,才能叫做颠覆吧。

商业模式是这五项的偏重、路径不同,本质并无二致:蓝海是模式找到了新P后用产品和服务V来满足,核心竞争力则是R、T、C的独特之处。

互联网更注重擅长P、R,比如发现新市场、粉丝经营;而传统行业则偏于V、T、C,关注营收、利润、报表是否好看。

围绕这个公式,互联网将全面改良整个保险业生态环境,包括既有消费市场、代理人、经代中介、电商平台、保险公司、监管机构这六大要素,还会催生第七个业态要素:公共基础资源供应商,权且称之为“非常6+1”。

1、 消费市场:需求多样化,消费个性和思想行为受到重视

互联网的信息对称功效,让消费者地位上升,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且保险消费意愿由隐形而显性,消费主动性、频次和金额提升,带来更广泛的保险产品创新空间:“保险生活化”成为重要的创新方向,“服务即产品”从隐性理念上升为显性指标,消费者不再为买保险而买保险,保险随着互联网润物细无声渗入衣食住行娱购医甚至感情生活,从经济补偿升格为对冲负面体验的工具,由此将衍生出无数花样翻新的保险产品,或许很多保险产品看上去根本不像保险,更像是服务标准,比如大热的赏月险和大冷的太阳险等(好奇这两个产品都出自同一公司,待遇咋差恁远捏),以及脱光险、小三险、怀孕险(结婚有风险,恋爱需谨慎!),这意味着P和V的增加,同时也昭示着一个令人掉眼睛的道理:在商品社会里,幸福和快乐可以用金钱来量化。

另外,互联网让保险经营企业有机会捕捉到梦寐以求的“售前”数据,在交易之前就能了解目标客户的个性和偏好,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和方案,这意味着R、V的提升和T、C的降低。

2、 代理人:加剧优胜劣汰导致结构性变化

超过300万的庞大代理人,将是互联网带来唯一令人不安的变数。保险公司、代理公司管理失位,让这个庞大的群体争议频频。无疑,作为成本最为昂贵的销售渠道,其阵地已被互联网蚕食,生存空间遭遇严峻挑战:

代理人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将弱化,以往与保险公司讨价还价的筹码,将因为信息技术的进步逐步丧失殆尽,比如“客户是谁的”、“我的工作是自己说了算还是被管着”,比如保险公司将通过网络提供售前增值服务以换取代理人对客户名单的控制权,以及应用LBS技术管控代理人的展业轨迹。

专业技能和展业效能无法提升的代理人势必被淘汰,而先知先觉者主动求变,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客户,或提升专业能力、服务水平,承揽更多品牌、更多品类的金融产品,还会有些代理人将不再独立销售,而是与互联网结合,成为销售链条中的部分环节,催生“O2O”模式,还会有些代理人将转向三四级城市、乡村等互联网不发达的市场。

随着互联网和整个保险产业链发展迅猛完善,代理人规模会缩减、能力提升,在地域和消费者层次分布更为均衡,意味着R、V的提升,同时T和C降低,从而优化经营。

3、 经代中介:大众市场集中度增加

数以万计客户粘度高的兼业经代,和以法人业务为主的专业经代,暂不会受制于互联网。但面向大众市场的经代中介市场份额太小,人才沉淀、资金实力不如其上游的保险公司,没有话语权,没有充裕的资源投入转型,加之历史包袱沉重、不愿看也看不懂互联网,在“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下将被无情洗牌出局,唯一的优势是灵活。

而互联网则可以让“灵活”发挥到极致,保险电商将以分销为主,早期触网的中介电商平台因此而存活并有机会做大。未来此类专业垂直平台也不会太多,最多3~5家,看看谁会是“剩者为王”。

此类平台的致命弱点是用户体验差,产品众多但多受保险公司制约难以改善,影响到转化率R;二是运营成本C高,比如与保险公司的交易对接,就是个头痛的事儿;三是高价值保险产品在线交易的主导权不在自己手上,能否突破需要看别人脸色。

因此,与新兴产业元素合作提高P和V、强化内功提升R同时降低C,需要重点考量,否则其边际成本将无法对抗保险公司直销业务,被边缘化成为保险公司的附庸,投资价值不大。

4、 互联网电商:客大欺店或反客为主

“电商平台”拥有金融保险机构垂涎欲滴的巨大资源:海量的消费数据、关联的行为偏好和商品数据、支付交易入口和潜在的信用数据、庞大的关系链和话题积聚……成为与金融保险机构利益交换的筹码,但贪婪可能导致无法达到降低保险销售成本的初衷,成为为人诟病的房地产第二。

所以设法绕开监管、自己涉足金融保险也不出奇:淘宝率先网罗数十家保险公司吆喝开市,仰仗其大流量用理财类万能险打响头炮,传统保险网络销售却无一例外起色不大。网易搜狐网络等也搔痒难耐跟着起哄,腾讯惦记金融不出奇,自营保险路数尚不清晰,其山头林立的内部经营结构让保险公司眼冒金星。

虽说转化率低、产品单薄这两个硬伤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但流量仍是吸引甚至要挟保险公司的法宝。携程、去哪儿、可可西携一众中小旅游垂直平台,依靠精准流量在航旅意险细分领域闷声发财,甚至开始惦记专业的保险牌照。

保险所需信息量大、细致,数据含金量高,且因其“非标”而充满想象力,存在巨大的衍生金融和其他关联商品市场空间。所以保险虽只是金融的一部分,但电商平台却格外用心:一是寄望于保险产品的创新重点提升V,二是通过“大数据”经营来提升R。

因此,多品类、多品牌、多规格的金融和保险产品创新,是电商平台愿意看到的,也愿意为此做点事情。但其专业程度不足,守着数据金矿未必挖得到宝,那就放下身段、更开放地跟其他新业态合作,淘宝保险孜孜以求想做寿险就是个例子。

5、 保险公司:洗心革面两条腿走路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决策层逐步意识到:保险触网首先要产品创新,但模仿华泰退运险、众安众乐宝、人保手机险、泰康乐业保、安联赏月险等,等于永远跟着别人的节奏跳舞,远远不够。

产品创新首先需要人才和经营观念的变革。鉴于目前市场上没有保险互联网人才,一要打破僵死的薪酬框架,二要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三要改良原有的制度体系,否则即便招来了人也留不住,留得下也干不出事情,优化改良P和V的初衷终将落空。

产品创新不仅仅意味着保险产品形态和价格的变化,更需要洞察互联网全局的视野,以及精算思路、口径、风控理念的变化,挑战的是现有的产品研发以及配套业务运营体系,如快速响应要求原有一板一眼的研发流程、决策链条要缩短,这意味着权力的再分配,将极大挑战现有的管理体系和人性,才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下要求极高的T。

更苛刻的是,产品创新往往意味着价值观的改弦更张和考核机制的变化,这一点往往是保险公司高管和股东难以接受的:

能不能弯下身腰、脱离殿堂,把自己当成白痴?

或者抛弃已有的所谓资源,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地去创业?

愿不愿意让自己高大上的衣冠楚楚,变成极具个性、特立独行的代言人?

肯不肯从保费业绩要求变成粉丝经营的纯投入?

是否承受得起二十出头的毛头小青年拿着数十万甚至百万年薪而不嫉妒?

或许现实不会这么严峻,不过得问问自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行吗?不行,就别碰互联网!

风格保守的保险公司,极有可能无法兼容两种文化环境而导致人格分裂,于是对于互联网这个“新渠道”,最好的处理方法不是作为平行部门或者业务单元,而是干脆分立出去,最少也得是个事业部,或者干脆独立为电商公司,甚至在文化、体制上都需要与原有的池子分隔开来。

成立网销部、找几个互联网背景的人搞营销、自建商城、把产品搬上网去卖的保险公司,必死!用简单思路新增银保、经代这类地面传统渠道可行,但无法触及深层本质、到互联网上玩不转。

文化、环境的改变将是保险公司(也包括其他传统行业)触网的重大课题。电商团队喜欢从互联网行业吸收新鲜血液,狼性十足,与四平八稳亦步亦趋的原有团队血型基因不同,甚至互相视对方为屌丝,风格冲突、难以融合,造血不成反失血,此类案例已屡见不鲜,切记吸取教训!

最近网传马明哲巡视旗下金融科技公司不着正装、某保险IT团队取消晨会、各保险电商公司职场独立,或弃用母公司共享资源等,都是这个兆头。

即便如此,仍会有不少保险公司艰难跋涉。随着互联网让生态圈扁平化,品牌影响力在线上比线下影响力更大、马太效应愈显,如小品牌无法做到在某个细分领域有个独特的三招五式,而去红海里跟大品牌同质化竞争,在线上比线下死得更快!

互联网提供了信息、数据的便利性,将使保险公司对于用户属性和行为偏好等数据极度渴求,以满足发现蓝海的战略目标,产品创新色彩缤纷,任何不爽都可能作为保险标的——保险定义的内涵将大大扩充,而且计费周期可能是周、日,折腾精算师们和IT基础架构,之前BI+AI+CRM等积累真正派上用场,甚至涉足数据领域,投资、收购与保险完全无关的数据概念企业,占领行业的“制高点”,控制新的互联网入口:硬件,拼命做大P、降低未来竞争成本C。

进军硬件,意味着数以千亿级、曾一度被认为难以互联网化的企业财产险市场,有望被互联网改变:工控设备的智能化、网络化,将使企业生产运营关键环节的风险数据成为保险公司预知风险、快捷理赔的利器,同时还能大幅度提升竞争门槛、降低保费成本。有一天,企业保险将不再以“年度”作为承保有效期,而是五年、十年的长期合同下、以分钟计的风控周期和动态保费,以及打通上下游生产、消防安保、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储运,甚至ERP等……总之,连接一切!

这也意味着以三马众安面向蓝海为起点,保险公司主体形态的变化:大而全的综合型保险公司之外,极可能诞生面专营某些特定市场(如母婴或学生)、渠道(纯网络渠道如弘康),甚至某些事件(天气、金融衍生)的轻型保险公司,专门为某些特定细分市场提供风险对冲服务。

保险企业经营导向和手法将从“产品导向”转而关注“用户和需求导向”,“我有什么卖给你”的思路逐渐改为“谁要什么、我如何提供”的想法,甚至学习互联网研究和满足人性需求的做法,为大数据下的少数客户个性化服务,而不是面向全人类。

现有保险公司将会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让自己变轻:从现在的IT和局部运营外包,逐步把销售运营、产品研发、客户服务等逐一外包,自己专注于最核心的品牌、产品和内控等,同时催生新的专业市场主体。

未来三五年,网上大众消费市场上只会飘扬着三五杆大旗,大量新生细分市场领域则会彩旗飘飘!其商业模式的特点,是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几乎是无限广泛的数据维度,P和V将爆发性增长。

保险公司暂时不会全盘抛弃现有业务,“两条腿走路”将是大部分保险企业的触网后的选择:轮子得换但车不能停,换不了的话,就让慢快车、高铁和动车都在一个轨道上跑。

6、 监管机构:基于数据高效、前瞻、主动监管

保监会并非人们印象中的“恶婆婆”,提升行业生产力水平是其首要KPI,想方设法做大市场蛋糕比抓误导更重要。因此推进、扶持保险借力互联网的政策将会越来越开放,甚至会主动提供便利条件、鼓励跳出现有条条框框的创新。

同时保监也明白:创新与风险同在,因此如何让监管工作也能“高科技”,提升监管效率,甚至解决“后知后觉”这一长期痛处,互联网当仁不让成为首选的手段,近期紧锣密鼓的“中保信”将有望成为提升监管效率的良方。

中保信这个大一统的平台,从回收车险平台开始,将汇集产寿的承保、理赔数据,不仅可以提升监管效率,其统计分析结果还可以共享给保险企业供其做决策依据,促进行业整体发展。

随着保险公司交易自动化、运营大集中的趋势,行业中可望诞生真正的交易平台,运行的实时交易数据,再加上中保信平台上的结果数据,将更有利于全行业发展,进而实现“事中”的监控,让事后监管提升到“防患于未然”,甚至推出“保险指数”来预测市场发展、调度全局,监管更为科学、前瞻、全面,体现专业和智慧,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央与地方、监管与主体、官方机构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大量博弈,会让这个大一统的过程充满变数。不过生产力的发展,不就是这样披荆斩棘走过来的嘛!

7、 +1:新兴行业配套产业链百花齐放

保险生态圈本身尚不健全,缺失基础性商业元素、第三方中介弱小、缺乏行业价值共识、各自为政的IT行业标准、缺失信用和医疗等公共基础数据,社保与商业保险隔墙而立等等,原因或因为发展阶段不成熟,或者因为灯下黑或短视,或者因为市场格局不够开放,也有商业基础薄弱的历史所致。

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加之市场的力量、监管的引导,以及资本的助推等生产关系要素,一方面将迅速打破垄断和藩篱,另一方面创造大量的新生市场主体。

首先跟保险行业发生关系的公共资源,将是在数据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分发这个链条上有所作为的“数据运营商”,在这个范围内,来自车载智能终端、医疗健康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设备、电子病历等垂直数据入口让UBI(Usage Based Insurance或User Behavior Insurance)成为现实,“迟早与保险行业产生交集”这一愿景让此类创业企业成为风投追逐的热点,甚至不排除有远见的保险公司直接投资,甚至参与制定底层的数据格式和传输标准、与互联网行业争抢数据制高点也不出奇。

而有可能搜集和评估消费者信用的平台,也将成为保险公司关注的焦点。社保、医疗、资产、信用等公共基础数据需要专业化运营(下图绿色部分),将带来商业投资机会。

同时,健全的生态环境还需要独立的、第三方的评级机构如kaopubao.com,建立对保险企业、产品和服务进行评级的通用标准,逐步成为非官方的基本价值标尺、公信力和影响力;有能力汇聚、经营大量零散的长尾数据的第三方平台,将使用BI技术融合资信、医疗、社保,保险反向团购成为现实。加之互联网将让业态集中度更为明显:消费者逐步趋向于一站式采购(上图蓝色)而不是到处搜索对比,可能诞生垂直的大型专业市场平台,淘宝如能解决其专业性问题就具备这个潜质,而前文所提的kaopubao.com则需要解决流量问题。

为了解决保险公司与分销平台之间的高成本低效率的交易对接问题(上图灰色交叉线网),将出现居于第三方、专门做交易接入的纯服务平台(上图橙色部分),类似于证交所,能吃透、执行行业标准化,提供产品发布快速部署和交易接入、结算以及交易数据服务,融合了大数据+云平台概念,通过SAAS提供“软件及服务”。该平台极具投资价值,但能够看到并实现者寥寥。

当数据的品质和数量得以保证时,产品研发、获客、导购、交易、理赔等业务,将逐步外包给专业供应商,实现高度智能化、自动化,进而在另一个方向上挤压代理人生存的空间。

❼ 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状况

互联网保险在过去近20年里经历了兴起、发展以及不断成熟的过程。我们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个时期,分别包括长达10年之久的萌芽期、突飞猛进的探索期、正在经历的全面发展期和即将到来的爆发期。
一、萌芽期(1997年-2007年)
1997年底,中国第一个面向保险市场和保险公司内部信息化管理需求的专业中文网站——互联网保险公司信息网诞生。2000年8月,太保和平安几乎同时开通了自己的全国性网站。2000年9月,泰康人寿在北京宣布了“泰康在线”的开通,实现了服务的全程网络化。与此同时,各保险信息网站也不断涌现。
然而,鉴于当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环境尚不成熟,加之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影响,受众和市场主体对互联网保险的认识不足,这一阶段互联网保险市场未能实现大规模发展,仅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起到企业门户的资讯作用。随着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探索期(2008年-2011年)
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为中国互联网市场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伴随着新的市场发展趋势,互联网保险开始出现市场细分。一批以保险中介和保险信息服务为定位的保险网站纷纷涌现。有些网站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由于互联网保险公司电子商务保费规模相对较小,电子商务渠道的战略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此在渠道资源配置方面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带。保险电子商务仍然未能得到各公司决策者的充分重视,缺少切实有力的政策扶持。
三、全面发展期(2012年-2013年)
在这一时期,各保险企业信托官方网站、保险超市、门户网站、离线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互联网业务,逐步探索互联网业务管理模式。其中,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保险行业也在这一年取得跨越式发展,以万能险为代表的理财型保险引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市场。
互联网保险绝不仅仅是保险产品的互联网化,而是对商业模式的全面颠覆,是保险公司对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保险并不是把保险产品放到互联网上售卖这么简单,而是要充分挖掘和满足互联网金融时代应运而生的保险需求,更多地为互联网企业、平台、个人提供专业的保险保障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保险行业已摸索出一套相对可控、可靠的体系和经验,确立起互联网保险的基本模式。保险公司进军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四、爆发期(未来)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电子商务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电子商务、互联网支付等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保险行业的电商化奠定了产业及用户基础,保险电商化时代已经到来。
未来,移动展业净土掀起互联网保险新一轮高潮,它将围绕移动终端开展全方位的保险业务,包括产品销售、保费支付、移动营销及客户维护服务等一系列业务活动。保险业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可分为四步走:第一是无纸化,将纸质保单转换为电子保单;第二是智能化,在无纸化基础上,实现展业、投保等业务简易、规范操作;第三是客制化,为客户提供回归保障本质的高级定制保险产品;第四是打造智能移动保险生态系统,包括高级定制的产品线,也包括打破时间、空间局限的全方位移动服务。

阅读全文

与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保险市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