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保险合同的条款解释原则有哪些
1、文义解释原则
文义解释原则即按照保险合同条款通常的文字含义并结合上下文解释的原则。如果同一词语出现在不同地方,前后解释应一致,专门术语应按本行业的通用含义解释。
2、意图解释原则
意图解释原则是指必须尊重双方当事人在订约时的真实意图进行解释的原则。这一原则一般只能适用于文义不清,条款用词不准确、混乱模糊的情形,解释时要根据保险合同的文字、订约时的背景、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推定。
3、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原则
按照国际惯例,对于单方面起草的合同进行解释时,应解释遵循有利于非起草人的解释原则。由于保险合同条款大多是由保险人拟定的,当保险条款出现含糊不清的意思时,应做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应有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滥用。
此外,采用保险协议书形式订立保险合同时,由保险人与投保人共同拟定的保险条款,如果因含义不清而发生争议,并非保险人一方的过错,其不利的后果不能仅由保险人一方承担。如果一律作对于被保险人有利的解释,显然是不公平的。
4、批注优于正文,后批优于先批的解释原则
保险合同是标准化文本,条款统一,但在具体实践中,合同双方当事人往往会就各种条件变化进一步磋商,对此大多采用批注、附加条款、加贴批单等形式对原合同条款进行修正。
当修改与原合同条款相矛盾时,采用批注优于正文、后批优于先批、书写优于打印、加贴批注优于正文批注的解释原则。
5、补充解释原则
补充解释原则是指当保险合同条款约定内容有遗漏或不完整时,借助商业习惯、国际惯例、公平原则等对保险合同的内容进行务实、合理的补充解释,以便合同的继续执行。
(1)保险合同是什么约定扩展阅读:
保险合同解除可以分为约定解除、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裁决解除。
(1)约定解除。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约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某种情形出现时,合同一方当事人可行使解除权,使合同的效力消灭。
(2)协商解除。协商解除是指在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某种在保险合同订立时未曾预料的情形出现,导致合同双方当事人无法履行各自的责任或合同履行的意义已丧失,于是通过友好协商,解除保险合同。
(3)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在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形出现时,合同一方当事人或者双方当事人都有权解除保险合同,终止合同效力。
(4)裁决解除。裁决解除是指产生解除保险合同纠纷,纠纷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提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解除保险合同。
对于投保人来说,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有权随时解除保险合同。
但保险人不得解除保险合同,除非发现投保方有违法或违约行为。但是对于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运输工具航程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开始后,合同当事人都不得解除保险合同。
② 保险合同属于什么合同类型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保险合同属于民商合同的一种 ,除了具有一般合同的双务有偿性质以及诺成合同的特征外 ,还具有不要式合同、附合合同以及射幸合同的法律特征。 定义
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 ,以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设立、变更和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 ,收取保险费是保险人的基本权利 ,赔偿或给付保险金是保险人的基本义务;与此相对应的 ,交付保险费是投保人的基本义务 ,请求赔偿或给付保险金是被保险人的基本权利。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保险合同.
有效订立
即意味着订立的保险合同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保险合同 ,否则除法定例外以外 ,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因而 ,保险合同的有效订立事实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双方商定了保险合同的条款 ,即保险合同已经成立;二是保险合同对双方发生法律约束力 ,即保险合同生效。但是在中国保险法理论与实践中 ,对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问题争议颇多 ,一方面是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本身内涵有待澄清 ,另一方面则是涉及到构成二者的要件问题多与保险费交纳、保险单签发等实际问题密切相关 ,尤其是在保险实务中往往因立法的技术问题而使标准难于统一 ,造成许多赔付的纠纷。鉴于此 ,本文将对保险合同的有效订立问题作简要的探讨。[1]
合同主体
保险合同的主体分为保险合同当事人、保险合同关系人和保险合同辅助人三类。
合同当事人
1、保险人保险人也称承保人 ,是指经营保险业务 ,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 ,收取保费 ,组织保险基金 ,并在保险事故发生或者保险合同届满后 ,对被保险人赔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公司。保险人具有以下特征:(1)保险人仅指从事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其资格的取得只能是符合法律的严格规定;(2)保险人有权收取保险费;(3)保险人有履行承担保险责任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2、投保人投保人也称“要保人” ,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 ,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在人身保险合同中 ,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在财产保险合同中 ,投保人对保险标的要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承担支付保险费的义务。
合同关系人
1、被保险人被保险人俗称“保户” ,是指受保险合同保障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被保险人具有以下特征:(1)被保险人是保险事故发生时遭受损失的人。在人身保险中 ,被保险人是其生命或健康因危险事故的发生而遭受直接损失的人;在财产保险中 ,被保险人必须是财产的所有人或其它权利人;(2)被保险人是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3)被保险人的资格一般不受限制 ,被保险人可以是投保人自己 ,也可以是投保人以外的第三人;被保险人也可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但是在人身保险中 ,只有父母才可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
2、受益人受益人是指在人身保险合同中有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第三人都可以成为受益人。受益人具有以下特征:(1)受益人享有保险金请求权;(2)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3)受益人的资格一般没有资格限制 ,受益人无需受民事行为能力或保险利益的限制;但是若投保者为与其由劳动关系的人投保人身保险时 ,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受益人。
合同辅助人
1、保险代理人保险代理人即保险人的代理人 ,指依保险代理合同或授权书向保险人收取报酬、并在规定范围内 ,以保险人名义独立经营保险业务的人。保险代理是一种特殊的代理制度 ,表现在:
(1)保险代理人与保险人在法律上视为一人;
(2)保险代理人所知道的事情 ,都假定为保险人所知的;
(3)保险代理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保险代理人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但须经国家主管机关核准具有代理人资格。
2、保险经纪人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 ,为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合同提供中介服务 ,收取劳务报酬的人。
3、保险公估人保险公估人是指接受保险当事人委托 ,专门从事保险标的之评估、勘验、鉴定、估损理算等业务的单位。
合同客体
(一)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
客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共同指向的对象。客体在一般合同中成为标的 ,即物、行为、智力成果等。保险合同虽属民事法律关系范畴 ,但它的客体不是保险标的本身 ,而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即保险利益。
(二)保险标的是保险利益的载体
保险标的是投保人申请投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个人的寿命和身体 ,是确定保险合同关系和保险责任的依据。在不同的保险合同中 ,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范围都有明确规定 ,即哪些可以承保 ,哪些不予承保 ,哪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特约承保等。
合同成立
含义
按照合同法的理论 ,所谓合同的成立 ,是指合同因符合一定的要件而客观存在 ,其具体表现就是将要约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转化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
判断合同是否成立 ,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也具有实际意义。首先 ,判断合同是否成立 ,是为了判断合同是否存在 ,如果合同根本就不存在 ,它的履行、变更、转让、解除等一系列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其次 ,判断合同是否成立 ,也是为了认定合同的效力 ,如果合同根本就不存在 ,则谈不上合同有效、无效的问题 ,即保险合同的成立是保险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
成立的要件
保险合同是一项民事行为 ,而且是一项合同行为 ,因而 ,保险合同不仅受保险法的调整 ,还应当受民法和合同法的调整 ,所以 ,保险合同的成立一定要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和合同的成立要件。
中国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 ,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中国《保险法》第十三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 ,经保险人同意承保 ,保险合同成立。”依照这一规定 ,保险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有三:其一 ,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其二 ,保险人同意承保;其三 ,保险人与投保人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这三个要件 ,实质上仍是合同法所规定的要约和承诺过程。因此 ,保险合同原则上应当在当事人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达成意思一致时即告成立。
合同内容
保险条款:基本条款和附加条款。
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签订的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投保人的有关保险标的的情况、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保险风险、保险费率、保险期限违约责任与争议处理以及双方当事人的应尽义务与享受的权利。
a、投保人的姓名与住所:明确投保人姓名与住所 ,是签订保险合同的前提。这里需说明几点:被保险人不是一人时 ,需在保险合同中一一列明 ,经保险人核定承保后签发保险单。保险合同中除载明投保人外 ,若另有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还需要加以说明;在货物运输保险中 ,有特别约定:货物运输保险合同有指示式和不记名两种。在指示式合同中 ,除记载投保人的姓名外 ,还有“其他指定人”字样 ,则可由投保人背书而转让第三人 ,在无记名式保险合同中 ,无须记明投保人的姓名 ,而随保险标的物的转移而同时转让第三人。
b、 保险标的:保险标的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与义务所指的对象 ,是保险作用的对象 ,也是可保利益的物质形式。
c、保险风险:是保险人对投保人承担损失赔偿责任或保险金给付的风险因素 ,也必须在合同中一一列明。
d、 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保险价值是指投保人在投保时保险标的用货币计量的实际价值 ,保险金额是指保险人对投保标的的承保金额或订入保险合同中的保险价值 ,它是保险人计算保险费的依据和承担补偿或给付责任的最大限额。
e、保险费和保险费率:
f、 保险赔款或保险金的给付:
g、保险期限:
h、违约责任与争议处理:违约责任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因其过错致使保险合同不能完全履行 ,或违反保险合同规定的义务而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i、 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合同的效力
合同生效
1.保险合同生效的含义
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合同生效”与“保险合同成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险合同成立 ,是指合同当事人就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协议;保险合同生效 ,指合同条款对当事人双方已发生法律上的效力 ,要求当事人双方恪守合同 ,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关系有两种:一是合同一经成立即生效 ,双方便开始享有权利 ,承担义务;二是合同成立后不立即生效 ,而是等到保险合同生效的附条件成立或附期限到达后才生效。
我国采取的是“零时起保制”。即合同成立后的次日零时 ,或附条件成立或附期限到达后的次日零时起生效。
2.保险合同生效的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条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 ,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因而 ,保险合同若要有效订立 ,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缔约能力 ,并在保险合同内容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意思表示真实。
合同无效
保险合同的无效是指当事人所缔结的保险合同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而不产生法律的约束力。无效保险合同的特点是:1、违法性 ,即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2、自始无效性 ,即因其违法而自行为开始起便没有任何的法律效力;3、无效性无需考虑当事人是否主张 ,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主动审查 ,确认合同无效。
保险合同无效的原因
1、合同主体不合格。主体不合格是指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或保险代理人等资格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例如 ,投保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或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缔约行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保险人不具备法定条件 ,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代理人没有保险代理资格或没有保险代理权。如果保险合同是由上述主体缔结 ,则合同无效。
2、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缔约过程中 ,如果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方式致使对方作出违背自己意愿的意思表示 ,均构成缔约中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在这里 ,欺诈是指行为人不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 ,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虚假情况 ,诱使对主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如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 ,明知不存在风险却谎称有风险 ,明知风险已经发生而谎称没有发生等等。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给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的人身、财产、名誉、荣誉造成损害为要挟 ,迫使对方同自己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要挟是确定可能实现的行为 ,而且足以使对方违背自己的意志与其订立保险合同。
3、客体不合法。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没有保险利益 ,则其订立的保险合同无效。
4、内容不合法。如果投保人投保的风险是非法的 ,如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均导致合同无效。
保险合同的特征
有偿合同
有偿合同是指因为享有一定的权利而必须偿付一定对价的合同。
双务合同
双务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相互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合同。
射幸合同
射幸合同是指合同的效果在订约时不能确定的合同 ,即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必然履行给付义务 ,而只有当合同中约定的条件具备或合同约定的事件发生时才履行。
附和合同
附和合同是指内容不是由当事人双方共同协商拟定 ,而是由乙方当事人先拟就 ,另一方当事人只是做出是否同意的意思表示的一种合同。
诚信合同
由于保险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 ,保险合同对诚信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合同。
形式
保险合同采用保险单和保险凭证的形式签定。合同订明的附件 ,以及当事人协商同意的有关修改合同的文书、电报和图表 ,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 ,但保险单仅为保险合同的书面证明 ,并非保险合同的成立要件。通常 ,保险合同由投保单、保险单(或暂保单、保险凭证)及其他有关文件和附件共同组成。其中以投保单、暂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最为重要。
一、投保单投保单又称要保书 ,是投保人向保险人递交的书面要约 ,投保单经保险人承诺 ,即成为保险合同的组成部分之一。投保单一般由保险人事先按统一的格式印制而成 ,投保人在投保书上所应填具的事项一般包括:①投保人姓名(或单位名称)及地址;②投保的保险标的名称和存在地点 ,③投保险别:④保险价值或确定方法及保险金额;⑤保险期限;⑥投保日期和签名等。在保险实践中 ,有些险种 ,保险人为简化手续 ,方便投保 ,投保人可不填具投保单 ,只以口头形式提出要约 ,提供有关单据或凭证 ,保险人可当即签发保险单或保险凭证 ,
③ 保险里的特别约定是什么
保险合同的特别约定指什么
保险特别约定又称特别约定,经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共同约定,附加在一张保单上的特殊协议或条款。它是指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保险单的基本条款外所做的其他约定,其内容是保险人与投保人对于保险合同内容的特殊约定,其效力优于基本条款。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3条第1款与第14条的规定,保险合同属于诺成性合同,只要缔约双方就合同的主要内容达成合意,合同即告成立,在保险合同项下,投保人的主要义务是交付保险费,保险人的主要义务是承担保险责任。
保险合同成立、生效和保险责任的开始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各自产生的权利义务是不同的。一般说来,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如果有约定的生效条件和期限,则于约定条件形成或者期限届满,合同开始生效。
对于大多数合同而言,保险合同生效意味着保险责任开始,即保险责任开始时间和保险合同生效的时间是一致的。
拓展资料:
一、保险合同生效的要件
判断合同是否成立的标准为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具备。如果欠缺成立要件,合同不成立,自然不发生任何效力。所谓“成立要件”又分为一般成立要件及特别成立要件。
一般成立要件包括当事人(一方为保险公司,一方在寿险为投保人,在产险多称被保险人)、标的(即合同内容,包括承保范围、保险标的、保险费、保险期间等必要事项)及意思表示(要约与承诺一致)。至于特别成立要件,则涉及是否是要式合同及是否是要物合同的问题。
如果因合同特别约定将保险合同认定为要式合同及要物合同,那么保险合同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件,才能成立:
1、要约与承诺意思表示一致;
2、保险公司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简称签单);
3、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交付第一期保费或一次性趸交(简称交费)。
保险合同为诺成合同(即不要式合同),当事人就保险条件(标的、费率、危险)互相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成立。保险单的制作与交付,仅为完成保险合同的最后手续,也即证明保险合同是否成立的方法。
保险合同在法律上的效力,并不是自始系于保险单。换言之,保险单的制作与交付,是合同成立后保险公司应履行的义务,其作用虽可作为保险合同的证明,但并不是说明保险合同的成立以保单的制作与交付为要件。
二、什么情况下保险合同无效
已经签订的寿险合同不等于已经生效,同样,曾被认定为已经生效的合同也有可能被追认为无效,但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合同条款中被认为含有危害社会公共安全,违背社会公德或侵犯国家、集体、个人合法权益等内容的;
合同的订立具有欺诈、胁迫等违反公平、公正原则因素的;
投保人投保时不具有投保资格的,例如年龄、经济、身体等条件不合要求或是对被保人没有可保利益;
除未成年人保险外,投保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投保以死亡为保险金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
除未成年人保险外,以死亡为保险金给付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
参考链接:保险法
④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谁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除了具有一般合同的双务有偿性质以及诺成合同的特征外,还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
(2)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
(3)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
《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投保人和保险人;保险合同的内容是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保险合同属于民商合同的一种,其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具有保险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保险合同不仅适用保险法,也适用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等。
⑤ 什么是保险合同格式条款
格式条款又称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如:保险合同、拍卖成交确认书等,都是格式合同。《合同法》从维护公平、保护弱者出发,对格式条款从三个方面予以限制:第一,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有提示、说明的义务,应当提请对方注意兔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予以说明;第二,兔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当事人主要义务、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第三,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保险合同由于其特性,在大多数国家都归其于格式合同。保险合同中确实存在大量的格式条款,按照法律规定,格式条款的提供人有义务提请对方注意其将以格式条款订入特定合同的事实。我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即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格式条款,依照《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日常生活中,大家会遇到许多具有格式条款性质的合同,比如一些供水合同、供电合同,还有最多的,就是保险合同。
对于保险合同的大体内容和一般约定,事先听到最多的是代理人的宣传。在签订时,往往是对方将早已准备好、打印好的合同往我们面前一放,让我么们签字,我们只有签字同意一种选择,否则,只能走人另寻他路。我们知道,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对某一项或多项事情共同的意思表示,合同应当体现签约双方共同的意愿。
那么,对具有格式条款性质的保险合同,由于在签订时没有充分体现投保人、被保险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为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维护合同自愿、公平的基本原则,法律对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的适用就有相关专门性和限制性的规定。
一、增加格式条款提供者一方的充分说明义务
1、《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2、《保险法》第18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二、发生争议时,作出对格式条款提供者一方不利的解释
1、《合同法》第40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时,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2、《保险法》第31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应当做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三、其他有利于投保人、被保险人的法律规定
1、《保险法》第15、16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保险合同另有约定之外,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而保险人不得解除保险合同。这是在合同的法定解除权方面有利于投保人、被保险人的规定。
2、《保险法》第60条规定:保险人对人身保险的保险费,不得以诉讼方式要求投保人支付。这就是说,一旦投保人认为投保时没有完全理解保险合同内容,致使保险合同与所希望的保险保障不符合,或感觉自身经济能力不能满足保险费用的交纳,投保人可以随时解除保险合同,而保险公司不能强制要求投保人继续交纳保险费。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能够采取的救济措施
1、《合同法》第54条规定:对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或者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对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这就是说,当投保人、被保险人认为订立保险合同时受到了误导而错误的签字,或认为保险合同的约定明显不公平,或被人利用自己对保险合同和法律的缺乏了解而签订的保险合同,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有权在一定期限内,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对不合理的合同条款进行修改、变更,或直接撤销保险合同。
2、在投保、理赔或退保过程中,对有争议的条款内容损害投保人、被保险人合法利益的,投保人、被保险人也可以根据法律的具体规定,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起诉保险公司,捍卫自身的权益。我相信,这对维护保险合同双方的长远、共同利益,保证保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有益的。
论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的解释原则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⑥ 保单是什么 保险合同都包括什么
保单是双方签订保险的凭证,保险合同包括保险人的名称和住所;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以及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保险标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八条保险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保险人的名称和住所;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以及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三)保险标的;
(四)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五)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
(六)保险金额;
(七)保险费以及支付办法;
(八)保险金赔偿或者给付办法;
(九)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
(十)订立合同的年、月、日。
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约定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事项。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保险金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
(6)保险合同是什么约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三条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保险人未及时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除支付保险金外,应当赔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⑦ 保险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
合同的内容就是对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由双方当事人自行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是指自然人的姓名、住所以及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自然人的姓名指经户籍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正式用名,自然人的住所是指自然人长期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处所。法人、其他组织的名称是指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名称,住所是指它们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2)“标的”,是指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可以是物、行为,如:房屋买卖合同的标的为买卖的房屋,劳务合同的标的为劳务;标的也可以是智力成果,如技术转让合同的标的为技术成果。
(3)“数量”,是以数字和计量单位来约定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尺度。
(4)“质量”,当事人应对标的的质量作出约定,即标的的外形和性质,可以国家的质量标准为依据,也可经双方约定确定质量标准。
(5)“价款或者报酬”,“价款”是指在以物或者货币为标的的有偿合同中,取得利益的一方要向对方支付金钱,如租赁合同中的租金。“报酬”是指在以行为为标的的有偿合同中,获得利益的一方向对方支付金钱,如运输合同中的运费。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合同中还应规定合同何时履行,在何地履行,履行采取什么方式,这些内容的约定将作为判定合同是否违约的重要依据。
(7)“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应承的民事责任,它以支付违约金和损失赔偿金为主要承担责任方式。
(8)“解决争议的方法”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一旦出现争议,将用什么手段,在何处解决争议。手段包括仲裁、诉讼,地点是指具有仲裁、诉讼管辖权的机关。当事人也可不约定仲裁或诉讼而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⑧ 保险签订的是什么合同
与保险公司签署保险合同后,保险合同的法定有效性便是保险合同效力,若从法律的角度理解,便是保险合同是否有效。
保险合同是否有效力是需要对保险合同进行调查才可完成,保险合同的调查需要根据《保险法》等相关的法律为依据,以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所签订的保险合同条款来进行调查过程,最后判定保险合同是有效合同或无效合同,这个调查与认定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
如果保险合同已经签订,但不具备法律上的效力,那么保险合同则无效。而保险合同无效也存有不同的形式,主要分为三种从原因上划分,这种情形下主要有两种情况,约定无效和法定无效。约定是指如果合同双方进行了合同无效的约定,当约定的理由发生,那么合同无效如果保险合同出现了法律上规定的无效原因,那么便是法定无效的情况。
从范围上划分如果保险合同全部内容都无效那么便是全部无效,若只有部分无效,即是部分无效。比如被保险人的年龄超过的保险合同的最高年龄限制,在进行理赔时,保险公司则只能按照被保险人实际的年龄进行赔付。
从时间上划分这种情况也有两种,一种是从保险合同签订开始便无效的自始无效,第二种是当被保险人失去了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保险合同就失去了效力,这种情况为失效。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