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我行个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可详见产品说明书。
预期收益型:到期收益=本金*理财天数*年化收益率/365天;
净值型:到期收益=赎回日净值*赎回份额*(1-赎回费);
具体收益计算需查看各产品说明书。
【温馨提示】① 理财产品购买至成立期间,即未成立前购买,按活期计息;② 其中销售费、托管费和管理费会在产品运作中扣除,不影响实际收益。
⑵ 预期年化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有什么不同 / 银行理财
1、预期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仅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2、预期年化收益率 - 计算方式:
年化收益率是指投资期限为一年所获的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投资内收益/本金)/(投资天数/365)×100%
年化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
实际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资天数/365年收益率,就是一笔投资一年实际收益的比率。
而年化收益率,是投资(货币基金常用)在一段时间内(比如7天)的收益,假定一年都是这个水平,折算的年收益率。因为年化收益率是变动的,所以年收益率不一定和年化收益率相同。
举个例子:
预期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是主观的、预测的。但是到目前还没有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到期未兑现收益的。业内人士分析,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过程,即开始计息前的几天是没有利息的,这段时间是银行在白白使用,如果算上这几天的话,年化收益率实际是比说明上宣传的年化收益率要小。一般大家只会这样算账: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5%,如果存1万元,那么到期后的利息就是5%×1万元=100元。但是具体到不满1年,甚至几十天的银行理财产品,有人就会套用这样的算法,这样算就不对了。例如市民刘购买了一款7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那么市民购买1万元理财产品后实际收到的利息是10000×5%×7÷365=1.91元,而不是100元。
⑶ 为什么年利率4.18%的银行存款比预期年利率4.8%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
本理财产品委托起始金额为1万元,理财期限95天,收益类型为非保本浮动收益,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8.2%。
⑷ 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都能达到吗
“预期收益”的意思就是不能“保证”收益,收益和本金均由可能因市场情况而产生损失。不过在一般情况下,银行理财还是比较稳健,基本能达到“预期”的收益。
你也可以关注一下“银行智能存款”产品,按照存款保险保障制度,50W以内100%赔付。度小满理财APP(原网络理财)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银行存款产品,如活期产品“三湘银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随时存取,当日起息,节假日无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当日实时到账,无交易日限制,无限额限制;如定期银行存款产品“振兴智慧存”,满期收益率在4.8%左右。
具体您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度小满理财APP下载链接”或者关注“度小满科技服务号(xiaomanlicai)”了解详细产品信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哦!
⑸ 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靠谱吗
银行理财收益率一般为单利且为“预期年化收益率”,也就是“不保证”到期后能够实际达到“预期收益”。预期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365天*产品实际天数;如果是净值型产品,则到期收益=赎回日净值*赎回份额*(1-赎回费)。
可以关注一下中小型银行的“智能银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险保障(根据《存款保险条律》规定:个人在单个银行的普通存款(不包括结构性存款)享受50万以内100%赔付),“利率”在4%-5.5%左右。
如活期产品“三湘银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随时存取,当日起息,节假日无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当日实时到账,无交易日限制,无限额限制;如“众邦多邦利”银行存款产品,靠档计息,最高支取收益率5.0%,转入当日起息,节假日无限制,支取当日实时到账,支持随时支取,无限额限制。非常适合稳健型及以上投资者。
您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度小满理财APP(原网络理财)下载链接”或者关注“度小满科技服务号(xiaomanlicai)”了解详细产品信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哦!
⑹ 银行理财不能靠“最高收益率”引人上当是怎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招聘的时候工资写4000-8000,然后找工作者只看到了8000没有看到4000,比如今年过年的支付宝抢红包,我们都看到了666元,但是谁又知道一分钱的有好几百万呢?所以同样道理,银行不能采用这样的说法,现在的社会,平均值都不正确了。
知道银行最高收益率的不靠谱,消费者能怎么办?他们当然可以选择不再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了。如果要买,也不能只看银行宣传的最高收益率,可能最需要看的是最低收益率了。作为银行,还是要端正经营思想,不要为一时之利忽悠老百姓。我觉得,银行不仅应该公布最高和最低收益率,不仅要保证消费者的最低收益,还要公布和保证最高收益率的实现概率,以便于消费者购买时决策。
⑺ 预期收益18%实际为“零” 这些银行理财你还敢买吗
当然不敢买呀。所以要谨慎理财!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杨宝华说,“最高预期收益率”看上去很美,但在实际上实现的概率很小。比如,有的产品最高收益率是15%,但银行模拟测算的实际预期收益率多集中在2%的水平。一般投资者尤其是老年人,被最高收益率吸引,结果却大失所望。
管住银行的“套路”,还得靠制度
然而,对于消费者的这些抱怨,银行并不认账。因为按照相关规定,理财产品可以承诺保本,但不能承诺固定收益,这是与储蓄或买国债的最大区别。理财产品的回报率,通常是与某类资产挂钩的,包括与外汇、指数、股票或商品挂钩等。由于挂钩资产在市场上起伏不定,相应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存在不确定性,只能用预期收益率来表述,给客户在购买时提供参考。
而且,这个预期收益率只是个参考,并非是对客户的承诺。就算达不到,客户也不能向银行“兴师问罪”。况且,银行还给出了最高和最低两个“预期”,实际收益率没出这个圈,说明“预期”准确,没毛病啊!别说实际收益率没“出圈”,就算比“最低预期”还低,银行也没有任何责任!
银行说的这些,也是实情。因为,市场波动谁也说不准,“预期”就是一个大致的估算,能不能实现谁也保证不了。可是,这就能成为银行随便“预期”的理由吗?甚至靠拔高“预期”推销产品,误导消费者?
实际上,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它是有一定的依据和一整套算法的。那请问银行大佬们: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在3%—5%之间,那18%的“预期”是怎么算出来的?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难怪上海消保委光火,因为真实统计下来,这些所谓的“最高收益率”实现的可能极小,就像扔一个硬币,预测的不是正反面的概率,而是硬币竖起来的概率!这么小的概率,跟天上掉馅饼有一拼吧?
当然,消费者自己也要清楚风险,理财产品是不保收益的,不管银行“吹”得有多高,购买时也要货比三家,市场上大多数理财产品收益率是多少?这家银行以往的产品收益情况如何?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预期收益率高得离谱,您千万别见钱眼开,还是多打几个问号吧。
下面的建议在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时有可能帮到您
不要只看预期最高收益
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股票、股指、外汇、黄金等高风险标的,收益往往是一个较大的区间,比如0-10%,实际到期收益率要参考挂钩的标的在观察期内的表现,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此类产品的时候不能只看预期最高收益率。
明确保本比例
目前结构性理财产品以保本型居多,但一定不要认为保本就是100%保证本金安全,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中的保本比例,有的产品为部分保本产品,如保本比例为90%,则意味着有可能出现亏损10%本金的可能性。
新手慎重购买
如果你是个理财新手,或是缺乏理财经验及知识,不推荐你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如果你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了解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计算方式,并且能承受一定的风险,那么可以考虑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
⑻ 常见银行理财产品陷阱有哪些
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有两种:自有理财产品和代销理财产品。自有理财产品,因为有银行自身信用背书及成熟的团队运作,安全性相对较高;代销产品,是指其他机构与银行合作,将产品放在银行的渠道上进行销售,对于代销产品,银行不负责管理,产品以发行机构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银行理财产品也存在着不少坑,那么我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注意哪些坑呢?首先,很多人到银行里面,看了高收益理财产品就购买,这是不对的。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先辨别清楚产品是银行自有还是代销,如果是代销产品,还要搞清具体的发行机构,看看是否可信。有些老年客户本来是买理财产品的,却变成购买了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了。
再者,即使是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也都不能承诺保本保息,而预期收益率是银行对理财产品最终收益率的估值做出的评估(一般参考以往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但是其并不代表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率。不少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喜欢把预期收益率报得很高,而没有进行相应的风险提示。
比如,银行发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往往与黄金、汇率、国际油价等高风险标的挂钩,虽然预期收益率很高,但实际到期收益率是多少,要按照实际结算后的情况来看。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由于收益波动很大,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率。
再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忌讳的是遇到了飞单或虚假理财。飞单指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出卖不属于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也非银行正规的代销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拥金提成。在通常情况下,银行工作人员往往替房地产商销售信托产品。
虚假理财,指的是银行工作人员私刻银行公章,私自制作理财协议,利用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户的资金,发行根本不存在的理财产品。这往往是,银行工作人员假冒销售理财产品的名义,通过融资获取大量客户资金,再转手借给别人用于投资,收取更高利息。如果投资成功了,对方还本付息相安无事,如果借款方还不出钱,那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钱很可能打水漂。
为了避免出现购买到非本银行的理财产品,建议大家:①尽量到网银或者手机银行上购买理财产品,以确保理财产品的安全性;②如果在网下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仔细看产品的说明书,弄清楚情况再购买;③到中国理财网查询该产品是否为银行发行的正规理财产品(所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必须要到这里登记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