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锋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主持和参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项,完成2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主持1项),省部级项目12项(主持9项),政府和企业委托或合作项目7项(主持3项),主要有: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保障体系研究,第二主持人199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新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第二主持人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单列学科)项目,科学道德缺失与重建,主持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软科学项目,我国科学基金监督运行机制研究,主持子课题1999年技术创新与企业专利战略选择,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主持21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省级一、二、三等奖6项,厅局级一等奖2项,主要有:《技术创新管理》1996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计算机与网络法》2001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科技著作)二等奖,科技成果转化状况与对策研究,199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软科学资源评估及优化配置研究,2000年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学不端行为及其成因,2002年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创新须注重专利文献的调查运用,2003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知识产权:知识经济的制度选择,200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科研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一些观点和政策建议被国家,河南省有关部门和高校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990年代初在《研究与发展管理》上发表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立法思考首次提出了制定社会各界的关注,三年后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又如近年来完成的区域专利发展战略研究、建立河南省知识产权资源大省强省预测分析、河南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调查研究和技术创新与企业专利战略的选择等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观点,被我省科技厅、教育厅和知识产权局以及一些大型企业所采纳,为确立河南省专利发展战略和制定企业专利战略提供了决策参考。不少论文被《科技日报》、《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和其他学者的论文以及课题论证中多次转载引用。
㈡ 张小军的学术成果
代表性著作
2003《福建杉洋村落碑铭》香港:华南研究出版社1991《社会场论》北京:团结出版社。
代表性论文
2002<从象征生产到制度实现——阳村土改中划阶级的象征资本再生产>,载《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年第一卷,第一期。
2001〈象征资本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三期。
2001〈民族志的回顾与反思〉,文思理著,张小军译,《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年第一卷,第一期。
2000〈佛寺与宗祠:泉州开元寺的历史个案研究〉,载《传统与变迁——华南的认同和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
1999〈文化的经营:福建阳村李氏宗祠「复兴」的研究〉,载《经营文化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即将出版)。
1999〈宗族结构关系的再思考〉,载《中国家庭及其伦理》,台湾:《汉学研究》杂志出版。
1998〈理解中国乡村内卷化的机制〉,香港:《二十一世纪》1998年2月号(总第45期),P150-159。
1998〈田野影像的民族志--宗族「复兴」中的历史重构〉,香港:《香港人类学》总第11期。
1998〈天后北传与历史再造--北方天后庙的田野考察〉,博士後研究论文,载《天后庙与妈祖崇拜》(论文集,正在编辑出版)。
1996〈女性与宗族〉,香港:《二十一世纪》1996年10月号(总第37期),页150-59。
1995〈儒家何在?--华南人类学田野考察〉,香港:《二十一世纪》1995年6月号(总第29期),P149-157。
1994〈民间信仰复兴与地方文化重构〉,香港:《香港人类学》,第七期,页13-19。
1992DragonBoatFestival(VideoTape《端午节》录象片).Co-directedwithZhuangKongshao,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西雅图: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2〈社会场的吸引进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二期,页106-111。
1991〈蒿洋民间宗教与信仰一瞥〉,济南:《民俗研究》,第3期,页60-63。
1991〈东西方文化的兴衰与自组织社会学研究〉,成都:《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页68-70。
1991〈中国现实文化选择中的知识分子〉,《青年思想家》,第一期,页77-81。
1989〈北方一个汉族村落的社会文化变迁〉,(与庄孔韶)《汉民族研究》(第一辑),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本土方法学刍议〉,北京:《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第五期。
1988〈人格现代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五期,页102-108。1987〈社会系统认识论的几个问题〉,郑州:《大学文科园地》(郑州大学文科学报),第二期。
1987〈城乡社区的三种融合模式〉,上海:《社会科学》1987年第十一期。1986〈社会学中的系统哲学〉,上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十二期。
近年主要学术发表(2000年以来)
1、主要论文
(1)English:
2012 Lineage and Family, Chinese Society –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edited by Li Peili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Pagodatree”: Cultural Informator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Xu Jing,Cognitive Scienc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Washington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2006 Water,Deity and Power: A case study of water temples in Shanxi province。SEAA Conference,July 2006.
2005 Gongde Temples and Fujian Local Religion since Song Dynasty. IAHR Conference, March,2005.
2004 Land Reform in Yang Village: Reproction of Symbolic Capital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Class Status. Modern China 30(1):1-48, Jan.2004. (SSCI)
2004 Symbolic Land Rights in Its Cultural Economic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Yang Village, Fujia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winter, 2004, pp41-54.
2002 Ancestral Hall and Buddhist Gongde Temple.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Vol.34, No.3, pp28-48. (SSCI)
(2)中文(部分):
2012 人类学研究的文化范式——“波粒二象性”视野中的文化与社会,《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CSSCI)《社会学》2012.9(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发) (CSSCI)
2012 为何他乡成故乡?——大槐树传说之集体记忆的民族主义建构。载《中国人类学》,2012年第1期。
2012 文治复兴与礼法变革——祠堂之制和祖先之礼的个案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CSSCI)《社会学》2012.7(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发)(CSSCI),上海《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3全文转发。《社会学报》2012.2全文转发。
2012 历史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人类学讲堂》(第一辑),潘蛟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 宗族与中国社会,《人类学讲堂》(第二辑)潘蛟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 让文化拥有自由——法国布列塔尼文化遗产保护考察随笔〈社会学家茶座〉2012年6期。
2010 “被族群”: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困境。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9.2.
2009 中国12村贫困调查——晓锐村,张小军、马亚萍、朱宇晶。载《中国12村贫困调查》(甘肃、内蒙卷),张小军、马春华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9 中国12村贫困调查——乾分村,张小军、马亚萍、朱宇晶。载《中国12村贫困调查》(甘肃、内蒙卷),张小军、马春华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9 人类发展理念下的贫困问题反思,载《中国12村贫困调查》(理论卷),王晓毅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9 咸与权:历史上自贡盐业的市场分析,《清华大学学报》2009第二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9年第6期转载)
2009 实践史:一个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以民间信仰研究为例,载《谁的信仰,谁的空间?》,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电影《色·戒》鉴赏的文化实践,载《异文化与多元媒体》,乔健主编,台北:世新大学出版中心。
2008 宗族与家族,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8 文化生态与文化环保,载《绿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专辑》,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12期转摘。
2007 复合产权:一个实质论和资本体系的视角——山西介休洪山泉的历史水权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2007 爱的实践:艾滋病防治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与许晶合作,载张小军主编《文化的挑战——文化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本土思考》,香港:中国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7 秩序剥夺与城市底边阶级的形成,乔健主编《底边阶级与边缘社会》,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7 历史人类学:一个跨学科和去学科的视野。《清华历史讲堂初编》,三联书店2007年。
2007 遗存还是遗产?——简论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遗产”困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产权改制与城市底边阶级的形成——兼论科斯逆定理与产权定理。台湾第七届(2003-2006)大学讲座计划“底边阶级的传统与现代”会议论文(2006.5.台北)。
2006 跨学科与去学科:人类学的三个视角,《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3月28日第12版。
2006 认知人类学浅谈,《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11月。
2006 社会围绕“现代化”和经济中轴安排的弊端,《中国与世界观察》,2006年第1期。
2006 人类发展和遗产保护事业中的乡村旅游。世界旅游组织:《“乡村旅游国际论坛”论文集》。
2006 《陕山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补遗七则,张小军、卜永坚、丁荷声,《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42期。
2005 《城市贫困的制度思维〉,张小军、裴晓梅,《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004 《象征地权与文化经济——福建阳村的历史地权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003 《历史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历史人类学学刊》1(1):1-28。
2003 《阳村土改中的象征资本再生产》,《中国乡村研究》,总第二辑,商务印书馆。
2003 《导言》,李孝聪、邓小南、筱君(张小军),载黄竹三、冯俊杰编著,《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中华书局。
2003 《民族志方法论的互补性》,《文化人类学理论新视野》(论文集),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2002 《宗族化中的功德寺院》,《台湾宗教研究》第二卷,第一期。
2002 《阳村的境社与宗族》,《民俗曲艺》(宗教与地方社会专辑II),总第138期。
2002 《双重部门与影子国家——平昌源神庙水碑文的田野考察》,《扩展中的公共空间——中国第三部门研究年鉴200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宗族与地方老人政治》,《当代中国农村与乡村治理》,肖唐镖等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0 《传统文化生产中的象征性实践》,《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一期。
2001 《象征资本的再生产——从阳村宗族论民国基层社会》,《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三期。
2000 《佛寺与宗祠:泉州开元寺的历史个案研究》,载《传统与变迁——华南的认同和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0 《银翅:中国本土的现象学?》,《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创刊号。
2、著作:
2004 《蓝田》。北京:三联书店(国际书号:ISBN7-108-01969-8/K·416)
2003 《福建杉洋村落碑铭》。张小军、余理民,香港:华南研究出版社(国际书号:ISBN 962- 5273-6-3)
3、主编:
2009 《中国12村贫困调查》(甘肃、内蒙卷),张小军、马春华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9 《中国12村贫困调查》(江西、云南卷),张小军、谭深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7 《文化的挑战——文化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本土思考》,张小军主编,香港:中国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7 《能力与贫困——中国城市贫困的个案研究》,张小军、裴晓梅主编,香港社会科学出版有限公司。
2002 《历史与社会》(第七册)。张小军主编。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试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 7-107-16201-2/G·9291
2001 《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一期。执行主编。北京友谊图书出版公司。
2001 《传统与变迁——华南的认同和文化》,陈志明、张小军编,北京文津出版社。
4、学术随笔和翻译
2010 中山先生论房地产,《社会学家茶座》2010年第5期。
2009 大湖人家,《社会学家茶座〉2009年第1期。
2008 统一与多样化,载《这个世界,我们的——中欧思想者越洋对话》,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印加文明和生态悲剧,《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6期。
2008 南美第一古迹——马丘比丘,《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5期。
2008 利马印象,《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4期。
2007 二分陷阱与中国本土思想,《社会学家茶座》,2007年第1期。
2006 谁在侵蚀中国文化的灵魂?《环球时报》第1180期,2006年6月13日第13版。
2004 《反抗还是共谋——阿米巴效应和人类变形虫》,《社会学家茶座》,2004年第三期。
2003 《未画句号的〈人类责任宪章〉》,《回顾与前瞻:建立一个协力尽责和多元的世界的对话》,欧洲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
2000 《从王安石变法看官民关系》,《社会学家茶座》2002年第一期。
2001 《民族志的回顾与思考》,文思理著,张小军译,《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一期。
2000 《划:话,化——江西人类学田野考察随笔》,《二十一世纪》,2000年6月号。
近年主要研究项目课题(2000年以来):
2010-2012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美沙酮疗法戒毒的社会学和生理学综合评估指标研究,负责人;
2009-201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科技部2008ZX1000103):《我国艾滋病流行规律、疫情评估和预测方法研究》子项目:中国艾滋病传播模式、干预力度和感染率定量关联模型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9 世界宣明会:云南永胜扶贫综合项目专项评估,项目负责人;
2008 世界宣明会:陕西商洛扶贫综合项目中期评估,项目负责人;
2007-2008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贵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项目——社会影响评估项目,技术负责人;
2007 世界宣明会:甘肃临夏扶贫综合项目中期评估项目,项目负责人;
2007 清华大学艾滋病防治政策研究中心项目:中国艾滋病社会影响态势指数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6 卫生部:第四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社会性别主流化研究报告——贵州省,项目负责人;
2005-2007 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在人类发展理论下反思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课题负责人;
2005-2006 世界银行和中国社科院合作研究项目:“走出贫困:中国贫困的定性研究”,甘肃子项目负责人;
2005 DFID:中英艾滋病项目:四川凉山州政策支持项目,项目负责人;
2003-2005 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重庆、沈阳及兰州四城市贫困人口生活形态研究,课题负责人;
2004-2006 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和儿童失学问题的系统性研究,课题负责人;
2004 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与北京社科院社会发展资源中心项目:“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2-2003 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项目:甘肃临夏义务教育项目评估,项目负责人;
2001-2004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市城市贫困人口的性别、家庭和下岗因素研究,课题负责人;
2002 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项目:甘肃贫困地区失学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0-2002 法国远东学院:中、法合作研究项目:水利与民间组织,山西介休子课题负责人。
㈢ 门洪华的V.学术成果
V-1.学术论文
迄今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辑刊》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学习时报》等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其中50余篇学术论文为《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中国外交》卷、《世界经济》卷等全文转载。
中国战略研究
1、“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178-187页
2、“中美印日俄有形战略资源比较——兼论旨在富国强民的中国大战略”,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第26-41页
3、“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第83-89页
4、“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第63-68页
5、“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载《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2期,第4-13页
6、“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框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第14-19页
7、“中国崛起的战略应对之道”,载《国际观察》2004年第3期,第9-16页
8、“中国国际战略理念的变革”,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2期,第11-13页
9、“新安全观·利害共同体·战略通道——关于中国安全利益的一种解读”,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8期,第54-58页
10、“如何进行大战略研究——兼论中国大战略研究的意义”,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4期,第33-45页
11、“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期,第33-44页
12、“中国外交哲学的演变”,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第47-53页
13、“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7-22页
14、“中国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4期,第15-25页
15、“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载《开放导报》2005年第3期,第23-30页
16、“研究中国东亚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意义”,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3期,第26-35页
17、“中国战略文化的重构:一项研究议程”,载《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第57-63页
18、“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创新”,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1期,第16-21页
19、“入世五年:中国应进一步对外开放”,载《开放导报》2007年第1期,第68-73页
20、“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第15-26页
21、“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下)”,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3期,第37-46页
22、“中国观念变革的战略路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第13-20页
23、“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中的战略调整”,载《开放导报》2007年第5期,第61-65页
24、“国家利益与战略视野——关于中日关系的调研与思考”,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0期,第4-11页
25、“构筑中日共同利益的战略框架”,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0期,第39-46页
26、“中国国家战略体系的建构”,载《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第13-20页
27、“对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若干思考”,载《开放导报》2008年第3期,第17-23页
28、“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议程与方法”,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第51-58页
29、“中国东亚战略的展开”,载《当代亚太》2009年第1期,第53-67页
30、“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历程、现状与前瞻”,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5期,第56-71页
31、“中国国际战略演进及其经验总结”,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8-32页
32、“世界转型与中国的战略取向”,载《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1期,第35-36页
33、“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研究(1949-2009)”,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第44-54页
34、“中国大国关系的历史演进(1949-2009)”,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11-17页
35、“中国青海藏区稳定的涉外因素分析与对策”,载《国际观察》2010年第6期,第64-71页
36、“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途径”,载《国际观察》2012年第1期,第70-77页
37、“关于中国大战略的理性思考”,载《战略与管理》2012年第2期,第10-18页
38、“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年)”,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第54-66页
大国战略研究
39、弛张有度,斗和相兼——试析冷战后的美日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2期,第96-104页
40、“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浅析”,载《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1期,第22-32页
41、“U.S. Cross-Century Global Strategy and the UN”, ForeignAffairs Journal, No.55, March 2000, pp.19-32
42、“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1期,第74-88页
43、“美国外交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载《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第5期,第51-55页
44、“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争鸣及其启示意义”,载《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2期,第18-26页
45、“应对国家失败的补救措施——兼论中美安全合作的战略性”,载《美国研究》2004年第1期,第7-32页
46、“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第133-142页
47、“关于美国大战略的框架性分析”,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第22-29页
48、“霸权之翼——兼论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载《开放导报》2005年第5期,第47-52页
49、“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1期,第17-24页
50、“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第60-66页
51、“美国霸权与美欧关系”,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0-18页
52、“扩大共同利益,进一步稳定中美关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6期,第24-30页
53、“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变迁”,载《理论视野》2009年第2期,第44-47页
54、“国际战略惯性与苏联的命运”,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184-192页
55、“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第182-202页
56、“中国对美国的主流战略认知“,载《国际观察》2014年第1期
东亚战略研究
57、“聚焦东亚:中美的冲突与合作”,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第84-89页
58、“美国霸权与东亚:一种制度分析”,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9期,第36-47页
59、“中日关系改善及其对东亚的贡献”(日文),载《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会报》2007年第11期,第77-78页
60、“中国崛起与东亚安全秩序的变革”,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第16-26页
61、“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其战略应对”,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8期,第16-22页
62、“东亚秩序建构:一项研究议程”,载《当代亚太》2008年第5期,第70-86页
63、“EastAsian Order Formation and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ndiana Journal ofGlobal Legal Studies, Vol.17, No.1, Winter 2010, pp.47-82.
64、“共同利益与东亚合作”,载《外交评论》2013年第3期,第93-108页
65、“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历史进程、现状评估与未来展望”,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第62-74页
国际关系理论
66、“国际机制理论的批判与前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11期,第17-22页
67、“国际机制理论与国际社会理论的比较”,载《欧洲》2000年第2期,第12-18页
68、“国际机制理论流派评析”,载《中国社会科学辑刊》(香港)2000年夏季卷,第155-164页
69、“对国际机制理论主要流派的批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3期,第23-29页(《新华文摘》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
70、“博弈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方法论上的启示”,载《国际观察》2000年第3期,第40-44页
71、“集体安全辨析”,载《欧洲》2001年第5期,第10-17页
72、“国际机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4期,第7-22页
73、“论国际机制的合法性”,载《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1-138页
74、“全球化与国际机制:理论上的启示”,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第45-50页
75、“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现状的评估报告”,载《欧洲》2002年第3期,第90-105页
76、“建构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研究纲领——关于《权力与相互依赖》的一种解读”,载《美国研究》2002年第4期,第111-122页
77、“合法性、有效性与局限性——评估国际机制作用的理论框架”,载《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冬季卷,第137-176页
78、“论国际关系理论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之道”,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第42-43页
79、“关于世界秩序蓝图的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第7期,第35-36页
80、“罗伯特·基欧汉学术思想述评”,载《美国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3-118页
81、“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关于霸权解释模式的探索”,载《美国研究》2005年第3期,第7-31页
82、“回归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国重心,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第28-31页
83、“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载《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6期,第70-78页
其 他
84、“联合国机制浅析”,载《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第3期,第44-50页
85、“联合国人权机制:一种框架性分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75-82页
86、“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困境”,载《国际观察》2002年第3期,第1-8页
87、“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创新”,载《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6期,第17-21页
88、“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载《欧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4-27页(《新华文摘》2005年第16期全文转载)
89、“阿根廷危机管理:教训、经验与启示”,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5期,第78-85页
90、“社会结构、政党危机与2009年大选前景——关于德国政党体制变迁的调研与思考”,载《国际观察》2009年第5期,第37-44页
V-2.学术著作
专 著
1、《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6年,远景基金会繁体字版2006年
3、《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开放与国家战略体系》,人民出版社2008年
5、《中国国际战略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6、 《修远集——门洪华调研录》,社会科学文献社2012年
合 著与主编
1、《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
2、《解读美国大战略》(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3、《中国:大国崛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4、《中国:东亚一体化新战略》(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5、《中国:软实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6、《中国改变世界》(联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7、《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8、《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9、《中国外交大布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10、《中国战略报告第一辑:中国软实力的战略思路》,人民出版社2013年
V-3.学术译著
独 译
1、《权力与相互依赖》(RobertKeohane and Joseph Nye Jr., Power andInterdependence,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2011年第四版
2、《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RobertKeohane and Men Honghua, eds., Liberalism,Power and Governance in a Partially Globalized World, 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硬权力与软权力》(Joseph S. Nyeand Men Honghua, eds.,Hard and SoftPower: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lobalization, 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G.John Ikenberry, After Victory:Institutions, Strategic Restraint, 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Wa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主 译
1、《探究世界秩序》(Tommy Coh, The Quest for World Order, The Instituteof Policy Studies, Singapore, 1998)(第一译者),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2、《国富国穷》(David S. Landes,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New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8)(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1年(本译著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为2001年度、2004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
3、《从财富到权力——美国世界地位的独特起源》(Fareed Zakaria, From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98)(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1年
4、《国家实力评估:资源、绩效、军事能力》(AshleyJ. Tellis et al, Measuring National Powerin the Postinstrial Age, RAND, 2001)(第一译者),新华出版社2002年(本译著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为“2002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
合 译
1、《中国西部四十年》(A. DoakBarnett, China’s Far West: Four Decadesof Chang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3)(合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
2、《全球化世界的治理》(Joseph Nye,ed.,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合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3、《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安全驱动的战略选择》(Michele A. Flournoy, ed., QDR 2001 Strategy – Driven Choices for America’s Security,Washington: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1)(合译),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
4、《世界政治中的探索与争鸣》(PeterKatzenstein, Robert Keohane, and Stephen Krasner, eds., 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MITPress, 1999)(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校 译
1、《国际化与国内政治》(RobertKeohane et 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Domestic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关贸总协定法律及其实务指南》(Guide to GATT Law and Practice, WTO, 1995)(总译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㈣ 张翔的学术简介
著作独著:《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主编:《德国宪法案例选释 第一辑 基本权利总论》,法律出版社2012年8月版。
权威期刊论文1.《财产权的社会义务》,《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2.《形式法治与法教义学》,《法学研究》 2012年第6期。3.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法学研究》2005年3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转载。)4.《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中国法学》2006年1期。5.《两种宪法案件:从合宪性解释看宪法对司法的可能影响》,《中国法学》2008年第4期。
核心期刊论文6. 《宪法文本下的价值冲突与技术调和》,《读书》2012年第12期。7. 《基本权利的体系思维》,《清华法学》2012年第4期。8.《宪法解释方法的运用——以德国艾尔弗斯案为例》,《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3期。9.《宪法学:法学方法与政治判断》,《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0.《基本权利限制问题的思考框架》,《法学家》2008年第1期。11.《宪法文本研究的自觉与反思》,《法学家》2008年第1期。12.《学术自由的组织保障》,《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第4期。13. 《合宪性解释的两个面向》,《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15.《祛魅与自足:政治理论对宪法解释的影响及其限度》,《政法论坛》2007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6期转载。)15《宪法学:法学方法与政治判断》,《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6.《基本权利在私法上效力的展开――以当代中国为背景》,《中外法学》2003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3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17.《宪法学为什么要以宪法文本为中心》,《浙江学刊》2006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18.《基本权利冲突的规范结构与解决模式》,《法商研究》2006年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19.《功能适当原则与宪法解释模式的选择》,《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20.《论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法学家》2005年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21.《公共利益限制基本权利的逻辑》,《法学论坛》2005年1期。22.《美国宪法解释理论中的原旨主义》,《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23.《分权制衡原则与宪法解释——司法审查与宪法法院制度下的经验与理论》,《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24.《试论宪法解释的界限》,《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与韩大元教授合作。(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全文转载。)25.《试论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法律科学》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全文转载。)
其他论文26.《论基本权利的限制》,载莫纪宏主编《人权保障法与中国》,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27.《宪法解释方法与宪法教义学》,载许崇德、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年刊2010》,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28.“文西德尔裁定——仅仅针对纳粹言论的法律是否违宪?”,载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事例研究》第5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29. “盗窃犯许霆可否被特赦?”,载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事例研究》第4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30.“‘馒头案’中的基本权利冲突与竞合”,载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事例研究》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学位论文1.博士学位论文:《论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义务》,北京大学法学院2004年6月,肖蔚云教授指导。2.硕士学位论文:《宪法解释界限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1年6月,韩大元教授指导。
参与的主要著作与教材1.《现代宪法解释基本理论》,作者之一,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2.《宪法学参考资料》,肖蔚云 王禹 张翔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宪法学》,韩大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4.《比较宪法学》(第二版),韩大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徐秀义 韩大元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人权保障法与中国》,莫纪宏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7.《宪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胡锦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人权法原理》,徐显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立主持项目(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财产法中的基本权利问题研究》(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3)中国法学会项目《我国宪法解释机制完善研究》(4)司法部项目《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的司法适用》(5)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基本权利的理论体系》(6)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青年科学研究项目《基本权利限制问题研究》(7)澳门基金会项目《澳门基本法保障制度研究》
㈤ 李建华的发表论文
1.《论经济法责任的特征》,《当代法学》1993年04期。2.《试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矛盾及对策》,《当代法学》1994年03期。3.《论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承担方式》,《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6-05-01转载。4.《对我国民法调整对象的再认识》,《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0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7-02-01全文转载。5.《经济法学体系的开拓与创新》,《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1期。6.《我国经济法立法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2期。7.《我国与韩国经济法立法技术的比较与借鉴》,《东北亚论坛》1997年02期。8.《略论经济法立法的模式和体例结构》,《中央检察官学院学报》1997年02期。9.《人权的民法保护机制》,《社会科学探索》1997年03期。10.《经济立法概念的重新界定》,《当代法学》1997年0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9-07-01转载。11.《建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人口学刊》1997年04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于1997-12-01全文转载。12.《我国经济法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5期。13.《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反思与深化》,《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8-01-01转载。14.《我国经济立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行政与法》1998年01期。15.《论占有与善意取得》,《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03期。16.《略论经济法立法权》,《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2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于1999-07-01全文转载。17.《经济法立法的协调性原则简析》,《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4期。18.《我国民法应建立禁治产人制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0-02-01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2000-02-01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19.《论民事活动—兼论我国未来民法典总则结构的设计》,《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2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0-07-01全文转载。20.《论妨碍型侵犯著作权行为形态》,《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4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1-01-01全文转载。21.《先占制度简析》,《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22.《论表见代表及其运用》,《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23.《论俄罗斯民法典总则的特点与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借鉴》,《法学评论》2000年06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1-02-01全文转载。24.《法人越权行为原则的再认识》,《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2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1-08-01全文转载。25.《法人表见代表制度三题》,《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26.《论中国民法的现代性问题》,《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1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2-05-01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2002-04-01全文转载。27.《论私法自治与我国民法典》,《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于2003-07-01全文转载。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3-08-01全文转载。28.《论我国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的立法选择》,《法学评论》2003年05期。29.《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当代法学》2004年01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4-08-01全文转载。30.《论民事习惯与我国民法典》,《中国民法典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文集)》2004-01-01。31.《论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当代法学》2004年1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4-08-09全文转载。32.《论民事习惯与我国民法典》,《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4-06-09全文转载。33.《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34.《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重构的逻辑思路》,《中国物权法的理论探索(文集)》2004-09-01。35.《论物权变动的便捷与安全原则》,《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5-06-01全文转载。36.《地役权制度的价值分析及框架设计》,《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37.《罗马法教学改革与民法课程建设》,《高等研究与实践》2005年01期。38. 《专家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兼论德国新债法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5期。39.《论我国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责任的立法模式》,《当代法学》2005年06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6-02-01全文转载。40.《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若干立法构想》,《当代法学》2006年02期。41.《论知识产权法定原则——兼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42.《以人为本与中国民法典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5期。43.《我国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立法思考——兼评《物权法(草案)》(四审稿)的相关规定》,《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6-12-01。44.《我国〔物权法〕立法技术若干缺陷的分析与完善》,《当代法学》2007年04期。45.《我国民法典总则编中私权的立法设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8年第9期全文复印。46.《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47.《侵权责任法立法研讨会综述》,《当代法学》2009年第3期。48.《我国民法典基本原则表述的立法技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49.《论侵权责任法(草案)结构体例设计之不足》,《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50.《中国民法典应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载于吉林省法学会编《科学发展 改善民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51.《中国未来民法典总则编私法责任一般条款的立法设计》,《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1期。52.《论商铺业主经营权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冲突的司法处理》,《法学论坛》2009年第6期。53.《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界定及其强化》,《法学杂志》2009年第12期。54.《善意转让合同的立法解析与逻辑证成》,《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55.《论民事权益——民法保护对象的立法和司法双重确认》,《法学杂志》2011年第1期。56.《论财产性民事责任优先承担规则》,《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8期。57.《论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处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的司法适用——基于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及其判决的评判和反思》,《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58.《构筑私权的类型体系》,《当代法学》2012年第2期。59.《我国民法典总则编私权客体制度的立法设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0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4期转载。60. 中国民法典应构建老年监护制度——兼论中国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完善》,《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1期。61.《大规模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法学杂志》2013年第3期。62.《我国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制度的构建》,《经济纵横》2013年第5期。
㈥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研究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联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
南京师范大学还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苏新型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含培育点1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研究中心6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5个,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德教育研究所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医药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全国妇联研究基地:全国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点:地理环境演化模拟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规模复杂系统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智能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水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电气装备电磁兼容工程实验室、江苏省能源系统过程转化与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先进通信声频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工程中心、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产生物饵料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社科类研究基地: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创新经济研究院、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语言信息科技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司法现代化研究中心、江苏城乡一体化研究基地、江苏民营经济研究基地、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江苏艺术强省建设研究基地 研究概况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5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一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第一单位),8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该校教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 自然科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1992年科研经费投入比1985年增长2.6倍,应用科研项目比重由1985年的44%上升到67%。承担了国家"八六三"高技术、"八五"科技攻关、攀登计划、火炬计划等高新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科研成果鉴定113项,获国家专利18项,公开出版专著800部,发表论文近7000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20多篇,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级政府部门奖91项。 社会科学研究 2015年,学校共获得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6项,立项数位居全省第二,重大重点项目立项数居全省首位。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中。该校获批5项,全国并列第七。
由该校地理科学学院郑洪波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中东部极端气候环境事件与农业起源发展和人类适应研究”于2014年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
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集中受理期间,该校共申报218项,其中65项获立项资助,包括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3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3项,立项总经费3544.5万元。
在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结果中,该校获批项目31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19项,青年项目7项),立项数首次突破30大关,申报项目的立项率为21.8%,远超全国平均立项率13.3%的水平。获批立项项目总数位列全国高校(含科研院所)第10名、全国师范院校第2名、全省高校第2名(仅次于南京大学)。其中,获批立项重点项目总数位列全国高校(含科研院所)第4名、全国师范院校和全省高校第1名。
在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中,该校共获立项项目27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13项,青年基金项目13项,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专项任务项目1项。 馆藏资源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是1952年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的基础上,调集前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金陵大学等单位所藏书刊资料组建而成。全馆形成了三区七馆的分布格局:随园校区随园图书馆(文学图书馆)和华夏图书馆(教育图书馆);紫金校区紫金图书馆(工科图书馆);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总馆)、社科图书馆(含密集书库)、数理化图书馆和生地图书馆。截至2015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已逾300万册,其中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馆藏文献尤为丰富,古籍、民国文献、工具书等颇具特色。古籍藏书12万余册,其中线装书11万余册,被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有190种3000多册,其中孤本明末刊孚中道人的《且居批评息宰河传奇》、明天顺间刻本《宋学士文集》等,弥足珍贵。另有《四库全书》、民国时期教育学文献收藏、《方志丛书》等古籍影印精装本1万余册。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共有41部古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23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电子图书约320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累计31000种,各类数据库资源112个。
敬文图书馆(总馆):敬文图书馆得益于香港朱敬文教育基金会捐助,并以已故教育实业家朱敬文先生名字命名。文献收藏的重点是为教学服务的文理科中外文书刊、工具书,社科和理科中文样本图书、教学参考书和本校教师著作等。
随园图书馆(文学图书馆):随园图书馆主要为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提供所需的中外文书刊,收藏的重点以文史为主,有古籍、工具书、文科期刊样本、文革前及民国期间出版的文献、本校博硕士学位论文等。
华夏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华夏图书馆原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1988年5月得益于香港华夏教育基金会捐助,建成中国国内第一所面向全国基础教育、师范教育的专业图书馆。主要收藏中文人文样本图书、港台版图书等,是江苏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教育学文献中心。
紫金图书馆(工科图书馆):馆藏以工科为主,同时藏有《中国国家标准》、《中国专利文献》等文献资料。江苏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文理科中文图书采编中心设在该馆。
生地图书馆:生地图书馆主要收藏生物、地理类中外文书刊资料约4万册。
社科图书馆(含密集书库):社科图书馆面向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和法学院提供学科专业服务。有社会科学研究型文献约5万册。密集书库主要收藏用频较低的中外文书刊50万册。
数理化图书馆:数理化图书馆位面向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科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学院提供学科专业服务。有理学研究型文献约6万册。 学术期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南京师范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2010年已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其刊登的论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主要文摘类刊物上的二次文献转摘率,在全国高校学报中名列前茅。一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上海图书馆编制的《全国报刊索引》、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该刊一直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其论文每年的被引频次在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中均排在20名以内。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优秀期刊评比中,该刊连续获得社科类十佳期刊、优秀期刊的称号。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举行的近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学报的评选中,分别获得了全国高校“双十佳”、“三十佳”学报和“全国社科学报名刊”荣誉称号。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南京师范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刊载的论文主要涉及的学科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和实验心理学等,其中的数学、生命科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论文在中国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该刊是国家科委确定的重要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国家科委组建的国家级外向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第一批收录的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也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最早的成员期刊之一。收录该刊的中国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主要有: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俄罗斯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国家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是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电气工程、电子工程、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论文。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该刊2002—2005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025、0.0563、0.115、0.204;的被引频次分别为10、10、20、22、61。已被国家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数学文摘等数据库或文摘刊物收录。
㈦ 求是学刊的栏目主题
《求是学刊》主要是以刊发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为主的综合性文科学报。以追求高品位为之办刊特色,在注重学术品位的同时,把突出刊物的前沿意识、主题意识作为提高刊物品位的一个重要途径。早在20世纪80年代,《求是学刊》就率先开辟了“生产力经济学”、“思维科学研究”等学术专栏,吸引了著名经济学家熊映梧教授和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为我刊撰文,推动了生产力经济学和思维科学走向深入。90年代以来,《求是学刊》先后又开辟了“文化哲学:跨世纪的思考”、“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美学在当代”、“重塑文学史:宏观性研究与批判性思考”、“国有企业问题研究”、“史学博士论坛”、“法制现代化研究”等学术栏目,通过这些定期或不定期开设的学术栏目,提出新的选题,确立刊物的主题思想,以此来捕捉、追踪学术热点,突向学术前沿。《求是学刊》在学术研究的定位中,指向了当代现实问题反思和人文关怀,使学刊占有了当代学术审视的制高点。各项指标都位居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前列。
㈧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的发展价值
2003年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经国家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更名和重大改革之后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全新的面貌、敏锐的眼光、扎实的学术质量,依托更为宽广的学术平台,重点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中具有原创性或体现新观点、新思路、新材料,提出或解决相关学术问题的优秀论文,以及学科研究中具有前瞻性、探索性或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前沿成果,积极推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与国家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密切联系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或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优秀成果;转载推出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重要论文,为活跃理论学术界的探讨研究,国家、地方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重大改革之后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在短短几年中,从一本原影响局限于高校学报圈内的刊物,发展成为一本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二次文献学术品牌期刊,很多重要学术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将其纳入学术评价体系;近年来刊物还相继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CSSCI等知名评价机构作为确定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影响力研究的重要参照指标;国家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被作为遴选名刊和评价哲学社会科学论文水平与学术质量的重要评审依据多次载入国家教育部正式文件。
重大改革之后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受到国内重要报刊和学术传媒界的关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中国高等教育》等相继载文予评述。继《光明日报》提出包括《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在内的“四大文摘”概念以后,《出版发行研究》等有影响期刊进一步提出“三大文摘”的概念,权威的《中国期刊年鉴》(2004/2005卷)刊载专文指出:“《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被誉为社会科学文摘期刊的三个重镇。”
近年来学术界还专门开展了对包括《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在内的 “三大文摘”品牌刊物系列专题研究,其系列研究成果已连续几年公开发表和出版。2008年1月出版的《中国期刊年鉴》,在“大刊、名刊、老刊”专栏推介《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著名期刊的同时专门介绍《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力求迅速及时地追踪、推荐和反映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学术动态,搭建和打造高等学校主办的高层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发布、推荐和评鉴的公共平台,成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努力追求的办刊目标。
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的报刊版面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该刊现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社科类中文核心期刊。学刊展示学校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面向全国,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该刊主要刊登哲学、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律、历史与文化、管理科学、高等教育、语言与艺术、新闻与出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该刊录用稿件标准首重学术研究上的开拓创新,特别欢迎在掌握翔实资料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论证、新表述,提倡严谨、朴实、明快、清新的文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1999年创刊以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依托学校的相关学科专业和学术队伍,积极争取国内社科界的支持,努力提高学术品位、彰显学校特色,在促进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的大幅度提升,先后被评选为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8年又再次跻身于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行列。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学报(社会科学版)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平台。根据2009年的统计,我校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机构用户为2404个,分布在22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在29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学报(社会科学版)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的论文数量在全国理工类大学学报社科版中排名第15位。
2010年在重庆举行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暨2010学术年会上,公布了第四次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百强评选结果,《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全国一千多家高等学校文科学报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百强评选工作每4年举行一次,本次系第四次评选,历时4个多月时间。本次评选工作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委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具体实施。该研究会目前拥有近800家会员单位。本次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按照严格的程序,由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各省、市、自治区通过层层评选,匿名投票推举产生。江苏省作为经济文化大省,有10家社科期刊入选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百强,我校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其中名列第七。
1.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
1.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
1.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㈩ 求是学刊的辉煌时期
1990年5月,李小娟撰写的《浅谈文科学报的校对》被东北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同年6月,《求是学刊》主编余式晖退休,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尚鹤翔兼任主编,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衣俊卿调入编辑部任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同时调入编辑部工作的有张晓校、杜桂萍,分别担任史学编辑、文学编辑。同年9月,《求是学刊》在黑龙江省高校文科学报编辑质量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12月,历史编辑、副编审周众离休。周众于1985年—1988年间,曾担任编辑室主任。
1991年1月,《求是学刊》第1期开设了“《求是学刊》公开发行十周年(1980-1990)”专栏,发表熊映梧、孙云、张奎良、吕冀平教授撰写的4篇学术文章,并发表了副主编衣俊卿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撰写的纪念文章《唯实、求是、图新》。3月21日,黑龙江大学举行《求是学刊》和《外语学刊》公开发行十周年纪念会,有关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同志和各界代表130余人参加了会议。9月,为纪念黑龙江大学成立50周年,《求是学刊》第5期发表了由叶伯泉撰写的编辑部文章《追求科学,探索真理》。9月,黑龙江省首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选揭晓,《求是学刊》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黑格尔哲学体系新探》(1990年第3期)和赵亚乔编辑的《关于农村实行“两田制”运行模式的构想》(1990年第6期)获一等奖;周众编辑的《英雄与时代》(1990年第3期)和叶伯泉编辑的《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1990年第6期)获二等奖。11月,在1991年度职称评定工作中,衣俊卿破格晋升为教授,张晓校、赵亚乔和杜桂萍晋升为编辑,李小娟破格晋升为编辑。《求是学刊》1991年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上被摘发23篇,文摘数量列全国综合性大学第一名(据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务简报》1992年2期报道)。
1992年3月,《求是学刊》第1期开辟“文化哲学:跨世纪的思考”栏目,发表衣俊卿的《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和邴正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历史演变》,此后,这一栏目成为《求是学刊》不定期重点栏目;同期,还开辟“史学博士论坛”,发表葛志毅的《玄圣素王考》和冯辉的《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该栏目此后亦成为不定期学术专栏;同月,副主编衣俊卿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7月,赵亚乔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2月,衣俊卿当选为新成立的黑龙江省期刊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2月,衣俊卿当选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同年,据有关权威材料调查,《求是学刊》1991年在86条检索途径中被转摘71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二位;《求是学刊》哲学版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列入全国45家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求是学刊》1992年所发文章在各报刊上的被转载数量列全国文科学报第3位(据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务简报》1993年第9、10期报道)。
1993年3月,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尚鹤翔主编退休,衣俊卿任主编。6月,黑龙江省第二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5篇文章入选:张晓校编辑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之争》(1992年第1期)和李小娟编辑的《简论人类精神生活》(1992第4期)获一等奖;叶伯泉编辑的《宋诗发展的美学轨迹》(1991年第1期)、杜桂萍编辑的《两个貌似神乖的诗派》(1991年第4期)和赵亚乔编辑的《论生产力发展的跳跃规律》获二等奖。7月,东北三省文科学报研究会于7月21日-24日举行年会,并进行评奖活动,《求是学刊》获四项奖:叶伯泉和李小娟被评为“优秀编辑”;杜桂萍和张晓校分别获优秀编辑学成果一等奖。7月,李小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8月,张晓校破格晋升为副编审。9月,衣俊卿调任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兼任《求是学刊》主编,杨彬调入编辑部任副主编。同年,衣俊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求是学刊》1993年共被114条途径转摘文章74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4年统计数字显示)。
1994年1月,衣俊卿被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1993年度全国“优秀编辑”。同月出版的第1期(总第98期)开辟“美学在当代”的不定期学术专栏。3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3年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类优秀期刊。5月,《求是学刊》第3期为“百期专号”,刊有百期纪念致贺单位名单、齐世荣等13名学者的百期感言,以及熊映梧、厉以宁等学者撰写的18篇学术论文。8月,李小娟的《论市场经济对学术期刊的双重影响》(刊《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4/5)分别获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青年编辑委员会评选的优秀论文“一等奖”。1994年黑龙江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比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李小娟的《论市场经济与学术期刊的发展繁荣》获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比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杜桂萍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学报编辑意识》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9月,衣俊卿教授的论文《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获黑龙江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1月,张晓校任副主编。《求是学刊》1994共被105条途径转载77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5统计数字显示)。
1995年4月,黑龙江省第3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5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哲学的嬗变:从拟科学到拟价值》、杜桂萍编辑的《优美乐曲中的不和谐音符》、张晓校编辑的《创造性思维与历史认识系统结构》获一等奖;赵亚乔编辑的《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杨彬编辑的《关于贪污罪构成的要件及刑事责任原则的探讨》获二等奖。8月,衣俊卿教授的专著《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获金岳霖学术奖。11月,杨晓彬调入编辑部工作。12月,衣俊卿教授的论文《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与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求是学刊》1995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66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7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6年统计数字显示)。
1996年 2月,李小娟同志被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1995度全国优秀编辑。 4月,赵亚乔同志被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评为1994-1995年度优秀编辑。8月,李小娟编辑晋升为副编审。9月,衣俊卿主编当选为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兼任《求是学刊》主编。衣俊卿的专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李小娟的论文《论精神现象的内涵与形态》获第七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1月,《求是学刊》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期刊。《求是学刊》1996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92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7年统计数字显示)。
1997年3月,副主编杨彬调离《求是学刊》,任马列部主任。 4月,黑龙江省第4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中国哲学的失落与重建》、张晓校编辑的《中观史学与科举制研究》获一等奖;杜桂萍编辑的《论文学史家》、赵亚乔编辑的《论市场经济建构中的集体谈判》获二等奖。 5月,杨晓彬调离《求是学刊》。 8月,杜桂萍、赵亚乔晋升副编审。《求是学刊》1997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84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4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8年统计数字显示)。
1998年4月,康敬奎调入《求是学刊》任法学编辑。 8月,副主编张晓校晋升编审。 9月,衣俊卿主编当选校长,兼《求是学刊》主编。 11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7年度黑龙江省“一级期刊”。12月,衣俊卿辞去主编职务,哲学与行政管理系主任丁立群兼任《求是学刊》主编。张晓校在1997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求是学刊》1998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65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6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年9统计数字显示)。
1999年1月20日,李小娟被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授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3月,徐松巍调入《求是学刊》任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4月,黑龙江省第5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社会思维场论》、杜桂萍编辑的《当代中国美学的走向:辩证和谐的美学》、张晓校编辑的《唐代政治开放述论》、赵亚乔编辑的《当前经济学应该研究的一些问题》均获一等奖。1999年5月18日黑龙江日报发表介绍《求是学刊》文章,题为:“《求是学刊》追求学术高品位” 。6月,《求是学刊》作为黑龙江省5个候选单位之一,参评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期刊和首届中国期刊奖,这是中国期刊界最高奖项。 8月,张晓校调离《求是学刊》。 9月,康敬奎考入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同月,《求是学刊》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10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8年度黑龙江省一级期刊;李小娟的《论精神现象的内涵与形态》获黑龙江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青年一等奖”。11月,《求是学刊》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新开辟了“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法制现代化研究”、“20世纪中国美学批评”等栏目。同年,《求是学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确定为1999年度的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赵亚乔在1998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求是学刊》1999年共被122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57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7位。
2000年第1期,《求是学刊》又开辟了“行政法新理念”、“世纪之交话史学”等不定期栏目。2月,丁立群主编去北京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习3 个月。3月,徐松巍副主编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读博士后。李小娟主持学报工作。《求是学刊》第2期又在“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栏目基础上开设了“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对“实践哲学”、“交往理论”、“文化哲学”、“发展理论”、“人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重新检视。5月,《求是学刊》被确定为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并被编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第3版)。 6月,杜桂萍的《形式主义美学及其困惑》文章分别获2000年黑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李小娟的《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评》分别获2000年黑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李小娟被评为1998-2000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党员。7月,李小娟、康敬奎被评为东北地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1998-2000年度优秀编辑;李小娟的论文《学术期刊的风格与编辑的品位》、康敬奎的论文《对学报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在东北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9月,在佳木斯召开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上,李小娟的论文《学术期刊的风格》、康敬奎的论文《对学报现代化的几点思考》荣获优秀编辑学论文“一等奖”;李小娟、赵亚乔、杜桂萍、康敬奎被评为1997-1999年度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优秀编辑。杜桂萍考取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11月27日—12月16日,赵亚乔、杜桂萍、李小娟、康敬奎在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培训中心参加全省第一、二期社科类期刊编辑岗位培训班,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李小娟、康敬奎在1999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据中南财经大学统计,《求是学刊》2000年共被全国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90篇,在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在全国2588种期刊中排列17位。
2001年1月,李小娟被任命为《求是学刊》副主编。据《光明日报》2001年3月11日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 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前20名》(南京大学统计),《求是学刊》名列第12位。4月,《求是学刊》李小娟、赵亚乔、康敬奎、杜桂萍等编辑人员整理自1974年创刊以来在本刊发表的全部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期刊简介(期刊发展历程、获奖情况、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栏目主题介绍、各时期纪念活动的题字词、贺词);编辑部介绍(编辑部组成、历届主编的简介、编委会简介)等,为完成“世纪光盘”的制作而做准备。截止2001年第5期,《求是学刊》共发表10组“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笔谈)”:实践哲学、交往理论、文化哲学、发展哲学、价值哲学、人学研究、新儒学、后现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2001年8月,《求是学刊》“世纪光盘”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出版。
2001年9月,《求是学刊》截止2001年第5期共发表10组“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笔谈)”。9月,李小娟晋升为编审。9月,杜桂萍被聘为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9月,在黑龙江省第六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活动中,杜桂萍编辑的《百年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李小娟编辑的《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获一等奖;赵亚乔编辑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和康敬奎编辑的《依法治国必须弘扬正义法精神》获二等奖。9月,《求是学刊》邀请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会员、西雅图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主席费劳德前来黑龙江大学讲学,其演讲稿“怀特海过程哲学及其当代意义”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第1期。10月,徐松巍获黑龙江大学教师特聘岗位津贴。10月,《求是学刊》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选用为来源期刊。11月,《求是学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12月,赵亚乔在2000年度学校业务考核中获得优秀。2001年,共被全国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73篇,在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5位(据中南财经大学统计)。
2002年1月,《求是学刊》改版为国际标准大刊,页码增加到120页,定价8元。3月,杜桂萍获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李小娟获2001年校优秀编辑。4月,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02年常务理事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5月,《求是学刊》开设“海外来稿”专栏,促进了《求是学刊》面向国际的步伐.6月,李小娟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过程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价值哲学与过程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特约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创会主任、世界著名过程思想家小约翰·科布、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等为本刊撰文;邀请美国生态纪学会主席赫尔曼·格林前来黑龙江大学讲学,其文章“托马斯·柏励和他的生态纪”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6月,李小娟获黑龙江大学“模范党务工作者”称号。7月,《求是学刊》在“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的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双十佳社科学报”;李小娟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杜桂萍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编辑”。7月,《求是学刊》协办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五届青年编辑研讨会,23日在黑龙江大学举行学术报告会,衣俊卿校长做学术报告。8月,丁立群当选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李小娟当选黑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
从1990年-2002年,《求是学刊》在衣俊卿主编、丁力群主编的领导下,本着唯实、求是、图新的办刊宗旨,把追求高品位视作刊物的生存之本,突出学术前沿,确立主题意识,实现编辑学者化以提高刊物的高品位,建立一支开放型的、富有现代思维的作者群体。因此,《求是学刊》无论在编辑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在刊物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编辑部有正高级职称的2人、副高级职称的3人,博士(包括研究生)3人,硕士3人。他们的科研成果和获得的奖励丰硕;1991年~2001年,《求是学刊》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地位一直名列前茅,无论在学界,还是在社会上都有很好的口碑,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内权威机构所公布的咨询报告,《求是学刊》自1991年以来,被转载文章的数量排名一直保持在全国高等学校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前7名:1991年—第2名、1993年—第3名、1994年—第3名、1995年—第7名、1996年—第3名、1997年—第4名、1998年—第6名、1999年—第7名、2000年—第3名,2001年-第5名。据中南财经大学2000年检索报告,《求是学刊》通过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90篇,在全国2588种期刊中排列第17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专题从147种期刊上转载文章363篇,《求是学刊》被转29篇,名列第1位。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前20名》,《求是学刊》名列第12位。1999年在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评比中获得第15名的好成绩;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统计,2000年《求是学刊》在高校学报转摘率排名中,列第7位,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四大权威刊物转摘81篇。2000年《求是学刊》再次被列为全国核心期刊,并被列入全国45家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2002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