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私益信托的应用
在决定是否及如何创设私益信托时,税法上的考虑通常很重要,许多信托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或避免收益、遗产、继承以及赠与税,英美法上的遗产规划在财富传承及管理当中占有重要地位。私益信托是常见的目的,即委托人运用信托这一设计将其财产分配于其家庭及其朋友,信托条款通常规定收益归终生受益人或信托条款规定的受益人,保留信托本金,并最终将信托本金转让与其亲属、朋友或公益目的(委托人惯常运用本金和收益分离的信托达其私益目的),有时这种信托被称为“家庭信托”(Family trust),这种信托可由委托人生前创设(living trust),亦可依其遗嘱而创设(testamentary trust),委托人通常运用生前信托规定其自己为唯一受益人或在其生存期间为信托收益的受益人之一,从而在其生前享受信托收益。除此之外,私益信托亦广泛应用于下述目的。
1. 为委托人利益而管理财产。委托人可能基于诸多动机不愿自己管理财富,即可创设以自己为受益人的信托,在委托人生存期间向其支付纯收益以及依委托人要求的信托本金,以期回避财产经营问题及责任。
2. 为保护受益人的不幸或浪费。运用“挥霍者”条款(Spendthrift Clause)避免直接赠与可能对受益人日后享用财富的不利情势。“挥霍者信托“的意义在于受益人不能转让将来支付本金或收益的权利,并且受益人的债权人无权用受益人的利益清偿其债权,这种信托在受益人从受托人处接受利益后,无涉于任何转让的限制或债权人关于财产的的权利,而仅仅是就信托将来支付的权利予以限制,若“挥霍者信托”的受益人将其将来收益的权利转让,该权利受让人无权强制受托人向其支付信托收益,但如果受益人并未放弃该让与,受托人可以将该让与视为向受让人支付的指令,并且,除非信托文书指令只能向受益人支付,受托人在该让与撤销前所为支付将受到保护。
3. 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确保该保险的管护、维续及在保险单到期时收集及投资该收入。大量的人寿保险以这种所谓的“保险信托”方式信托持有,在美国,如被保险人使受托人为保险单受益人而未移转相应的基金(如金钱,证券等)支付保险单上之保险费,这种信托称为“未附基金”的保险信托(unfunded),而如果委托人──被保险人不仅将保险单支付于受托人,而且向受托人移转股票或债券,由此产生的收益供受托人支付保险单上之保险费,这种方式被称为“附基金”的保险信托(funded),这种保险信托不仅可运用于委托人的亲属,亦可适用商事领域,如为公司或合伙企的“商业”保险信托,保险信托在实务应用上,由于系向受托人而非被保险人的遗产管理人或财产管理人为支付,通常免于其债权人追及,并且有可能对被保险人的遗产而言免除遗产税,其应用较为广泛。
4. 为出借人提供担保。如“信托网”( Corporate trust—亦有称为附担保公司债信托),受托人为债券持有人的利益而持有债券发行公司提供的抵押,在美国许多州,这种为但保目的的信托十分流行,为担保目的的“信托文书”似有取代普通法上的抵押之势。
5. 为支付委托人的债权人而成立的为债权人的信托。如为债权人的利益向受托人所为的让与,又如在公司破产时,财产移转于清算受托人,使其为持有受益人利益资格的债权人保存、出售、分配公司财产。
6.信托作为聚集投资的手段。如证券或不动产投资信托,该信托的股份向投资公众出售,在土地信托,不动产的购买和开发将通过出售该不动产上的利益证书的方式而获得。
7. “伊利诺斯土地信托”(又称“细分信托”)。即把一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然后出售,向持有利得财富权益证书人分配出售收入,换言之,即为那些提供资本并且欲从出售中获益的人的利益而成立信托。
8. 表决权信托。公司的股东可将公司股份设定信托,集中管理而为其向往的公司管理及发展的目的而行使决权。
9. “麻州信托”(又称“商业信托”)。即商业企业的资产转让于受托人,目的在于受托人管理和发展该企业,在这种情形下,信托取代了公司的形式,并且受托人类似于公司的董事或高级职员,而受益人则为公司的股东。
10. 继续死者商业的信托。比如为营利目的不确定地继续经营或者清算企业清偿其债权人或继承人。
11. 为公司雇员创设年金或分红或信托。该基金由雇主出资,有时亦由雇员筹措,其目标为支付雇员退休收益以及伤残或死亡利益,有的亦规定有股票购买权。
12. 法院通过判令创设信托。以达到诉讼上最合适的结果,如矫正欺诈的推定信托。
13. 立法机构创设信托,以达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
14. 在夫妻分居或离婚时,亦可以为妻子及子女而创设信托。
Ⅱ 相比普通的FOF,歌斐资产家族母基金有哪些特点
相比普通的FOF,家族母基金兼具家族办公室和母基金的特点,只针对家族负责,其投资管理的效率也会比其他分散化私募母基金更高,具有更强的监督动力更低的监督成本以及更加灵活的资金管理制度,对管理人要求更高,并且,由于家族母基金完全为家族私益服务,通常会反映出家族的行业特征和个人特色,深受有实力的超级富豪家族青睐。
Ⅲ 私益信托的限制
这里的限制特质委托人意志的限制。私益信托可为任何合法的目的而创设,但英美成文法上亦对委托人以信托方式处分财产自由加以限制,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原则。 反恒久原则 该原则通常称为“反永续规则”(Rule against Perpetuities),即信托利益必须于该利益创设时存活之人终生后21年内确定,否则即无效。该原则限制私益信托的委托人于信托文书生效之时存活之人的终生后不晚于21年依其信托确定所有未确定的利益,该原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其一,如果委托人规定信托于指定的事件发生时开始,而该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那么受托人的法律上的权利事受益人衡平法上的权利在信托文书生效时为不确定的,其必须于指定的或描述的受益人终生后21年内的期日确定;其二,既便信托立刻或于准许的期限开始,亦可能存在基于信托给予受益人的衡平利益不确定,该不确定的利益必须在准许的期间内确定;其三,应当注意所有信托财产项下的不确定的利益都必须遵循该原则,如果其违反该原则将使该信托同其命运。 禁止不当暂停转让权 在美国有些州成文法规定:任何企图暂停转让权超过固定的期间将无效,该规则有时亦称“反永续规则”,允许暂停转让权的期限规定不尽相同,有些州限于所有生存的人,有的州则在生存的人附加一定期限或另作其它规定,这些成文法在依委托人的指令或成文法而使信托利益不可转让时将影响该私益信托的创设,不可转让利益的期限不能超过成文法所允许的期限,否则信托的创设将无效。私益信托通常以几以几种方式非法的暂停转让权:其一,信托文书禁止受托人于确定期限出售信托财产;其二、委托人禁止受益人转化其利益(禁止挥霍条款);其三、成文法规定某些信托的受益人的利益不能由其转让。 反累积规则 累积条款即信托条款要求受托人将信托收益累积于信托本金而不为分配,普通法早期就私益信托中委托人指令累积并无限制,但是累积的所有权必须在基于“反水续规则”的终生或21 年内确定。1800年英国实施的《Thelusson法》以及其后的美国许多州的立法都规定了累积的期限限制,在美国有的亦规定该累积必须为未成年的受益人。美国的成文法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修正,现代允许累积的趋势是生存之人终生加(或)21年,有关累积的规则同样适用于明示或默示的条款,但更多的情形限于累积的指令以及并不包括仅仅授权受托人依其接令累积收益的条款。
如果委托人规定了太长的累积期限,在可能的情形下,法院将仅废除该超过期限的条款,并且允许该期限取代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根据成文法的规定,被无效指令累积的收益将支付给没有累积条款本应取得该利益的人,但有些成文法亦规定支付于“财产的最终”持有人。收益将被用于使信托财产增值的指令,如清偿某信托的负担,实际上为累积的条款,但指令支付由受托人持有的保险的保险费、或创设偿债或储备基金以支付将来的信托费用、或累加股票红利于信托资本,通常认为不适用累积规则,美国最近的成文法亦排除年金及分红信托适用于累积规则。
Ⅳ 请问大家!炒股。基金。信托
信托公司
以信任委托为基础、以货币资金和实物财产的经营管理为形式,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多边信用行为。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信托业务18世纪出现于英国。信托业务主要包括委托和代理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指财产的所有者为自己或其指定人的利益,将其财产委托给他人,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代为妥善的管理和有利的经营;后者是指一方授权另一方,代为办理的一定经济事项。信托业务的关系人有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个方面。转移财产权的人,即原财产的所有者是委托人;接受委托代为管理和经营财产的人是受托人;享受财产所带来的利益的人是受益人。信托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个人信托、法人信托、任意信托、特约信托、公益信托、私益信托、自益信托、他益信托、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营业信托、非营业信托、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等。信托业务方式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有利于搞活经济,加强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有利于吸收国内外资金,支持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
基金包含资金和组织的两方面含义:
从资金上讲,基金是用于特定目的并独立核算的资金;
从组织上讲,基金是为特定目标而专门管理和运作资金的机构或组织,例如各种基金会。
货币基金的投资渠道非常窄,只限定于短期国债、部分央行票据以及债券回购等,这些证券本身的利率是固定的,期限又短,价格变动的幅度比较小,利息收入是货币基金收益的主要来源.
股票基金指主要投资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企业之股票的互惠基金。股票基金的目标通常是通过资本增值而获取长期的增长。尽管如此,股票基金也会有红利收入和闲置资金之利息收入。
债券基金指主要投资于政府和公司固定收入之债券之互惠基金。除固定的利息收入外、债券基金亦会随利率变动而令债券价值有升有跌,从而带来资本增值或亏损
股票的风险相对要大一点,但是收益有时要大一些。现在来说基金的风险要小一点,收益比银行利息要高一点。
Ⅳ 证券,基金和信托的区别
信托公司
以信任委托为基础、以货币资金和实物财产的经营管理为形式,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多边信用行为。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信托业务18世纪出现于英国。信托业务主要包括委托和代理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指财产的所有者为自己或其指定人的利益,将其财产委托给他人,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代为妥善的管理和有利的经营;后者是指一方授权另一方,代为办理的一定经济事项。信托业务的关系人有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个方面。转移财产权的人,即原财产的所有者是委托人;接受委托代为管理和经营财产的人是受托人;享受财产所带来的利益的人是受益人。信托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个人信托、法人信托、任意信托、特约信托、公益信托、私益信托、自益信托、他益信托、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营业信托、非营业信托、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等。信托业务方式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有利于搞活经济,加强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有利于吸收国内外资金,支持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
基金包含资金和组织的两方面含义:
从资金上讲,基金是用于特定目的并独立核算的资金;
从组织上讲,基金是为特定目标而专门管理和运作资金的机构或组织,例如各种基金会。
货币基金的投资渠道非常窄,只限定于短期国债、部分央行票据以及债券回购等,这些证券本身的利率是固定的,期限又短,价格变动的幅度比较小,利息收入是货币基金收益的主要来源.
股票基金指主要投资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企业之股票的互惠基金。股票基金的目标通常是通过资本增值而获取长期的增长。尽管如此,股票基金也会有红利收入和闲置资金之利息收入。
债券基金指主要投资于政府和公司固定收入之债券之互惠基金。除固定的利息收入外、债券基金亦会随利率变动而令债券价值有升有跌,从而带来资本增值或亏损。
========================
证券公司是投资者参与股市炒股的中介。证券交易所是股票交易的场所。由于普通投资者无法进入交易所交易,而证券公司在交易所才拥有席位,所以普通投资者必须通过证券公司来交易股票。证券公司只收取手续费。
Ⅵ 信托公司有哪些类型为何四大金融业没有基金
信托公司和银行、保险、证券属于金融机构,拿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牌照
金融公司、基金公司属于经营金融业务的企业,性质是不一样的
希望采纳
Ⅶ 残疾人联合会属于ngo组织吗
同样,NPO汉语译为“非营利组织”,它也不等同于“不营利的组织”,如政府是不营利的组织,但它也绝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非营利组织。 1、NGO概念的内涵及其组织特征: 关于NGO概念的界定,在国际上没有普遍的共识。目前国内学界对NGO的定义,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三种:广义的NGO是指政府和营利的企业之外的一切社会民间组织,它在外延上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它组织(含单位内部的、以企业形式登记的、未登记的社团等)7;狭义的NGO是指严格符合《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的社会组织,即官方概念里的民间组织,在外延上就只有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组织8(还有一种看法是仅仅把那些纯民间的草根组织视为NGO,而把那些有政府背景的都排除在外)。中间的定义是在广义的外延上去掉国有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李景鹏教授指出:“NGO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应该是指政府以外的一切组织。也就是说,它既包括合法的组织也包括非法的组织;既包括各种政治性的、行业性的、专业性的、联合性的、学术性的社会团体,也包括各种基金会、志愿者组织、社会救济和福利组织、弱势群体的保护组织、法律的援助组织等等,甚至还可以包括所有的事也单位。但目前人们在使用NGO概念的时候,主要是指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如红十字会、希望工程、残疾人联合会、志愿者组织,以及各类基金会等等。这或者可以称为狭义的NGO概念。9 学术界对NGO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里我们采取目前学术界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定义,这种定义认为:非政府组织是依法建立的、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自主管理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10 大体上,“非政府组织”指的是那些独立于政府之外、不以营利为目的、志愿性的社会组织。NGO关注的往往是社会公共性的问题和人类共通性的问题,比如贫民救助、贸易公平、环保、反战、反核等等,这些问题所涉及的一般不是个人利益、组织利益或者国家利益,而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或者人类的共同利益。11 我国民政部所采用的正式官方分类,是将民间非政府组织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前者进一步分为基金会、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联合性社团等;后者进一步分为教育类、科技类、文化类、卫生类、体育类、社会福利类等,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登记管理机关的级别区分为全国性组织和地方性组织。学者们也对中国民间非政府组织进行了各自不同的分类。 2、NPO概念的内涵及其组织特征: NPO这个自美国发源并向世界流传的名词,它的原义指的是,由私人为实现自己的某种非经济性愿望或目标而发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或组织。12不仅包括基金会、慈善筹款会等公益类中介组织,也包括社交联谊、互助合作、业主和专业协会等互益类组织,还包括私人创设的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艺术团体、博物馆、研究机构等服务类组织。美国甚至把教堂也归入NPO。在美国,我们听到的解释是:这个词最容易划清公益组织与企业组织的界限,不管各类非营利机构之间有着多么大的不同,但是“非营利”可以概括他们的共性。美国人不把非营利机构称为NGO,即非政府组织,因为美国的公益组织几乎都是私人办的,所以没有必要叫做NGO。13 具体阐述“非营利组织”的含义,首先有必要区分几个概念,即“营利”与“赢利”、“盈利”的区别。从现代汉语的基本含义上我们知道“赢”,意为“赚”,相对于“赔”,从而,“赢利”指赚得利润(用作动词),或者即指利润(用作名词)。“盈”,意为充满、多余,“盈利”即指利润,或者较多的利润。而“营”的意思是谋求,“营利”相应地是指以利润为目的。因而,“非营利”的含义,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无利润,更不是不讲经营之意,而是一个用以界定组织性质的词汇,它指这种组织的经营、运作目的不是获取利润。非营利组织是政府以外的为实现社会公益或互益的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具体衡量指标有三点14: 第一,组织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二,组织的利润不能用于成员间的分配和分红;第三,组织的资产不能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对于这一特性的理解,已经有不少研究开始强调“非营利性”的目的性,即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等于组织不能进行经营性运作,不获取利润。但同时也引发出对非营利组织的另一种误解,即认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就是指确保公益性,进而又转换成“不仅以营利为目的”的解释。虽然这些变通的解释是基于中国目前的国情,为吸引民间资金兴办公益事业的,但从长远和规范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应采取模糊“非营利组织”概念的方法来解决公益不足的问题。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就应符合上述三个衡量指标,即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不是“不仅以营利为目的”),利润不用于成员分配(而不是为长期回报作出的一段时间内不分红的经营战略),资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转变为个人资产。 作为一种组织形态,NPO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就己经存在,但作为一种在20世纪后半期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政治现象,这类组织的界定并不完全确定,不同国家的用法也有所不同,目前,国际上较广为接收的是美国研究非营利组织的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M .Salamon)教授在它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中的界定。莱斯特?萨拉蒙指出,非营利组织有六个最关键的特征15:l、组织性(正规性);即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是根据国家法律注册的独立法人;2、民间性,即非营利组织在组织机构上独立于政府,既不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也不是由政府官员来主导;3、非营利性,即不是为其拥有者积累利润,非营利组织可以盈利,但所得利润必须用于组织使命所规定的工作,而不能在组织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中进行分配;4、自治性,非营利组织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动;5、志愿性,在组织的活动和管理中都有相当程度的志愿参与,特别是形成有志愿者组成的董事会和广泛使用志愿人员;6、公益性,即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学者们在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当中也发现,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在不同国家以及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叫法,比如“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等等。 莱斯特?萨拉蒙则把非政府组织(NGO)看作是非营利组织(NPO)的一部分,他在上述非营利组织的六个特征之外另加两个特征:非宗教性(活动不是为了吸引新信徒)和非政治性(不卷入推举公职候选人)。世界银行把任何民间组织,只要它的目的是援贫济困,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或促进社区发展,都称为非政府组织。尽管这样,人们还是经常把这两个概念互换使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秦晖教授指出:可以用公益还是私益和强制还是志愿这两个维度来划分三个部门。第一部门就是政府部门,是用强制的办法来分配资源,提供公共物品的;第二部门可以称为企业部门,或者营利部门,按照市场原则运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采用交易手段来创造提供私人物品的。第三部门则是通过志愿的机制提供公共利益的组织,如果强调它跟强制手段的区别,那么它就是非政府组织(NGO),如果强调它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那么它就是非营利机构(NPO)。16 另外,我们要明白,非营利组织与我国原有的事业单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事业单位的概念是计划经济之下,政府全面负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全方位责任的环境下的产物,而非营利组织的前提假设是政府-企业-社会三部门的分工、独立,因而它是民间的、独立运作的、有一套自身的运作规则、经营管理理念的组织形态,是公共治理结构中的行为主体之一。
Ⅷ 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证券公司主要做证券经纪业务,证券的发行上市,集合理财以及自营业务;信托公司主要是找项目,做非标投资,比如城投建设;基金公司主要从事二级市场投资,也参与银行间市场,投资货币工具和债券。
信托,基金,跟证券公司的区别:
信托是基于信任的委托,是一种“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财产管理制度形式。信托公司的投资范围包括: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运用资金、提供自有资金贷款和信托资金贷款、进行股权投资、以融资租赁等各种形式进行资金专业管理和运用的功能。 因此,在各类金融机构中,信托公司是唯一能够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机构,可以为各类客户提供除银行储蓄功能、券商经纪业务功能之外的全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职能。
以信任委托为基础、以货币资金和实物财产的经营管理为形式,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多边信用行为。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信托业务18世纪出现于英国。信托业务主要包括委托和代理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指财产的所有者为自己或其指定人的利益,将其财产委托给他人,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代为妥善的管理和有利的经营;后者是指一方授权另一方,代为办理的一定经济事项。信托业务的关系人有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个方面。转移财产权的人,即原财产的所有者是委托人;接受委托代为管理和经营财产的人是受托人;享受财产所带来的利益的人是受益人。信托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个人信托、法人信托、任意信托、特约信托、公益信托、私益信托、自益信托、他益信托、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营业信托、非营业信托、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等。信托业务方式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有利于搞活经济,加强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有利于吸收国内外资金,支持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基金包含资金和组织的两方面含义:
从资金上讲,基金是用于特定目的并独立核算的资金; 从组织上讲,基金是为特定目标而专门管理和运作资金的机构或组织,例如各种基金会。
货币基金的投资渠道非常窄,只限定于短期国债、部分央行票据以及债券回购等,这些证券本身的利率是固定的,期限又短,价格变动的幅度比较小,利息收入是货币基金收益的主要来源.
股票基金指主要投资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企业之股票的互惠基金。股票基金的目标通常是通过资本增值而获取长期的增长。尽管如此,股票基金也会有红利收入和闲置资金之利息收入。
债券基金指主要投资于政府和公司固定收入之债券之互惠基金。除固定的利息收入外、债券基金亦会随利率变动而令债券价值有升有跌,从而带来资本增值或亏损。
证券公司是投资者参与股市炒股的中介。证券交易所是股票交易的场所。由于普通投资者无法进入交易所交易,而证券公司在交易所才拥有席位,所以普通投资者必须通过证券公司来交易股票。证券公司只收取手续费。
Ⅸ 协会一般是营利机构还是非营利机构
同样,NPO汉语译为“非营利组织”,它也不等同于“不营利的组织”,如政府是不营利的组织,但它也绝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非营利组织。 1、NGO概念的内涵及其组织特征: 关于NGO概念的界定,在国际上没有普遍的共识。目前国内学界对NGO的定义,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三种:广义的NGO是指政府和营利的企业之外的一切社会民间组织,它在外延上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它组织(含单位内部的、以企业形式登记的、未登记的社团等)7;狭义的NGO是指严格符合《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的社会组织,即官方概念里的民间组织,在外延上就只有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组织8(还有一种看法是仅仅把那些纯民间的草根组织视为NGO,而把那些有政府背景的都排除在外)。中间的定义是在广义的外延上去掉国有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李景鹏教授指出:“NGO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应该是指政府以外的一切组织。也就是说,它既包括合法的组织也包括非法的组织;既包括各种政治性的、行业性的、专业性的、联合性的、学术性的社会团体,也包括各种基金会、志愿者组织、社会救济和福利组织、弱势群体的保护组织、法律的援助组织等等,甚至还可以包括所有的事也单位。但目前人们在使用NGO概念的时候,主要是指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如红十字会、希望工程、残疾人联合会、志愿者组织,以及各类基金会等等。这或者可以称为狭义的NGO概念。9 学术界对NGO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里我们采取目前学术界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定义,这种定义认为:非政府组织是依法建立的、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自主管理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10 大体上,“非政府组织”指的是那些独立于政府之外、不以营利为目的、志愿性的社会组织。NGO关注的往往是社会公共性的问题和人类共通性的问题,比如贫民救助、贸易公平、环保、反战、反核等等,这些问题所涉及的一般不是个人利益、组织利益或者国家利益,而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或者人类的共同利益。11 我国民政部所采用的正式官方分类,是将民间非政府组织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前者进一步分为基金会、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联合性社团等;后者进一步分为教育类、科技类、文化类、卫生类、体育类、社会福利类等,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登记管理机关的级别区分为全国性组织和地方性组织。学者们也对中国民间非政府组织进行了各自不同的分类。 2、NPO概念的内涵及其组织特征: NPO这个自美国发源并向世界流传的名词,它的原义指的是,由私人为实现自己的某种非经济性愿望或目标而发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或组织。12不仅包括基金会、慈善筹款会等公益类中介组织,也包括社交联谊、互助合作、业主和专业协会等互益类组织,还包括私人创设的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艺术团体、博物馆、研究机构等服务类组织。美国甚至把教堂也归入NPO。在美国,我们听到的解释是:这个词最容易划清公益组织与企业组织的界限,不管各类非营利机构之间有着多么大的不同,但是“非营利”可以概括他们的共性。美国人不把非营利机构称为NGO,即非政府组织,因为美国的公益组织几乎都是私人办的,所以没有必要叫做NGO。13 具体阐述“非营利组织”的含义,首先有必要区分几个概念,即“营利”与“赢利”、“盈利”的区别。从现代汉语的基本含义上我们知道“赢”,意为“赚”,相对于“赔”,从而,“赢利”指赚得利润(用作动词),或者即指利润(用作名词)。“盈”,意为充满、多余,“盈利”即指利润,或者较多的利润。而“营”的意思是谋求,“营利”相应地是指以利润为目的。因而,“非营利”的含义,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无利润,更不是不讲经营之意,而是一个用以界定组织性质的词汇,它指这种组织的经营、运作目的不是获取利润。非营利组织是政府以外的为实现社会公益或互益的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具体衡量指标有三点14: 第一,组织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二,组织的利润不能用于成员间的分配和分红;第三,组织的资产不能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对于这一特性的理解,已经有不少研究开始强调“非营利性”的目的性,即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等于组织不能进行经营性运作,不获取利润。但同时也引发出对非营利组织的另一种误解,即认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就是指确保公益性,进而又转换成“不仅以营利为目的”的解释。虽然这些变通的解释是基于中国目前的国情,为吸引民间资金兴办公益事业的,但从长远和规范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应采取模糊“非营利组织”概念的方法来解决公益不足的问题。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就应符合上述三个衡量指标,即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不是“不仅以营利为目的”),利润不用于成员分配(而不是为长期回报作出的一段时间内不分红的经营战略),资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转变为个人资产。 作为一种组织形态,NPO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就己经存在,但作为一种在20世纪后半期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政治现象,这类组织的界定并不完全确定,不同国家的用法也有所不同,目前,国际上较广为接收的是美国研究非营利组织的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M .Salamon)教授在它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中的界定。莱斯特?萨拉蒙指出,非营利组织有六个最关键的特征15:l、组织性(正规性);即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是根据国家法律注册的独立法人;2、民间性,即非营利组织在组织机构上独立于政府,既不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也不是由政府官员来主导;3、非营利性,即不是为其拥有者积累利润,非营利组织可以盈利,但所得利润必须用于组织使命所规定的工作,而不能在组织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中进行分配;4、自治性,非营利组织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动;5、志愿性,在组织的活动和管理中都有相当程度的志愿参与,特别是形成有志愿者组成的董事会和广泛使用志愿人员;6、公益性,即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学者们在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当中也发现,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在不同国家以及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叫法,比如“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等等。 莱斯特?萨拉蒙则把非政府组织(NGO)看作是非营利组织(NPO)的一部分,他在上述非营利组织的六个特征之外另加两个特征:非宗教性(活动不是为了吸引新信徒)和非政治性(不卷入推举公职候选人)。世界银行把任何民间组织,只要它的目的是援贫济困,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或促进社区发展,都称为非政府组织。尽管这样,人们还是经常把这两个概念互换使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秦晖教授指出:可以用公益还是私益和强制还是志愿这两个维度来划分三个部门。第一部门就是政府部门,是用强制的办法来分配资源,提供公共物品的;第二部门可以称为企业部门,或者营利部门,按照市场原则运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采用交易手段来创造提供私人物品的。第三部门则是通过志愿的机制提供公共利益的组织,如果强调它跟强制手段的区别,那么它就是非政府组织(NGO),如果强调它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那么它就是非营利机构(NPO)。16 另外,我们要明白,非营利组织与我国原有的事业单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事业单位的概念是计划经济之下,政府全面负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全方位责任的环境下的产物,而非营利组织的前提假设是政府-企业-社会三部门的分工、独立,因而它是民间的、独立运作的、有一套自身的运作规则、经营管理理念的组织形态,是公共治理结构中的行为主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