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管理 > 台湾社区营造基金会

台湾社区营造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1-10-14 05:05:53

① 711便利店的介绍

7-Eleven(商标中的表记方式为:7-ELEVEn),已成为便利商店的国际共通语言。商店遍布美国、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瑞典、墨西哥、巴拿马、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和印尼等国家和地区。7-ELEVEn1927年创立于美国德州达拉斯的7-ELEVEn,初名为南方公司(The Southland Corporation),主要业务是零售冰品、牛奶、鸡蛋。到了1946年,推出了当时便利服务的“创举”,将营业时间延长为早上7点到晚上11点,自此,“7-ELEVEn”的名字诞生。1978年统一企业集资成立统一超商,将7-ELEVEn引进台湾。2000年4月20日,7-ELEVEn总裁Mr.Jim Keyes也正式和高清愿总裁签订永久的授权契约。统一超商推广环境保育、社会公益、社区营造等,在2005年也获得远见杂志第一届“企业社会责任奖”、行政院颁发的“企业永续发展奖”、经济部的“绿色会计奖”;好邻居文教基金会也获得行政院环境保护署的“推动环境保护有功团体奖”。2006、2008、2009年再度获颁远见杂志“企业社会责任奖”,2007起年年荣获天下杂志“企业公民奖”。

② 面对阶级分化,社区营造还能走多远

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社区的生活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此一过程即称为‘社区营造’。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人、文、地、景、产”五大社区发展方向:“人”指的是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之创造;“文”指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之延续,艺文活动之经营以及终身学习等;“地”指的是地理环境的保育与特色发扬,在地性的延续;“产”指的是在地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等;“景”指的是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生活环境的永续经营、独特景观的创造等。

③ 宁军的社区营造

宁军从事社区营造、景区规划、文创产业10多年,2013年,他带领团队参与厦门曾厝垵的社区营造,推进组织建设、品牌规划、环境提升、治理创新、网络营销,与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共同缔造,实现了曾厝垵由“脏乱差的城中村”向年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5亿元“中国最文艺渔村”的美丽蜕变。
宁军基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五共”模式创新建立CSMM社区营造体系,搭建了社区营造团队,为全国城中村转型升级提供了全面专业的公众参与解决方案、空间规划设计思路。
宁军还先后为国内30多个地区或社区免费提供社区营造顾问服务,义务接待的社会治理考察团超过1000个超过10万人。
作为厦门曾厝垵城中村转型升级新模式的倡导者,总结提炼了曾厝垵有机更新、协商共治、产业转型的模式,还牵头带领团队参与厦门其他城中村和老旧社区的提升,帮助这座美丽的滨海港口城市改善了人文环境。如厦门华新路老别墅、图强小区的社区营造,宁军深度参与,花了一年时间实现了环境提升、人文精神回归、社区文化凝聚,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④ 中学的名字(小说)

《鱼》 黄春明写的
黄春明(1935年-),出生于台湾宜兰县罗东镇,屏东师范学院毕业,曾担任中国广播公司宜兰台节目主持人、电影编剧、儿童剧场创办人及编剧、电视节目主持人等,为乡土文学小说家,擅长描写小人物的故事。他的小说曾多次改编为电影。
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的黄春明,于1962年步入文坛,其《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锣》、《溺死一只猫》、《我爱玛莉》等小说创作,代表了台湾乡土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华文文学界亦颇负盛名。陈水扁政府曾许以高官,拉他进入政权核心,都被他回绝了。所以他的这个题辞,颇存深意,令人感动。 代表作有《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莎哟娜啦‧再见》等。
黄春明六0年代之代表作有《溺死一只老猫》、《看海的日子》、《锣》、《儿子的大玩偶》等,内容以农村乡土为创作题材,以他所熟悉的卑微乡土小人物为主角,藉由刻划描写其个性与遭遇来呈现对土地、家园的热爱,以及深刻的父子祖孙之情及夫妻男女之爱。
七0年代之作品如《两个油漆匠》、《苹果的滋味》、《莎哟娜啦‧再见》、《小寡妇》、《我爱玛莉》等小说,所关怀之对象则转向都市中之小人物,表现出对都市文化的不满与无奈,以及他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怀。
黄春明多才多艺,在小说、散文之外,也从事儿童绘本、漫画的创作。一九九0年出版文学漫画《王善寿与牛进》,一九九三年出版《黄春明童话》系列。近年更创立黄大鱼儿童剧团,巡回全省演出儿童舞台剧;并於宜兰设立吉祥巷工作室,进行《宜兰县通俗博物志图鉴》采访纪录,积极参与社区营造、田野调查,足见其对台湾土地与人民历久不衰的关爱。
黄春明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小说《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两个油漆匠》等曾被改编拍成电影,1985年由他自编自导的《莎哟娜啦‧再见》尤引人瞩目。曾获“吴三连文教基金会文艺奖”、“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文艺奖”以及“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 “人与自然、社会”系列讲座获教育部奖励教学卓越计画补助,由副校长林振东教授召集、中文系许建昆副教授主持,旨在引领学生于跨学科的多元关怀中,重新领会人文、社会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小说
《清道夫的孩子》(首次发表)
《锣》
《我爱玛莉》
《莎哟娜啦·再见》
《儿子的大玩偶》(曾拍成电影)
《看海的日子》(曾拍成电影)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
《两个油漆匠》(曾拍成电影)
儿童绘本
《我是猫也》
《短鼻象》
《小驼背》
《爱吃糖的皇帝》
《小麻雀稻草人》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⑤ 社区营造什么意思

社区来做

⑥ 社区营造的主要特征

在地性、独特性、故事性、体验性、生活性

⑦ 什么是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是个新词,指的是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社区的生活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此一过程即称为社区营造。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人、文、地、景、产”五大社区发展方向:“人”指的是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之创造;“文”指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之延续,艺文活动之经营以及终身学习等。

“地”指的是地理环境的保育与特色发扬,在地性的延续;“产”指的是在地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等;“景”指的是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生活环境的永续经营、独特景观的创造等。

社区文化营造的成功典范:

伦敦是一个经典的世界城市,同时也是许多经典规划理论诞生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集大成者莫过于艾伯克隆比。

他规划了环伦敦都市绿带(London Metro Green Belt)奠定了大伦敦生态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基础,而七橡树镇正位于这个大绿环中,小镇本身即为大绿环中的一部分。

其绿化覆盖率高达93%,并坚持保留了60%的自然景色保护区,17处国家历史公园和花园,40处自然保护区,57处本地野生动物地点,所以七橡树镇被称为“英格兰的花园”。

七橡树小镇进行了多层次的文化营造。在空间上,复合型文化综合体形成人工文化环境,自然课堂和运动的教育形成了自然文化环境;在时间上,通过多种节日传承小镇的文化;并最终将这种身份认同凝聚为七橡树的专属徽标。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社区营造

⑧ 慈济基金会的简介


1991年,慈济美国分会发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劝募活动,将所募款项透过红十字会援助孟加拉飓风灾民,从此开启海外救援工作。1994年,慈济基金会成为一个覆盖全台湾的财团法人。
2008年2月27日,中国国台办正式批准在中国大陆成立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并成为首个由非大陆人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民间基金会。
2010年7月19日,联合国上午十一点钟召开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大会,会中正式通过“佛教慈济基金会”(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成为“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非政府组织的特殊咨询委员”(NGO in Special Consultative Status with ECOSOC)。慈济致力于社会服务、医疗、教育,被誉为“台湾的良心”。 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慈济踏上了大陆的土地,从1991年开始累积至今日于2010年8月20日下午举行『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在大陆江苏省苏州书院成立的正式挂牌典礼。2010年八月二十日的志工早会上,证严上人由衷地感恩。「结缘也二十年了,这一念心充满了感恩啊!虽然我无法亲自到当地,可是在遥远的此方,我也以最虔诚的心来祝福,来感恩。」
「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1966年由证严上人创办于台湾省花莲县;慈济为兴办医院向省府申请「财团法人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在1980年1月16日获立案通过;然而,因为照顾的对象遍及全台,为此又向内政部申请全台性的财团法人登记,于1994年终于完成全台性的财团法人登记。
「财团法人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是立足台湾、宏观天下的慈善团体,四十年来在台湾致力于社会服务、医疗建设、教育建设、社会文化等志业。 慈济的主要志业:“四大志业、八大法印”,即慈善、医疗(如慈济医院)、教育(如慈济大学、慈济技术学院、慈济小学、慈济中学)、人文(慈济人文志业中心、大爱电视、经典杂志、檀施会、慈济月刊、外语期刊)、国际赈灾(如援助川缅)、骨髓捐赠(慈济骨髓数据库)、社区志愿者(慈济各分支会所)、环保(如慈济环保站)四项, 统称为「四大志业」;
另投入骨髓捐赠、环境保护、居住小区志工、国际赈灾,此八项同时推动,称之为「一步八脚印」。
慈济推展其志业时,普遍以证严法师的“普天三无”为原则,即所谓“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希望以此理念,推动所谓“佛法人间化”理想。而在此理念下,该基金会之慈善事业运作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及不分国度。团体中也不乏其他宗教、种族的志愿者。 1966年证严法师经历“一摊血”事件及“三修女”的来访,决心“消灭贫穷”,在花莲普明寺成立慈济功德会。功德会成立初期,便开始从事社会救助事业,故证严法师常言:“慈济以慈善起家。”
从感恩户(即“慈济照顾户”)的个案调查、复查,赈灾的勘灾、造册、发放等,皆是由多年的关怀、多次的赈灾经验中,逐渐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除了让被照顾者安身外,也要安心。进而再启发被照顾者的善心,达到“善的循环”。 证严法师在经过多年的社会救济后,证严法师发现“因病而贫”、“贫病相依”现象。1972年“慈济贫民施医义诊所”在花莲市开设。开启了医疗志业中之“医疗站”、“义诊”之关怀方式。
1979年5月法师在静思精舍之慈济委员联谊月会中,提出了兴建佛教慈济综合医院的构想。而为了启建医院,向台湾省政府社会处申请成立“台湾省私立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获立案通过,始得已筹募慈济医院之款项。法师及慈济委员一方面在全台湾发起“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莲万蕊造慈济世界”之募款、募心活动,另一方面也向政府寻求建院用地。1980年10月19日,时任台湾省主席的林洋港先生拜访精舍,询问法师是否放弃建院想法,法师便向拿出帐册向主席说,如果建院失败,将会退还所募之款项,主席见言:从来没有一间寺庙会将捐款退回。便向蒋经国总统回报此事,三天后10月22日总统亲临精舍。法师便向总统再度提出寻求建院用地的构想,总统允诺,指示花莲县府设法协助建院用地问题。后历经三次换地,两次动土,终于在1984年4月正式兴建。1986年8月17日正式启业。

这也源于而慈济医院秉持救人为先的观念,成为全台湾医院立下免缴住院保证金之先例,尔后卫生署要求全国医院也比照办理。在台湾,慈济医院各分院已有六间及一间诊所;而马来西亚也有洗肾中心及义诊所。 1993年8月美国红十字会组织抗原室李政道

博士拜访证严法师,说明国际骨髓数据库的隶属情况。
同年10月,“慈济基金会骨髓捐赠资料中心”成立于花莲慈济医院。
1998年筹设脐带血库,因容量限制,于2008年11月已停止收集。
2002年更名“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常简称慈济骨髓库 )。 慈济医院于1986年启业后,因台湾东部资源匮乏、交通困难,西部的医生不便前来,造成早期慈济医院,医护人员不足之情况。
证严法师感于东部专业医疗人员不足,及增加东部高等学校就学率,于1989年开办“慈济护理专科学校”,培养东部护理人才,于1999年改制成为慈济技术学院。
1992年5月31日,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于台北分会成立,证严法师开示“慈青悲智行,联谊启慧根”。慈青回到学校在各校成立“慈青社”,法师期许能够成为校园清流,将善的种子植入校园。
1993年创立慈济医学院,于2000年获准升格成为慈济大学。
2000年有感于教育要从小扎根,因此创立了慈大实小及慈大附中,完成幼稚园至博士班的教育完全化。
慈济在台湾各地的学校有慈济大学、慈济技术学院及花莲、台南两地各有慈济中学、小学。在美国有19所人文学校及5所人文班;在马来西亚有大爱儿童教育中心;在泰国有清迈慈济学校。 人文志业初期原名“文化志业”,于2004年更名。期许人文可以成为“人品典范,文史流芳”。
1967年,克难功德会成立第二年,“慈济月刊”杂志创刊发行。当时慈济月刊仅为一大张,共四页之报纸。1986年9月,“慈济道侣半月刊”正式发行。1998年8月,经典杂志创刊。2004年3月慈济道侣并入慈济月刊中;道侣改以丛书形式出刊,有生命及幸福两系列。
1996年1月,慈济万维网正式上线。
影音节目方面,1986年4月,“慈济世界”广播节目播出。 1995年12月,慈济节目在其他电视频道委托演出。1998年1月1日,正式于中视电视台中成立“慈济大爱电视台”。2005年1月1日,位于台北关渡的慈济人文志业中心正式启用,慈济大爱台、慈济广播部、期刊部、经典杂志迁入人文志业中心。
慈济人文相关志业有大爱一台、二台、大爱广播、静思人文、慈济月刊、经典杂志等。八大法印
八大法印原名“八大脚印”,证严法师认为过去称八大脚印,实为八种妙法,故在2007年正名为八大法印。 1991年孟加拉水患,慈济美国分会发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劝募活动,将所募款项透过红十字会间接援助,成为开启国际赈灾之先例。
隔年,1992年中国大陆华东、华中水患,慈济人于发起街头募款,正式踏入大陆地区,开启国际赈灾之志业。当时的两岸关系仍属紧张,此举让当时的台湾民众颇不谅解与诸多批评。证严法师认为人道主义应超越于政治现况,期望以大爱弭平对立。
1992年进入中国大陆援助水患灾民时,和大陆领导阶层达成“一个目的”、“二个原则”、“三个不为”、“四类物资”、“五种协助”。此五点成为日后慈济国际赈灾的五点共识。
一个目的:赈灾。
二个原则:直接、重点进入灾区,深入最无人关怀之处。
三个不为:不谈政治、不刻意传教、不搞宣传。
四类物资:温饱的物质、复耕的物质、卫生的物质、解决居住的问题。
五种协助:造名册、请提供车辆、维持秩序等等。 1990年8月23日朝,证严法师于台中新民商工演讲。行经夜市区,见其收摊后街上留下大量垃圾。演讲精采处,见大家用双手热烈鼓掌,便说:“请大家把鼓掌的双手,用在捡垃圾、扫街道、做资源回收,让我们这片土地变成净土;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会中有一名女孩——杨顺苓,因受法师的演讲,在会后一个月期间内到处捡拾资源回收物,并将资源变卖所得善款以“慈济人”的名义捐出。环保志业因此而开启。
1992年01月,台湾各地慈济人践行法师理念,在各地区设立“环保教育站”。
慈济大爱台有部分资金来自于慈济资源回收溢注之基金。故有“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爱心化清流,清流绕全球”之口诀。
2008年大爱感恩科技成立,以环保志愿者回收之宝特瓶抽丝制造成纱,可用来制成慈济赈灾使用的毛毯及衣物。 1997年贺伯台风席卷台湾,造成台湾重大灾情。证严法师毅然改变慈济会员原有的人脉推动模式,推展“社区志愿者”计划,要求慈济委员、慈诚队员改以社区为单位,于各地推展健康照顾、环保志愿者、社区绿化等工作。期待左邻右舍能发挥“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精神,散播“人人是志愿者”的理念,让人人心中充满爱。
法师指示慈济人落实“四门四法四合一”,分为“合心、和气、互爱、协力”四组,即以社区做为根本,再由各社区联合组成小区,以此方式有效率地将资源统合。以此模式,慈济人经常能走在最前,做到最后。 正式参与慈济团体者,如慈济委员、慈诚队员、慈青等,应依循证严法师所定十戒: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饮酒 不抽烟、不吸毒、不嚼槟榔 不赌博、不投机取巧 遵守交通规则 孝顺父母、调和声色 不参与政治活动、示威游行 [编辑] 提倡素食 慈济推动斋戒,证严法师:“近来天灾接连而来,相信大家都很心疼、担心,多少也有些恐慌。然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具体防范的力量,这必须回归到人与心。在古代,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必定举国上下全民斋戒、不杀生,清除身口意的污浊,祈求上天降福。”、“斋就是素食、不杀生,常起慈悲心念,同时断绝心中贪瞋痴等恶念;戒是持戒,守好人生的规矩,力行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发好愿,清净身口意。”我们天天推动爱洒人间,为天下祈福,此刻,也期待大家以斋戒、不杀生的具体行动,表达一分虔诚的力量,持续爱洒人间,带动社会爱的共鸣。 基金会并不强制会员茹素,唯参加慈济活动时,则需素食。慈济大学学生亦无须信仰佛教,无须素食。为鼓励素食,位于花莲市慈济医学中心、慈济大学的同心圆餐厅与慈大附中的妙膳厅,提供教职员生早餐新台币10元吃两样东西,午、晚餐20元吃到饱的餐饮,唯推行环保,员生需自备环保碗筷。因物价上涨,慈济基金会不得不调整供膳部份的价钱,原为10元的早餐涨了5元,20元的午餐也涨了5元,同时原来吃到饱的中餐及晚餐也开始进行供量的限制。原来每天中餐晚餐都会提供五样的菜,但从97学年度开始,同心圆餐厅每周择一日只供两样菜。

阅读全文

与台湾社区营造基金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