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靠努力成功的名人例子有哪些
靠努力成功的名人例子有伽利略、诺贝尔、华罗庚、屠呦呦、郎朗等等。
1、伽利略
伽利略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❷ 谢慧如的在泰华社会活动中的贡献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谢慧如就开始投身于泰华社团活动之中,先后在潮安同乡会、潮州会馆、中华总商会等泰华重要社团担任要职。1959年,谢慧如担任旅暹潮安同乡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之后,任该会第八届、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九届、第十届理事会财政,第十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62至1969年间,分别担任泰国潮州会馆第十三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执委会副主席,以及第十四届、第十七届执委会执委。1968年,谢慧如还担任泰国中华总商会新第一届常务会董。1987年出版的《旅暹潮安同乡会纪念特刊》称:“(谢慧如)先生素抱卓识远见,在肩负侨团重任期间,每当措理要务,莫不当机立断。当其出任本会理事之时,对于创办学校、建筑礼堂、扩建新校舍各项建设,莫不竭力提倡,首献巨款,以为同乡楷模。当其膺任天华医院副董事长任内,曾极力主张加强董事会组织,刷新人事,整顿院务。及其出任中华赠医所监事长时,又号召该所理事,发动建设拍抛猜路新址工作,终于乐观其成。在膺任潮州会馆副主席任内,曾极力主张购置市区适当地点,作为筹建新会馆址之场地,惜其主张不获实现,使潮州会馆之发展史,推迟十年以上。” 从上述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谢慧如虽然已在泰国最具重要性的社团——潮州会馆和中会总商会的核心层中担任重要职务,但他尚未能在泰华社会中一言九鼎。
谢慧如先生在泰华社会中大显身手应则是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此时,谢慧如已是70岁左右的年龄,但身体尚健康。他顺利调整了企业结构,并退居二线,让其大儿子接班管理企业。1985年,他把自己的家产分成七份,自己留下一份,其余分给妻儿子女。之后,开始把精力投入到社会活动中来。1986年至1996年的十年间,谢慧如连续担任泰国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主席。1984年起,谢慧如担任潮州会馆第二十三届、二十四届名誉主席、二十五届、二十六届、二十七届、二十八届和二十九届永远名誉主席。1985年,担任潮安同乡会第二十届名誉理事长。该会从1987年起设置永远名誉理事长,谢慧如连续担任第二十一届、第二十二届、第二十三届、第二十四届和第二十五届永远名誉理事长。此外,谢慧如还担任泰国众多社团的重要职务,如:泰国社会福利院主席、泰国介寿堂慈善会永远名誉主席、泰华文化教育基金会主席、泰国谢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会长、天华医院永远名誉理事长等等。1995年,泰国中华总商会庆祝成立85周年时所出版的纪念特刊中称赞:“谢慧如先生寓泰六十余载,一向都热心为泰国公众和众多的社会团体服务,在社会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对于泰国各社会团体的活动、建筑和协调,先生更是热诚为之效力,贡献巨大,被诸多社团组织推以重任。”又说:“现先生因年事已高,为扶掖后进,对社团职务,虽皆辞卸息肩,但依然备受诸社团崇敬,尊为元老。”可见,此时的谢慧如先生已成为泰华社会的著名社会活动家。
在泰华社会活动中,谢慧如历来以办事果断、处事公道、不存私心、出钱出力著称。晚年尤其乐意为侨团排忧解难,泰华社会中许多难题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得以圆满解决,从而使他获得了泰华社会各界的敬重。介寿堂物业归属问题的妥善处理,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介寿堂于1963年10月建成,资金募集于当时的华侨。后来在介寿堂内由原介寿堂主席黄作明先生的儿子以参股方式建了一座医院,用以救死扶伤,为社会做善事。医院由黄作明先生的儿子管理。当时介寿堂的地皮产业在做契证用的是黄作明先生的名字,从法律的角度上讲,是属于私产。到80年代末黄作明病重住院时,许多侨领担心黄作明百年之后,介寿堂是公是私说不清楚,要求尽快把这件事理顺,让公产归公,把介寿堂办成真正的慈善机构。“按当时的地皮房价,整个介寿堂可值10亿铢以上。” 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既了解当时情况,又是泰华社会中德高望重者才能胜任。1962年介寿堂筹建过程中,谢慧如曾任筹委会的财政股委员兼建筑股顾问,对当时的情况十分了解,加上他的人格威望,大家推举他来处理这件事。谢慧如亲自到医院看望黄作明先生,表明必须改变介寿堂房地产契证的户主的道理,双方商妥处理的办法。得知介寿堂要补偿黄作明的儿子对于医院建设的投资尚欠缺资金,谢慧如先生还主动捐资500万铢。从而使最为泰华社会所关注的介寿堂归属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之后,介寿堂改名为介寿堂慈善会,成立董事会进行管理,成为泰华社会一个知名的慈善机构。谢慧如的努力赢得泰华社会高度赞扬。1993年3月27日介寿堂慈善会第一、二届委员会交接仪式上,该会永远名誉主席郑午楼先生致词时特别提到:“这个功劳应归于现在介寿堂慈善会永远名誉主席,我们的谢慧如先生。他出的力很大,才能够实现公物‘完璧归赵’。…… 大家用非常平和、非常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使之很完美,我觉得是非常难得的。所以我刚才说谢慧如先生立了大功。”
❸ 赞扬南丁格尔的诗歌
美国大诗人朗费罗Longfellow所作《提灯女神》,原文为:
你手提一盏油灯,
脚步轻轻地,
穿过一个病房,
另一个病房,
巡视的目光,
如这跳动的火苗一样,
燃烧着关爱、细心和责任,
这不是一盏普通的油灯,
从你点燃的那一刻起,
1854年的某个夜晚,
它就一直亮着,
一个半世纪的岁月并不遥远昨天、今天,
那些白衣天使,
是被你的光辉指引着在平凡的日子里,
雕刻时光,
追随你的脚步,
她们在生命的田野里默默耕耘,
铲除疾病的荒草碎石,
再一点点播种下,
希望和健康,
用辛劳和汗水
诠释着敬业和奉献。
(3)赞扬教育基金会扩展阅读: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被誉为“提灯女神”,因她在克里米亚进行护理而闻名。
南丁格尔被列入世界伟人之一,受到人们的尊敬。她开创了护理事业,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1908年3月16日,她在88岁高龄时被授予伦敦城自由奖。“5.12"国际护士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而设立的,这一天就是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生日。
英国人把她看作是英国的骄傲,1867 年,在伦敦滑铁卢广场,建立了克里米亚纪念碑,并为南丁格尔铸造提灯铜像,和希德厄·海伯特的铜像并列在一起。并把她的大半身像印在英国10英镑纸币的背面(正面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半身像)。
美国大诗人朗费罗Longfellow(1807—1882)为她作诗《提灯女郎》,赞美她的精神是高贵的,是女界的英雄。如今全世界都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纪念她。南丁格尔被列入世界伟人之一,受到人们的尊敬。
❹ 张思明的当代人物
张思明,男,汉族。出生于1957年10月。籍贯:上海。曾在北大附小、上海虹口一中心小学、江西鲤鱼洲“五七学校”学习、劳动。1974年高中毕业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1975年起工作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组。他通过刻苦自学、顽强拼搏取得了自学考试的优异成绩,是全国自学成材的先进典型之一(见中央电视台的专题片“自强铸辉煌”)。
1981年起在职参加北京市高等教育数学专业自学考试。1985年获得北京大学颁发的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和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公派在日本岗山大学教育学部研修日语和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1991年在职在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继续攻读学科教学论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1993年以全优成绩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1992年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199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
他热爱教育工作,曾长期坚持担任班主任。他热爱学生,能从思想、学业、身体、心理等诸方面关心他们的全面成长。在教育上他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及身性,注重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的结合和无形教育环境的创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心和自身的进取精神。他3次参加义务献血,多次利用假期去京郊、张北、内蒙、沂蒙、新疆等教育贫困地区支教,助教。在教学上形成了以“数学课题学习”为特色的教学风格和大量实践成果。
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和当选全市青年教师的“师德之星”。
1997年获北京市“五四奖章”。
1999年获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数学教育的最高奖“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评为北京市当时最年轻的数学特级教师。
2000年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1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03年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04年再获北京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张思明同志热爱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75年参加工作以来,29年里他虚心向老教师学习,长期坚持担任班主任(20年)、年级主任(5年),模范履行教师职责。他有很强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热爱学生,能从思想、学业、身体、心理等诸方面关心他们的全面成长,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好评。所带毕业班的学生几乎全部升入大学,多次被评为北京市级先进班集体。还培养发展学生党员两人,校学生会干部10余人,2003年理科状元等优秀学生。他的上百名学生在全国、全市的创新大赛、数学应用等竞赛中获奖。
张思明同志刻苦自学、顽强拼搏取得了自学考试的优异成绩,是全国自学成材的先进典型之一(见中央电视台的专题片“自强铸辉煌”)。他战胜家庭带来的种种困难(父亲因公牺牲,母亲重病,岳母半身不遂),在当班主任和满工作量的条件下,完成了24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并以全优成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93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毅然放弃大学的工作机会,回到基础教育的第一线。
在教育上他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及身性,注重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的结合和无形教育环境的创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心和自身的进取精神。他特别关心有特殊困难(残疾、单亲、父母离异等)的学生,用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精神对待学生,为他们倾注了心血和爱心。如1985年,他所带的班“早恋”问题比较突出,他就选择了“早恋”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和教育引导对策为研究课题,通过观察了解“早恋”学生的心理反应,通过大量个别工作,找到了“淡化、疏导和人生优选法”的教育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相应的论文在1988年获“北方八省市思想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为多家教育期刊转载。
他发现学生近年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多,就选择了“焦虑的形成与调适”作为研究课题,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焦虑的起因、表现、利弊影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为学生介绍多种心理调适方法,并指导家长进行相应的措施配合,使学生形成较好的心理状态,相应的论文发表于《班主任之友》1995年第5期的首篇。
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学生出现的学习障碍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技术指导,是他班级管理的一大特色。1996年他有关学生学习指导的德育论文获全国二等奖。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和当选全市青年教师的“师德之星”。1997年获北京市“五四奖章”。
在学校工作中,他讲团结、讲奉献,服从分配,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困难,一直承担大负荷的工作量,多次参加义务献血,多次利用假期去京郊、张北、内蒙、沂蒙、新疆等教育贫困地区支教、助教,多年一直热情资助山东农村的三位贫困学生上学。在日本进修学习期间他心系祖国,用自己出色的学习成果和人品赢得了国外导师、他国留学生称赞和所在地留学生党组织的很高评价。回国时他为学校带回了价值60余万日元的教学设备和外汇。他三次被评为区级“先进教师”、五次被授予市级先进称号,一次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张思明同志在数学教学、学生学法指导、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方面有丰富经验和一批成果。评优保两次获一等奖。已发表的文章和参与编写的著作达 150万字,从87年起他参加了我校和海淀区的数学竞赛的辅导工作,长期担任市、区数学学校(原奥校)的兼职教练员。先后辅导了宗风华、江小辉等10余位学生在全国数学、计算机竞赛中获奖。1993年作为北京队的主要教练之一和何老师一起带队参加了中国奥林匹克冬令营(山东大学),获得团体第二名。
作为跨世纪接班人的青年教师,他认为不能仅满足于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程度上。要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他要求自己,一定要通过认真学习和钻研现代教学理论和身边老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张思明同志从1993年起开始进行“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和中学数学建模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他在数学教学中突出表现了激发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教学特色和风格。近几年为全国、北京市、海淀区做了多场大型公开课,每次都有上百名教师参加观摩,受到广泛好评,产生较大影响。1999年获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999年9月获全国数学教育的最高奖“苏步青数学教育一等奖”。
2001年他在全国50多位教师中,以20余位专家的全票当选,参加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做为第一报告人,在全国宣讲他做数学创新教学的成果,报告13场,行程2000里,受到全国听众的一致好评和很大反响。媒体有不少报道。
张思明同志从1999年起参加了国家教委主持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现在是高中《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核心组成员。是新课程开发和推广工作中少见的一线教师代表。2004年作为副主编参与高中数学新教材(北师大版)的编写。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跨世纪园丁工程”“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中学数学创新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科研任务(2003年已结题,被评为20M年北京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在教学上,他通过数学课题学习等多种形式,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的学生中有6 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96,2002)中获奖,3人在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有130多人次在北京市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中获奖。辅导的学生葛鉴桥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他撰写的40余篇文章、150余万字的著作中在全国和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的就有8项,1998年获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四届“孺子牛金球奖”,1999年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和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获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2001年当选“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他多次代表北京的教师到香港、美国斯坦福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今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新课程国家级培训中,他作为数学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研制者之一,在培训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他的专题报告,引起全国参与培训教师的高度赞扬。
他在总结自己的工作时写下了这样的话:“我常听到一些年轻的朋友抱怨命运不好,没有机会,其实比起“老三届”来我们要幸运得多。只有当自己真正有了“内动力”,才会发现机会,珍惜机会,抓住机会。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觉得影响青年人成长的最大障碍,不是环境和他人的作用,而是自己的惰性、满足、自我原谅、自我开脱,是不甘寂寞、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这种轻浮的“潇洒”。人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会都是“艳阳天”,总会遇到一些沟沟坎坎。我们既要想到不耕耘就不会有收获,更要想到有十分的耕耘并不一定有十分的收获。但是最重要的是先要去耕耘,因为人生的“季节”是不等人的”。作为教师保持“职业青春”常在的秘密只有一条,那就是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❺ 高新民的师生热议
龙凤连(2011级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句好不夸张的赞扬,高老师的学术成果就算不是全国学术成果最多的人,但至少也是成果最多的人之一。提起同学们对高老师的印象,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高老师对教学绝对是认真负责,高老师不但对自己严格要求,基本上坚持每天写2000字的内容,对同学们的学习也是从不松懈,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要求同学们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所提问题要求分点回答,并且课堂上尽量踊跃发言。另外,对同学们的课程论文的写作也是一步步辅导到位,首先从论文的选题开始,同学们有了意向的选题高老师引导同学们如何确定最佳选题,对于每一个同学上交的课程论文,高老师都一一详细评阅,然后召集大家,对每一个同学的论文进行逐一点评。高老师始终把两件事作为自己生活的主要内容,一件是做学问,另一件就是做慈善。高老师的学术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今年高老师凭借《东西方心灵哲学的对比研究》获得了80万元经费的项目。在生活上,高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高老师本人也是以身作则的,未经他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给他买新衣服。自1995年以来,高教授就开始默默地用自己的工资帮助贫困学生,在部分贫困山区学校发动“告别咸菜活动”,兴建、援建希望小学。2004以来,高教授为扩大社会资助范围,发起以扶危济困、拯救和振兴教育为宗旨的“惠济行动”,号召、吸纳更多社会人士参与助学慈善事业,成立逸华慈善基金会,创建逸华慈善基金网站。截至目前,高教授本人已捐资约80万元,社会募捐善款约300万元,先后资助了约1500多名贫困学生,兴建、援建3所希望小学,在2所小学发起的“告别咸菜活动”已达到7年。 杨玉渟(2011级马克思主义哲学):跟随高老师的这两年里,使我价值观念改变最大的是他的幸福哲学,他常常让我们学会自己思考人生,学会追问到底怎么样的人生才算幸福。对几年前还很稚嫩的我来说,幸福就是花不完的钱、足够大的房子、吃不完的美食,现在想起会觉得自己有些可笑,尤其是在逸华做志愿者之后,我有缘读到了一些真挚感人的申请书,在亲眼看到申请表里一些同学的困境后,我内心许久不能平静。我很感谢高老师,是高老师从不停歇的善举、是在逸华这个家庭里,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个世界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才明白人生的幸福来自知足,只能让自己开心一时的那并不算多的钱,却能改变他人一辈子,这才是“施比受有福”。
檀沐延(201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我印象中的高老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学术专一,几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严肃负责;心地仁慈,温和可亲。在学术上,高老师是我见过最专注认真的一位老师,岁月的历练让尊敬的高老师养成了每日定时学习的好习惯,无论严寒酷暑亦或于百忙之中,他都能坚持每日读书,乐此不疲。当然,高老师读书的高效率也是出了名的,这归于他专注的态度同样还有独特的记笔记方法。高老师说过,做学问是辛苦的,是需要牺牲很多东西的,只有真正做到心无旁骛方能潜心研究,捕获真知。高老师有句有名的话语,让我们都觉得既真实贴切又发人深省,他说:“做学术要敢于坐冷板凳”。细心体悟,不觉果真如此。在教书育人方面,不得不说,高老师是我见过最为严厉的老师。或许是因他那种不怒而威的处事风格,最多的可能还是因为他值得尊敬的学术精神吧。初见高老师是在研究生考试复试的时候。由于深刻的感知到自己才疏学浅,功底不牢,面试的时候心中无比忐忑。进入面试教室的瞬间,我就被当时的场面震慑住了。以高老师为首的几位老师面容严肃地坐在我的对面,回答问题顿时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组织语言。几位老师很严厉的指出了我的不足,好在高老师循循善诱最终引导我能够圆满解答。如今回想起来,场面依旧惊心动魄,高老师他们不苟言笑的认真和严肃使我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件多么神圣的使命,不容许有半点侥幸和敷衍。在接下来高老师成为我们任课老师的一年里,我们更加深刻的领略到高老师的严肃认真。从课前准备,课堂笔记,当堂提问到课间探讨,高老师一贯秉承高要求的师风,使我们能够获得真知,充实了我们匮乏的心灵。对于高老师,还有一点是非常值得提及的,那就是他的仁慈宽厚,默默奉献。讲到这里,可能会问,刚才不是说到高老师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吗,为何又是宅心仁厚,善良高尚的?那是因为,我们的高老师是一位对学术要求严谨,但生活中对一切人或事物都非常仁慈的老师。他发起了逸华教育基金,并带领多位捐资人定期进行捐助。十几年来,高老师和多位捐资人资助的学生不计其数。身为逸华教育基金志愿者的我,在逸华的一年多里深切的体会到了高老师发起的逸华教育基金是多么神圣的一个组织。发起人,捐资人,所有的志愿者都不求回报,付出点点滴滴的心血,只为能够帮助到需要我们帮助的同学。在逸华的日子里,感动我的事例数不胜数。但是我始终都记得高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留心生活里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主动联系他们告诉他们,我们有逸华。”这句话如此朴实,却让大家热泪盈眶,感动至今。
王岸(2012级外国哲学研究生):高新民老师是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史、心灵哲学、宗教哲学和人生哲学。高老师在在学术研究上有着极高的而造诣,在《哲学研究》和《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并出版多部译着和专着,研究成果斐然,尤其是心灵哲学研究领域,堪称中国心里哲学研究的奠基者。我之所以跨专业报考哲学研究生也可以说是慕名而来。心灵哲学的研究历史与其他主流方向相比并不长久,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被建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研究领域,它与其他诸多学科,例如心理学、物理学、神经科学等等都是紧密联系的,所以要研究心灵哲学不光要有对哲学的深入思考,同时也要广泛关注其他学科。高老师正是这样一位知识面广泛而又思想深刻的老师,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到专业的哲学知识,同时也掌握哲学与其他领域的关联,全面把握每一理念的发展,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拓展了我们的思路,令我们获益匪浅。
殷筱:对高新民的印象——爱憎分明的老师。自从1994年第一次接触到高新民,至今已经整整18个年头,从最初的师生关系到如今以同事相称。在殷筱看来,高新民自始至终将其看作自己的学生。回忆起自己与高新民的第一次“从批评开始”的见面,殷筱仍然记忆犹新。1994年,高新民作为自己实习的带队老师,组织学生一起见面,殷筱由于当时外地同学前来,因故缺席。第二次见到她时,高新民当即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本以为没有在老师心中留下好印象的她,却还是在最后评上了“优秀实习生”。“高老师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殷筱说。也正是因为高新民的影响,使她从原本的思政专业转向报考了哲学的硕士,正式成为了高新民的“门下弟子”。在参与《现代批判心灵哲学》书稿编写的时候,高新民将殷筱上交的书稿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批注。“这要比我交上去的原稿字数还要多,差不多有3万多字,甚至连标点符号和错别字也没放过。”殷筱说,“直到现在,我自己也有学生了,高老师也时常会检查我的任务进度,把我还是当作学生一样。”“每个老师都有对口援助的学生,还会时不时回复学生们的来信。”聊起与逸华基金的故事,殷筱觉得充实而又温暖。在她看来,当时老政法学院80号员工有70多人都被带动起来参与其中,“你100我300的场面,全都是自发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大家对于高老师的绝对信任。”在承担多项科研压力的情况下,高新民还时常带领着这些教研室的其他老师们去希望小学看看那些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衣着打扮,高新民则时常穿着自己儿子不穿的衣服进出学校。“我也时常半开玩笑的问他,你什么时候可以换套新衣服啊。但却从来没有看到他穿新衣服。”殷筱回忆道,“连夫人也不能擅自为他买衣服。
刘明海:对高新民的印象——全心治学的学者。“高老师曾说‘学术,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做学问是一种享受’,他自己也实践者这一点。”刘明海如是说,“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完后,高老师肯定就会在书桌前开始工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使他患上看糖尿病。”在刘明海的印象中,高新民为了搞学问,可以为此远赴国家图书馆去搜集大量的复印数据来给自己的学生使用。在其自身编着的《非存在研究》时,100万字数的书却让他做出来300万字的读书笔记。“还记着自己有次上课走神,高老师很快就发现了,把我一顿臭骂。但是至今的哲学素养全部来源于高老师的教导。”刘明海回忆道。刘明海说:“每次讲康德哲学,高老师总会在讲课之前看一遍,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就等于有二十多次重温了大量的康德着作。”刘明海总还记得高新民说过的一句话——他不喜欢别人,但为了学生他愿意!刘明海坦言,连自己的儿子,高老师也都未曾动用关系去帮儿子,但是为了自己的学生,他却依靠自己的关系和很多信息,去拓宽学生们的就业面。谈及生活,刘明海用了一句论语来阐述了自己眼中的高新民。“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起言也善。”在刘明海眼中,高新民外表看起来虽然令人害怕,但在接触之后却能发内心的善良,是一种君子的风范,坦荡的胸怀。
王世鹏:对高新民的印象——知行合一的大师。“每天6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对于高老师来说是雷打不动的。他其他事情可以不做,但是这个必须完成。”说起对于高新民的第一印象,王世鹏脱口而出。对于学问坚持,始终是高新民的追求。“今年10月刚刚获批的80晚社科基金,仅申请材料一项就写了近20万字,相比其他类似只有几万字而言,足见其在学术上面的苦心孤诣。”王世鹏说。“在高老师的课堂,虽然已经是研究生了,但是还像高中生一样每节课都会随机点人回答问题,有时一节课也不仅一次,让你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谈起慈善,王世鹏坦言:“高老师在整个逸华基金运营的过程中坚持‘0’成本运作,整个基金的运行不用一分钱善款,并且从未主动对外宣传。”对于个中缘由,在王世鹏看来:“王老师也只是想简简单单的做慈善而言,并没有想过其他事情。”对于慈善,高新民更强调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在他看来,慈善捐赠的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更加需要对于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在他的坚持下,逸华基金的志愿者们坚持对于受捐者进行跟踪回访。他希望用一种家庭式的方法来打消贫困学子内心的自闭。而谈起对于高新民的个人的诠释时,王世鹏选择了“知行合一”四个字。“高老师不仅仅是因为喜欢王阳明及其学说,更是因为他将做学问与做慈善两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一方面研究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关注个人心灵,从而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廖存希:有车、有房、有钱、有地位似乎已成为多数人衡量幸福的标准,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坚持不懈的播撒希望的种子,总有那么一群吐露千万丝希望的“春蚕”,为社会,为国家更是为自己,因为有一种幸福叫行善。为山区孩子搭建筑梦舞台,坚持了18年的“心灵教授”高新民使我不禁想起了“大别山师魂”汪金权、新疆孩子的“春妈”、学生心中的“好姐姐”吴建成、“好大叔”魏友阶……在一路泥泞的那条幸福小道上总有他们的传播爱与希望的身影,给千万个心灵送去温暖与希望的“你”何尝不是独一无二的?那唯一的“你”,那甘于普通的“你”!虽没有参与,但听说采访高新民教授的过程不简单。起初他不愿接受采访,害怕被报道后有碍于他继续进行“幸福实验”。
❻ 梁宗巨的主要贡献
梁宗巨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史方面,他从事数学史研究由来已久。
50年代初,国内几乎见不到中文的世界数学史专著,仅有的两本专题论述还是1931年翻译的,1956年翻译了《数学简史》,还有的是个别讲义。1977年国家拟定的“数学各分支学科规划(草案)”中对数学史部分这样写道:“目前中国对整个世界数学史的研究基本是空白。”这使广大数学工作者在教学和科研中都感到非常不便。梁宗巨在50年代就深有体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开始钻研数学史,利用业余时间查阅了大量文献,将世界数学的发展沿革进行了总结,并在校内做了演讲,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大连市数学会得知后特意邀请梁宗巨给全市中学教师作专题报告,引起很大反响。1955年7月,中国数学会大连分会将这一材料作为“学术报告资料”印发,题为《数学发展概貌》。这便是《世界数学史简编》的雏型。
《数学发展概貌》共有6万多字,开篇就阐明“为什么要研究数学史特别是中国数学史”,提出数学史研究对深入理解数学,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数学教育和发扬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意义。随后采用中西相间的方法将整个世界数学史做了概括性叙述。这时,几件事的发生促使他下决心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1955年,北京天文馆馆长陈遵妫出版了一本《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他在序言中讲到:抗战前夕国际天文协会要搜集中国古代天文学史料,推举日本花山天文台台长山本一清负责,而没有找中国人。陈先生很气愤,认为这是中国人的耻辱,于是就下决心写了这本书。这件事对梁宗巨触动很大.他认为,祖国的数学成就也应该很好地加以总结;但要做出公正评价,必须加强世界数学史的研究,知己知彼,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无独有偶,英国学者李约瑟(J.Needham)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第一卷于1954年问世。该书计划写七卷,其博大精深受到世人的赞誉。然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却要外国人来总结,虽说学术无国界,但毕竟是中国学术界不光彩的事。
《数学发展概貌》在大连市得到好评,引起省教育部门的重视。1955年11月辽宁省教育厅经过作者同意和修订,将这一材料印发全省,供数学教师学习和教学参考。1956年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后科学研究受到极大重视.就在这年,上海新知识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前身)找到梁宗巨,谈起当时国内还没有一本系统介绍世界数学史的书,希望他能将《数学发展概貌》扩充,写成一部几十万字的学术专著.这对梁宗巨来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大鼓励和支持。他爽快地答应下来,并约定两年后交稿。
此后,梁宗巨便全力从事写作。他花费了大量资金订购外文原版书,同时广泛搜集国内学者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成果,积极建立联系,进行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俨多次为他寄来珍贵资料,并写信鼓励他的研究和写作。关肇直审阅了部分手稿,提出宝贵意见.这些都使他倍受鼓舞。
然而,一年后反右运动开始了.频繁的政治活动大量挤占了学术研究时间.又不到一年,梁宗巨被拔了“白旗”,学术研究只能转入“地下”,“两年后出书”的计划也因而落空.不过,他的写作仍在继续,专著不让出,就将其中的一部分写成专题论文。“僧一行发起的子午线实测”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
1962年,梁宗巨又作为骨干教师受到重用.但写书只能业余进行。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到1966年,已经写好了45万字,即将脱稿了。
不幸,厄运又一次降临。“文革”一开始,梁宗巨就被关进了“牛棚”.这十几本抄写得工工整整的手稿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的罪证,在抄家后一一扔进火堆烧掉。十年心血毁于一旦!后来帽子越扣越大,迫害逐步升级,冤案期间他的数学史研究又延误了长达12年。
1978年,梁宗巨得到平反后,作为辽宁省代表参加了中国数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理事。这时,他又萌发起重新撰写数学史专著的愿望。同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向他约稿,正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即欣然接受,并表示要加快速度,把损失补回来。
重新写作,困难是巨大的。原稿被焚,不少材料散失,原来的许多思想已因十几年的经历而淡忘,需要重新整理、构思.此时校、系领导给了他很大支持,专门安排了写作时间和条件。国内外亲朋好友也从四面八方寄来资料。出人意料的是,当年的手稿中有一本被一名有正义感的学生秘密珍藏起来,当他听说老师要重写数学史,便欣然寄还。这一切都使梁宗巨深受感动,并化为写作的动力。他拿出了拼命精神,闭门谢客,每天工作十几小时,终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赶写出近40万字的书稿。出版社将它作为“急件”处理,在审阅、排版、校对等环节上给予充分合作,使书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及早印行.1980年8月,38万字的《世界数学史简编》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从约稿到书的问世只用了两年时间,成为出版界少有的高速度.然而,距离他1956年开始写稿,时间已过去24年。个中甘苦,令人感慨万千。
《世界数学史简编》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新华社为此发了消息,各大报纸予以转载。《光明日报》先后两次报道它的出版和发行。《读者之友》、《生活》等杂志相继发表读后感和作者介绍。《辽宁日报》向全省读者作了推荐,称赞此书“不仅适合专业数学工作者参考,而且是一部较好的数学知识普及读物”。《中国出版年鉴》(1981)在图书评介中对它作了专文介绍,并预言“它将为数学史在中国的研究和普及提供很大方便”。该书作为推荐图书参加了莫斯科、德国、香港等地举办的国际书展。
仔细阅读《世界数学史简编》可以发现,它是一部格调清新、文笔优雅,且论述严谨、集学术性和普及性于一身的著作。全书引用了几百种参考文献,力求达到言之有据,并为读者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在论述外国数学史的同时,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及贡献,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中西数学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影响的历史.书中对许多具体问题有着独到见解,例如,首次定量地指出祖冲之密率。
书中“第四编”从数学史教学角度选辑出7个专题,使之在同类专著中显出自己的特色。该书出版已有14年,实践证明它经受住了历史检验,已成为专业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参考文献。梁宗巨本人对此谦虚地说:“这是一本简编,很不成熟,只想抛砖引玉,为开展数学史研究作些准备工作。”他正着手编写百万余字的《世界数学通史》,以求在有生之年彻底实现30多年前立下的宏愿。 作为数学教师,梁宗巨的教学非常出色。自1953年起,他一直是系里的教学骨干,曾任数学分析教研室主任,现任数学史研究室主任,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进修班讲授各类数学专业基础课和数学史专业课二十余种。
梁宗巨对教学采取知难而进的方针,通过教学提高自己。他认为,越是自己不熟悉的课,经过认真钻研备课,收获就越大。每接一门课,他都要提前几个月开始做准备,悉心钻研国内外有关的各种教本,反复推敲每个定理的证明方法,再将对各种问题的研究情况及参考资料工工整整作成笔记.许多后来发表的文章就是他在教学中的研究心得。这样的教学笔记一共存有60多本,体现了他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执教精神。
梁宗巨的教学很受学生欢迎,以致于每个听过他讲课的学生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数十年后仍记忆犹新.有几位现在已是副教授的学生回忆说:听梁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他能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生动有趣。有一次,梁宗巨因牙疾动手术,当他出院后出现在教室门口时,教室里爆发出长久的欢呼掌声。教学受到这样的欢迎,不仅因为他有丰富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与他注重教学方法分不开。早在上大学时他就读过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后来在教学实践中又不断总结经验,课后认真回顾成败得失.因此无论是讲课还是做报告,都得到好评。
1979年后,梁宗巨一直担任研究生课的教学。听课的人数少了,授课方式变了,但他备课、讲课的认真态度丝毫没有改变。即使是重复课,每一遍也都有新的内容。他讲课从不看讲稿,涉及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信手拈来,显示出扎实的基本功.他的课既有最新的成果介绍,又有存在问题分析,对学生的学习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
梁宗巨在教学中注意为人师表,且作风细致,诲人不倦。他在为学生审查作业或论文时,连一个错用的符号或标点也不放过。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他不是单纯指出了事,而是尽量找出犯错误的原因所在,并引据说明。这样做往往要多费不少时间,但对学生帮助极大.几年来在他周围培养起一批批年轻教师,数学史研究与教学已形成梯队,日益发展壮大。梁宗巨本人获1985年度辽宁省模范教师和1986年度省优秀教师及大连市模范教育工作者称号,1987年被评为大连市优秀知识分子,1988、1993年成为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界),1989年被评为全国归侨、侨眷优秀知识分子,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 1978年,就在梁宗巨被平反的当年,他被选为大连市劳动模范.以后几乎连年获奖,曾6次被评为大连市劳模,1980年还被评为特等劳动模范。这其中自然有他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因素,但还有相当大的成分是因为他在数学应用方面的贡献。
1969年,梁宗巨参加大连海港的科研组,进行可控硅充电器和直流调压器研制的计算工作,于第二年试制成功.1973年以后在市内参与推广优选法、统筹法和正交试验设计,卓有成效。通过实践还写了“优选法中的分数法与分辨率法”提出新方法。1974年他先后到几个工厂工作,如协助大连石灰石矿搞连续微差爆破的理论推导与计算;在大连油泵厂开门办学,推出挂轮比的新方法;为大连第二电机厂和大连工矿厂翻译进口机器的技术资料等。同年9月,他又被大连化工厂特邀参加大检修工作,用统筹法对全厂检修工作的各项工序做了合理安排,在工厂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下,利用原有的人力物力,使总工期由一个月缩短为四天半,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博得工厂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
1976年11月,商检局派人向辽师求援。当时中国向加拿大购买小麦,规定了各项质量指标,但甲方常常不按合同规格向我运货,还不承认我方检验的结果。学校派梁宗巨去协助计算。他根据国际通用的抽样检查理论,重新核对并改进了原来的方法,使我方在索赔谈判时有了确凿的数据和理论,为国家挽回17万美元的损失。他还在国家海洋局东北海洋工作站(现为海洋环保所)等单位讲授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正交设计等方法,并结合实际问题做了计算,受到普遍好评。
海城和唐山地震后,全国各地掀起一阵防震热潮。大连市地震台与辽师建立联系,求助预报地震的数学工具.梁宗巨从此参与地震台工作两年多。他根据地震台提供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运用波速比异常,震级频度关系的b值计算等七八种方法预报地震的发生与发展情况。曾正确预报过旅顺龙王塘地区出现的小地震。其中用最小二乘法计算震中与发震的准确时刻等方法颇有新意。1978年初,大连金县地震台出现类似海城和唐山大震前的迹象,市委为此专门召开会议。梁宗巨利用电子计算机作了一个星期的计算,判定这种现象是气象因素(主要是气温)的干扰,因此在会上提出大震发生的可能性不大的意见,促成市委暂缓疏散的正确决议,避免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此后,他多次参加全市性地震会议,还数次向大连警备区、复县某部队等单位传授地震计算方法、提供地震图表等。
梁宗巨在数学应用中能做出贡献不是偶然的。他善于发现问题,喜欢刨根问底,并能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例如,他曾总结了民间作正五边形的一种简易方法,后又利用连分数理论对它做了改进,大大减少了误差。这种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使他在应用数学知识时,不断取得成果。 《世界数学史简编》的出版提高了梁宗巨在学术界的声望.1981年,在梁宗巨的建议和努力下,中国数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在大连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数学史学术讨论会。会上筹备成立了数学史分会,梁宗巨任筹备组(后为理事会)成员。这使广大数学史工作者有了自己的组织,对全国数学史研究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8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了辽师数学系世界数学史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梁宗巨成为国内第一个该方向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从此,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数学史的教学和科研中。
1984年,梁宗巨担任《中国大网络全书·数学》的编委和数学史分支副主编,除撰写几十个条目外,还积极协助组织稿件,审阅其他有关条目,提供大量数学家的照片,并对外国数学家的译名问题提出系统的意见.
数学史离不开数学家,数学大厦是千万个数学家一砖一石建造起来的。写一部数学家辞典是梁宗巨长期的心愿。1983年,山东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来大连商讨此事,与他的想法恰好合拍。他充分发挥数学史研究室全体人员的积极性,经过5年的努力,一部由梁宗巨主编并参加编写的《数学家传略辞典》终于出版了.该书收录数学家2200余人,并列出数学家论著题名原文。
梁宗巨常说:他决不当挂名主编;只要落名字,就要干实事;无功受禄,问心有愧。有的出版社或作者想借他的名声出书或合作,他认为自己不能参加工作便婉言谢绝.而只要是他接受的任务,便全力以赴工作,往往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劳动。在《数学家传略辞典》的编写过程中,近百万字的手稿他逐字逐句,逐个字母地审改过几遍,数百张数学家的相片他逐个核实选取。另一部《中学数学实用辞典》的编写也是如此.梁宗巨任主编后,从组稿到编审乃至校对,每个环节都不放松。全书76万字,同样是逐字批改,数易其稿.该书1987年出版后连年获得省市奖励,1989年又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图书奖。
梁宗巨著书立说讲究深入浅出.他对中国数学发展的综合性评述自成一体,对“零的历史”一类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则淋漓尽致.他没有门户之见,能集百家之长为己所用;但从不掠人之美,引证之时必注出处;也不盲从权威,疑问之处必有深究.他为人正直、热情,在学术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此受到学术界的尊敬。许多数学史工作者得到过他的帮助或指教。一些工人农民也曾受惠于他的扶植。梁培基的故事早已通过报纸杂志流传开来,并在1984、1987和1990年三次受到宣传报道。这位河南封丘县的普通农民,在1982年经梁宗巨推荐于《数学研究与评论》上发表了他的双重幻方研究成果,导致了他在1985年成为组合数学专业会议上唯一的农民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并从此立足于学术界。梁宗巨为了验证梁培基的计算结果花了整整几天时间,同时帮助改写了论文,而发表时却拒绝加上自己的名字。
梁宗巨的成就与他的贤内助陈善魂的帮助分不开。陈善魂念大学时是外文系的高材生,毕业后放弃了去英国深造的机会,四十多年来与梁宗巨风雨同舟。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将养育子女及家务劳动全部承担下来,并在工作上充当助手:抄写文章,搜集资料,处理信件,整理图书等等,为梁宗巨的教学和科研节省了大量时间。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鼓励更是无微不至。
梁宗巨已过古稀之年,深感时间的珍贵,每天仍伏案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已完成《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新译本的主审、作序和全书导言,又写出《数学历史典故》一书,该书以丰富史料详尽阐述了初等数学中若干基本概念的渊源及演化.他还参加了科学出版社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的编写,担任数学家部分副主编,并已写出一部国内首次系统研究希腊数学的专著《希腊数学家传》。他还参加了上海辞书出版社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单位组织的科研项目。此外,还有他早已计划的百万字的《世界数学通史》。他为自己至少制订了15年规划,决心将有生之年全部贡献给数学史事业。
❼ 歌颂祖国赞美喀左校园老师写一篇作文
在教师节到来前夕,首都师范大学校园的绿荫红墙之中彩旗飘舞,彩灯高挂,充满了节日般的热烈气氛,全校教师正在积极地准备迎接第18个教师节的到来。对于首都师大师生来说,今年的教师节与往年不同的是,一场中央电视台承办的庆祝教师节大型文艺晚会即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为庆祝第18个教师节的到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之友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 ,中央电视台承办的大型文艺晚会《共和国的歌声——教师礼赞》9月6日晚19:30分在首都师范大学运动场拉开帷幕。 晚会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的优美歌声中开始。由李光曦、杨洪基、刘秉义、叶佩英、王洁实、谢丽斯等演唱的“校园的早晨”、“当我们年轻的时候”、“白桦林”等三组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校园歌曲给师生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由李谷一、汤灿、叶凡、马子跃、付笛声、任静等演唱的“共和国之恋”组歌:“祝福祖国”、“亲爱的中国我爱你”、“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激起了师生们无限的爱国之情。当首都师大校友杭天琪、朴树、小柯为老师和同学们唱起一首首人们熟悉的校园歌曲时,台下的观众更是兴奋地合着节拍共同高唱,无数的荧光和旗帜在夜空中闪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校园夜景。整台晚会唱出了时代主旋律、歌唱共产党好、歌唱社会主义好、歌唱改革开放好。演出紧扣时代脉搏,热情歌颂了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无私奉献,歌颂了全体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奉献进取的红烛精神,鼓舞全体师生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里面的歌曲都是你问题所要的,你自己挑选吧!!!
❽ 天才出自勤奋的例子
故事一:
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
到他10岁时,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体质虚弱的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父兄的喜爱。
然而到了他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兄弟三人只好停止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他细心地观察和认真地思索,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
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 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
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
故事二: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
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
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故事三:
我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室,沉浸在数学符号的海洋之中。
有3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叫,问里面是否还有人,但全神贯注看书的陈景润啥也没有听见,于是他被反锁在里面。后来他望着那紧锁的大门,毫不在意的微笑了一下,不觉饥饿,不知疲倦的重又回到书堆中。
陈景润同志正是由于这种勤奋,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故事四: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故事五: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❾ 劳动模范的故事
一位退休三轮车工人,为了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学,在他74岁的时候,重操旧业,决心用自己的双腿,给贫困学生踩出一条希望之路来。在随后十多年里,他把蹬三轮所得的收入全部捐献给了学校、教育基金会和教育机构,用以资助贫困学生。据统计,他的捐款累计高达35万元,共有300多名大学生受益。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他为贫困学生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直到将近90岁高龄,他捐出最后一笔钱,才无可奈何地说:“我干不动了……”
这位老人名叫白芳礼。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登在报纸上,我永远不会知道,这个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世界,曾经有这么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报纸上说,他的事迹“感动中国”。以中国地域之广大、人口之繁庶,不可能每一寸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白芳礼老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而此时此刻,我却清楚地感知,起码我自己,正在为这位已经作别人世、步入天堂的老人感动不已
白芳礼生于1913年5月13日,故于2005年9月23日,享年93岁。祖籍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从1987年开始,白芳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
2009年8月10日,白芳礼荣当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86年,74岁的白芳礼从天津回到家乡河北省沧县白贾村。这是一个让他悲伤而又牵挂的地方。小时候,他很渴望读书,可因家境贫寒,13岁便逃难到天津,做了一名卖苦力的三轮车车夫。新中国成立后,他靠蹬三轮成了劳动模范,并拉扯大了自己的3个孩子。当他看着他们中的两个成了大学生时,高兴得落了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