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管理 > 黄仲咸基金会顾问

黄仲咸基金会顾问

发布时间:2021-09-22 16:00:10

⑴ 黄仲咸的介绍

黄仲咸(1920年1月--2008年7月30日),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人。著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银行家、慈善家。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的创立人,“金鸡母”捐助模式的首创者。几十年来,黄仲咸捐资教育、文化、卫生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资金额达5亿多元人民币。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曾对黄仲咸的崇高义举作了专题报道。由于黄仲咸特殊的贡献,国家教育部授予他“尊师重教,振兴中华”奖,福建省人民政府多次授予他“乐育英才”金质奖章、牌匾和荣誉证书,并于1995年立碑表彰。2007年,黄仲咸以6458万元的现金捐赠加价值约3亿人民币的房产捐赠荣登“2007中国慈善家排行榜”,成为事实上的中国慈善家第一人。

⑵ 黄仲咸的应邀回国、投身慈善

1959 年,他应邀回国,参加建国 10 周年的国庆观礼。目睹解放后祖国的巨变,也看到了家乡落后的面貌,遂捐款资助家乡兴建仙都小学。以此开启了他近半个世纪捐资公益的善举的源头。后来在南安码头仙都村,他捐资 200 多万兴建仙都小学教学楼、码头中心幼儿园、铺设环村水泥路等。为南安市医院、南安市中医院、南侨医院、妇幼保健院兴建门诊或病房大楼;独资新建柳城中学,今已在新校园内矗立起“招贤楼”(教师宿舍楼)、“仙都楼”(教学楼)、“继志楼”(学生宿舍楼)、膳厅等。在诗山中学兴建印华礼堂、仙都楼、继志楼、招贤楼、贤奕楼(行政办公楼)。仲咸先生捐办公益,不限于家乡,他捐资 30 多万元,兴建漳平实验幼儿园,助建安溪一中教学楼、长汀希望小学; 1991 年起,设立一年一届的“福建省黄仲咸文学奖”。他设立的南安市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在南安广泛开展奖学、奖教和助学活动,诸如“坚持山区任教奖”、“优秀校长奖励奖”、资助录取大学本科以上特困生,资助高中、初中阶段特困生……,到 2001 年底,仅在南安发放奖教助学金 650 多万元,受益的师生人数达 17500 多人次;连同捐建的教学黉宇,在南安的捐款已超过亿元。他捐资兴建各种公益事业,教学楼宇 40 多座,建筑面积达 6 万平方米,但他淡泊名利,从不署上自己的名字。多数以“仙都楼”命名,以铭记生他养他的乡村。
2002 年春节,他出资慰问泉州市 154 户贫难侨,给他们送节日礼金,让他们过好春节; 2002 年 5 月底,他捐赠人民币 20 万元,资助福建省老区贫困家庭的革命“五老”和革命烈士后代中品学兼优的在校中学生 400 人。10 多年来,每年为南安码头仙都村 60 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金,逢年过节还分赠红包,以安顿其晚年。

⑶ 致黄仲咸基金会感谢信的范文

范文,你可以参考下。

学校致慈善基金会的感谢信作者:XXX 发布时间:2009-11-6 22:39 发布人:XXX浙江省XX基金会:
时值初冬,回味盛夏,别有一番留恋。今年的夏天,更是我们XX县XX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难以忘怀的特别季节。大地震后,酷热的夏季里,是XX慈善基金会给我校带来了一份深情,一丝凉意,一种革命性的英语教学模式——XX英语夏令营。现在回味起来,我们倍感温馨,暖意融融。我校全体师生向XX基金会的各位领导和全体员工致以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很欣慰,
金远在首都浙江省,却能以大爱的目光关注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山区的教育。我们很幸运,能够成为2008年XX英语夏令营项目实施点。我们能够体会到XX慈善基金会的各位慈善家的爱心、仁心和善心。我们山区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外部力量对我们的支持、资助和希望。我们的老师在这次活动中也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我们时时记起,XX项目官员和志愿者老师风尘仆仆、满脸疲惫地在那炎热的日子里来到了我们的学校,孩子们用 疑惑的眼光打量着他们;两天后老师们便和孩子们成了亲密的朋友,课堂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汇报演出上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舞台上自如地展示自己的风采;离别时师生们难舍难分、失声痛哭的场景……
我们还在谈论志愿者们,他们每天用10个小时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孩子们越学兴致越高;他们在余震发生时没有一个人首先冲出教室,等孩子们全部疏散完毕,他们才离开;7月25日正午狂风袭来的时候,昏天黑地,窗户轰鸣,大树折断,他们镇定地安抚着一个个吓得大哭的学生;他们用智慧传播知识,用爱心传播爱心;他们让孩子们觉得学英语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开启了孩子们的心灵……他们用行动在传播XX慈善基金会的宗旨。
我们在反思,我们的英语师资的匮乏,我们的英语教师的素质差距。
我们在行动,改变我们的学校,改变我们的老师,改变我们自己。我们的学校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遥望浙江省,心中充满对XX慈善基金会的感激,回眸XX,我们奋蹄追赶现代教育的大潮。XX镇九义校诚望XX基金会的甘霖明年的暑假还能惠洒我们的校园——慈心不断,善缘永结。
敬请基金会领导来国家自然风景名胜区——美丽的xx山作客。
再次对XX基金会致以深深的谢意!
此致崇高的敬礼!
具感谢人:XXXXXXX年XX月XX日

⑷ 给黄仲咸助学基金的感谢信

敬爱的黄仲咸教育基金会:
您们好!

首先,感谢黄仲咸基金会对我们老区贫困学子的关怀和关爱。我叫xx,来自xx县的一个自然村,是xx中学 年 班 的学生,是“黄仲咸教育基金会”中获得救助的一员。
从小我在革命老区外山村长大,生活在这里的农民都十分的贫苦,以前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然而不幸的是在xx年的一场车祸中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家中失去了顶梁柱,母亲有体弱,靠采茶来维持生计,你们对我的资助犹如雪中送炭,给了我求学的希望,对于你们的帮助我现在只能用实际行动作为回报,只能努力学习。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很刻苦地学习,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列;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争取精益求精,牢记"明德求真,笃行自强"的校训,努力充实和完善自我。我刻苦读书、努力钻研,以求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善家里贫困的处境。

在生活上,我省吃俭用,尽量减少家庭负担,我知道上学的不易,赚钱的艰难,因此我从不奢在物质上的满足,我不能跟其他同学一样,买名牌衣服和随意消费等等。我现在唯一能跟他们比的就是学习成绩,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回报我最需要的时候帮助我的那些好心人,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高中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真正磨练自己,完善自己,能否改变自己以及家人命运的关键时期,我时刻的谨记父亲生前的教诲:“孩子一定要争气,为自己为家庭争光”,高中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是我能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唯一捷径,人穷志不短,自古英才出寒家,吃尽苦中苦方位人上人,黄仲咸先生就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一定努力学习,争取在后年的今天能上一所理想的重点大学。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

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扶困助学、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每一位学生永远铭记在心。“这每一分钱的资助都凝聚着黄先生的心血和爱心,都带着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对莘莘学子的真诚关爱与美好希望,我们将永远珍惜这份深厚的情感,永远珍惜这份崇高的荣誉,并把它化作前进的动力,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立志成才,决不辜负黄仲咸基金会对我们的热心资助和殷切希望

走好未来路是我勇气和自信的见证,我会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创造更加炫丽灿烂。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一定会刻苦学习,用优异成绩来报答黄仲咸基金会的资助之恩,以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党和国家对我的关怀,同时也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关心帮助!再次感谢您们!

我一定以黄先生勤俭治业,仁爱天下的佳德懿风为榜样,志存高远,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品德报答黄仲咸基金会对我的厚爱,效忠祖国的富国强民建设.
顺致:崇高的敬礼
Xx中学

⑸ 黄仲咸的散尽万金、热心助学

1978年以后,黄仲咸回国的条件开始好转,他在家乡的捐赠也开始增加。改革开放后,黄仲咸慨然捐献巨资建造各种楼宇及村道50多个项目,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受益单位包括2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医院。1990年,中印恢复外交关系,而这一年也是黄仲咸慈善事业的分水岭。在这一年,黄仲咸创建了“南安市黄仲咸 教育基金会”,开始把慈善从自己的业余活动变成了职业;在此之前黄仲咸的慈善以硬件捐赠为主,但在90年代以后,黄仲 咸认为硬件上基本解决问题了,公益活动方向转移到帮助贫困生,开始持久的进行奖教助学活动。
1993年,黄仲咸捐资2000万元在南安市区兴建“南安必利达大厦”,翌年,又在厦门捐建“厦门必利达大厦 ”,把两座大厦的收益当作基金会持续运作的基金来源。
2000年左右,黄仲咸处理完自己在印尼的所有财产赴厦门市定居。两年后,黄仲咸考虑到他的财力几乎是基金会 的全部经济来源,而如果他去世以后遗产被亲属继承,那基金会必有垮台之虞,于是黄仲咸在公证处立下遗嘱:
“本人独资兴建的厦门‘必利达大厦’建成后,不得销售、抵押、典让或转换,其产权和收益全部作为‘黄仲咸科学 教育基金’(筹建中,2004年9月正式注册后更名为“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记者注)的永久性业产。本人的所有 合法继承人在我逝世以后不得对厦门‘必利达’大厦业产主张任何权益;亦不得要求继承或分割此业产。”
此后为保证万无一失,他又动员家中妻小签下声明,其中妻子戴子媛的声明书写道:
“我(戴子媛)是黄仲咸的惟一合法妻子,我丈夫决定将其独资建造的厦门‘必利达大厦’的全部产权和收益权,作 为‘黄仲咸科学教育基金’的永久性业产并交由黄仲咸科学教育福利基金管理人管业、经营,本人表示完全赞成,决无异议。 本人衷心地希望和要求,将来所有黄仲咸的合法继承人和基金管理人应严格遵照黄仲咸先生遗嘱行事,使黄仲咸先生的夙愿得 以充分实现。”
2003年,黄仲咸大病一场,病愈后黄仲咸加快了将自己财产过户给基金会的速度。
2004年黄仲咸基金会在福建省民政厅正式注册以后,黄仲咸又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8月18日将“南 安必利达大厦”和“厦门必利达大厦”两处房产正式过户给基金会。
2005年2月3日,黄仲咸将自己在南安市的60亩土地和800多万元存款捐赠给基金会。
2006年4月20日,黄仲咸同基金会的其他四位理事(许集美、黄涤岩、黄湘江、林再发)前往香港中国银行签 署过户文书,将其名下的11000两黄金按时价售出,所得6458万元港币全部存入黄仲咸基金会的外汇账户,并规定“ 此次款项的动用必须5位理事中的3人联署并加盖本会印鉴方为有效”,黄仲咸放弃个人签署有效的权力。
至此,黄仲咸捐赠给黄仲咸基金会的全部资产都完成了过户的法律手续。黄仲咸结束了自己作为富翁的身份,转而在 慈善这块里程碑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⑹ 黄仲咸基金会,地址和邮编

邮编查询
362399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溪美街黄仲咸基金会

⑺ 怎样才能获得黄仲咸基金会奖学金

几十年来,黄仲咸捐资教育、文化、卫生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资金高达3亿多元人民币。黄老先生的崇高义举,多次受到国家、省政府的嘉奖,中央电视台和福建
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对黄老先生的事迹作了专题报道。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扶困助学、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每一位学生永远铭记在心。这个要到专门的机构去申请才行,可以从网上查下,打电话问下,整理自中证网。

⑻ 关于黄仲咸事迹

黄仲咸
黄仲咸先生1920年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仙都村。幼承堂训,少怀鸿志,高小修业未满,便离乡背井南渡印尼谋生。初涉异域,颠沛流离,备尝艰辛。 初当苦力,继事商务,后办银行。数十个春秋,含辛茹苦,惨淡经营,终成为闻名遐迩的实业家。

黄仲咸先生身在异邦,情系故土。他平生俭朴、务实。五十年代始,黄仲咸先生便捐资家乡公益事业,改革开放后,他深谙科教兴国的重要,慨然捐资2000余万元,先后为南安市中小学和医院建造各类楼宇40幢,同时助建多个工程建设,又创设福建省“黄仲咸文学奖”,资助地方史志的编纂和出版,并热心支持灾区群众重建家园,为家乡老人发放生活补贴。

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1990年首建“南安市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在全市开展奖教奖学和助学活动,至今有16500多名师生获奖或受助,奖助金额560多万元。1993年捐资2000万元在南安市区兴建一座12层,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必利达大厦”作为基金会永久业产,“养鸡生蛋”,以确保基金会的基金源源不断,生生不息。1994年又投资近1.5亿元在厦门市建造35层,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的“必利达大厦”,其运行收益拟作全国科教奖励的基金。黄仲咸先生为振兴家乡教育,不惜变卖家产,倾其资财,至今已捐资2亿多元之巨。福建省人民政府多次授予金质奖章,并于1995年为其树碑嘉奖,同年国家教委授予“尊师重教、振兴中华”奖牌,1999年光荣地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

⑼ 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的感谢信1000左右快

敬爱的黄仲咸教育基金会: 您们好!
首先,感谢黄仲咸基金会对我们老区贫困学子的关怀和关爱。我叫xx,来自xx县的一个自然村,是xx中学 年 班 的学生,是“黄仲咸教育基金会”中获得救助的一员。 从小我在革命老区外山村长大,生活在这里的农民都十分的贫苦,以前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然而不幸的是在xx年的一场车祸中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家中失去了顶梁柱,母亲有体弱,靠采茶来维持生计,你们对我的资助犹如雪中送炭,给了我求学的希望,对于你们的帮助我现在只能用实际行动作为回报,只能努力学习。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很刻苦地学习,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列;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争取精益求精,牢记"明德求真,笃行自强"的校训,努力充实和完善自我。我刻苦读书、努力钻研,以求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善家里贫困的处境。 在生活上,我省吃俭用,尽量减少家庭负担,我知道上学的不易,赚钱的艰难,因此我从不奢在物质上的满足,我不能跟其他同学一样,买名牌衣服和随意消费等等。我现在唯一能跟他们比的就是学习成绩,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回报我最需要的时候帮助我的那些好心人,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高中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真正磨练自己,完善自己,能否改变自己以及家人命运的关键时期,我时刻的谨记父亲生前的教诲:“孩子一定要争气,为自己为家庭争光”,高中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是我能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唯一捷径,人穷志不短,自古英才出寒家,吃尽苦中苦方位人上人,黄仲咸先生就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一定努力学习,争取在后年的今天能上一所理想的重点大学。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 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扶困助学、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每一位学生永远铭记在心。“这每一分钱的资助都凝聚着黄先生的心血和爱心,都带着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对莘莘学子的真诚关爱与美好希望,我们将永远珍惜这份深厚的情感,永远珍惜这份崇高的荣誉,并把它化作前进的动力,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立志成才,决不辜负黄仲咸基金会对我们的热心资助和殷切希望 走好未来路是我勇气和自信的见证,我会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创造更加炫丽灿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一定会刻苦学习,用优异成绩来报答黄仲咸基金会的资助之恩,以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党和国家对我的关怀,同时也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关心帮助!再次感谢您们! 我一定以黄先生勤俭治业,仁爱天下的佳德懿风为榜样,志存高远,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品德报答黄仲咸基金会对我的厚爱,效忠祖国的富国强民建设.
顺致:崇高的敬礼 Xx中学

⑽ 对黄仲咸的评价

爱国侨胞黄仲咸

-----------------------------------------------------------

黄仲咸居住在厦门湖里区的“必利达大厦”,今年已是84岁高龄,但他除了有些耳背之外,身子还很硬朗,精神矍铄,谈吐爽朗,完全没有那种老态龙钟的样子。

黄仲咸是个亿万富翁,却一点也没有富人的架子和气派,室内摆的都是普通的沙发、桌椅,没有豪华的时尚设备,甚至连一台空调也没有,大热天好几个房间只有两台电风扇。他的穿着异常简朴,有一件衣服还是他的助手从香港地摊上买来的,只有28元。

笔者走访的第一天中午,应邀留在他家中吃午餐,他和家人及公司员工一共12人,围在一起吃饭,饭菜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要是别人,上了这么大的年纪,又这么富有,日进万金,该是锦衣玉食大享受的时候了,但他对这样俭朴的生活安之若素。当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过日子,他连声回答说:“这样我已经知足了,知足了!”接着他又补充说:“那些讲究大享受的,最终没有一个不失败的!”黄仲咸对自家是这样的“吝惜”,对社会公益事业却十分慷慨,至今他捐出的资金已有数亿元人民币。他被乡亲们誉为“第二个陈嘉庚”。

在还没认识黄仲咸之前,谁会想到,这个亿万富豪,最初竟是从一个山沟沟走出来的穷孩子。1920年,黄仲咸出生于福建省南安码头镇仙都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的管教很严,常说,做人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勤俭、朴素、诚信、进取。

15岁那年,黄仲咸身子骨还没长好,人还没一根扁担高,便决定到南洋去闯天下,从厦门坐上小轮船,漂洋过海,去了印度尼西亚,找到他先行到达的大哥。这是黄仲咸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在“千岛之国”,黄仲咸靠能吃苦、敢打拼,靠“诚信为本”,靠能抓准商机,勤于打拼,最终成为华侨界一位大富豪。

热爱祖国,是华侨中的一种传统美德。华侨心中大都有一种“祖国”情结。有一首诗曾这样形容道:北京天安门,是祖国最大的一个码头,游子不管走到哪里,走出多远,他那心的铁锚,总是抛在这里。黄仲咸在各种场合,包括对学生讲话都要说:“我告诉你们,最重要的是要爱国,爱国!”黄仲咸在国外生活了70年,亲眼目睹中国人被欺侮、被歧视的情况,感到非常痛心。他对笔者说:华侨没有祖国不行;祖国不强大也不行!

黄仲咸先生的一片爱国心,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切切实实表现在行动上。他认为,没有国家的强盛,就没有华侨的地位;而国家要强盛,只有振兴教育,全面提高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因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把捐资兴学,助困育才视为平生的夙愿。

从1959年开始,他已为南安市20多所中小学捐建了40多座教学楼、科学楼、师生宿舍楼,帮助兴建安溪一中、长汀希望小学,使上述这些学校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黄仲咸除特别倾情于教育事业的建设外,对其他公益事业也加以赞助,他为南安5所医院捐建了7幢门诊大楼、病房大楼,还捐助兴建了南安市妇幼保健站、儿童乐园、市侨联大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安捐建起福建省首家皮肤病防治医院,添置卫生、医疗设备,而且还亲自到麻风病院探望、慰问患者,发放慰问金。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福建省文学事业,还于1991年创设了一年一届的“黄仲咸文学奖”,现已颁奖12届,有好多优秀作品都获得了奖励。去年,黄仲咸的公益事业还延伸到革命老区,捐献20万元给福建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用于资助贫困的“五老”、革命烈士后代品学兼优的学生;今年捐赠给福建省老年促进会的助困资金增加到75万元。

5月底,黄仲咸派他的“公子”和厦门必利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林再发先生,代表他老人家亲自到南靖、平和为老区贫困学生发放一大笔助学金。黄老先生帮助有困难的乡亲的范围越来越扩大。40多年来奉献社会的资金已超过数亿元。

黄仲咸在不间断的捐资活动中,逐渐产生了“金鸡母”计划。他认为把钱存在银行不能长年保证有大的作为;而投入到基金会,为基金会置办产业,让它能够自主经营发展,这钱就“活”了,基金会就会拥有长流不断的大批财源,他风趣地说,这像饲养“金鸡母”一样,能不断地下蛋。现在他已拥有两只“金鸡母”,生下蛋都用于资助公益事业,扶持大批穷孩子。一只“金鸡母”在南安城关。黄仲咸变卖了印尼、香港的巨额财产,全部携回祖国后,1993年,在南安城关,建了一栋地上12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的“必利达大厦”,作为“南安市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的永久性产业,该基金会目前是福建省教育基金会的“第一大户”,大厦租出后,年收益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南安市的教育事业。同时,他又投入1.5亿元人民币,在厦门兴建另一座规模更大的必利达大厦,作为“厦门黄仲咸基金”的永久性产业,这是另一只“金鸡母”,一年约能收入1000多万元。这些资金将用来广泛开展奖学、奖教、助学、助困活动。2002年2月的一天,厦门市公证处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说有一位印尼归侨立下遗嘱,要求公证,不让子孙继承亿万家财。立这个遗嘱的人就是黄仲咸先生。遗嘱中申明厦门“必利达大厦”永不出售,不抵押、不典让或转换,产权永远归“厦门黄仲咸基金会”所有,常年出租所得利润,全部用于扶持祖国科学教育福利事业,资助、奖励特困特优学生,其家族合法继承人在他逝世后,不能有任何权益,亦不得要求继承或分割该产业。为确保遗嘱的执行,他的发妻和诸儿子也都分别经法律公证,正式声明赞同黄先生的决定,决无异议。黄仲咸所以提前立下这样的遗嘱,是不让“金鸡母”因人事更迭而飞了,他的公益事业也才能千秋万代延续下去!这样的遗嘱在世上可说是绝无仅有的,是黄仲咸老先生人格的最高体现。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做好事,一辈子做好事。黄仲咸大半辈子做好事,却从不要求回报。连他独资捐建的40多座楼房,也没有一座冠上他的名字。楼名多以家乡“仙都”为名,或泛称“印华楼”、“继志楼”,仅个别用上他父亲的名字,或称“念慈楼”,以表达他的反哺之情。他不要求回报,但他获得了成千上万孩子对他的爱戴和感激。当笔者采访他时,他随手拿了三封信给我看,“这是新来的,其中一个今年念高三,他获得助学金,可以上大学了。”随后,他又打开抽屉给笔者看,满抽屉都是孩子的来信,每一封信的开头都写着“尊敬的黄爷爷”,黄仲咸不无自豪地说:“哈哈,你看,我有这么多孙子呢!”

黄仲咸老先生就是这样以艰辛的创业和无私的奉献,谱写了一曲曲辉煌绚丽、感人肺腑的生命乐章,党和国家对他的爱国义举、报国丹心多次给予了表彰。福建省人民政府为表彰黄仲咸的突出贡献,多次授予他“乐育英才”荣誉证书、金质奖章、匾额,1995年10月1日,省政府还在南安市为黄仲咸树碑嘉奖。同年,教育部还授予黄仲咸“尊师重教、振兴中华”金光闪闪的奖牌。1999年10月1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特地邀请黄仲咸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现在,黄仲咸老先生的爱国心还在延续,他的辉煌篇章,将永载史册,光耀千秋!

阅读全文

与黄仲咸基金会顾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