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vscs徐悲鸿有怎样曲折的爱情故事
1930年,三十五岁的徐悲鸿继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美术教授。
4月,徐悲鸿发表《悲鸿自述》,详述了他的个人经历,以为自此以后,人生不再有大的变化,然而人生的轨迹,恐怕并不能为他自己所左右。这一年的秋天,一个叫孙多慈的少女闯入了他的世界并改变了现有的一切。
“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仅仅两个月后,徐悲鸿就对这位十八岁的安庆姑娘,发出了异乎寻常的赞赏。
不久,徐悲鸿就陷入不能自拔的感情纠葛之中。“燕子矶头叹水逝,秦淮艳迹已消沉。荒寒剩有台城路,水月双清万古情。”这一首《苦恋孙多慈》,由他心灵深处汩汩流出。
“夜来芳讯与愁残,直守黄昏到夜阑;绝色俄疑成一梦, 应当海市蜃楼看。”八年之后,在香港,这段乱世之恋依然没有结果,寥寥二十八个字的《怀孙多慈》,将大师心中的愁苦,一倾而出。
“浙东紧急,当然慈甚可恶,但因缘既绝,从此萧郎是路人,只好不想到她算了。”徐悲鸿说。“慈之问题,只好从此了结(彼实在困难,我了解之至)。早识浮生若梦而自难醒,彼则失眠,故能常醒。”徐悲鸿又说。“弟尚幸留其作品不少,便用慰藉此后半生矣!”徐悲鸿还说。
多少相思,多少愁苦,多少无奈……
孙多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奇女子,居然能让一代美术大师如此揪心?
陷入爱情
1930年,孙多慈独自来到南京,到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找到了宗白华教授。宗白华果然对安庆小老乡特别热情,知道是孙传瑗的女儿,更生出许多爱怜之意。
孙多慈把父亲的意思说了,想请宗白华能帮她引见潘玉良。
宗白华告诉她潘玉良他还真不太熟,但要到艺术专修科来旁听,可以让她跟在徐悲鸿教授后面学点东西。
第二天上午,宗白华带着孙多慈直接找到了徐悲鸿,要他无论如何得收下这个安庆老乡。就这样,那年的初秋,十八岁的安庆少女孙多慈,带着既惶恐,又兴奋,还淡淡有些刺激的心情,开始了她国立中央大学的旁听生活。而第一次见面,孙多慈那人见尤怜的眼神打动了徐悲鸿。
徐悲鸿一开始也没有把孙多慈放在眼中。在艺术专修科旁听,多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落榜生,另一种就是转科的,无论哪一种,绘画基础都不是很好。所以艺术专修科对旁听生有辅导,但不是特别侧重。
大约是一个多月后,徐悲鸿带领艺术专修科西画组的学生,去栖霞乡村师范学校参观,孙多慈也跟着去了。路上,穿着高跟鞋的孙多慈落到了其他同学的后面,这引起了徐悲鸿的特别注意。
以后的素描课,徐悲鸿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孙多慈身上。他发现这个看似温柔,看似宁静的少女,却有着极高的悟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之后,徐悲鸿对孙多慈印象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关注。而一种难以说清的感情也涌上他的心头。
12月初的一个周末,徐悲鸿发出邀请,要孙多慈陪他去附近的台城写生,他们二人第一次有了关于身世、命运的交流,二颗心也第一次贴在一起。
爱难言
从台城之约开始,徐悲鸿对孙多慈的爱意便一发而不可收,前前后后,持续有十年之久。
1930年冬,徐悲鸿35周岁,事业上如日中天。但已经历了两段婚姻的他感情静如止水,并没有太大的波动。而这时,孙多慈带着她青春的微笑,侧着身子,从他窄窄的心缝里,硬是挤了进来。徐悲鸿实在难以无动于衷。说不上是谁的对,也说不上是谁的错。简简单单,就是一种天意。
相处时间久了,和徐悲鸿不再有师生间那种尊严的隔阂。更多的时候,孙多慈半躺在摇椅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安静得像一只猫,只有徐悲鸿喊她坐正时,才忙不迭理理头发端正坐直。孙多慈看书入神的时候,徐悲鸿反而会歇下笔,以别样的眼光,细细地打量面对的这位小女生。
但这种感情,他是绝不敢向孙多慈说出的,一方面是怕吓着了她,从而破坏了自己在她心中的印象。另一方面,只要略略往深处想一些,夫人蒋碧微一脸怨气的影子,就立刻浮现到眼前来。爱是要付出代价的,他有必要再来一次改变?
但在内心,他又无法回避孙多慈那双忧郁而质朴的眼睛。两者相比,一个是现实的,是利益的,也是庸俗的;一个是浪漫的,温情的,也是理想的。如何取舍,他真的难做决定。
风雨欲来
蒋、孙二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中大徐悲鸿的画室。蒋碧微走进艺术专修科素描组画室时,孙多慈一眼就认出了她。这位气质胜过姿色的少妇,言语谈笑,抬手投足,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有高贵而典雅的风韵。孙多慈在她的面前,只能远距离仰对。除了年轻,除了才气,两人之间,再没有任何可比之处。
而自从见到蒋碧微后,孙多慈就预想到了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一切。她读过许多才子佳人小说,国内的,国外的,情节发展至此,结局都是一样。后来到徐悲鸿画室来,看见原先摆《台城月夜》的地方空空荡荡,就知道她的担心已经变为现实。
而此时更大的考验,是在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班上的同学,有意识对她进行冷漠和疏远。私下里,他们总是离孙多慈远远的,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她。蒋碧微大闹徐悲鸿画室之后,这种矛盾更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后来,孙多慈在文章中有述:“与社会接触日密,觉人心之虚伪,偏私,阴险,疑忌,刻薄,残忍,充塞于天地之间。”可见其当时是怎样的动怒。
这时的孙多慈不得不考虑她和徐悲鸿之间的事情。他们交往的所有细节,如电影镜头,在她脑子里一帧不少地过了一遍。她觉得有些委屈,她也意识到他们之间似乎太不现实了。然而,年轻的她不知道,如果人的感情泛滥,那是没有任何理智的,包括徐悲鸿,也包括孙多慈自己。
与其同时,她的父亲孙传瑗也在担心这件事。徐悲鸿对孙多慈那一份特别的关爱,以及孙多慈在叙述老师时的那一份特别的热情,都让他隐隐感到不安。徐悲鸿看上去就是一位花花公子,至少对于他现在的家庭,缺少男人应有的责任感。他不相信女儿和他在一起会有什么幸福,孙传瑗从骨子里还是封建的守旧的,他不愿看到这一幕的发生。
于是,徐悲鸿与孙多慈的爱情悲剧,在这个燥风四拂的初夏之夜,在六朝古都南京城,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帷幕。
无果而终
1935年的春天,徐悲鸿并没有尝到多少与孙多慈相恋相爱的幸福,相反,他的整个生活,随这种恋情的深入,被夫人蒋碧微无休无止纠缠,始终处在焦躁和烦恼之中。
蒋碧微已无法再容忍孙多慈了。1935年6月以前,蒋碧微对孙多慈多少还是有些容忍的,至少没有当着面和她争长论短。但也正由于自己一容再容,致使徐悲鸿与孙多慈越走越近,这时蒋碧微反而想开了,徐悲鸿能放下“画家”、“教授”架子,与一个小女生卿卿我我,自己有什么理由不能去和孙多慈当面锣对面鼓地理论一番?
而这边,她的父亲孙传瑗也不能忍受女儿在爱情问题上做出如此尴尬的选择。他认为如果徐悲鸿家庭破裂在先,女儿插足在后,即便徐悲鸿年龄大许多,他也尊重女儿的选择,最起码,道义上可以不受谴责。如果反之,他就要强力反对。他不允许自己纯洁如玉的女儿,人生轨迹上有这种肮脏的记录。带着这种复杂甚至沉重的心情,孙传瑗再次来到南京要与徐悲鸿见上一面。
对于孙传瑗的到来,徐悲鸿很意外,但同时也在意料之中。蒋碧微能把他们的家庭纠纷四处宣扬,当事人的父母,自然不会放过。双方的初次会晤,远比他们预料的要融洽得多。孙传瑗对徐悲鸿非常尊重,对徐悲鸿的种种情况也非常熟悉。这让徐悲鸿很感动,面前的这位长者,虽然内心不支持女儿与自己交往,但暗地里还是非常关注女儿交往对象的一切行踪。
然而,孙传瑗的南京之行却有他的想法,他通过南京之行考察到了蒋徐二人虽不说十分恩爱,但至少也没有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尤其是蒋碧微的表现,作为女人,作为家庭主妇,可以用“温柔宽厚”和“善良和顺”来概括。既如此,女儿就有从中插一杠子的嫌疑了,即使完全是徐悲鸿的错,那么徐悲鸿的情感道德,也应该受到谴责。
孙传瑗把这种印象从傅厚岗6号带了回去,又把这种印象说与孙多慈听了,让她不要为这段感情败坏自己名声,孙多慈嘴动了动,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她实在太爱自己的父亲了,她没有理由拒绝父亲的一切。
严格地说,孙传瑗南京之行,决定了孙徐的爱情阻力重重。这以后,在蒋碧微和孙传瑗的共同阻挠下,他们的爱情就像一棵大树上开出的小花,有些细碎和美丽,却无果而终。
❷ 齐白石、徐悲鸿、吴冠中齐名的画家都有谁还有各自的特点简略点的就好了!
黄宾虹,将中国传统笔墨发挥到极至
李可染,以写生入画,创作出大量极具现代感的山水画杰作,一代大师
潘天寿,画面的经营上极具个性,敢于造险而破险,将山水与花鸟结合,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其指画造诣颇深
❸ 如何做好艺术史的资料整理工作
1、 资助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研究
(1)为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吴作人基金会下设“中国艺术传统研究专项基金”,主要资助受近代西方艺术影响之前的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
汉画调研工作
2009年3月,“中国艺术传统研究基金·汉画专项基金”正式建立,其资助方向为汉画研究。该基金在随后的半年中资助召开了“汉画与建筑暨中国汉画学会理事大会”;协助国家项目完成了对淮北地区所有汉画的调查并编入数据库;启动了南阳、嘉祥两个地区及山东石刻馆藏汉画的综合调查,并开展“汉代与建筑”专项研究等;为保存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收藏的几十种汉画像石画像砖和近千种原拓,资助建造了“汉画研究所临时仓库”用以保存汉代文物与拓片、资料等。
(2)资助“金维诺学术思想研究暨中国石窟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
2006金维诺学术研讨会
金维诺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的美术史家、国际知名的敦煌学者。近年来,有许多知名学者对他的学术思想及他从美术考古角度开创的中国研究石窟艺术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即为展开对金维诺先生的学术思想及中国石窟艺术展的深入研究。研讨会于2006年4月29-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主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资助。
1990年10月,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资助陈履生建立“中国古代美术资料数据库”。
2、 资助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的研究
(1)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简介——“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是研究近现代和当代美术史的异地同构计划,各个单位共同合作,收集和整理艺术史料,按照协议,建立可以分级共享的联网数据库和资料互检互用计划。“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的合作单位已经有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巴黎四大、四川美院、云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广东美术馆等。
——近现代艺术家的档案整理是吴作人基金会的常规资助项目。“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作为吴作人基金会的重要学术品牌,计划将建立艺术家个人档案的整套结构体系与方法作为模板复制,由吴作人基金会设立种子基金,支持各个单位、各个个人按照一定的档案系统和整理规范齐头并进,共同建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档案。
发展历程——2006年,由吴作人基金会资助、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工作小组具体实施的“吴作人及其周围”项目正式成立。该项目的学术方向是对以吴作人先生为中心的艺术界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的各种现象、事件、人物和作品进行收集、整理,进而为学界提供研究的基本资料。首先开展的“吴作人档案”在2008“吴作人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及吴作人相关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学术支持作用。
——2009年,在“吴作人档案”整理获得学术经验和方法之后,吴作人基金会开始有序地扩展档案规模,对近现代美术史中的关键人物陆续开展档案整理工作,并建立了“徐悲鸿档案”,同时确定了“江丰档案”和“王朝闻档案”的2010年建档计划。至此,“吴作人及其周围·吴作人档案”逐步扩展为“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专项”。
——“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作为吴作人基金会的重要学术品牌,计划将建立艺术家个人档案的整套结构体系与方法作为模板复制,由吴作人基金会设立种子基金,支持各个单位、各个个人按照一定的档案系统和整理规范齐头并进,共同建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档案。
吴作人档案
“吴作人档案”由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资助,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下设的“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具体实施,吴宁为该项目执行负责人。档案于2006年正式建立。该项目的学术方向是对以吴作人先生为中心的艺术界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的各种现象、事件、人物和作品进行收集、整理,进而为学界提供研究的基本资料。
“吴作人档案”支持的学术活动
2007:学术展览“十张纸斋(1953-1957)——中国现代艺术史的个案”
2008:吴作人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2009:吴作人比利时展、“造化天工——吴作人写生作品展”、中央电视台大型专题片《吴作人》、“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基石——走过60年 油画、雕塑、版画作品邀请展”
2010:《吴作人全集》、《吴氏文化渊源考》 、央视《经典与不朽》
萧淑芳档案
徐悲鸿档案
“徐悲鸿档案”由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和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合进行,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资助启动基金。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负责具体承办该项目,该院副院长陈圣燕教授为该项目执行负责人。档案于2009年12月2日正式建立。
为炎黄艺术馆“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徐悲鸿大型艺术展”提供学术支持
徐悲鸿大型艺术展
该展览于2009年3月8日—4月10日在炎黄艺术馆举行,由炎黄艺术馆、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市文化局、中国民生银行主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为展览提供学术支持,同时协助组织了“冯法祀、廖静文、侯一民三老追忆会”以再现徐悲鸿60年前留在北平迎接解放的历史情境,并在中央美术学院组织专题学术研讨会,组织进行专家访谈,探讨徐悲鸿选择现实主义道路在今天的意义。
江丰档案
“江丰档案”将于2010年正式启动,江文为该项目执行负责人,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资助启动基金。
王朝闻档案
“王朝闻档案”将于2010年正式启动。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资助启动基金。
(2) 吴作人研究专项基金
由吴作人家属专门捐款设立,旨在资助学者和学生开展对吴作人的艺术及其思想的深入研究。该基金于2009年7月正式建立。
2009年首先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中开展对吴作人艺术与思想进行研究的活动。
3、 资助世界艺术史的研究
(1)2016年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为争取获得世界艺术的奥运会——四年一度的“世界艺术史大会”的中国申办权,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资助中国申办委员会进行了精心地准备。经过激烈竞争,终于成功取得了“2016年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在北京举办的申办权。
在此之前,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还曾于2008年资助了中国美术史学会筹委会第一次以世界艺术史协会(CIHA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History of Arts,联合国教科文承认的组织)的会员身份参加世界艺术史大会第32届年会的活动。
澳大利亚墨尔本会议
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于2008年1月13日至18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汇聚来自47个国家的美术史家。邵大箴、范迪安、郑岩、张敢和邵亦杨组成的中国艺术史代表团,首次参与了4年一度的世界艺术史盛会,并应邀参加了本次理事会会议,代表中国艺术史家加入了世界艺术史协会,成为理事会成员。
(2)“艺术史专项基金”
2010年“艺术史专项基金”成立。其资助方向有:
一、促成2016年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在中国的召开,筹办与大会有关的各项活动,支持中国学者准备和申报与大会有关的各项学术工作。主要通过中国艺术史学会筹委会实施资助。
二、资助在中国境内建立编辑部,编辑国际艺术史学会学刊《艺术史》,同时编辑《中国艺术史研究年鉴》。
三、进一步开展分门别类的艺术史项目的资助计划。
“艺术史专项基金”旨在通过提高中国艺术史界的整体学术水平,以完成国际艺术史研究领域格局的改变,从以西方一枝独秀的艺术史方法,向西方与中国两大审美体系双峰并峙局面转变。
4、艺术史论研究方法
资助“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
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
“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以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围绕美术史论界的一些宏观或具体的学术问题进行讨论。会议于2007年4月28-2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举行,由年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联合主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对该会的论文集出版予以资助。
❹ 徐悲鸿.童第周.华罗庚分别是当代的还是现代的
徐悲鸿是现代的,童第周、华罗庚是当代的。文学界认为:现代,指1919.5.4(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而其后,为当代(1949年10月1日—至今)。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童第周 (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县塘溪镇人。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27—1930年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助教,后长期在山东大学任教。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全国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❺ 沈阳悲鸿美术学校和沈阳市三十八中学哪个好
沈阳悲鸿美术学校和沈阳市三十八中学都很不错
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校区生活环境都很棒
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和优势基本上不分伯仲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说谁好谁坏孰优孰劣
建议你亲自去两个学校考察体验一下
然后自己感觉哪个学校好就选择哪个学校
❻ 山东徐悲鸿美术高中在哪
徐悲鸿美术高中落户山东省城济南
以徐悲鸿名字命名的美术高中——山东徐悲鸿美术高中,日前在济南成立。这所由徐悲鸿基金会和山东杏林教育集团共同投资的美术学校,由徐悲鸿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任名誉校长,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任校长。
该校是全日制正规普通高中,突出美术特色,强化美术教学,是在成功创办北京徐悲鸿美术中学的基础上,为扩大招生范围,向高等艺术院校输送更多优秀学生而兴办的。
山东徐悲鸿美术高中
山东省唯一以徐悲鸿大师命名的美术高中
山东徐悲鸿美术高中是山东省教育厅审批的正规全日制普通高中,由徐悲鸿艺术委员会、徐悲鸿国际基金会、山东杏林教育集团联合创办。名师执教,教学设施先进,生活条件完善,实行封闭式全寄宿半军事化管理,班主任24小时负责制。
●作为山东艺术学院国际艺术交流学院、国际创意设计学院的生涯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升学保障。
●文化课与美术课以老中青合理搭配为原则,以特级高等教师为教授为教学领航人。
●我校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特设奖学金制度,奖金500---15000元不等
正规全日制高中招:应、往届初中毕业生,特设美术零起点班及山艺国际艺术交流学院实验班等特色班。我校还设有优厚的奖学金,学生可真接到校报名,报名时须带中考成绩、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一寸免冠照片6张。
❼ 请问这幅画是哪位画家的作品市场价大概值多少
吴雅明,号称三江蜀人,1947年出生于四川洪雅。中国书画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禅学艺术研究会会长。
❽ 周祥林的其师兄黄学江
一九五五年生于安徽来安,现居南京.
曾学过美术和中文,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黄惇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书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江苏省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
书法作品曾十余次入选全国书展,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展金奖,全国第六届中青展三等奖,玉峰杯全国书赛一等奖,神内杯全国书赛一等奖,首届徐悲鸿教育基金会书法金奖等,中国首届书法艺术节书法百杰;数次在全国大奖赛中获金、银奖;作品被收入《全国获奖书家作品集》,《国展获奖书家谈创作》,《获奖书家提名展作品集》,《中南海珍藏书法集》,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的《中国中青年书法家提名精品展》,《时代足迹》大型历史文献等;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书法》,及《书法报》,《书法导报》,多家电视媒体曾作专题介绍;先后在南京、滁州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华世纪坛、中南海、江苏国画院、香港、台湾等地展出,数次应邀参加中日、中韩、中国马来西亚、中国泰国书法艺术交流展,为中国书法事业的国内外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出版有《黄学江书法集》,《黄学江书咏滁州诗文选》。
书法作品:
❾ 求有关马的文物(图)
兵马俑
铜奔马http://www.wenwuchina.com/episteme/detail.aspx?CMID=35&TID=151&NID=1580
圆明园马首像http://..com/question/37560699.html
徐悲鸿的马画。
❿ 山东省徐悲鸿美术高中
山东也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