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陆学艺的建基金会
宗旨及业务范围
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11月。
基金会的宗旨是:推动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业务范围是:奖励社会学领域教学、科研优秀成果,资助社会学领域教育、学术研究、培训、调研、考察、出版等方面的公益活动。设立“社会学优秀成果奖”,每两年举行一次评选活动。
成立大会
2009年4月10日,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原副院长汝信,宋庆龄基金会原副主席刘启林,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于清源,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丁力到会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何秉孟、原院副秘书长单天伦、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等来自北京市社团办、社科联、中国社会科学院、高校的50余人出席大会。会议通过了基金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基金会领导机构,李培林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汝信在致辞中指出,社会学研究在中国经过了一个很坎坷的发展过程,陆学艺同志在社会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于整个社会学的发展和重建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他任社会学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期间,对全国社会学教学和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刘启林建议在社会学领域加强对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他说,许多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各种社团组织或者是其他非政府组织得到解决。如果基金会能支持这方面研究,一定很有价值。何秉孟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对基金会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由于发展不平衡,社会群体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及社会建设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呈日益突出之势,社会稳定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不亚于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时代呼唤社会学有一个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陆学艺基金会的成立集天时和地利,希望基金会广泛团结社会学界的老中青科研工作者取得“人和”,为我国社会学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李培林指出,这是全国社会学界的第一个基金会。陆学艺老师很想为社会学界做些事情,特别是他已经把一生贡献给了社会学的事业。这件事情还得到了陆老师的家人和学生们的大力支持。希望各位理事能够尽职尽责,也希望我们把基金会的活动真正地搞成一个有社会声望,成为一个得到社会学界普遍认同的基金会。
基金会发起人、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陆学艺教授发表感言。他说,这个社会学基金会首先志在为社会学这个学科的重建和发展尽绵薄之力。其次要作为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力量,按照费孝通先生所言,尽社会学志在富民的力量。再次要为从事社会学研究的青年人搭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给国家作一些贡献,给社会学事业的发展作一点贡献。
⑵ 社会学专业的10门主干课程是哪些
确定这四科是主干课程:社会学概论,发展社会学,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方法,
这几科也要考的:应用社会学,人类学概论 ,社会工作,西方社会学理论,邓小平理论,组织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社会学
我再看看,帮你回答,不好意思啊!
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的2006年首批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7月17日向社会公示首批推选出的47位学部委员。这次公示的学部委员,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做出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学术水平为国内或国际学术界公认、作风正派、学风优良的在职知名学者。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还推选出95位荣誉学部委员 ,他们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威望、对社会科学做出杰出贡献的离职资深学者。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介绍,社科院设立学部,推选学部委员,作为院内最高学术职务和荣誉称号,不是接续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学部委员。陈奎元说:“中国社科院推举学部委员,着眼于肯定社科院资深的或有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的成就和价值,培育和鼓励社科界学者刻苦钻研、自强不息的精神,并逐渐形成风气。” 95名荣誉学部委员名单及简介如下。 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该院在职学者,后者为该院离退休学者。 姓名出生年月籍贯所属部门及职务研究领域丁伟志1931-山东潍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思想史、史学理论 丁守和1925-2008河北望都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近代史于光远1915-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哲学于祖尧1933-安徽天长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党委书记政治经济学仇士华1932-江苏如皋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孔繁1930-山东东平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王仲殊1925-浙江宁波考古研究所所长汉唐考古学、日本考古学王庆成1928-浙江嵊县近代史研究所太平天国史王贵宸1929-吉林四平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经济王耕今1911-2007河北南宫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农业经济邓绍基1933-江苏常熟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刘世德1932-北京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刘海年1936-河南唐河县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律史、法治与人权理论刘起吁1917-河南安化历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刘楠来1933-江苏丹阳法学研究所国际海洋法、国际人权法刘魁立1934-天津静海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民间文学、民俗学吕大吉1931-四川达县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学朱寨1923-山东平原文学研究所中国当代文学朱大渭1931-四川西充历史研究所中国魏晋南北朝史朱绍文1915-江苏镇江经济研究所外国经济思想史何方1922-陕西临潼日本研究所所长国际问题、中共党史何乃维1930-吉林吉林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林业经济何振一1931-辽宁海城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财政税收何龄修1933-湖南湘乡历史研究所清史余绳武1926-2009江苏扬州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外关系史余敦康1930-湖北汉阳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哲学佟柱臣1920-辽宁黑山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边疆民族考古吴元迈1934-安徽歙县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俄苏文学、文学理论吴宗济1909-2010山东济宁语言研究所语言学、语音学吴承明1917-河北滦县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吴家竣1932-北京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学张炯1933-上海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理论批评、当代文学张长寿1929-上海考古研究所商周考古张守一1931-湖南岳阳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学张泽咸1930-湖南宁乡历史研究所汉晋唐时期经济政治史张振鵾1926-河北正定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外关系史张椿年1931-江苏溧阳世界历史研究所欧洲史李琮1928-辽宁锦州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李奇(女)1913-2009河北饶阳哲学研究所伦理学李步云1933-湖南娄底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理论、宪法学李道揆1919-2007河南信阳美国研究所美国政治杜荣坤1935-上海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西北民族史、民族学杜继文1930-山东青岛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无神论杨天石1936-江苏兴化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杨季康(女)1911-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杨曾文1939-山东即墨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佛教史、日本佛教史汪海波1930-安徽宣城工业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汪敬虞1917-湖北蕲春经济研究所中国近代经济史谷源洋1934-辽宁大连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发展经济学邵荣芬1922-安徽寿县语言研究所汉语音韵学、词汇学陆学艺1933-江苏无锡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理论、农村发展陈燊1921-浙江温州外国文学研究所俄苏文学陈之骅1934-浙江杭州世界历史研究所俄苏历史陈乐民1930-2008北京欧洲研究所原所长国际政治、欧洲文明陈启能1934-上海世界历史研究所史学理论、俄国史陈宝森1924-北京美国研究所美国经济陈栋生1935-湖北应城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产业布局陈筠泉1935-浙江海宁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陈毓罴1930-2010湖北武汉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周定一1913-湖南炎陵语言研究所近代汉语巫白慧1919-香港哲学研究所印度哲学、梵语学庞朴1928-江苏淮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金宜久1933-上海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柳鸣九1934-江苏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法国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胡庆钧1918-湖南宁乡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学赵人伟1933-浙江金华经济研究所经济转型、收入分配赵风歧1930-辽宁彰武哲学研究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姚介厚1940-浙江杭州哲学研究所古代希腊罗马哲学、当代欧美哲学骆耕漠1908-2008浙江临安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政治经济学徐葵1927-上海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苏联东欧问题徐苹芳1930-山东济南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徐崇温1930-江苏无锡哲学研究所国外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浦寿昌1922-江苏无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涂纪亮1926-贵州遵义哲学研究所现代西方哲学贾芝1913-山西襄汾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民间文学资中筠1930-上海美国研究所美国研究郭松义1935-浙江上虞历史研究所清史、中国社会史钱中文1932-江苏无锡文学研究所文学理论、俄苏文学高恒1930-湖北老河口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高莽1926-黑龙江哈尔滨外国文学研究所俄苏文学高涤陈1930-辽宁康平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流通经济理论、贸易经济梁存秀1931-山西定襄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黄心川1928-江苏常熟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印度哲学及佛教、宗教文化黄绍湘(女)1915-湖南临澧世界历史研究所美国史葛佶(女)1929-浙江平湖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董衡巽1934-浙江余姚外国文学研究所美国文学道布1934-河北承德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蒙古语、民族语文政策照那思图1934-2010内蒙古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蒙古语言学、八思巴字及其文献蔡美彪1928-天津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史、蒙古史樊亢(女)1924-河南卫辉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史樊骏1930-2011上海文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文学戴园晨1926-浙江海宁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学瞿同祖1910-2008湖南长沙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史、中国法律史
⑷ 中国大学的社会学
社会学国内最好的在北京,社科院的社会学所和北大最好,其次,人大,再则好的大学比如:南京大、清华、中山大、厦大、南开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
1、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应用型方向和理论型。如果说到实用性,应用型强一些。
2、三农问题被重视后,乡村社会学日益成为社会学的显学,在国内农村社会学方向许多学校都有,而且占据重要位置。本科阶段主要是多读社会学经典著作,学好研究方法,打好基础。同时最重要的是找寻自己的兴趣点,也就是对哪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了解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动态。然后以此问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
3、社会学在国外是显学甚至是基础学科,如果能出国学习,那么是很好的。现在985高校,211高校都有出国的项目。美国、英国都是社会学比较不错的。
4、如3所说,近年来,尤其985高校都有出国的机会和名额,早些准备,争取出国。
5、论文的方向就是选题一定要自己感兴趣的,其次因为兴趣去了解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然后选择切入点作为论文题目,当然选题一般是细化,比如农村问题,问题太多,不适合作题目,假如能细化成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等这样就把题目明确了。范围小,便于深入研究。只是举个例子。题目很多很多。
6,社会学方向:社会心理学(中山杨中芳《心理学系》、南大周晓虹,翟学伟、人大沙莲香、南开乐国安,北大方文,按实力排序,下同)、社会学研究方法(南大风笑天、北大郭志刚、林彬;陈向明《北大教育系》)、经济社会学(北大刘世定、社科院社会学所李培林、武大周长城、南大汪和建,宋林飞、中山丘海雄,王宁、吉大刘少杰)、组织社会学(北大刘世定,丘泽奇、社科院李汉林、人大于显洋、武大刘祖云、上大李友梅)、城市社会学(中山蔡禾、华东师大陈映芳)、社会政策(人大郑杭生、清华李强、南大宋林飞、北大丘则奇、南开关信平)。
其余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村社会学(华中师大政治系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贺雪峰,吴毅,徐勇、社科院社会学所陆学艺、折晓叶、南大宋林飞、清华仝志辉、川大袁亚愚、湖南师大于建嵘、华东理工曹锦清)、政治社会学(北大张静、中国政法应星、华中师大政治系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人大景跃进《国关院》、厦大胡荣)、法律社会学(北大李猛;朱苏力,强世功,赵晓力,郑戈《北大法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梁治平、中国政法应星)、社会学理论(北大李猛,李康、社科院渠敬东、苏国勋、霍桂桓、中国政法应星、清华孙立平、南大成伯清、山大林聚任、吉大刘少杰)、社会分层(清华李强、人大李潞潞、北大王汉生、社科院)、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北大王思宾、复旦《与香港合作》、华东理工徐永祥、厦大张友琴)、婚姻、家庭与性社会学(社科院李银河、人大潘绥铭、北大杨善华、南大风笑天、上海社科院徐安琪、天津社科院潘允康、上大刘达临)、科学(知识)社会学(南开刘郡郡,赵万里,社科院黄平、北大郑也夫)、中国社会思想史(南开王处辉)、休闲(生活方式)社会学(哈工大王雅林、武大周长成、中山王宁)、发展社会学(清华孙立平、社科院景天魁,李培林)。
7就业方向:a.高校、党校、社科院系统;b.政府机关,特别是民政、劳动、计生委、共青团、政策研究室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附设的研究所;c.各类公司、银行的人事,市场部门、管理咨询公司、文化新闻出版单位;d.出国。
其中,a需要博士学位,高校轻松稳定,有时间在外兼职,弄得好的话收入并不少,可与外企比肩(博士毕业两年就是副教授了,年薪4万多,加上兼职收入,一年6-8万是有希望的)。b要考公务员,竞争激烈,成败难料,属可遇而不可求(普通公务员年薪5万左右,处级以上大幅度增加,但提拔很难,除非你朝中有人)。c收入很难讲,一般好的外企员工年薪8万左右,升职后更高,但很辛苦,稳定性差,风险较高。d.考GRE,可以试试。这里面,a,c,d都要名牌大学,b不一定。
⑸ 陆学艺的学界评论
他的一些贡献,可比肩费孝通
在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看来,陆学艺学术成就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农村、农业问题有重大的真知灼见,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做出了一般研究者难以望其项背的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他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长期在安徽肥西等地实地研究,最早对联产承包责任制从理论上进行总结,通过内部要报,得到了中央领导支持。他这方面的贡献相当程度是被忽略的。
第二,他对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长期关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形势大好,粮食年年增产,出现卖粮难问题。他则提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危机。这个报告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点名提及过。由于他的及时提醒,中央长期关注粮食生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路走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他从农业研究转移到社会学方面,负责社科院社会学所和中国社会学会工作。贡献主要有:第一,首次提出八个农村社会阶层的概念,在我出版的《中国社会学年鉴》《社会学研究》发表过。第二,他长期关注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2001年提出中国社会十大分层,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引发争论。他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层已经分化,社会结构要及时调整,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其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他领导的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团队持续不断地做了近20年,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第四本马上就要出。比如,有学者说过橄榄形的社会结构,但像那样完整全面的研究,提出要壮大中间阶层的力量,促进中国社会良性发展,都是他提出来的。
应该说,陆学艺教授不仅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学学者中是佼佼者,他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方面的学术贡献,不亚于老一辈学者费孝通。
还有他近年来组织大型的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包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持续在做的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以及百乡村经济社会调查,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年轻学子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最后,他对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学会每年坚持一次年会。中国社会学的壮大发展,现在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和他的努力和作用分不开。
⑹ 为什么说教育的作用是社会分层作用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愈加复杂,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越来越多,分层标准的多元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认知下的“世袭身份”,这表现在社会成员的地位、收入、权利等社会资源的占有被更多因素所牵制,教育问题是其中一个分支。教育是社会文明传递的主要载体,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教育无疑担负着重大的社会功能。社会学认为,学习是人一生中的社会和个人经历,它会改变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式。实现人格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多方面塑造。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在达到法定年龄后,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考走进了大学校园,接受现代高等教育,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的中坚力量。1993年起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又实现了基本普及教育的第二次跳跃。但由于地域、个人等差异使教育程度呈现出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程度对人个人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个人的教育程度也决定着个人发展,并影响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阶层的确定。因此,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研究在逐渐进步的现代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曾在《当代社会流动》一书中提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在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1]在社会学视野中,社会分层作为社会流动的动力,而教育充当了发动机功能。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功能:社会化、社会控制、筛选和分配、同化作用、社会革新和变迁。虽然在某些方面也促进社会变迁,但是从以上这些功能来看,教育这种制度设置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持现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保守的社会力量[2]。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社会理论》一书中指出: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并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这部著作中,布迪厄令人信服地向人们说明,隐藏在传授知识等众多正面功能背后,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在生产社会不平等并使之合法化的方式,是现代社会中阶级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3]因为正是通过这种教育机构,家庭背景的差异甚至对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的熟悉程度的差异,被转化成学校考试成绩的差别。这样,教育就不断地将社会中已有的阶级结构复制出来。布迪厄的阶级再生产理论强调了教育对于阶级结构的维护和复制的作用,但是同样也有许多研究表明了教育对社会流动起着积极作用[4]。很多研究表明,后天的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教育对社会分层之间产生了两方面影响。积极方面,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消极方面,教育制度使社会成员在原有的社会分层结构上产生了教育分配不均的现象。也就是说,所受教育的不同程度将社会成员在文化上划分为不同层次,并直接归为不同阶级中。另一方面,在中国渐进的社会改革中,不同社会阶层所占有的文化、社会、经济资本不同,影响着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在教育质量的地区、学校、层次、规格、专业选择上的差异,进而影响着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问的方式,设定被访者在20——50岁之间,并有固定工作收入者,包括试用期、实习期。我将教育的不同程度与社会地位的不同层次作为两种变量进行研究。在对阶层的界定研究中,采用了社会学前辈的理论。马克思.韦伯确定了财富、权力和声望这三个社会分层的关键因素。财富可以理解为经济地位,权力是政治地位,而声望则是社会地位,这三个地位构成了划分社会阶层的“三位一体”的理论[5]。而在很大程度上,职业是划分社会阶级与阶层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6]于是在问卷中,受访者对职业的认知是对阶层划分的主要标准。另一变量的设计中,教育包括五种程度,分别是初中及以下、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五类。在分析过程中,所有数据来自问卷调查,收集整理后得出结论。
从数据中看出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者在本次调查中占主流,所有受访者政治面貌良好,收入集中在1500——3000的区间,在我国国民收入中处中等水平。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水平收入分布较广。高收入(3000以上)段的被访者均拥有高等教育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的高收入者较多。17人正在或有过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或学业再深造的经历,其中在学校里接受过职业技能学习的受访者参与较少,本科及以上学历参与较多。他们表示参“再学习”的原因大多是工作本身需要以及评职称。收入在1500——5000区间的受访者接触书籍及其他大众传媒的机会比收入较低的人多。另外,在人们对职业的认知排名中,前五位分别是科学家、公务员、公司经理、律师和大学教授。另外,大多数人认为教育对社会地位有影响,其中,多数认为教育对其社会地位的确定影响很大。
目前,受到初级以上教育水平的社会成员是社会工作的主流,他们大多有大学本科或以上文凭,或有三年中、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经历。但是不同的教育程度,可就是中国社会嗦认知的文凭,在社会阶层的占领比例不同。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研究中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出以下结论,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机会要远远大于通过职业向上流动的机会。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众媒体,从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他们也更愿意以自身财富换取更多的知识以充实和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并以此换取更高的社会地位。这就形成了教育中的直接输出品知识对社会成员阶层的双向影响。首先,教育程度越高,所在的社会阶层就越高,反过来,社会阶层越高的人,更有资本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素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在保持社会阶层原有的状态之外,还使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流入不同阶层,因而形成循环,促进社会发展。但是若各阶层的不平衡发展可能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社会稳定。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紧密联系,还应在制度上对教育提出基本的质量要求,消除容易导致教育发展生态系统失衡的不良因素,使社会结构的分化更加合理和趋向良性发展,这样才能使教育和社会阶层及社会流动提供正面动力。
⑺ 风笑天的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研究方法,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青年社会学,独生子女问题等。讲授的主要课程有《社会学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中国家庭与人口问题研究》等。 A著作与教材
已出版《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等4部学术专著,主编著作、教材5部,合著、参编著作、教材11部。
1. 《社会的印记》(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 《社会调查方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修订版)(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12);
4. 《新世纪中国社会学》(2006-2010),(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 《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 《信息时代新青年议题:理论、政策与实务》(参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9. 《社会学》(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 《社会学导论》(第二版)(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1.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12. 《青年文化与价值观30年变迁》(参编),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8)
13. 《中国社会学发展30年》(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4. 《南京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参编),南京出版社,(2008)
15. 《全国高等院校社会学发展30年》(参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6.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家庭变迁》(参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17. 《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合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8. 《定性研究方法》(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19. 《社会研究方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0.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1.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2. 《简明社会学研究方法》(编著),华文出版社,(2005);
23. 《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主编),知识出版社(2004)
24. 《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5. 《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独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6.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7. 《社会学研究方法》(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8.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9. 《社会管理学概论》(参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0. 《中国婚姻家庭变迁》(参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31.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2. 《当代中国社会学》(参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3. 《社会学导论》(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4. 《社会学方法教程》(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5. 《蜕变中的中国家庭》(参编),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36.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37.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8. 《社会学》(主编),华中师大出版社,(1994);
39.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自学考试指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0. 《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41. 《中国大网络全书·社会学》(参编),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1)
42.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3. 《透视社会的艺术-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独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44. 《社会学教程》(参编),华中师大出版社(1989)
45. 《新思维与大改革》(参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46. 《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参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47. 《当代社会调查科学方法与技术》(参编),工人出版社(1986)
48. 《调查研究知识手册》(参编),工人出版社(1986)
B学术论文
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北京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如:
1、《The changing lmages of Wowen──An Analyssis of the Contents of the Magazine Chinese Wowen》,《Chinese Ecation and Society》,May-June,1993年。
2、《我国社会学恢复以来的社会调查分析》,《社会学研究》,1989年4期。
3、《十年来青年问题社会调查的对象与内容》,《青年研究》,1993年7期。
4、《十年来青年问题社会调查的方法》,《青年研究》,1993年9期。
5、《变迁中的女性形象》,《社会》,1992年7期。
6、《优良问卷的标准》,《社会》,1989年7期。
7、《这样的调查不能反映客观现实》,《社会》,1987年5期。
8、《二加一家庭》,《光明日报》,1993年2月。
9、《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特征》,《社会学研究》,1992年1期。
10、《独生子女父母的生育意愿》,《人口研究》,1991年5期。
11、《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保障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5期。
12、《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分析》,《江海学刊》,1990年1期。
13、《独生子女对当前小学教育的影响》,《华中师大学报》,1991年3期。
14、《论问卷调查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华中师大学报》,1989年6期。
15、《什么是社会调查》,《青年研究》,1993年2期。
16、《问卷法》,《青年研究》,1993年5期。
17、《撰写调查报告》,《青年研究》,1993年5期。
18、《浅谈当前抽样调查的若干失误》,《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3期。
19、《论人的社会化之特点》,《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3期。
20、《当前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浅析》(上),《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89年4期。
21、《当前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浅析》(中),《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89年6期。
22、《当前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浅析》(下),《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0年1期。
23、《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与不足》,《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89年(增刊)。
24、《父母眼中的独生子女》,《社会》,1991年7期。
25、《有关问卷设计的几个问题》,《统计与决策》,1987年5─6期。
26、《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与地位》,《福建论坛》,1995年5期。
27、《问卷设计在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福建论坛》,1989年4期。
28、《城市住房建设应考虑社会因素》,《开发》,1989年2期。
29、《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特定环境》,《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5期。
30、《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及原因分析》,《福建论坛》,1991年2期。
31、《独生子女家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5期。
32、《共处与分离: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形式初探》,《人口与经济》,1993年2期。
33、《论独生子女父母角色的特点》,《华中师大学报》,1993年2期。
34、《如何把社会调查做得更好》,《青年研究》,1993年12期。
35、《问卷调查中阻碍合作因素浅析》,《社会科学评论》,1986年8期。
36、《姓氏之争引起的思考》,《社会问题导报》,1986年16期。
37、《结婚为何成为爱情的坟墓》,《婚姻与家庭》,1986年9期。
38、《要为回答者着想》,《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6年6期。
39、《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分析》,《社会》,1986年4期。
40、《武汉青年工人婚恋情况调查》,《青年研究》,1985年2期。
41、《方法论背景中的问卷调查法》,《社会学研究》,1994年3期。
42、《近五年社会学方法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5年1期。
43、《他们信息世界的另一半》,《青年研究》,1995年第6期。
44、《偏见与现实: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社会学研究》,1993年1期。
45、《家庭及社区因素对小学独生子女发展的影响》,《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4年3期。
46、《社会调查方法还是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47、《城市居民闲暇生活质量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3期。
48、《武汉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浙江学刊》,1997年3期。
49、《近十年来我国社会学实地研究评述》,《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50、《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其再就业机会获得的关系》,《理论月刊》,1998年8期。
51、《社会学者的方法意识与方法修养》,《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52、《我们的方法水平可以打几分?》,《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3期。
53、《虚拟社会化与21世纪青年研究》,《青年研究》,1999年12期。
54、《十年来国内费孝通研究述评》,《江海学刊》,1999年5期。
55、《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6期。
56、《社会学方法二十年:应用于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年1期。
57、《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与结构》,《社会学研究》,2000年4期。
58、《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59、《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
60、《城市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青年研究》,2002年第8期。
61、《生育政策与青少年教育》,《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9期。 1. 2012年,论文《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获得“北京陆学艺社会学基金会第二届优秀成果奖”;
2. 2012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个人)
3. 2011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本科精品教材”(个人)
4. 2011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个人)
5. 2008年,《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排名1/5)
6. 2007年,《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排名1/5)
7. 2007年,《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被评为南京大学精品课程;(排名1/5)
8. 2007年,《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个人);
9. 2007年,《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获得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个人);
10. 2007年,《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个人);
11. 2006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个人);
12. 2005年,论文“英克尔斯现代人研究的方法论启示”获得江苏省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个人)
13. 2005年,《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实践》获全国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2/5)。
14. 2004年,《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实践》获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2/5);
15. 2003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第八届“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个人)
16. 2003年,“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一文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
17. 2003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获得江苏省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
18. 2001年,《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获得湖北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个人)
19. 2001年,“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一文获武汉市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
20. 2000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个人)
21. 1998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个人)
22. 1998年,获得华中理工大学1997-1998学年度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个人)
23. 1998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11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0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个人)
24. 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个人)
25. 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个人)
26. 1996年,获得华中理工大学1996年度“华为奖教金”;(个人)
27. 1996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个人)
28. 1996年,“独生子女家庭社会特征”一文获《社会学研究》创刊十周年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个人)
29. 1995年,《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个人)
30. 1995年,《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获湖北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级(著作类)三等奖;(个人)
31. 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个人)
32. 1989年,在北京大学荣获“首届光华博士奖学金”;(个人)
33. 1987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首届严景耀奖学金一等奖”;(个人) 1. 2012年11-12月,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2. 2012年4月,日本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长崎大学,访问与出席学术会议;
3. 2012年3月,台湾淡江大学,出席学术会议;
4. 2011年3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出席国际老年学会“应对老龄化全球社会行动战略计划”理事会议;
5. 2011年10-11月,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所,访问学者;
6. 2011年11月,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所,出席两岸三地青年问题学术研讨会;
7. 2011年7月,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8. 2010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出席青年问题论坛
9. 2010年5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出席国际会议;
10. 2008年11月,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11. 2007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出席国际会议;
12. 2006年2月,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访问学者;
13. 2005年8月,美国费城,出席美国社会学协会年会;
14. 2004年11月-2005年9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15. 2004年3月,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访问学者;
16. 2003年12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口研究中心,出席国际会议;
17. 2003年8月,美国亚特兰大,出席美国社会学协会年会;
18. 2000年11-12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19. 2000年7-10月,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社会学系、阿拉巴马大学社会学系、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20. 1999年7月,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学系,合作研究;
21. 1999年6月,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出席国际会议;
22. 1998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23. 1998年12月,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所,访问学者;
24. 1998年11月,台湾辅仁大学,出席国际研讨会;
25. 1998年11月,澳门,出席国际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分会第四届年会;
26. 1997年8-10月,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27. 1994年10-11月,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访问学者;
28. 1990年9-11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人口研究中心,合作研究。
⑻ 社会治理书籍推荐
2015年,中国社会学会发起"中国社会学会年度好书推荐"(以下简称"好书推荐")活动,引起了学术界与媒体界的广泛关注。
2017年,第三届"好书推荐"活动热度升温,越来越多的社会学专业研究者、老师、同学与大众读者加入我们,共同致力于提名好书、推荐好书、传播好书,进而推动社会学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社会学学科影响力的提升。
本次推荐活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活动秘书处根据作者自荐和他人(含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出版社、青年评审团与大众读者)推荐上报的推举报名材料,筛选出了以下50本好书。评选活动的网络投票阶段现已启幕,欢迎各位读者和社会学同仁踊跃参与!
最终获得推荐的图书将于每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上发布,并由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提供奖金。
1.“心上”的日子:关于西和乞巧的情感人类学
2. 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
3. 补课集:中国社会学新探
4. 超越城乡:资源、机会一体化配置
5. 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基于某国有中小改制企业组织领导“关系”变迁的案例研究
6. 从大清到民国: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历史变迁(1644~1949)
7. 从青年到成年:社会转型、阶层分化与城市成年轨迹
8. 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
9. 当代中国生活质量
10. 分利秩序:鸽镇的项目运作与乡村治理(2007~2013)
11. 国企改制与东北振兴:构建工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互动机制
12. 汉藏之间的康定土司——清末民初末代明正土司人生史
13. 化边之困:20世纪上半期川边康区的政治、社会与族群
14. 换花草:占里人口文化的环境人类学解读
15. 基层权力运作的逻辑:上海社区实地研究
16. 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基于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拓展
17. 进化社会科学导论
18. 流变的乡土性
19. 门槛之外:城市劳务市场中的底边人群
20. 面向全球科创中心的服务业态
21. 民间金融合约的信息机制:来自改革后温台地区民间金融市场的证据
22. 弱势群体精神生活公共性失范与重构
23. 社会变迁中的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
24. 社会分层的理论逻辑
25. 社会福利建设研究的民意视角
26.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一个知识共同体的学科贡献
27. 社会治理的中国经验:世纪之交的乡村中国观察
28.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求职研究
29. 社区社会组织与城市基层合作治理
30. 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实务与绿耕经验
31. 事业单位的制度变迁与基层治理:京院的工作环境与权力关系(1979~2009)
32. 双面人:转型乡村中的人生、欲望与社会心态
33. 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
34. 田子坊是如何可能的:行动者的空间实践视角
35. 透视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探索中国社会发展路径
36. 西藏的唐卡艺人:职业行为变迁与多元平衡策略
37. 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研究
38. 西方中产阶级:理论与实践
39.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40. 乡村工业污染的演绎与阐释
41. 乡村治理的术与道——北镇的田野叙事与阐释
42. 选择性放任:车间政治与国有企业劳动治理逻辑的形成
43. 抑郁症在中国产生的社会学分析
44. 银发中国:从全面二孩到成功老龄化
45. 找回家庭:农村代际合作与老年精神健康
46. 挣扎:转型社会的行动逻辑
47. 中国儿童照顾政策研究:基于性别、家庭和国家的视角
48. 中国人的日常呈现:面子与人情的社会学
49. 中国新疆的社会结构:族群分层与流动机制
50. 转型中国的社会学透视:面子与人情的社会学研究
⑼ 杨宜音的教育经历
2007.07,2008.07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办“社会心理学高级研讨班”(共五周),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心理系赵志裕、康萤仪教授任教,获结业证书
2007.03 – 2007.06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主办英语口语中高级培训班,获结业证书
2005.09 – 2005.12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社会心理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工作坊”,黄光国教授执教;“社会心理学硕士班系列研讨会”黄丽莉教授主持。台北教育大学硕士研究生班“文化心理学”,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余安邦副研究员执教
2002.01 – 2003.01 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课程“文化与认知”,Nisbett等教授执教,美国密西根大学人类成长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语言与文化心理”教师系列演讲会,Twial教授主持
1995.09 – 1998.0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应用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自己人’及其边界:关于‘差序格局’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导教师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陆学艺教授及香港大学心理学系杨中芳博士
1997.01 – 1997.04 香港大学心理学系硕士课程“高级社会心理学”,赵志裕博士执教
1992 – 1994(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举办“社会心理学高级研讨班”(共计12门博士课程,540课时,由杨国枢博士、杨中芳博士等17位台港心理学家执教),获毕业证书
1988, 1990(暑期)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培训班(由杨中芳博士、曾志朗博士、许志超博士等心理学家执教)
1986.09 – 1989.07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育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中学生友人间执行‘分享分担’规范的研究”。指导教师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章志光教授
1978.03 – 1982.01 北京经济学院(现更名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生,获经济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