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免税产品的账务处理
如果购进的产品加工产免税产品,那么购进的产品的进项税就不能抵扣。
贷: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税法有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法律、法规及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应填入增值税申报表主表中“免税货物销售”栏啊,和附表一免增值税货物销售明细中,开具普通发票中销售额中,税金栏是划线了的,你填不上去的。
Ⅱ 政府补助中免征增值税如何做账务处理
直接免征的增值税属于政府补助,免征的增值税额会计上不需要进行专门会计处理,利润表上也不体现直接免征的增值税额。
附注:
1.如销售免税农产品收入1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
2.政府补助主要有以下形式:
A:税收返还。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B:税收优惠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
Ⅲ 免征的企业所得税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对于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具有代表性的归纳起来有4中处理方式:
第一种:对免征年度的所得税不做任何会计处理.
第二种: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免征企业所得税年度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 批准免征所得税年度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所得税费用
第三种:转盈余公积—减免税基金
1、 免征企业所得税年度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 批准免征所得税年度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盈余公积—减免税基金
第四种:转资本公积
1、 免征企业所得税年度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 批准免征所得税年度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根据文件对于免征的企业所得税只能用于企业发展,不能用于个人利润的分配,所以第二种账务处理是不能够采用的,第一种处理不符合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也不符合税务方面的规定,也不采用,哪么到底采用第三种还是第四种账务处理方法?
这要看会计主体是什么性质。如果会计主体是股份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则采用第四种方法,因为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转入资本公积后不可以再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弥补亏损,变相用于个人利润分配,只能转增资本。如果会计主体是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采用第三种处理方法,因为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股东是国家或集体,不会向个人分配利润。转入盈余公积既可以用于弥补亏损也可以用于转增资本,总之用于企业的发展。
Ⅳ 免税企业的免税收入账务怎么处理
免征的增值税部分做营业外收入申报企业所得税
Ⅳ 免税的收入,账务上怎么处理
根据 财税[2008]15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 一、财政性资金 (一)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本条所称财政性资金,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免税收入应记入营业外收入缴纳所得税。会计分录:
1、销售时,借:银行存款、现金、应收账款等科目。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记入营业外收入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Ⅵ 免征增值税,账务处理如何做
因贵公司免征增值税,所以一定是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企业不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销售时:
借现金103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3
月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3
贷补贴收入3
再借补贴收入3
贷本年利润3
(6)基金会免税账务处理扩展阅读:
账务处理是指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开始,通过记账、对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到编制出会计报表的过程。
账务处理的内容
(一)账务处理程序
银行账务处理程序包括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个系统的全部处理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经济业务受理、填制与审核凭证,依据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会计分录。
2.一方面根据传票逐笔登记分户账(或登记簿),涉及现金收、付的应登记现金收入、付出日记簿;另一方面根据同一科目的传票进行汇总,编制属于综合核算系统的科目日结单,轧平当天业务涉及的所有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
3.根据分户账编制余额表。
4.根据科目日结单登记总账。
5.根据总账编制日计表,轧平当日所有科目的借、贷方余额。
(二)账务核对程序
账务核对是防止账务差错,保证账务记载正确,保护资金安全的必要措施。从核对的时间和内容上分有每日核对和定期核对两种。
1.每日核对。每日营业终了进行有关账簿间的核对,核对的内容主要有:
(1)总账各科目余额和发生额合计借贷方相等;总账按科目应与所辖分户账和余额表的余额合计核对相符。
(2)现金收付日记簿借贷各方的合计数应与现金科目日结单、现金科目总账借贷方发生额核对相符;现金库存簿的库存数,应与实际库存现金和现金科目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3)联行往来科目总账上日余额、本日借贷方发生额、余额分别与联行往账、联行来账报告表上日余额、本日借贷方发生额、本日余额核对相符。
(4)表外科目余额应与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对其中空白重要凭证、有价单证经管人员必须核对当日领人、使用、出售及库存实物数,保证准确无误。
使用计算机作业的行处,根据凭证输入有关资料后,自动产生分户账、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的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由于数据共享,为保证账务准确,应由手工核打凭证与科目日结单借贷方发生额核对相符。配备事后监督机构的行处,专柜则只清点凭证张数和科目日结单核对相符即可。
2.定期核对。为保证资金的准确与安全,各行处除进行每日核对外,还要按业务类型进行定期核对,核对的内容主要有:
(1)使用丁种账的账户,如汇出汇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应按旬加计未销账的各笔金额总数,与该科目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2)贷款借据必须按月与该科目分户账核对相符。
(3)余额表上的计息积数,应按旬、按月、按结息期与该科目总账的累计积数核对相符。
(4)各种卡片账每月与该科目总账或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
(5)在年终决算前,固定资产的账与实物和固定资产卡片原值、折旧金额核对相符,低值易耗品与低值易耗品备查簿核对相符。
(6)与中央银行和其他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往来的对账单应及时换人核对相符。
(7)联行间的账务核对,按联行查清未达办法定期核对。
(8)对外账务核对。各单位的存款、贷款、未收利息账户,都应按月或季填发“余额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每年应与客户进行面对面对账。各单位送来的对账回单,经核对无误后,应按科目、账号顺序进行排列、装订、登记、入库保管。存折户应坚持在办理业务的当时保证账折核对相符。
Ⅶ 免征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免征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增值税的免征政策想必大家也是有所了解的,那么免征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小K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一起来学习吧!
免征增值税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平时销售时按正常业务做: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月底把免征增值税做: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
3.增值税减免后,销售税金及附加费也要减免,同样转入营业外收入就可以了.
【注意】:免征增值税应是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企业不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举例:含税收入30000元 增值税873.79 收入为29126.21
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或应收账款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9126.2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873.79
结转减免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873.78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873.79
月末结转 借:营业外收入-减免税873.79
贷: 本年利润 873.78
增值税的免征政策想必大家也是有所了解的,那么免征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小K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一起来学习吧!
免征增值税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平时销售时按正常业务做: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月底把免征增值税做: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
3.增值税减免后,销售税金及附加费也要减免,同样转入营业外收入就可以了.
【注意】:免征增值税应是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企业不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举例:含税收入30000元 增值税873.79 收入为29126.21
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或应收账款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9126.2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873.79
结转减免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873.78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873.79
月末结转 借:营业外收入-减免税873.79
贷: 本年利润 873.78
Ⅷ 免税的账务处理
正常情况下境内购进商品再出口的,可以免税并退税,只有免税进口的商品和没有进项税的外购商品出口才“免税不退税”,税务跟你说的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跟营业外收入没有一毛钱关系,你多报的进项税申报退税 冲回去就行了
你多报了进项税,就一定多抵了销项
抵扣的时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再冲回来,恢复应纳的销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然后,拟退税的基数的余额就少了(当然还要和退税额上限比较,退低的),它应退税额也少了;其他所有业务都不影响。
总之,“免税并退税” 和 “免税但不退税”,只差个退税的问题,哪出问题把哪儿冲平就行了,其他地方都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