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保险如何避免5万美金外汇管制
这个问题可以分两部分来看,一个是付保费,一个是收理赔。
付保费的话,建议是在第一次去投保的时候顺便开通香港银行账户,不但方便以后的续费,也方便理赔。
收理赔的话,可以存入上面说的香港账户。当然还有现金支票托收,收到现金支票,可以选择在内地的四大行(中、农、工、建)去做托收。
㈡ 香港保险的外币理赔款,怎么在内地花
一、支票托收
香港保险理赔得到的款项基本上是以支票的形式存在的,保险公司会直接寄过来。支票拿到手之后,我们需要去银行兑换成现金方能使用,银行一般会要求办托收,也叫做光票托收。
光票托收 银行用专门的方式邮寄支票到香港银行,香港银行先把款项支付到内地银行,内地银行再审核相关外汇管理政策,然后入账。办理该业务需时较长,通常为30-40天。
有外币业务的银行都可以办理光票托收,不过一般银行可能不会受理与保险、证券相关的境外汇款,推荐到四大行和招行办理,办理时最好与该银行先确认,一般会要求到分行或一级支行才能操作。
需要带上身份证、银行卡、支票,金额较大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如保险合同。会收取手续费,各家银行略有差异,如招行手续费为交易金额的1‰,最低100元,最高1000元,另加快递费100元。
香港支票在办理托收时以本币存入,再自行结汇兑换成人民币使用,属于接收境外汇款,受5万美元的个人年换汇额度的限制,当金额较大时需要跟办理行确认能否入账。另外接收款项金额超过5000美元以上需要申报,填写汇外收入申报单。
二、开立香港账户
支票托收程序时间跨度有些长,对于想急于接受理赔金或提前分红的客户来讲最合适的方法莫过于开立香港银行账户。理赔时可直接选择用香港账户接收,再从香港账户转回国内账户,到账速度快。
如招行从香港一卡通转回国内一卡通通过网银即可操作,一般一个工作日能到账。
(1)若以人民币入账:请登陆香港分行网银专业版菜单“银行业务”→“货币兑换”→“香港港币美元兑换内地人民币”操作。该方式不收取手续费,但是会占用您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金的结汇额度。
(2)若是以原币种入账:请登陆香港分行网银专业版菜单“银行业务”→“转账汇款”→“至内地港币美元汇款”操作。该种方式会收取每笔11美金或80港币的手续费。
㈢ 香港保险缴费,理赔 的外汇管制,要注意些什么
港保主要注意投保时一定如实告知,港保是严进宽出,投保要求体检如实告知很严,只要承保,理时是很宽松的!把理赔资料邮寄过去,基本1个月左右时间就能理赔完毕!拒赔的基本都是因为没有如实告知的!
㈣ 外汇管理新政对购买香港保险有什么影响
外汇局实施外汇新政后,银行购汇申请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请注意此处的内容仅写在个人购汇申请书上,目前我们查找相关法律条文均未有与此类似的相关禁止性规定,而个人购汇申请书并不是法律条文,是无法作为法律处罚依据的;
其次,关于现在银行购汇的问题,除了填写一张申请书,开办香港账户时间长一些之外,并没有其他重大政策的改变,很多客户现在还可以正常进行购汇和换汇;
关于理赔款入账,经查询《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九条 境内个人作为保险受益人所获外汇保险项下赔偿或给付的保险金,可以存入本人外汇储蓄账户,也可以结汇,无法入账也仅是极个别银行的行为。
㈤ 香港保险多次刷卡外汇管理局会关注吗
最近一个月的记录来看,外汇管理局是会关注到,有可能会列入黑名单,影响未来两年的兑汇额度,所以,如果比较大额的交易(超过5000美元),尽量用其他渠道补充~
㈥ 外汇管理 如何 香港买大额保险
您好,趸交保费适合购买大额保单,或者在香港那边开个银行账户。
更多香港保险资讯、公众号gxt_xiaolin 敬请关注、更多精彩 公众号GXT-HK
㈦ 什么是港险得外汇管制
因为港险是采用美元和港币结算的,而目前央行的外汇管制比较严格,每人每年限额5万。对于境外汇入的保险理赔款,只要告知银行合法资金来源就可以做支票托收。像香港友邦就直接把人民币打入客户内地的银联卡账户,港币跟人民币的汇率以结算当天的香港市场汇率为准
㈧ 为什么外管局说境内居民购买香港分红类保险不合规
3月22日,国家外汇局综合司司长王允贵在当日出席的国家外汇局新闻发布会表示内地居民到境外购买分红险不合规。下面是新闻发布会内容的部分摘要:
“有些境外机构在规避外汇管理局的相关政策,因此外汇局请相关收单机构进行调整。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买保险分两种情况:
如果是旅行、商务活动、留学等需要购买个人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的属于服务贸易类交易,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和支持的。
而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是不被允许的,这项交易在外汇管理上是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交易,尚未得到政策支持。”
“香港部分保险公司目前已经暂停接受内地人以银联卡通过内地第三方支付渠道来缴交保费”
消息一出,正打算到香港购买保险的小伙伴开始打退堂鼓了,那些已经买了香港保险的小伙伴更是担心起来。那么,到底怎么理解外汇管理局的发言?香港保险还能继续买吗?已经买了的小伙伴怎么办呢?
其实近期随着国内经济下滑,美元加息等多因素影响,国内资金流出严重,外汇储备下降,人民币预期贬值压力加大,所以外汇局和银联已经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多次收紧外汇管制,尤其是对内地人投资香港保险的管制。
外汇局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限制内地居民到香港购买保险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基于下面几个方面的考虑:
数额巨大,外汇流出压力大增。 2015年全年,大陆居民通过香港保险流出的数额高达316亿港币,而且设个数字还在高速增长,对外汇流出,人民币贬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内大力反腐倡廉需要。对于贪官富豪来讲,香港保险除了避税避债,资产传承等优势外,还可以逃避国内相关部门的追查和监管,无疑对国内的不明资金提供了良好的避风港湾。这部分资金数额不明,不堵不行。
对内地保险业造成压力。由于香港保险对大陆保险的天然优势,大陆居民赴港投保从2009年的30亿港币,增长到2015年的316亿,6年间猛增了10倍之多,不能不对内地保险业造成巨大压力。
到底香港保险还能不能买呢?
目前香港各大保险公司相应的收紧了内地客户的刷卡额度,主要是针对年交5万美金以上的大额保单。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的规定,内地居民每年有5万美元的外汇兑换额度。所以对于低于5万美金保费的中低额保单,都可以跟以前一样购买。至于大额保单,就无法通过内地银行卡购买,但是如果有境外银行户口,还是可以不受限制的购买的。
至于法律方面,内地没有不准大陆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法律,内地保监会也没有限制。外汇管理局主要是负责外汇收支、买卖等国际结算业务,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管理措施,所以只要不违背外汇局5万美金的限制,赴港投保就不存在任何违规问题。
在香港法律方面,对于香港保险有如下规定:
《香港法例》第41章保险公司条例:任何在香港获授权之保险公司,在香港推介人寿保险均属合法,不论销售对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国人士或中国内地人士。”(摘自保险业监理处复函档桉号INS/ADM/7/1)
香港《保险公司条例》第41章46条: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则清盘人须继续经营保险人的长期业务,目的是将该业务作为正营运中的事业而转让给另一保险人。
因此,未来内地是不是会出台香港的法律,严禁购买香港保险,这个真不敢说,但是至少从现在来看,内地居民还是可以放心购买香港保险的。
已经买了的小伙伴怎么办?
既然现在香港保险都可以继续购买,那已经购买了的小伙伴就更不必担心了。如果将来真的出台了禁止大陆人赴港买保险的法律,根据法律的时间效力原则,也是从法律出台后开始执行,对于已经购买了香港保险的的,就无需担心了。
其实,早在2004年香港保险业就开放内地居民香港购买保险,到现在搜已经10多年了,才发现不合规,这反映也太慢了点吧?所以此时发布不合规,主要是配合当前的国内形势,购买了香港保险的小伙伴自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