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光英的个人履历
1938年至1942年在北平辅仁大学化学系学习。1942年至1943年任北平辅仁大学化学系助教。1943年至1949年任天津近代化学厂厂长。1949年至1956年任天津近代化学厂厂长(1954年公私合营),天津利生针织厂厂长,天津市工商联秘书长。1956年至1980年任天津针织品织造公司经理,天津市工商联副主委兼秘书长,中华全国青联副主席,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河北省主委、天津市副主委,全国工商联常委、河北省副主委、天津市主委。1979至1982年任天津市副市长。1980年后任天津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天津市副市长,第三届民建中央副主席、天津市委主委。1982年调北京任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1983年组建光大公司,并任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光大实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名誉董事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名誉会长、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副主席。1988年4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8年12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副主席。1989年离开光大公司。1990年12月当选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3年10月被推选为全国工商联第七届执委会名誉主席。1995年10月起任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会长。1995年11月起任首届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1995年12月被推选为第六届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1996年3月任首届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1997年5月当选为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1997年11月当选为全国工商联第八届名誉主席。1998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8当选为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名誉理事长。1999年7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1999年10月被聘为中国红十字会第七届名誉副会长。 1986年在香港获比利时国王授予的皇冠勋章,同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
②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影响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成立,引起海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已有不少社会贤达慷慨捐赠。从1994年起,根据捐赠者的意愿,该会增设了“少儿京剧发展专项基金”和“梅兰芳博士艺术发展专项基金”。
该会成立以来,主办过两届“中国京剧之星推荐演出”,组织“中国少年京剧艺术团”多次赴澳门、香港、台湾及内地巡回演出,多次参与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主办的中国京剧艺术节,主办“艺术院校京剧表演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展示”、向戏曲院校的优秀学员颁发“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奖学金”等活动。在联络海内外、境内外人士关注与支持京剧国粹的继承与发展,让京剧艺术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多年来为振兴京剧、繁荣京剧、培养京剧后继人才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基金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与朋友继续给予基金会大力支持,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繁荣京剧做出贡献。
③ 张火丁为何会有“梨园第一人”之称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对于一些戏曲方面的关注度确实还是比较高的,虽然我的小时候还是很不喜欢看的,但是到了大了之后,其实感觉还是比较有意思的,而今天我们讲述的一个人就是张火丁,为啥她会被称之为是“梨园第一人”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她是第一个在人民大会堂开演唱会的演员,并且十分的成功!
对于张火丁老师的贡献,其实完全都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了,她真的是带领着一代人走向了一个对于京剧的一个了解与深入,对于张老师来说却是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正是这样的一个老艺术家,足以撑得起“梨园第一人”的称号!
④ 刘吉典的个人荣誉
1994年文化部艺术局、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中国京剧院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两次“刘吉典戏曲音乐研讨会”,会上向刘吉典颁发了全国戏曲音乐界最高奖项——“孔三传奖”。
刘吉典晚年仍牵挂着戏曲音乐的明天。每天看书、听音乐,酝酿着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诞辰:1919年,农历己未年
⑤ 张火丁的荣誉展示
1、2007年元月,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个人京剧交响独唱音乐会,成为唱响大会堂的梨园第一人,这是大会堂建立以来首办中国京剧院演员的个人独唱音乐会;
2、2005年,首演的京剧电影程派《江姐》荣获“国粹传承大奖”;
3、2005年,入选《中国京剧百美图》;
4、2002年6月21日,领衔中国京剧院《江姐》剧组赴德国科隆参加世界艺术节的演出引起轰动,并首创京剧程派现代戏走出国门的纪录;
5、2002年初,首演的京剧程派《江姐》,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宝石影业公司、北奥广告公司拍成京剧电影,这也是京剧程派现代戏首次上银幕;
6、2001年,青年京剧展演荣誉奖,文化部颁发;
7、2000年,优秀青年专家、杰出青年、高级专家称号,文化部授予;
8、1999年,举办了接连三场的个人专场演出,并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9、1996年,获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表演奖、“五个一”工程表演奖;
10、1996年,成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推荐;
11、1994年,成功举办了首场个人专场演出;
12、1992年,获全国青年京剧团、新剧目汇演表演奖。
⑥ 第一届中国京剧节是哪几个单位举办的
时间:1995年11月17日——24日
地点:中国·天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天津市人民政府
承办: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
中国文化报社、中央电视台、天津市文化局
协办:天津市文联等
相关资料
这届京剧艺术节共有17台节目参加演出。其中有10台参评新戏,两台港、台、新加坡名票演出剧目,三台祝贺演出剧目。
评奖结果:
程长庚金奖:《曹操与杨修》(上海京剧院)获奖金20万元;
程长庚银奖:《徐九经升官记》(湖北省京剧团)获奖金15万元;
程长庚铜奖:《石龙湾》(山东省京剧院)
《岳云》(天津青年京剧团)
《西施归越》(江苏省京剧院)各获奖金10万元;
程长庚演出奖:《狸猫换太子》(上海京剧院)
《高高的炼塔》(吉林省京剧团)
《水西遗恨》(贵州省京剧团)
《金谷园》(山西省京剧院)
《长剑魂》(江西省京剧团)各获奖金1万元;
示范演出奖: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赵氏孤儿》
天津青年京剧团《秦香莲》;
组织奖:组委会天津工作委员会。
祝贺演出剧目(不评奖):
《穆桂英挂帅》(李尤婉云主演、李和声操琴、谭元寿、
王树芳、刘长瑜等助演)
折子戏专场:《辕门射戟》、《玉堂春》和《望江亭》
(港、台、新加坡名票钱江、程梅华、章宝明等)
《杨门女将》(中国京剧院)
《圣洁的心灵》(北京京剧院)
《铁笼山》、《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天津京剧
⑦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理事成员
现任理事长是第11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
⑧ 戏曲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戏曲面临着危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有研究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戏曲面临的危机可谓是内忧外患,已被认为是“全面的、深层次的、整体的行业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办戏曲剧团数量的锐减;二是戏曲演出场次快速下降,观众人次锐减;三是剧目生产能力急遽下降;四是人才断层严重,戏曲剧种消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尚有367个戏曲剧种,其中包括50多个新产生的剧种,而目前,全国尚在演出的剧种仅存二百多个,有的上演率还极低。
造成戏曲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原因有三个。
1、戏曲的表演形式与观众的审美习惯改变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在农耕时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就是看戏。那时候生活节奏慢,人们有时间在剧院静下心来欣赏戏剧表演。在乡村,逢年过节或者农闲的时候,稍微富裕一点的地方,就搭戏台,请戏班子来唱戏。因为经常看戏听戏,很多文盲都会哼一些戏曲唱段。到了工业经济时代,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加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习惯于看节奏快的电影或电视剧,包括相声、小品等,对戏剧的兴趣逐渐减弱,以致完全消失。因为戏剧的节奏太慢,人物的语言表达、心理活动很多都是通过唱来实现的,一段唱词唱完需要好长时间,观众很不习惯,难以接受。还有,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有讲究,很多是程式化的,也花时间,观众也没有耐心。久而久之,相当一部分观众与戏剧渐行渐远。唱戏是给人看的,没有观众了,或者说观众少了,戏曲的危机就出现了。剧作家魏明伦认为:“世界戏剧时代已经不是莎士比亚的辉煌时代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成了以斗室文娱和居室文娱为主,以广场文娱为辅的时代。”所以,“‘台上振兴,台下冷清’是普遍的现象。”
2、戏曲创作不能与时俱进,观众认可度低
很多剧种都有自己的保留剧目,不管到哪里都是那几出戏,戏的内容非常陈旧,观众不喜欢看。有的剧团也搞创作,创作的题材要么古代要么现代。因为古代离当下比较遥远,很多人对历史题材的戏剧不感兴趣。如果写当代题材,那些搞创作的又不愿意深入生活,闭门造车,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生活,不接地气,丧失了对百姓的亲和力,愈来愈不亲民,观众不认同,当然就不喜欢看了。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创作出的戏剧人物高大上,人物被符号化、概念化了,与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有很大距离。有人认为,现在的戏曲创作和表演,基本以文人戏剧的架构操纵民间戏曲的形式,不伦不类,民间智慧、民间情趣消亡了,民间庸俗倒还存在,谁看了都不舒服。
3、戏曲人才越来越少,各种类型的戏曲剧团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
戏曲人才匮乏在所有的剧团都存在。主要原因还是戏曲观众少,剧团经济效益差,招不到优秀人才,也留不住优秀人才。有些本来是剧团的名角、顶梁柱的,因经济等其他原因跨界去当主持人,当歌手,当影视演员。人才流失严重,剧团的生存与发展就更加艰难。有记者2014年对河北省戏曲人才状况进行过调查。调查表明,2014年,河北省市县两级院团在岗人数3881人,其中,50周岁以上726人,35-49周岁1501人,20周岁以下仅141人。记者发现,很多院团正在成为“夕阳红”团,像廊坊市评剧团,演职员平均年龄55岁;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在岗在编演职员中50岁以上占比近60%;唐山市演艺集团所辖5个团,在岗在编人员仅剩180余人且年龄老化。
培养戏曲人才的学校也同样存在人才匮乏问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曾组织有关京剧艺术家、教育家赴京津沪冀鲁等地,对京剧中专及戏曲专业教育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发现,目前戏曲教育有“三缺”的现象,即缺少技艺顶尖全面的艺术人才,缺少大师级的老师,缺少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即便学校培养了戏曲人才,学生毕业后到剧团工作的很少,很多都改行做其他工作去了。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戏曲危机的重要因素。关于戏曲怎样走出危机,不少有识之士进行过探讨,他们呼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这些见解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戏曲要走出困境,摆脱危机,关键是要自身改革,特别是表演形式要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革,不要担心改了之后不伦不类,把传统丢了。必须明白,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今天所有的剧种同样是发展变化而来的。比如黄梅戏、评剧等,都来自穷人乞讨时的歌唱。在进行戏曲改革的同时,要采取措施培养观众,让观众适应并喜欢改革后的戏曲,有了观众,戏曲的振兴就有希望。
戏曲危机不等于戏曲走入了绝路,只要创新思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戏曲就能走出困境,再创辉煌!
⑨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业务范围
接收赞同该会宗旨的企事业单位、社团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自愿捐赠的资金和实物;负责管理好和使用好各项捐赠的资金和实物;提供有利于振兴京剧的资助;主办或参与举办符合该会宗旨的有关活动。
⑩ 五小程旦的李海燕
李海燕,女,河北秦皇岛人,1964年生于山海关,著名京剧演员,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现为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
1977年考入河北省唐山地区戏曲学校,开始从事京剧艺术。1980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从师于李文敏、李喜鸿、周金莲、刘秀华、佟熙英、张玉英等。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她演出了一大批京剧传统剧目《贺后骂殿》、《红鬃烈马》、《朱痕记》、《窦娥冤》、《荒山泪》、《锁麟囊》、《三击掌》、《孔雀东南飞》、《拾玉镯》、《铁弓缘》、《盗仙草》、《十三妹》、《战金山》等。高挑颀长的身材,舒朗清秀的容貌,恬静内敛的气质,是李海燕舞台韵致的夺人优长, 1987年参加全国首届青年电视大赛荣获“最佳表演奖”。
1991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为师,系统的学习了程派艺术,学习并演出了《六月雪》、《英台抗婚》、《玉堂春》《陈三两爬堂》等一批优秀剧目。
李海燕嗓音宽亮悦耳、唱腔韵味纯正、演技细腻生动、身段优雅流畅、扮像清丽娇柔,为程派艺术传人中的佼佼者。1999年在《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举办的全国「评说五小程旦」的活动中,荣登「五小程旦」榜首。2001年,李海燕从「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毕业,创作演出的《杜十娘》参加第三届「京剧节」,荣获「优秀表演奖」。2005年被上海东方电视台授予「东方戏剧之星」称号。
2010年,被任命为中国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 1991年被文化部评定为一级演员。
1994年从唐山市京剧团奉命调入中国京剧院。
1997年第五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主角演员奖。
1998年荣获中国戏剧大奖“梅花奖”。并同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1998年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光荣称号。
1999年在《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全国“评说五小程旦”活动中荣获“五小程旦”之首。
2001年获第三届「京剧节」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5年获得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戏剧之星”称号。 程派青衣张火丁,1971年生于吉林白城,自幼酷爱京剧。15岁时弃评改京,独闯京城求艺,启蒙老师王兰香。1986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科,工青衣。1989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1990年起向著名程派教师李文敏学习程派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1993年,张火丁正式拜师程派传人赵荣琛,成为关门弟子;得其真传,她先后向赵荣琛学习了程派名剧《荒山泪》、《锁麟囊》、《文姬归汉》、《红鬃烈马》和《春闺梦》等戏,又系统学习了程腔的咬字、发音、行腔及表演上的要领,受益匪浅。
张火丁天赋极佳,学戏扎实,悟性好,深得程派艺术的精髓,艺术功力大长,台上颇有光彩,她主演的《锁麟囊》,行腔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鲜明,独具程腔的魅力;其表演身段丰富多彩,处处传神。受到内外行的一致赞赏。
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理事。 1995年,张火丁调人中国京剧院,先后塑造了《北国红菇娘》之杨贵珍人火醒神州》之珍妃,《绝路问苍天》之祥林嫂等形象,受到好评。1996年被中国京剧基金会评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
1999年底,她举办个人专场演出,全面展现其艺术才能,获得成功。年轻的张火丁唱、念、做、舞颇具大家凤范,其表演突出了程派庄美、纯正、深沉、凝重、幽远的个性。张火丁是程派传人中的佼佼者。 1991年获得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荧屏奖
1992年获全国青年京剧团、新剧目汇演表演奖
1996年获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表演奖和“五个一”工程表演奖
1996年被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推荐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
1999年荣获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9年,《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主办“评说五小程旦”活动。李海燕、张火丁、迟小秋、李佩红、刘桂娟荣获“五小程旦”称号
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优秀青年专家、杰出青年、高级专家称号
2001年获文化部青年京剧展演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