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其收益除了需要考虑该产品初始净值外,还需注意在申购时间和赎回时间它的当前净值。
例如,一款开放式净值类理财产品:
初始净值是1,产品运行100天之后净值为1.05,你申购了5 万元该产品,预计持有时间200 天。
根据净值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的计算方式,你申购该产品时它的年化收益率为:
(1.05 - 1) ÷ 1 ÷ 100 × 365=18.2500000%
但是要注意,因为你申购该产品时它的当前净值是 1.05,所以申购 5 万元,你持有的份额是:
50000 元 ÷ 1.05元 / 份=47619.0476190 份
可以根据该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计算你的预期收益:
购买份额 × 年化收益率 × (预计持有时间 ÷ 365)=预期收益
47619.0476190 × 18.2500000% × (200 ÷ 365)=4761.90 元
当然,最终的收益是以赎回时的净值为准,假如持有 200 天后赎回时的净值是 1.2,那么收益是:
(本金 ÷ 买入时的净值 × 赎回时的净值) - 本金=收益
(50000元 ÷ 1.05 × 1.2) - 50000元=7142.86 元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最终是以赎回的净值为准。
所以当你选购一款净值型理财产品时,可以计算出它的年化收益率后来判断它的预期收益,最终再根据赎回时的净值来计算自己的实际收益。
(1)理财产品净值化就是打破刚性兑付扩展阅读
净值型产品则不同,这类产品没有明确的预期收益率。产品收益以净值的形式公布,更为准确、真实、及时地反应资产的价值。投资者根据产品实际的运作情况,享受收益或承担亏损。不仅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还有利于资产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消除风险隐患。
所谓净值型资产管理产品,是指发行方在发行相关的资产管理产品时,未明确预期收益率,产品收益以净值的形式定期公布,投资人根据产品运作情况享受浮动收益的产品。
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并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2017年11月一行三会一局颁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该项规定的出台反映了监管当局对于打破刚性兑付的治理决心,预示着未来超九成的银行理财产品将在政策推动下转换为净值型。
② 刚性兑付已取消,现在的银行理财还安全吗
“刚性兑付已取消,现在的银行理财,还安全吗?”,银行一直都深受大众的信赖,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银行的信用背书是由国家来承担的,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银行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国家也逐渐放宽了银行的相关政策,银行也逐渐走向市场化。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已经打破了刚性兑付,风险都需要投资者自行承担,这也是市场化的表现之一。既然银行理财已经不能实现保本保息,那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究竟是怎样的呢?
三、 合理进行投资
理财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投资理财的时候需要综合的进行考虑。一是需要选择自己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理财产品,避免投资理财影响日常生活,理财并不是赌博。其二就是购买理财产品尽量选择大型银行,虽然说小的城商行以及信用社他们的理财产品的利率更高,但是大型银行的稳健性以及保障都要更好,因为大型银行的资质更好,渠道更广,资金更加充足。
总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虽说打破了刚性兑付,但是其稳健性相比于金融机构而言,还是要更好,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等级内的理财产品。
③ 理财产品要打破刚兑,两年之后银行存款不一定保本,为什么要这样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银行的理财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也就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根据监管方面的要求,所有银行必须在2020年年底,出清存量,停止新发行保本理财产品。
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以前之所以大家觉得没有风险,是因为风险已经被银行承担了,是银行把理财的损失给我们刚性兑付了。长久以往,当银行也兜不住这部分风险的时候,就会发生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而引发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到时我们的损失会更大。
所资管新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从最终结果来看,非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性反而提高了。所以银行产品打破刚性兑付是正确的决定,是所有人的共识。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的认识。
④ 银行理财被要求净值化转型,到底什么是净值化
就目前来说,银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都已经开始向净值型产品转变,到2020年底,要求全部转化为净值型理财产品,那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很多投资者都比较恐慌,觉得银行理财也不保险了。
其实,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都不是很高,本金发生亏损的可能性非常小,特别适合那些稳健型的投资者,那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净值型的产品和之前的产品有什么区别?
举个简单的例子:银行发行了一款理财产品,没有了预期收益率,只有过去历史上的平均收益率,比如是5%,那么,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投资收益率达到了7%,那银行只能从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客户就能拿到将近7%的收益率;如果市场行情不好呢?投资收益率只有1%,那么投资者就只能拿到将近1%的收益率,如果投资亏损了5%呢,那么投资者不仅拿不到收益,本金还会亏掉5%。
经过对比之后,相信大家对于净值型的理财产品,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它与预期收益型的区别,那么相对而言,净值型的理财产品比普通的理财产品风险要高一些,并且投资损失和收益都由投资者承担。
好了,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学习更多金融知识,请点击关注!
⑤ 打破刚性兑付就是不承诺保本保收益吗
打破刚性兑付——就是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规定是为从根本上打破刚性兑付,让投资者在明晰风险、尽享收益的基础上自担风险。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等人认为,监管层首次提出要求全部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意味着包括银行表外理财在内的全部资管产品将向净值型产品转型,而当下银行理财净值型占比尚未达到10%,该规定影响深远。
⑥ 为什么理财产品要净值化理财通上还可以买哪些比较好的理财产品
因为只有实现净值化管理才能最及时反映资产收益和风险。再说了,理财产品本身就具有风险性的,其本质是银行作为管理人收取相应管理费、客户作为委托人自担风险以及收益,刚兑却完全打破了这种本质了,因此遭到淘汰也正常。现在这种理财产品净值化的大环境中,比较看好理财通的货币增强组合基金、债基、定期保险等等产品,这些都还不错。
⑦ 资管新规下,理财产品为什么都要改为净值型
作出这一规定的原因在于,从根本上打破刚性兑付,需要让投资者在明晰风险、尽享收益的基础上自担风险,而明晰风险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产品的净值化管理。只有净值化管理才能最及时的反映资产收益以及风险。而且,理财产品本身就是具有风险性的,其本质是银行作为管理人收取相应管理费、客户作为委托人自担风险以及收益,而刚兑完全打破了这种本质,所以遭到淘汰也是必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