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旧金山中国文化基金会是官方的吗
金山中华文化中心是一个社区性质的非营利性组织,在1965年建立,目的是促进人们对中国及中国人在美国发展的艺术、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中心坐落于中国城和金融区之间。这里每年春节都会有大型的庆祝活动。此外,中心还设立了寻根项目,帮助早期来到旧金山打拼的华人寻找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中华文化中心每年举办的春节庆会是旧金山规模最大的室内农历新年庆祝活动,
中华文化中心成立于1973年,是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1965年成立)的第一个发展项目。中华文化中心一直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展览和演出向美国公众介绍中国传统和当代视觉艺术、文学、音乐和戏剧,是推动美中文化交流的一支先锋力量。
⑵ 急急!!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1904年11月25日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祖父李镛、父亲李道河,均做过满清官员。巴金排行第四。
1909年5岁的巴金进私塾认字。16岁时,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期间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革命刊物和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等外国作品。192 1年参加编辑《半月》刊,组织“均社”,参加些革命性的社会活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新诗《被虐者的哭声》、散文《可爱的人》等。翻译俄国作家迦尔洵的小说《信号》,这是他第一篇译作。
1923年春,离开四川赴上海,在上海南洋中学念了半年书,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7年1月赴法国留学。1928年12月,归国回到上海,是年翻译的《托尔斯泰论》载于《东方杂志》,首次署名巴金。
1929至1933年辗转上海、南京、北平等地,出版《家》、《雾》、《雨》等代表作品,译完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等。
1934年底赴日本。1935年4月6日,住处被日本警方搜查,并被带到神田区警察署拘留14个小时。同年8月,由日本回国,任上海文化生活社总编辑。1936年10月初,与鲁迅、郭沫若等21人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形成。1937年7月,抗战爆发,与茅盾编《呐喊》;后上海陷落,辗转武汉、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完成《春》、《秋》等大量作品。1944年5月,在贵阳与萧珊(原名陈蕴珍,1917生,浙江宁波人)结婚。
1949年6月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文联常务委员和文协(后改为作协)常务理事。9月,在京参加政协会议,当选政协委员。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参加天安门城楼观礼。1966年8月,中国作协上海分会贴出攻击巴金的大字报,不久巴金即遭批判,被关进“牛棚”。1967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巴金被点名批判。随后在上海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半。1972年,巴金夫人萧珊病逝。
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了《随想录》之《病中集》、《无题集》等作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了《随想录》之《病中集》、《无题集》等作品。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参考资料:http://www.news.zj.com/china/detail/2005-10-
巴金(1904~2005),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宇慧按)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1904年11月25日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1927年旅居法国期间,创作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1931年《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在《时报》连载,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被译成20多种文字。1934年写了《神》、《鬼》、《人》三部短篇。长篇小说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及《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憩园》、《寒夜》)。译有赫尔岑回忆录《往事与随想》。1978年底—1986年8月,创作了五卷本散文《随想录》。1958年—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巴金文集》十四卷。1994年《巴金全集》26卷全部出版。到1994年6月,共写作并出版了120部著作,还翻译了62部外国作品,出版了54部巴金研究专著。
1981年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设想。1985年3月主持开馆典礼,并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图书、杂志、报纸、手稿、书信、照片、文物捐给了文学馆,共7665件。1994年又捐出了1927年他在法国主编的《平等》杂志,23期合订本,是国内孤本;两位著名的无政府主义革命家于1927年6月和7月由美国狱中写给巴金的亲笔信;1950年在波兰举行的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的纪念册,上面有巴金征得的几十位世界名人的签名,是“国宝”级的文物。
1982年获意大利卡森蒂诺研究院授予的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被授予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和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获苏联最高荣誉勋章——苏联人民友谊勋章,同年还获第一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3年4月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资深作家敬慰奖”,同年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授予巴金和以巴金为主席的中国作家协会特别奖。1994年4月,首届文学界为纪念其90华诞举行了“巴金与二十世纪研讨会”和《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巴金》大型图片展览。1998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巴金星”。
⑶ 中国红色文化基金会是什么级别
即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 :2008年,此基金被民政部授予“3A级基金会”。
⑷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基金会标志
标志主体由麒麟、基台和橄榄叶三部分构成,图案标识下方配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英文字样。
1、气宇轩昂的麒麟,象征着祥瑞和仁爱,它仰天长啸,唤醒着全社会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它长啸的头部是回头,意味着不忘过去,表达着基金会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
2、深厚稳固的基台,意为华夏文化的“宏大感、历史感、民族感”,象征着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传承有序和多元结构、平台广阔是天,是大有作为,同时也代表基金会的精神——为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努力拼搏,自强不息。象征着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基金会工作里的重要性。
3、左右九对橄榄叶,象征世界和平美好,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象征中国的文化厚德载物,欣欣向荣。
⑸ 中华文学基金会的理事成员
2009年
名誉会长:
万里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长:
铁凝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马万祺 全国政协副主席
副会长:
张锲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玛拉沁夫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名誉副主席
邓友梅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柯岩 中国作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
⑹ 中国有多少文学奖,都叫什么名字
1茅盾文学奖(始于1981年)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坛最高荣誉之一,每四年颁发一次。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而设立的。单项奖金为1万元。
2、庄重文文学奖(始于1987年)
香港著名人士庄重文先生倡议出资,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一项青年文学奖。主要用来奖励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年轻作家和优秀的青年文学刊物。现每两年颁发一次。
3、曹禺戏剧文学奖(始于1994年)
专就剧本创作所进行的全国性评奖,代表了中国戏剧文学创作最高水准,其前身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于1980年创办的全国优秀剧本奖,1994年更名为曹禺戏剧文学奖,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每届评出10个正式奖和10个提名奖。
4、鲁迅文学奖(始于1995年)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坛最高荣誉之一。每两年举行一次(实际大约每三年一次)。设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作品等七项奖项,每项可评5部作品。上一届单项奖金均为2000元人民币,今年这一届均为一万元。
⑺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基金会简介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英语:China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cation and Culture,原名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为中基会)成立于1924年,是以促进中华教育与文化事业为宗旨的财团法人。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是20世纪20年代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偿”建立起来的一个民间文教机构。基金会董事会的中方成员大都是中国科教界的杰出人物,他们利用稳定的基金来源,投资发展中国的科教事业,加快了中国科教现代化的进程。
庚子赔款之后,美国出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考虑,先后两次退款于中国政府,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便是当时美国退款的历史产物,并设立专门机构管理退款.1925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与中国教育部协商订约,决定合办国立京师图书馆。之后依教育部令,京师图书馆改为国立京师图书馆。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科教现代化 庚子赔款 民间机构 中国 董事会 职能 投资 图书馆 科学家。
北京政府批准设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1924年9月18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在北京外交大楼召开成立大会,推范源濂为会长,孟禄为副会长。该会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保管、分配、使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基金会由颜惠庆、张伯苓、郭秉文、蒋梦麟、范源濂、丁文江、黄炎培、顾维钧、周诒春、施肇基10人及美籍人士孟禄、杜威、贝克尔、噶理恒、白纳脱5人为董事,联合组成董事会。
1924年5月21日,美国总统柯立芝批准交还中国庚子赔款余额议案,并由美国国务卿休斯照会中国驻华盛顿公使施肇基,将悉数退还庚子赔款余额,并说明庚子赔款作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
1924年6月24日,北京8校教职员、中华教育改进社1924年、北京教育基金委员会联席会议发表宣言,声明:庚款清偿债务之后,全部用于教育,退还庚款的管理及分配使用,必须以教育界有资望、经验,并为公众所信仰者担任。1924年7月24日,全国教育联合会退还庚款委员会通电主张庚款应全部用于扩充教育及文化事业,坚决反对以其他理由垂涎攫取。在全国教育人士的强烈呼声下,于1924年9月17日,北京政府批准设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⑻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历史沿革
1924年,在亨利‧卡波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孟禄(Paul Monroe)、韦棣华(Mary Elizabeth Wood)等人推动下,时任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决定第二次退还总计约1250万美元的庚子赔款,并成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以管理此款项。成立之初董事会由十名中华民国籍董事与五名美国籍董事组成。
1924年至1949年间,中基会共计补助了中国大专院校233次、研究机构139次、教育文化事业团体147次,其中包括帮助国立北京大学解决财务问题、建立国立北平图书馆等。
1950中基会迁往台湾,此后至1970年为止共投入100余万美元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1971年后,中基会改变补助方针,开始将补助资金用于政府预算较少的计划之中,其中包括补助了国家科学委员会各计划共500万美元。中基会还在国立台湾大学与中央研究院设有“胡适纪念讲座”。
⑼ 中国文学类奖项都有那些
茅盾文学奖(始于1981年)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坛最高荣誉之一,每四年颁发一次。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而设立的。单项奖金为1万元。
庄重文文学奖(始于1987年)
香港著名人士庄重文先生倡议出资,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一项青年文学奖。主要用来奖励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年轻作家和优秀的青年文学刊物。现每两年颁发一次。
曹禺戏剧文学奖(始于1994年)
专就剧本创作所进行的全国性评奖,代表了中国戏剧文学创作最高水准,其前身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于1980年创办的全国优秀剧本奖,1994年更名为曹禺戏剧文学奖,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每届评出10个正式奖和10个提名奖。
鲁迅文学奖(始于1995年)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坛最高荣誉之一。每两年举行一次(实际大约每三年一次)。设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作品等七项奖项,每项可评5部作品。上一届单项奖金均为2000元人民币,今年这一届均为一万元。
姚雪垠文学奖(始于2003年)
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根据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遗愿及捐款设立“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励基金”,专门奖励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该奖每四年评选一次。
大家·红河文学奖(始于1995年)
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大家》杂志社和云南红河卷烟厂共同设立。奖金额10万元人民币。评选对象为《大家》发表作品的全部作者。每两年一届,每届一奖,每奖一人。
新概念作文大赛(始于1998年)
由《萌芽》杂志社率先发起,联合十所著名大学共同主办。这个面向高中学生的作文大奖,强调“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一度成为高校招生和少年成名的“直通车”。
老舍文学奖(始于2000年)
为纪念人民艺术家老舍,繁荣北京市的文学创作,推动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而设立的,是北京市文学艺术方面的最高奖励。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设4个奖项,其中新设两个名额的“新人佳作奖”。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单项最高奖金达到3万元,总奖金额达到了16万元。
冯牧文学奖(始于2000年)
根据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冯牧遗愿,为鼓励扶植新人、促进文学事业繁荣发展而设,有关于获奖者年龄的限制。每年评选一次,下设三个奖项:青年批评家奖、文学新人奖和军旅文学创作奖。每名获奖者奖金为人民币2万元。
春天文学奖(始于2000年)
著名作家王蒙将其在首届“《当代》文学拉力赛”上获得的10万元大奖捐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倡议设立30岁以下的文学新人奖,这便是春天文学奖。该奖项每年一度,颁奖的同时出版“春天丛书”,专门结集年度得奖者和获得提名者的作品集。长篇小说大奖奖金1万元;入围奖奖金3000元。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始于2003年)
由南方都市报主办,是国内首个由大众媒体设立的文学大奖。该奖项一年一度,共设“年度杰出成就奖”、“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年度最具潜力新人”6个奖项。第二届单项最高奖金仍为10万元,但奖金总额上升至20万元,是国内年度奖金最高的文学大奖。
《当代》杂志社“长篇小说年度奖”(始于2004年 )
⑽ 中国作家协会
简称中国作协,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会址在北京朝阳区东土城路25号。
中国作家协会
中国作家协会的前身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1947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1953年10月,全国文协正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
中国作家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原称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选举产生全国委员会(原称理事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委员会负责执行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委员会的决议。书记处为作协的常设机构,负责处理协会的日常工作和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及专门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由主席团推举产生。
中国作协是一个独立的、中央一级的全国性人民团体。现有团体会员39个, 个人会员6128人,基本上荟萃了我国文学界的人才精华。其主要任务是:组织作家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文学评奖,对优秀的创作成果和创作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进行文学理论研究,开展健康说理的文学评论和实事求是的文学批评。发现和培养各民族文学创作、评论、编辑、翻译的新生力量,促进各民族文学的发展。增进同台、港、澳地区和海外同胞中作家的联系,推进中外文学交流,代表中国作家参加国际文学活动。反映作家的意见和要求,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等。
中国作家协会内设办公厅、人事部、对外联络部、创作联络部等职能部门和机关党委。负责协调机关工作和会务组织工作,进行人事管理,安排中外作家双边互访、进行文学交流,同会员与各地作协及团体会员联系、组织文学评奖和进行会员会籍管理,负责机关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中国作协主管和主办的报刊有《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作家文摘》、《中国校园文学》、《环球企业家》等9家报、刊和作家出版社。协会下设机关服务中心、创作研究部、鲁迅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华文学基金会等事业单位。
为加强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中国作协设有小说创作委员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影视文学委员会、期刊工作委员会、中直工作委员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和港、澳、台暨海外华文文学交流委员会等11个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各文学门类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及有关方面的组织联络活动。
为推动和繁荣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国作协设有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宋庆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和青年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五项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其中茅盾文学奖每4年评选一次;宋庆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每3年评选一次。用以鼓励优秀文学创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奖励已经取得相当文学成就的文学新秀。
2006年11月12日,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新一届领导机构,铁凝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主席,成为中国作协主席。
中国作协过去几十年有两名主席,分别是茅盾(1949年至1981年)和巴金(1984年至2005年),两人都是中国文学巨匠,在担任作协主席的同时也出任中国政协副主席。
王安忆、丹增、叶辛、刘恒、李存葆、张平、张抗抗、陈忠实、陈建功、金炳华、高洪波、蒋子龙、谭谈等13人当选为新一届中国作协副主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