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异地医保住院怎么报销
一、异地医保报销条件2. 异地就医医疗保险如何报销
异地就医可以理解为交医保的“参保地”和真实的“就医地”不一致,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1、长期在外地定居
长期在外地定居,又分为三几种情况。
①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将户籍迁到定居地。
比如原户籍在A地,并在A地工作,退休后去B地生活,将户口迁入B地。
②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比如跟随子女到大城市生活的老人。
③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比如,单位在各地的派驻人员、派驻机构在当地的聘用人员等。
这几类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之后,就可以正常结算报销了。
◆办理方法:携带身份证和二代社保卡,去参保地的社保管理中心,填写一张《长期异地就医登记备案》。
在备案时,需要选择定点医院,只有在定点医院就医,才能直接进行结算;非定点医院就医,只能自己先垫付医疗费用,后期拿着药物清单、收据等证明,回到参保地,去异地医保窗口申请报销。
2、异地转诊就医
异地转诊就医,是指生了大病,在老家看不好,需要转到大城市治疗的。
按道理来说,只要老家医院开具“转诊转院证明”,同时病人也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就可以用社保卡进行结算报销。
但是,中国有1.2万家公立医院,三甲医院的数量却只有1300左右,好的医疗资源全部集中于大城市和省会城市。每个患者都想接受最好的治疗,都来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显然不现实。所以,来大城市就医的关键是“医院开具转诊转院证明”。
◆“转诊转院”需要符合“逐级诊治、专家审核、双向转诊”的原则,即:
⒈所患疾病属于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医院不能治疗的危重疑难病症;
⒉经本市三级甲等定点医疗机构或市级以上专科定点医疗机构检查、专家会诊仍未确诊的;
⒊接诊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高于本市诊疗水平。
可以看出,不是病人想转院就能转的,而是给你主治的医院和医生说了算。
举个例子:
A先生在老家医院看病,疑似罹患癌症,但是老家医疗水平有限,无法治疗,医院会给A先生开具“转诊转院证明”,转到省会医院或者是找好的大医院。
√ 正确:这时A先生可以顺利转院,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后,医疗费用可以正常报销结算。
B先生在省会三甲医院看病,确诊罹患癌症,也给出了治疗方案,但是B先生不放心,自己来到北京著名医院检查,同样确诊为癌症,也给出同样的治疗方案或者更优的治疗方案,B先生就在北京的医院进行治疗。
× 错误:这时,B先生回到省会三甲医院要求之前的医生开具“转诊转院证明”,人家未必给开。如果没开证明,B先生就算是自行就医,无法用医保报销那些费用。
异地转诊就医一定要注意这点,很多病人都是事后才知道的,导致巨额治疗费用无法报销。
3、异地出行临时就医
这种情况多是出差旅游或者外出探亲时,在其他城市突发疾病。
如果是普通门诊,看个发烧、擦伤,花费不多,自己付吧。不然折腾到医保局去交材料审核,等待报销,费时又费力。
如果是急诊,大部分城市支持“先救治,后报销”,但是报销比例可能会减少很多。
如果预计花费很多,需要拨打参保地的社保服务电话:参保地区号+12333,有的省市支持电话登记备案。备案后,一切就方便多了。
3. 异地医保如何结算
医保个人帐户医疗费可以定期在秭归医保局办理资金划拨手续,外省的医院要是当地医保定点医院。报销比例为门槛费以上至3000元报88%,3000-5000元报90%,5000-10000元报92%,10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内的报95%,其中乙类药品按80%,贵重药品按70%,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的按70%报销。
4. 异地就医医保怎么报销
1.在符合医疗保险规定的情况下在选定的异地联网医疗机构住院:异地就医人员须持有效社会保障卡在异地联网医疗机构办理登记,执行就医地医疗机构的就医流程和服务规范。
2.未在市外医疗机构办理现场结算:因特殊原因导致异地就医人员未能在医疗机构现场直接结算的,在已选定的异地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由个人全额垫付,应在出院后60天内持以下资料到我市各镇(街)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异地住院报销:
(1)住院医疗收费收据原件;
(2)住院疾病诊断证明原件;
(3)住院医疗费用明细汇总清单原件;
(4)出院小结或出院记录的复印件;
(5)入院记录复印件(如急诊或外伤入院需提供);
(6)《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异地就医批复意见》的原件及复印件(限2010年1月1日后办理的异地就医登记)或《市基本医疗保险长期外地(工作)人员申报表》复印件(限2010年1月1日前办理的异地就医登记);
(7)本人的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原件及正反两面复印件,他人代办需同时提供代办人的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原件及正反两面复印件;
(8)社保部门规定的其他资料。
5. 异地医保如何办理
办理异地就医手续:
1、填写《驻外及异地居住参保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备案表》;
2、本人书面申请(简述长住异地的原因);
3、长住异地的证明(户口簿复印件、暂住证复印件、长住当地派出所或社区居委会或工作单位的证明之一)。
4、未办理异地就医手续,在异地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急诊除外)。
5、已经办理了异地就医手续的参保人员,在本统筹地区内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按异地就医的相关规定进行报销。
(5)异地就医医保基金如何管理扩展阅读:
根据《济南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需异地转诊转院治疗的参保人,应由三级甲等定点医疗机构或市级以上定点专科医疗机构组织专家会诊,并提出建议,由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填写转诊转院备案表。
异地转诊转院转入医疗机构属于异地联网即时结算医疗机构的,参保人应先持转诊转院备案表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方可办理住院手续,出院时医疗费用即时结算。
不属于异地联网即时结算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先由参保人垫付,出院后由管理单位凭转诊转院备案表、有效费用单据、病历首页复印件、医嘱单复印件、汇总费用明细等材料及时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销。
参保人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而自行转诊转院的,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其医疗费用。
第二十五条长驻外地工作人员和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可以在长驻地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疗,由其管理单位持长驻地居住证或户籍证明复印件、异地人员备案表、所选择的外地医疗机构名单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所选择的外地医疗机构原则上一年之内不得更换。
上述人员的备案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办理备案变更手续。在非备案的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第二十九条参保人临时在外地突发急症住院治疗的,只能报销其中一所医疗机构的医疗费,如出现多所医疗机构的医疗费单据,必须附有相应转诊证明。参保人入院后须及时告知管理单位,由管理单位于参保人入院后五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医疗费用先由参保人垫付。
出院后,由管理单位凭有效费用单据、病历首页复印件、医嘱单复印件、汇总费用明细、出入院记录复印件、相关检查检验单复印件等材料及时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销。
无特殊原因不按规定书面报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者经审核不属于急症住院的,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其医疗费用。
第三十条参保人在境外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参保人被单位派驻境外的,应当照常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其个人账户计入额,单位缴费部分按50%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6. 医保的异地就医产生的费用需要医保基金支持时,该怎样支取基金补助
一般来说是要先自行垫付,然后再报销。具体的手续参考这篇文章:http://hi..com/chunhua_xu/blog/item/200aa653460e79090df3e356.html
7. 医保异地就医怎么结算
1) 第一步:先领取社会保障卡
社会保障卡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
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1.5亿人。
领取地点:在职人员在参保单位领卡;退休人员在原参保单位领卡;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在参保街道社保所领取;职介、人才存档人员在参保区职介、人才服务中心领卡。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像溜溜本人是长期在昆山本地工作,但户籍未在昆山,所以之前查询时显示,社会保障卡已经在原户籍所在地直接办理,所以要回原户籍所在地领取。
江苏省内的可以在 http://www.jshrss.gov.cn 查询制卡进度
外省可以在本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查询,或者直接拨打当地12333热线咨询下
2) 第二步:办理备案手续
(1)长期驻外人员
第一步,参保人员携带本人社会保障卡、本人身份证(代办人需携带代办人身份证),并填写《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登记表》(可在参保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下载),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手续;
第二步,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核对,并将参保人信息上传至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2)因病转外就医人员
第一步,参保人员携带本人社会保障卡、本人身份证(代办人需携带代办人身份证)和由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意见的《基本医疗保险转外就医备案表》,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手续;
第二步,选择1家就诊医院;
第三步,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核对,并将参保人信息上传至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3)选择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一定要带上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就医」
定点医疗机构:人社部定期公布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可通过社会保险网上查询系统(si.12333.gov.cn)实时查询,或拨打参保地12333电话、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电话咨询。
4.医保异地直接结算有哪些注意事项
1)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
就医地目录,参保人员跨省就医时原则上执行就医地的支付范围,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
参保地政策,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原则上执行参保地的支付政策,支付政策包括医保基金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
就医地管理,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时,就医地经办机构要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和本地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包括咨询服务、医疗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