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金会应用什么会计制度
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适用本制度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
(一)、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二)、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
(三)、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如不具备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条件,虽然民政部门要求采用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核算,但是这种要求是和国家财、税法规不相容的。你必须改按《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核算,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当然,你执行了企业会计制度,还可以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申请减免。
⑵ <<基金会管理条例>>中第二十九条规定详解
你好,基金会工作人员行政办公支出不仅包括“办公费”,还有其他的一些费用,具体参考下面。
建议设置相关明细科目,按“管理费用”科目的明细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希望有所帮助。
⑶ 基金会的性质及功能有哪些
基金会的性质属于公募基金会,从事公益性、非营利性活动,主要活动范围在中国境内。基金会的主要职能是为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募集资金、提供资金;开展与志愿服务资金募集、使用有关的活动;资助志愿服务组织的公益活动和其他活动;资助、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通过积极支持有影响、有创新、可推广复制的资助项目常态长效开展,探索资金支持、资源整合、项目引导的有效性,提高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社会化和制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⑷ 基金会的规章制度
请参考http://bbs.ocef.net/bbs/cgi-bin/view.cgi?forum=17&topic=200
⑸ 基金会的创建程序
慈善基金会成立的基本条件:
根据性质不同,慈善基金会分为两种形式:公募和非公募,个人的慈善基金会形式属于后者,即基金会没有向社会筹集捐款的权利。
按照国务院2004年6月1日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第八条,个人慈善基金会成立的条件如下:
1、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
2、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3、有规范的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以及与其开展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4、有固定的住所;
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企业慈善基金会的申请,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当地民政厅)下列文件:
1、申请书
2、章程草案
3、验资证明和住所证明
4、理事名单、身份证明以及拟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简历 5、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
慈善基金会的实施与功效:
如果企业、个人设立了慈善基金会,可以自行向社会捐款、捐物等。但由于个人慈善基金会属于非公募性质,即没有权利向社会进行筹款等;进行大规模慈善投资,比如建立希望学校、希望公园、帮助残疾人中心等,就需要经过民政厅的申报手续,然后经过土地管理局的审批。
⑹ 什么是ISRC编号
录音录影资料的国际编码…
录音录影资料的国际编码―ISRC简介 国际标准录音/录影资料代码(Inter- 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 Code,简称ISRC),系由联合国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 ISO)於1986年制定为国际标准ISO 3901,做为辨识唱片等录音资料及影碟片等音乐性录影资料的一种国际标准。国际唱片业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stry,简称IFPI),於1988年将ISRC编码系统推荐给其会员国,并於1989年被ISO认定为ISRC管理权责机构。 由於各国ISRC之管理,原则上由政府机关负责,倘若没有官方的主管机关,则由该国IFPI分支机构代为管理。我国自1993年开始引进并推行ISRC编号制度,由於当时国内尚无官方的主管机关,故由台湾地区IFPI分会「财团法人国际唱片业交流基金会」负责执行,至1999年4月止有81家申请登记,ISRC约7,000笔,效果不佳。推行国际标准书号(ISBN)之成效,乃於1998年11月函教育部建议本馆为ISRC核发与管理之主管机构,今年(1999)4月3日教育部正式核准本馆为主管机构。本馆责成国际标准书号中心正式兼办我国ISRC管理,随即积极展开筹备工作,为借重原承办单位之经验,乃自8月起委托「财团法人国际唱片业交流基金会」办理ISRC相关作业,同时ISRC电脑查询系统,本馆亦於10月完成开发、设计,并於11月中旬起上网供民众查询使用。 ISRC由12个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样,之后分成四段,其间以连字符号相隔。说明如下(注1):(1)国码—由2个大写字母组成,代表录音、录影资料制作者的居留地。(2)登记者(注2)代码—由3个文数字组成,代表录音、录影资料制作者。(3)录制年代码(注3)—由2个数字组成,为西元年之后两位数。(4)录音/录影资料代码—由5位数字组成,为作品流水号,同一年度中不可重覆。ISRC之於录音、录影资料如同ISBN之於图书,不同的是ISBN是由本是由登记者针对每首乐曲自行给号。例如:台湾滚石唱片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所发行的一张「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录音专辑,收录了1991年录制的10首歌曲,则此录音资料即有10个单曲的ISRC。兹就其中一笔单曲的「ISRC TW-A45-91-28701」。
⑺ 慈善基金会的制度
第八条 设立基金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
(二)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三)有规范的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以及与其开展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条 申请设立基金会,申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章程草案;
(三)验资证明和住所证明;
(四)理事名单、身份证明以及拟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简历;
(五)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
第十条 基金会章程必须明确基金会的公益性质,不得规定使特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受益的内容。
基金会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及住所;
(二)设立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三)原始基金数额;
(四)理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理事的资格、产生程序和任期;
(五)法定代表人的职责;
(六)监事的职责、资格、产生程序和任期;
(七)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审定制度;
(八)财产的管理、使用制度;
(九)基金会的终止条件、程序和终止后财产的处理。
第十一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本条例第九条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发给《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基金会设立登记的事项包括:名称、住所、类型、宗旨、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原始基金数额和法定代表人。
第十二条 基金会拟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应当向原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登记申请,并提交拟设机构的名称、住所和负责人等情况的文件。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发给《基金会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证书》;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设立登记的事项包括:名称、住所、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和负责人。
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依据基金会的授权开展活动,不具有法人资格。
第十三条 境外基金会在中国内地设立代表机构,应当经有关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基金会在境外依法登记成立的证明和基金会章程;
(三)拟设代表机构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简历;
(四)住所证明;
(五)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在中国内地设立代表机构的文件。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发给《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登记证书》;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设立登记的事项包括:名称、住所、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和负责人。
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应当从事符合中国公益事业性质的公益活动。境外基金会对其在中国内地代表机构的民事行为,依照中国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依照本条例登记后,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凭登记证书依法申请组织机构代码、刻制印章、开立银行账户。
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应当将组织机构代码、印章式样、银行账号以及税务登记证件复印件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 基金会、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和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基金会修改章程,应当征得其业务主管单位的同意,并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十六条 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一)按照章程规定终止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第十七条 基金会撤销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注销登记。
基金会注销的,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同时注销。
第十八条 基金会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十九条 基金会、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以及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由登记管理机关向社会公告。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id=16650&dictionid=1203
⑻ 基金会管理办法的介绍
《基金会管理办法》是改革开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制定的第一部专门规范中国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于1988年9月9日国务院第21次常务会议 通过,1988年9月27日国务院令 第18号发布,共14条。《办法》主要规定了基金会的定义、设立条件、审批体制、资金筹集规则、资金使用保值规则、资助协议和行政费用的规范以及监管 规范等,尽管这个办法内容简单,对基金会的定义也不准确,但这个办法对促进中国基金会的成立、发展,尤其是促进中国“官办”基金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故该《办法》被2004年3月8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令 第400号 《基金会管理条例》所取代,于2004年6月1日起废止施行。
⑼ 那位大侠有关于基金会的财务管理制度急急急,谢谢了!
http://txt.newhua.com/txt/14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