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资金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第一条原则:控制仓位。
一定要轻仓,永远不要重仓,特别是带杠杆的市场。要有一套科学的仓位管理方案,并且要严格执行这个方案。
我的资金管理方法中,就包含了波动幅度,如我在早盘分析中给出的“可买手数”和“平均波幅”,其中计算出来的手数就考虑了品种的正常波动范围,严格按照其数量操作,一般不会出现错误的止损。
计算买入数量的公式:
期货:可买数量=(总资金*1%)/(平均波幅*合约数量)
股票:可买数量=(总资金*3%)/平均波幅
第二条原则:做好风控。
1、从开仓抓起,把风险控制在源头。
2、在大的风险事件之前减仓,甚至空仓。
3、以资金为大,资金回撤到一定比例,无条件清仓。
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投资是什么,投资到底是什么呢?投资其实就是一种躲避陷阱,寻找宝藏的游戏。寻宝的前提是避开陷阱,有效避开了陷阱之后,才能顺利找到宝藏。而95%以上的投资者,就是因为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一心只想着宝藏,忽略了陷井,而死在了寻找宝藏的路上。
大家永远要记住一个道理,生存的重要性,永远比盈利的重要性大。换句话说,首先能够确保自己安全,能够大大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的人,他投资的最终收益也将是非常可观的。
我们看一下巴菲特年收益情况,从1957年到现在,巴菲特只有1976年的年收益率超过了50%,其余的年份没有一年超过50%的,这个收益率比起很多人,尤其那些做高杠杆投资的人,年收益率都偏低。为什么巴菲特能成为股神,原因就在于巴菲特强大的生存能力。巴菲特没有一年巨亏的,这一点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一个人能够连续60年不遭受巨大亏,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巴菲特亏损最多的一年,发生在2008年,那一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而巴菲特在那一年的亏损是9.6%,这是巴菲特一生中亏损最严重的一次。第二次亏损发生在2001年当时是亏损6.2%,大家都知道,美国从2000年开始互联网泡沫破灭,尽管如此,巴菲特依然把损失控制在了6.2%的水平,大家知道巴菲特为什么成功了吧。
巴菲特第二个成功的诀窍就是他稳定的收益率,他从来不追求暴利,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巴菲特从1957年至今,他的年化收益率只有20%多一点点,介于20%至21%之间,别小瞧了这个年化收益率,虽然不高,但如果拉长时间,就显得非常可观了,如果投资100万美元,50年以后,这笔投资就变成多少钱了呢?90多亿美元啊。100万美元每年增长20%,50年后就变成了90多亿美元。关键是什么,关键就是稳定。
认识到巴菲特成功的真谛以后,我们再来规划资金管理就变得简单了,你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规划适合你的资金管理,对于那些做不带杠杆的投资者,比如做股票、基金的人来说,单个股票的市场,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超过你总资金20%,一般要控制在10%以内,也就说要做组合,不同板块、不同品种的组合,而且以此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对于那些做高杠杆投资的人来说,至少你要给自己10-20次,能够经受大风险的机会,也就是能够再遭致10-20次亏损的情况下不爆仓的能力,那么就把资金分成10-20分,只动用其中的一份做投资,其余的资金全部流入风险准备资金,也就说风控资金,而且即便是把资金分成了若干份,也一定要趋势特别明确并且有大的行情以后再进入。
结合到我们的投资上,把资金分成10-20份以后也意味着你的短期赢利能力可能会下降,但是由于风险的大大降低,你就具备了长期盈利的能力。
② 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管理要求是什么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第二十三条专用基金包括:
(一)修购基金,即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
(二)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
(三)医疗基金,即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事业单位,按照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公费医疗经费开支标准从收入中提取,并参照公费医疗制度有关规定用于职工公费医疗开支的资金。
(四)其他基金,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
第二十四条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为了核算专用基金支出,财政总预算会计应设置“专用基金支出”账户。该账户核算各级财政部门用专用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发生专用基金支出时,借记本账户,贷记“国库存款”(对于根据国家规定将基金存在指定银行的,应为“其他财政存款”)账户;
支出收回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年终,本账户借方余额应全数转入“专用基金结余”账户冲销,借记“专用基金结余”账户,贷记本账户。本账户平时借方余额,反映专用基金支出累计数。
③ 管理专用基金时需要遵守哪些原则
专用基金的管理原则:
1、先提后用:指各项专用基金必须根据规定的开源渠道,在取得资金以后才能安排使用。
2、专设账户:指各项专用基金应单独设账户进行管理和核算。
3、专款专用:指各种专用基金都要按规定用途和使用范围安排开支,支出不得超出资金规模,保证基金使用合理、合法。
④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目标及原则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目标
在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下,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具体目标有:
1.确保社会保障资金安全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保障资金,而社会保障资金的首要目标是确保资金安全。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推进,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2.讲求社会保障资金效益
社会保障资金在运行过程中,要讲求资金效益,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保障资金在运作过程中,要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既是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很好途径。
3.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
社会保障制度与我国经济一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管理好社会保障资金,即当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如人口老龄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时都能从容应对,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4.实现社会公正与和谐
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
⑤ 基金管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在投资目标已确定的情况下,基金的投资决策和投资方案等都是由基金管理人作出的,为了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各国的基金监管部门对基金的投资活动有若干的限制。这主要是针对于基金的投资政策而言的,这些投资政策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证券组合的类型。即基金证券组合中是只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债券,还是平衡地组合这些证券,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金投资所追求的目标。
2、证券分散化的程度。投资基金分散化的程度由该基金所持证券的种类数以及基金总值中不同类型证券的比重决定。各个基金分散化政策是不相同的。
3、证券组合质量的高低。证券组合能否保证投资基金实现投资目标,是确定证券组合质量高低的依据。
4、基金充分投资的程度。如果基金注重取得当期固定收入或追求较高的资本增值,往往会把全部资产投资于有价证券,而有些基金则可能根据对证券市场前景的判断,经常在货币市场、债券和股票之间进行资本转移。
5、着重于经常收入的稳定性,还是着重于买卖利润或资本增值的相对程度。即投资基金的投资政策是注重证券的收入还是证券的增值。前者注重选择防守型证券,取得稳定的利息和股利;后者注重选择进攻型证券,取得买卖利润和长期资本增值。
⑥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专业基金管理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面反映各项财政改革成果,创新和充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手段;二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三是注重解决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⑦ 专用基金的管理原则有哪些
专用基金(special-purpose funds)是科学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金钱。专用基金是按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住房基金、其它基金等。专用基金的用途明确、单一,要求单位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或挪作他用。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规定:
第二十七条 专用基金是科学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金钱。包括:
(一)修购基金,即单位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
(二)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的资金。
(三)医疗基金,即未纳入国家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单位,按规定提取并参照公费医疗有关规定直接用于职工公费医疗开支的资金。
(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即单位按照事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业务费中列支,以及在经营收支结余中提取转入,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
(五)其它基金,即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资金。
第二十八条 专用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财务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
专用基金的管理原则:
1、先提后用:指各项专用基金必须根据规定的开源渠道,在取得资金以后才能安排使用。
2、专设账户:指各项专用基金应单独设账户进行管理和核算。
3、专款专用:指各种专用基金都要按规定用途和使用范围安排开支,支出不得超出资金规模,保证基金使用合理、合法。
⑧ 事业单位在加强事业基金的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全面反映各项财政改革成果,创新和充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手段;
二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三是注重解决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⑨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原则是什么
社保基金管理应遵循的四项原则:
1、归集原则
在坚持社保基金单位与职工“双负担”的基础上, 强化基金征缴力度, 积极解决拖欠和扩面问题。针对目前部分企业存在拖欠保险费的情况, 各级经办机构应加大催收力度, 视具体原因, 依据社会保险相关条例法规采取措施。
对符合参保条件、有钱不缴的单位, 应由社保经办机构责令限期缴纳, 逾期拒不缴纳的,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有参保意识、经济承受力薄弱的单位, 可考虑放宽政策期限, 采取办理延期缴款或分期缴款等方式, 给予适当照顾。强化归集, 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力度, 逐步增加基金积累, 努力营造“人人自我保障, 社会保障人人”的社保大格局。
2、“以收定支, 自求平衡, 略有结余”的管理原则
各级财政社保基金专户普遍基金结余量较大, 需要引起相关部门注意。结余量大, 反映出基金支付能力良好, 保障实力雄厚, 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社保基金征收计划缺乏科学性, 支付范围和额度狭小,闲置较大影响了社会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等。
3、专款专用原则
各级财政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经办机构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和确保基金专款专用。一是要保证基金及时足额支付, 确保当年符合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条件的群体, 全部享受和领到社保救助金; 二是要切实采取措施杜绝各级经办机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问题的发生。
财政、审计部门要从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入手, 加大对基金经办机构监管力度。对因制度执行不到位或其他原因造成基金损失的, 应 依据《条例》给予严惩。若确因经办机构办公经费紧张造成挤占挪用基金的, 各级财政要给予必要扶持。
4、投储结合、保值增值原则
出于支付和资金安全性考虑, 各级财政将所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用于购置国债和其他安全系数高的金融工具总量很少,绝大多数社保基金处于银行储蓄状态, 这种基金投资方式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存在, 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从保值增值的角度分析, 大量基金闲置将无法应对未来非预期的货币贬值风险。沉淀基金管理应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根据国家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开展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待遇支付、基金保值增值等的行为和过程。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和决算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稽核、监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