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管理 > 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

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1-08-29 22:14:09

『壹』 印度哲学的相关著作

《印度哲学史》
1989 年,黄心川的著作《印度哲学史》和 《印度近现代哲学史》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印度哲学史》内容涵盖了印度哲学的所有部分,包括正统派(吠檀多 、数论、弥曼差、瑜伽、正理论、胜论等六派) 和非正统派(佛教 、耆那教、顺世论和外道六师等) 。作者从印度最古的吠陀文献开始,对各个流派的起源 、 文献和人物的师承关系 、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理论及其社会历史背景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该书还有 一个特点是,作者比较充分地利用汉译佛经中印度哲学史料进行研究,例如该书将中国现存的汉译《金七十论》(陈真谛译,约 54 8 ~ 596 年)与印度数论派的祖师自在黑的《数论颂》(约 3 、 4 世纪) 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还与其他数论著作及注释做了文献学上的比较。另外,在关于胜论一节中,作者同样将汉译《胜宗十句义论》(印度慧月著 、唐玄奘 648 年译 )中的十个哲学范畴与《胜论经》(迦那陀于公元一 、二世纪造) 的六个范畴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书后附有印度哲学史年表和梵汉译名对照表。可以说,这既是一本重要的学术研究著作,也可以作为大学教学用书。
《印度近现代哲学史》是《印度哲学史》的续编,它所涵盖的历史时期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中叶,是国内关于印度近现代哲学研究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又将这一时期具体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启蒙运动时期( 19 世纪初至下半叶);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时期(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民族和民主运动发展时期( 20 世纪上叶至 1947 年)。作者对每一时期出现的主要哲学家和思潮进行了论述,内容涉及印度教哲学,印度的伊斯兰教、锡克教,以及印度的其他宗教哲学。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特点是:以复兴印度古代文化为口号,继承传统的吠檀多思想或伊斯兰思想,同时吸收西欧的哲学和科学思想,形成了一种服务于民族民主运动的思想体系。
《印度哲学通史》
2014年,黄心川又重新出版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印度哲学通史》(上、下册)。
《印度哲学》
1993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姚卫群的《印度哲学》。作为高校教学用书,该书立足于国际印度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采 用一种新的方法对印度哲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叙述。作者将各派别的学派史单独列为一篇,然后将各派共同的理论观点合到一起展开论述。例如,在“概论篇”中,以各种学说作为引导,有“转变说”、“积聚说”、“因果观”、“我论”、“解脱论”等多篇,每一篇中各派观点都被列入其中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巫白慧的《印度哲学》
本书 于 2000 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这同样 是一部重要的学术研究性著作。全书共分四部分:( 1 )吠陀赞歌研究;( 2 )奥义书哲学思想研究;( 3 )印度佛教研究;( 4 )正理论逻辑研究。作者对印度哲学进行了总体考察,认为在印度的正统和非正统派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贯穿和支配这两大体系的有两个基本的哲学观点:一是“常见”,一是“断见”(佛教的称谓)。正统六派哲学沿着“常见”的思路发展,因为它们的哲学目的在于肯定存在着的一个永恒的精神实在;非正统派的耆那教哲学、佛教哲学、顺世论,以及外道六师哲学等则沿着“断见”的思路发展,否定永恒的精神实体的存在。这一观点也是贯穿于作者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指导思想。
《印度哲学通史》目录,2014年,大象出版社
上编
印度古代哲学
第一章 导言
一、印度概说
二、印度哲学史概观
(一)古代哲学
(二)中世纪哲学
三、印度哲学的基本特征
四、研究印度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二)当前印度哲学史研究中的主要倾向
五、印度哲学与中国
第二章 吠陀中的哲学思想萌芽
一、《梨俱吠陀》时代
二、名称和内容
三、多神论与一神论
四、哲学思想萌芽
五、社会伦理思想
第三章 奥义书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时代
二、名称
三、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思想
(一)梵我同一
(二)轮回解脱
四、素朴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五、对立的时空观
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阵营、两条路线的斗争
———邬达罗迦与耶若婆佉
第四章 沙门思潮
一、沙门思潮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六师”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富兰那·迦叶的道德否定论
(二)阿耆多的唯物论
(三)婆浮陀的七原素说
(四)拘舍罗的命定论
(五)散惹耶的不可知论
(六)尼乾子的多元实在论
四、对“六师”的评价
五、“六师”在中国的影响
第五章 顺世派的哲学
一、名义和史料
二、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基本特征
(二)自然观
(三)认识论
(四)社会伦理思想
三、顺世论的历史发展线索
四、在中国的影响
第六章 生活派(邪命外道)的哲学
一、名义和史料
二、生活派的历史发展线索
(一)前期的生活派
(二)后期的生活派
三、哲学和社会伦理思想
(一)命定论
(二)原子论
(三)宇宙观
(四)认识论
四、余论
第七章 耆那教的哲学
一、名义和史料
二、哲学思想
(一)非一端论
(二)世界观
(三)认识论
三、宗教和社会思想
四、耆那教的历史发展线索及其影响
第八章 佛教哲学
一、分期和史料
二、原始佛教
(一)佛陀的生平
(二)原始佛教的宗教哲学思想
三、部派佛教
(一)成立的时代
(二)佛教的结集
(三)统一佛教的派别分裂和原因
(四)部派佛教所争论的主要问题
四、大乘佛教
(一)兴起的时代
(二)大乘思想的特性
(三)大乘佛教兴起时期的经典和思想
(四)大乘的主要派别———中观派与瑜伽行派
五、密教
(一)兴起的时代
(二)派别和经典
(三)哲学思想
六、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及其原因
第九章 数论派的哲学
一、婆罗门教系统诸派哲学形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与派别斗争情况
二、数论派的哲学
(一)名义、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数论的起源和发展
三、古典数论的二元论学说
(一)世界观
(二)认识论
(三)社会伦理学说
(四)古典数论的社会作用
四、简短的结论
第十章 瑜伽派的哲学
一、名义、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瑜伽的起源和发展
(一)早期瑜伽
(二)古典瑜伽
(三)后期瑜伽
三、瑜伽与佛教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四、对瑜伽的几点评价
第十一章 胜论派的哲学
一、名称、经典和主要思想家
二、胜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早期胜论
(二)古典胜论
(三)后期胜论
三、古典胜论的世界观
(一)原子论
(二)范畴论(句义论)
(三)因中无果论
(四)简单的结论
四、认识论
五、社会伦理思想
六、胜论在中国的影响
第十二章 正理派的哲学和逻辑思想
一、正理派的起源与演变
二、十六谛义论
三、认识论
(一)认识的定义和分类
(二)知觉
(三)推理
(四)类比
(五)证言
(六)真理的标准
四、自然观
五、社会伦理思想
六、正理论的近代影响
第十三章 弥曼差派的哲学
一、名义、史料
二、弥曼差的起源和发展
三、认识论
四、世界观
(一)范畴论
(二)“无前”与无神论
(三)言语不灭论
五、弥曼差的无神论反对有神论的斗争
六、社会伦理思想
第十四章 吠檀多派的哲学
一、名义、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吠檀多哲学的主要派别及其分野
(一)《梵经》的哲学思想
(二)乔荼波陀的不二论
(三)商羯罗的不二论
(四)罗摩奴阇的制限不二论
(五)摩陀婆的二元论
(六)尼跋迦的二元不二论
(七)筏罗婆的纯粹不二论
三、吠檀多的现代影响
下编
印度近现代哲学

第十五章罗姆·摩罕·罗易与梵社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印度启蒙运动的社会经济背录
二、印度封建制度瓦解时期的思想斗争情况
三、罗姆·摩罕·罗易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四、德本特拉那特·泰戈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五、阿·俱·达德及伊·钱·维迪耶萨伽罗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六、凯沙布·钱陀罗·孙的“新天道”
第十六章亨利·狄洛吉奥与青年孟加拉派的理论活动
一、青年孟加拉派
二、狄洛吉奥的著作和思想
三、青年孟加拉派的影响
第十七章达耶难陀·娑罗室伐底与圣社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四、圣社的影响
第十八章 罗摩克里希那和辨喜的哲学及社会思想
一、罗摩克里希那的宗教、哲学思想
(一)生平
(二)“人类宗教”
(三)“行动的吠檀多”
二、辨喜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四)辨喜的影响
三、印度近代启蒙思想的特点
第十九章 纳奥罗吉和罗纳德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达达巴伊·纳奥罗吉的社会政治理论
(一)生平和著作
(二)论帝国主义
(三)“经济涸漏”
(四)论印度自治
(五)论社会改革
三、罗纳德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理性的有神论”
(三)双重真理观
(四)社会改革的目标和方法
(五)论经济改革
(六)论“自由主义和稳健”
第二十章 提拉克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政治思想
四、社会改革思想
第二十一章 奥罗宾多·高士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哲学思想
(一)整体吠檀多不二论
(二)梵、物质和精神
(三)世界“进化论”
(四)“两个否定”
(五)“双重真理”的认识论
三、社会政治理论
(一)论人、家庭、社会和国家
(二)社会史观
(三)“绝对的自治”
(四)论理想社会
第二十二章 甘地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生平、著作
三、宗教、哲学思想
(一)真理观
(二)非暴力原则
(三)宗教和道德思想
四、社会政治理论
(一)“不合作主义”
(二)“变心说”和“托管说”
(三)“共同繁荣”的社会全义
五、经济思想
六、甘地哲学和社会思想渊源
七、甘地与中国
第二十三章 泰戈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哲学思想
(一)哲学的特征
(二)论神、世界和个体灵魂
(三)论世界的运动和规律
(四)论人
(五)认识论
三、美学思想
(一)美感的来源
(二)论真、善、美
(三)艺术的任务
(四)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四、哲学思想的渊源
五、社会政治理论
(一)论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
(二)论未来社会
(三)论民族主义
(四)论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
(五)论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六、泰戈尔与中国
第二十四章 印度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传播
二、伊斯兰哲学的兴起和主要哲学家
三、阿克巴尔的“神圣的信仰”和达拉·希库的“思辨的融合主义”
四、希尔信德的制限一元论
五、沙·瓦利乌拉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时代和生平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六、赛义德·阿赫美德·沙希德与宛哈比运动
第二十五章 印度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发展
一、近代伊斯兰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与阿里加运动
(一)生平、著作
(二)哲学、宗教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三、伊克巴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时代背景和伊克巴尔生平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附编
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
一、时代背景
二、生平和著作
三、宗教、哲学思想
四、社会、政治理论
五、论中国
六、辨喜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
附录一 罗摩克里希那的生平、哲学和社会思想
附录二 辨喜言论选译
附录三 辨喜著作分类目录及主要研究文献
后记
附录 梵汉译名对照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形态繁复多样,宗教则是印度文化里面最有活力的思想文化要素。在古代印度,除了佛教之外,还有婆罗门教、耆教那、锡克教等宗教派别。印度人民是一个睿思的民族,他们喜欢冥想,善于发挥思想的创造力,这在世界思想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在中国佛教经典里,除了记载印度佛教思想资料之外,还包括大量的印度其他宗教与哲学思想的资料。中国佛教经典中的印度哲学资料,过去很少被人注意,研究印度哲学最活跃的欧美哲学家主要是从梵文等资料寻找研究素材,日本学者注意到这些资料,并在以往的研究中加以充分利用。我的导师汤用彤先生在研究佛教的同时,已经注意到汉译佛经里保存的这部分宝贵的哲学资料,他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为研究印度哲学做了奠基性工作。
我自20 世纪50 年代起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是从事希腊哲学研究,后因工作需要开始讲授印度哲学史,我注意挖掘中国汉文佛经里的印度哲学资料,经过多年的积累与研究,撰成《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 年)、《印度近现代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 年)、《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年)三书。前两本书是印度哲学通史性著作,第三本书是印度哲学大家的研究专著。此三书已经出版多年,早已售尽,很多读者与我联系,希望能够再版。大象出版社支持学术研究,主动提出将三书整编重新出版,新版取名《印度哲学通史》,内容基本仍旧,个别地方做了修改。其中的“印度哲学史年表”,由于没有包括近代哲学部分而删去,“梵汉译名对照”调整到全书最后。在即将出版之际,藉此机会,谨向大象出版社表示诚挚谢意。
黄心川
2014 年3 月

『贰』 我很想了解一下这个学校,印度的!!!

您好,你可以选择去印度辨喜瑜伽大学,辨喜瑜伽大学(SVYASA)是印度政府设立的唯一一个瑜伽大学,1956年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市(Bangalore)创办。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首府,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是印度最富裕和最有活力的城市。
辨喜瑜伽大学在瑜伽科学研究和瑜伽健康理疗领域全球领先,设立了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瑜伽和神经生理学研究中心和瑜伽医院,已经发表70多篇被世界医学或者 生理学界经常索引的科研论文。尤其在糖尿病的治疗上采用瑜伽疗法,至今已有18000余成功案例。辨喜瑜伽大学瑜伽学专业为印度政府认定,至今已经培养了 79名博士、235名硕士和近千名学士以及4000多名瑜伽培训师。辨喜瑜伽大学拥有全世界最为齐全的瑜伽图书馆,出版和收藏15000多份瑜伽类书籍影 像资料。国际瑜伽学术大会定期在辨喜瑜伽大学举办。在世界各地,辨喜瑜伽大学已经成立29个瑜伽中心,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霍普金斯大学 等合作进行瑜伽科学研究和瑜伽术、瑜伽疗法推广。在中国最新成立北京辨喜瑜伽中心,为其第30个海外瑜伽中心。

『叁』 辨喜的介绍

辨喜或译斯瓦米·韦委卡南达(1863年~1902年7月4日),是印度近代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印度教改革家。原名兰特拉纳特·达塔(Narendranath Datta),法号辨喜。他生于加尔各答,属刹帝利种姓。1883年毕业于加尔各答省立学院,翌年进入加尔各答市立学院攻读法律。大学毕业后,奉事印度教改革家罗摩克里希那,决心献身于印度的宗教和社会改革活动。1893年出席了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途中曾访问中国广州等地。会后,他到美国和欧洲各地旅行,宣讲印度吠檀多哲学,颇受西方学术界重视。1897年回国,同年在加尔各答建立以他老师命名的罗摩克里希那传教会。1899年又在喜马拉雅山麓创立旨在宣传和研究印度吠檀多哲学的不二论书院。1902年7月4日病逝,年仅39岁。

『肆』 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的留学招生

2010年国际学院招收中印班、中意班,为学生提供更多出国留学的机会
1、中印班项目介绍:
该项目由中印教育与科技联盟引进印度大学课程,委托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进行为期两年的培养,成绩合格者安排到印度大学攻读本科学位,学制两年(威尔泰克和辨喜瑜伽大学一年),成绩合格者由印度大学颁发学士学位。取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可以继续攻读印度大学的硕士学位,也可以回到国内后在中印教育与科技联盟的其他办学合作单位(例如: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攻读专业硕士或第二学士学位(普通本科待遇),瑜伽专业由中印联盟的合作伙伴安置就业。
学生在自愿原则下与中印教育与科技联盟签订《2010年中印项目服务委托合同》,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负责中印校际课程培养计划的教学和学生在国内学习期间的日常管理;中印教育与科技联盟负责处理学生在印度期间的管理,使中国学生能顺利完成在印度大学的培养计划。
中国学生在印度获得印度大学的学士学位后,由中印教育与科技联盟协助办理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证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国内普通本科同等待遇。
该项目自2007年至2009年学生赴印度签证率100%,首批学成归国学生文凭认证全部完成。
印度方合作学校及专业
印度韦洛尔(VIT)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电子商务)
印度维尔泰克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工商管理、金融学、机电工程)
印度辨喜瑜伽大学(瑜伽)
2、中意班项目介绍:
国立罗马第一大学
■全欧洲最大、全世界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
■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先后在该校执教
■全意公立大学专业排名中,多项专业排名前十;
■世界大学排名位居93位
■考古学、物理与天体物理学、环境学、纳米技术、细胞与基因疗法、航空航天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罗马睿智大学,又称罗马一大,成立于1303年4月20日,至今已有超过700年的历史。罗马一大是欧洲最大的大学,大学城占地面积超过430,000平方米,教师人数超过4,500人,技术和行政人员超过5,000人,注册学生超过14.5万人,每年注册外国留学生超过5,000人。大学共有55个校区和一个教学中心(位于拉蒂纳地区)。教学活动分布在罗马、维泰博、列蒂以及拉齐奥大等六个省进行。大学下设21个学院,111个系,超过30个研究中心。
国立罗马第二大学
■连续三年入选意大利国立重点院校名单
■优势专业:法学、经济学、金融、商科
■拥有闻名世界的法学院、经济学,与许多国家的知名法学院、经济学保持着学术与教学交流
■经济、金融专业排名:位于意大利公立大学专业排名第一
国立罗马第二大学位于罗马市的东南区域,占地面积 600 平方公里。该校连续三年入选意大利知名院校。并以其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人性化的教学管理风格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到此学习。大学在校注册学生约为41.000 名,教师1434 名。学校还拥有6 个专业领域的图书馆,54 所专科学校,492 个实验室及357 间教室。学校设有 6 个学院,27 个系。
米兰理工大学
米兰理工大学位于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米兰,是全国 的“经济首都”.大学建于1863 年,是意大利最大最负盛名的理工大学(以工程学,建筑学和工业设计著称),也是欧洲前20 强大学之一,拥有1000 多名教授,18 个院系,4 万多名学生。它已经被视为十个欧洲所建立的工程、建筑工业设计的高等教育及研究领域之一.同时大学还参与生物工程、信息通讯技术、纳米技术与航空领域等领域的高级研究活动。

『伍』 辨喜的宗教思想

辨喜的宗教改革思想与其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追随老师罗摩克里希那,主张以印度教为基础建立一个新的宗教──人类宗教。在他看来,世界上各种宗教虽然采取的形式不同,但本质和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达到与上帝的交往,实现普遍之爱。他创立罗摩克里希那传教会的宗旨就是宣传和促进印度各种宗教之间的友谊,实现人类宗教的理想。在社会改革方面,他号召印度各个民族、宗教和种姓在印度精神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打破宗教对立和种姓隔离,改善劳动群众的物质环境,普及教育和文化,发展民族工商业,提高妇女权利,清除印度与世界的隔绝,希望在印度教的精神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社会。他的社会政治理论对以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曾产生过重要作用。

『陆』 有了解印度国际留学生服务中心这个机构的吗

是个印度机构,公司的营业执照显示的是在印度HYD注册的,在中国市场业主要是和各个地区的中介机构合作推广的,在他们的合作伙伴里可以查到。主要办理国立大学如德里大学 ,尼赫鲁大学,金奈大学 奥斯马尼亚大学 ,尼赫鲁科技大学 。
当然他们是商业机构,不提供免费的服务!具体收费情况不是很清楚,我是交换过来的学生,但是听我们学校(德里大学)的一部分本科生(这个机构办理的)反映还可以。至少他们是可以办理国立大学的,商业机构主要是赢利,不过貌似在目前办理印度留学的机构中这个机构算是比较有实力的一个,我的意思是校方资源较好的一个,至少不像国内的一些中介机构把一些名办私立大学说成印度的一流大学。

『柒』 辨喜的哲学思想

辨喜一生致力于印度古典哲学吠檀多派理论的研究与革新,因而被称为新吠檀多派的首倡者。他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世界的最高本体是梵,或称宇宙理性。梵是一种纯存在,在它之中既没有时间、空间和因果的联系,也没有属性、方位、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梵是整个宇宙的基础。世界上任何现象,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活动都是它的表现,都是它派生出来的。梵显现为世界,是以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为媒介的。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就好象一面镜子,梵借助这面镜子的映现而表现为世界万物。辨喜认为,世界是由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组成的。他经常把精神方面称为 精神世界,把物质方面称为 物质世界,但他所谓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并不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是平行的关系,两者都起源于最高本体──梵。
辨喜的哲学充满矛盾,他在继承印度吠檀多不二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学说的同时,又从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中吸收了不少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内容。他反对传统吠檀多哲学关于世界虚幻的观点,承认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当探讨物质世界的意义时,他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一种经常变化的物质,千差万别的事物皆为物质的表现。他认为在最高本体中不存在时间、空间和因果的关系,但并不否认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受规律的制约,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着的物质与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是不可分离的。在分析某些社会和自然现象时,他也谈到了对立和矛盾,认为人们感官所感觉到的或心灵所想象到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作用和反作用两种力量,一种力量作用于另一种力量,从而造成错综复杂的现象。这些相反的力量在外部世界表现为引力和斥力或向心力和离心力;在内心世界则表现为爱与憎、好与坏。对立现象只是从不同立场所看到的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是一个整体的两种形式。他的这些思想接近辩证法。但是,他又认为事物的对立与转化只是相对的,暂时的,而它们的和谐和统一才是绝对的,永恒的,从而又陷入形而上学。 辨喜的认识论与他的本体论一样,也具有矛盾。他认为人类认识真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感觉经验的道路,一种是内省或直觉的道路。在描述第一种道路时,他说,一切人类的认识都产生于经验,称之为理性的认识,即从部分到一般或从一般到部分的认识,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离开了经验就不能认识任何东西。但是他有时又认为有一种不以经验和逻辑为基础的宗教直觉的道路,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天赋的认识能力──自明性;人们可以利用这种自明性通过内省或直觉的方式获得真理。印度教徒就是一种内省的人,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主观想象悟到内在的真理。辨喜哲学体系中的矛盾,是印度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矛盾的世界观的反映。

『捌』 职高能去印度辨喜大学嘛

只要你考试能通过就可以。

阅读全文

与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