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资基金的几种基金
投资基金名称 简称 概念 投资对象 主要资金来源 投入阶段 投资周期 基金规模 管理模式 获利(退出)方式 行业知名机构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PE 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通常为已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上市前企业。但不得投资于房地产行业。 公司或有限合伙制股东投资或通过信托计划向少数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募集。 上市前 通常为1-5年 国内一般为5亿元以上 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和信托制,向投资企业委派董事或监事。 IPO,股权回购和兼并收购以及破产清算退出 贝恩资本、软银资本、凯雷集团、厚朴投资、赛富基金、红杉资本、IDG、新天域资本、弘毅资本、鼎晖投资、启明创投、中国风投、建银国际、中信资本等。 私募证券基金 PSF 与PE募集方式相似,但主要是投资于上市企业的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 上市企业的股票和有价证券。 公司或有限合伙制股东投资或通过信托计划向少数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募集。 不确定 不确定 国内一般为5亿元以上 直接或委托管理 证券市场的自由交易或其他证券的转让。 风险投资基金 VC 又叫创业基金,以一定的方式吸收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投向于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 投资面广,包括尚未形成规模和稳定现金流的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前景广阔的传统行业和具有新模式的零售行业等。 除与PE渠道相同外,VC的投资者通常主要为长期资金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银行信托金、社保基金等。 企业初期至上市前 3-5年 国内一般为1亿元以上 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和信托制,向投资企业委派董事或监事。 IPO,股权回购和兼并收购以及破产清算退出 天使投资基金 AI 专门投资于企业种子期、初创期的一种风险投资。 原创项目构思或小型初创企业。 财政拨款、政府配套资金、社会捐赠等。 初创期 不确定,通常为5年以上。 国内一般为1亿元以上 辅导为主,不参与企业运作 股权回购或破产清算。 联想天使基金、泰山天使创业基金等。 政府引导基金 FOF 以政府主导成立的基金,其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基金吸引投资成立创业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等其他投资基金。也叫基金中的基金,同样也是私募股权基金的一种特殊形式。 通常为本地区内各PE或VC机构。 支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财政性专项资金;引导基金的投资收益与担保收益;闲置资金存放银行或购买国债所得的利息收益;个人、企业或社会机构无偿捐赠的资金等。 不确定 不确定 国内一般为5亿元左右 企业接受政府结构业务监管与指导。 IPO,股权回购和兼并收购以及破产清算退出 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北京海淀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上海浦东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天津滨海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 信托投资基金 Its 投资信托,即集合不特定的投资者,将资金集中起来,设立投资基金,并委托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投资专家经营操作,使中小投资者都能在享受国际投资的丰厚报酬不同的减少投资风险。 运作上和PE及PSF一致,投资对象不固定,主要是有价证券和实体。 由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募集。 上市前 2-5年 不确定 不参与企业管理,基金由受托人决策委员会决定,可委托投资顾问进行投资 IPO,股权回购和兼并收购以及破产清算退出 信托公司。如中融国际信托公司、中信信托有限公司等。 产业投资基金 IIF 以产品或服务为投资对象,通过企业经营获利的一种投资基金。 以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主要投资于特定行业的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不得投资于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保险公司、银行、养老基金、FOF、政府机构、企业或个人等长期投资者。 上市前 3-7年 最低1亿元,国内一般为20亿元以上 高度参与被投资企业进行管理。 IPO,股权回购和兼并收购以及破产清算退出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航天产业投资基金、船舶产业投资基金、浙商产业投资基金、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等。 战略投资基金 SIF 是指与自身企业经营的产品和服务有关联的或上下游企业为投资对象,通过投资这些企业扩大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增强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基金。 自身企业经营的产品和服务有关的或上下游企业。 大型或行业龙头企业。 不确定 不确定 不确定。如可口可乐179亿港元 参与被投资企业管理。 通过资本增值获利退出。不排除PE退出模式。 可口可乐全球战略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的特点:
1、化零为整;
2、可通过专业手段降低风险;
3、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4、更广泛吸收国外资金。
㈡ 中国有几个企业进入了世界乳业20强
日前,荷兰合作银行发布了2009年度全球奶业公司排名报告,中国的蒙牛乳业集团名列19,这也是中国奶业首次进入20强。中国社科院经济专家徐逢贤对此表示,蒙牛跻身全球20强,表明我国的乳制品行业已经恢复过来。分析人士认为,此前蒙牛与中粮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不但可借助中粮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更有效调配销售资源,提升国内的销售并加快国际市场的建立,进一步巩固其领军地位 ,加快进入世界乳业巨头的步伐。
数据显示,1999年成立的蒙牛,用了短短8年时间就从中国乳业第1116位跃居为第一位,2007年其营业收入就超过了200亿人民币。2008年蒙牛的营业收入增长超过10%,达到238亿人民币,成为中国乳业的历史性突破。
“蒙牛乳业此前对内蒙地区的乳制品行业进行了整合,优化了资源,扩大了规模,利用规模经济产生规模效应。此番能够跻身全球20强,证明这一举措是成功的,其他行业也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加以推广。”徐逢贤表示。
据了解,今年以来,蒙牛加强奶源严控与产品自检,市场销售已经基本恢复,资产经营质量和运营状况处于行业的较好水平。目前蒙牛已经合作、参股建设9座万头以上规模超大型牧场,源自牧场化小区的原奶达到2/3,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
日前与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了蒙牛的世界牛进程。7月6日,中粮与私募股权基金厚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61亿港元入股蒙牛。分析人士认为,中粮选择与蒙牛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体现了其对于中国乳业以及蒙牛企业发展前景的看好,而蒙牛则将利用此次所获得的现金拓展现有业务,把握上游行业整顿和奶制品行业的发展而带来的机会和其他机遇,譬如加强奶源建设和新产品开发,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更加优秀的牛奶产品,进一步巩固其国内乳业领导者地位。
获悉最好蒙牛与中粮结盟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指出:“这次中国最大‘粮库’与中国最大的‘奶库’结成战略合作关系,食品行业不同领域的两强联手共同致力中国食品,将在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层面,大大提升中国食品行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分析人士指出,中粮参股蒙牛,无疑将推动蒙牛的“三化进程”,即原料市场更趋一体化、食品安全更趋国际化和战略资源配置更趋全球化,助力蒙牛步入世界乳业巨头的行列。
㈢ 中国有多少牛奶公司
日前,荷兰合作银行发布了2009年度全球奶业公司排名报告,中国的蒙牛乳业集团名列19,这也是中国奶业首次进入20强。中国社科院经济专家徐逢贤对此表示,蒙牛跻身全球20强,表明我国的乳制品行业已经恢复过来。分析人士认为,此前蒙牛与中粮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不但可借助中粮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更有效调配销售资源,提升国内的销售并加快国际市场的建立,进一步巩固其领军地位 ,加快进入世界乳业巨头的步伐。
数据显示,1999年成立的蒙牛,用了短短8年时间就从中国乳业第1116位跃居为第一位,2007年其营业收入就超过了200亿人民币。2008年蒙牛的营业收入增长超过10%,达到238亿人民币,成为中国乳业的历史性突破。
“蒙牛乳业此前对内蒙地区的乳制品行业进行了整合,优化了资源,扩大了规模,利用规模经济产生规模效应。此番能够跻身全球20强,证明这一举措是成功的,其他行业也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加以推广。”徐逢贤表示。
据了解,今年以来,蒙牛加强奶源严控与产品自检,市场销售已经基本恢复,资产经营质量和运营状况处于行业的较好水平。目前蒙牛已经合作、参股建设9座万头以上规模超大型牧场,源自牧场化小区的原奶达到2/3,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
日前与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了蒙牛的世界牛进程。7月6日,中粮与私募股权基金厚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61亿港元入股蒙牛。分析人士认为,中粮选择与蒙牛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体现了其对于中国乳业以及蒙牛企业发展前景的看好,而蒙牛则将利用此次所获得的现金拓展现有业务,把握上游行业整顿和奶制品行业的发展而带来的机会和其他机遇,譬如加强奶源建设和新产品开发,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更加优秀的牛奶产品,进一步巩固其国内乳业领导者地位。
获悉最好蒙牛与中粮结盟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指出:“这次中国最大‘粮库’与中国最大的‘奶库’结成战略合作关系,食品行业不同领域的两强联手共同致力中国食品,将在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层面,大大提升中国食品行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分析人士指出,中粮参股蒙牛,无疑将推动蒙牛的“三化进程”,即原料市场更趋一体化、食品安全更趋国际化和战略资源配置更趋全球化,助力蒙牛步入世界乳业巨头的行列。
㈣ 请问私募股权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分别是什么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通常为已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上市前企业,但不得投资于房地产行业,投资期限通常为1—5年,通过IPO、股权回购和兼并收购以及破产清算退出。著名代表有贝恩资本、红杉资本、软银资本、凯雷集团、厚朴投资、赛富基金、IDG、新天域资本、弘毅资本、鼎晖投资、中国风投、建银国际、中信资本等。
私募证券基金(PSF)与PE募集方式相似,但主要是投资于上市企业的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投资周期不确定,通过证券市场的自由交易或其他证券的转让实现获利或退出。
㈤ 厚朴基金的简介
厚朴基金酝酿于2003年,2007年水到渠成。这家在海外设立、专注于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资金规模为25亿美元,完全以国际标准的合伙制模式打造,其投资者全部为世界排名前三位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投资。据悉,厚朴投资的制度设计、后台管理、投资策略都是在淡马锡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厚朴基金管理公司对于市场的影响力主要来自其三位创始合伙人:高盛高华证券公司董事长方风雷、原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及香港业务主席何潮辉和原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王忠信。
“我们要做国际水准的PE”。厚朴基金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之一何潮辉以前曾称,该基金的投资方向均与中国概念相关,一是直接投资中国企业,二是协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三是协助海外企业投资中国。“不分行业、不分地域,我们最关心的是企业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