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对慈善组织监管的行政法规和制度有哪些
首先,刑事领域,关于慈善组织相关人员的职务犯罪,刑法有明确规定(如挪用公款罪)。
其次,在国家审计层面,《审计法》对慈善组织的审计制度有明确的规定。这两项是最有利的监管举措,当然在我国对慈善组织监管的行政法规具体有以下几个: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民间组织(包括慈善组织)的成立条件、组织机构、政府监管等作出了一般性的规定。
就慈善组织所具有的财产来源的捐赠性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是最直接的法规。
慈善组织的监督制度主要规范慈善组织的行为,保障慈善组织健康、透明运作。现已形成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为主题的慈善事业监督管理法律体系,对慈善组织的管理体制、设立条件组织构成、运行规则和财产管理等方面走了明确规定,以规范慈善组织的行为。
B. 水滴互助目前有监管吗
已经于今年七月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达成监管协议,中福将为会员的互助金作为第三方托管方,并监督会员互助金的申请,支付等方面,全程参与互助金的使用,以达到透明监管与合理使用。
C. 外部如何监管基金会
外部监管包括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社会各位人士等,社会各位人士一般可以通过登记管理机关公布的基金会年度检查结论,以及披露的基金会年度工作情况来监督,不过说实话,外部(社会)监管力度不大。
D. 水滴互助现在有国家的监管吗
有,资金监管是由民政部下面的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E. 注册新加坡非盈利基金会做发币的话,目前监管严格吗需要做哪些准备
现在成立基金会上交易所发币的话,监管是相对比较严格了,不过新加坡一直以来对数字货币和相关产业十分友好,目前全球比较知名的DigiFinex、CoinTiger、DragonEx交易所都设立于新加坡,在新加坡做基金会发币已经成了行业共识,可信度高,你只需要按规定做法律意见书,发币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很多客户已成功操作。
新加坡基金会发币,需要做得准备为:成立新加坡基金会、做合规法律意见书。
如何成立新加坡基金会?
1:基金会的名称注为(FOUNDATION LTD)
2:提供至少3位成员(我司提供一位新加坡国籍成员 还需要客户自己提供2位)的身份证 护照或身份证明证件;
3:非盈利机构注册资金1新币 无股份比例(后期授权谁为法定代表即可);
4:注册地址(我司提供)
5:新方律师审计师担保(我司提供)
6:新方秘书(我司提供)
7:新方挂名成员(我司提供)
经营范围
1、Development of other software and programming activities n.e.c.
2、Software consultancy (区块链 ICO 的基本都是这两个范围)
注册资金
1新币 (非盈利政府规定只能1新币)
注册需3-5周;签名递交注册申请后,2-3个工作日可网上查询公司成立情况,3-5周取得证书、印章等全套文件:
ICO法律意见书,上交易所发币时为了符合MAS监管需提供:
Legal opinion:根据新加坡监管条例出具Token非证券性质证明法律意见书。
White paper:白皮书法律合规律师意见书:证明项目合规合法,不触及或违反任何现行新加坡监管条例。
Purchase agreement:根据新加坡条例要求,出具该项目已发行TOKEN的方式筹集资金的私募条款。
Singapore law governed terms、conditions for publice:根据新加坡监管条例出具token公募条款、网站公示以及免责申明。
并不是每个都需要做,如果不发币,只需要做前面2个,要发币就需要全部都做了。
F. 美国富豪的慈善基金受不受国家监管
美国富人热衷慈善事业的原因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 首先是受宗教的影响较大。在现代慈善概念出现之前,慈善是从宗教信仰中产生的。不少美国富豪认为,人赚钱的能力是上帝给予的,有钱人就应该按教义去帮助穷人。 其次体现为一种社会文化。美国人认为,将巨额财产留给后人会剥夺他们创造的能力和进取的动力。一位顾问曾对洛克菲勒说:“你的财产越滚越大,越滚越大,一场雪崩就要发生,你必须设法阻止它。你分散它的速度一定要快于它的增长速度,如果你不这样做,它将‘压扁’你和你的子孙!” 第三,由于社会贫富悬殊,富人们受到了社会的强烈指责,迫于压力,他们不得不通过捐款来改变人们对他们的看法,另外,他们也不希望社会动荡甚至解体。 第四,也有一些美国富豪的“义举”是出于减免税款、为自己扬名、“制造”成就感等目的。
赚了钱干什么?美国富豪热衷慈善事业
美国《商业周刊》20日推出了2003年度美国最慷慨的50位慈善家排行榜。在这个超级豪华的阵容里,有很多大家颇为熟悉的名字: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戈登·穆尔、美国有线新闻网的创始人特德·特纳等。仔细浏览一下名单,不难得出结论:当今的很多美国超级富豪都热衷于慈善事业。
根据《商业周刊》的统计,盖茨夫妇的家产有460亿美元,他们在1999年至2003年期间,已捐和认捐的慈善款项总额高达230亿美元,占他们家产的一半。盖茨夫妇也因此在50位最慷慨的慈善家中排名首位。在同一时期里,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戈登·穆尔及其夫人贝蒂已捐和认捐的慈善款项为70亿美元,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投资家乔治·索罗斯,他的慈善捐款金额是24亿美元。
《商业周刊》在公布排行榜的同时还对这些慈善家们的善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找出他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共同点之一:挣得少了,但捐得不少。近两年,尽管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靡,企业界老板们获得的利润跌到了最低点,但这些榜上有名的慈善家们依然慷慨解囊,为帮助穷人尽一份力。他们帮助的人不仅限于美国国内,甚至很多不发达国家的百姓也从中受益。比如,比尔·盖茨目前已经捐献了20多亿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在慷慨解囊的同时,慈善家们非常珍视自己创造的财富,他们要求自己的捐款得到公开有效的使用,有些慈善家还把管理企业财务的严肃认真劲儿也引入了善款的管理使用中,力争把他们的钱都用到“刀刃上”。
共同点之二:靠新技术发家的慈善家越来越多。把现在的慈善家和过去的慈善家进行对比之后,《商业周刊》得出结论,靠新技术发家的慈善家已经在美国慈善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排名表不难看出,盖茨和穆尔都来自新兴的计算机产业。除了他们两人外,戴尔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EBAY公司的首任总裁杰夫里·斯科林等人也都来自计算机和网络等新兴产业。
共同点之三:越来越多的慈善家希望在有生之年捐出财产。过去很多传统的慈善家都是在遗嘱中提出在自己百年之后,把一部分财产设为某项慈善基金,以便为后世造福。但现在的慈善家们更愿意在有生之年就大笔捐出自己的财产,还有一些慈善家甚至没有打算在自己死后留下什么基金一类的东西。在持这种观点的慈善家中,靠新技术发家的年轻人是主力军,如盖茨。这些年轻的慈善家往往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就建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他们希望能亲眼看到自己用才智创造的财富被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商业周刊》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促使他们这么做。
首先,年轻一代的慈善家认为,自己创造的财富应该由自己来控制,没有必要把财富留给别人掌握。他们觉得这样做可以让自己捐出的善款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其二,年轻的慈善家认为,现在世界上有很多人需要帮助,与其百年之后再捐出善款,还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帮助那些人。况且“今天有今天的慈善家,明天有明天的慈善家,没有必要把今天的财富留给明天。”第三,很多年轻一代的慈善家比他们的前辈更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贫富差距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危害,因此决定在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始捐出善款,回报社会。第四,通过学习以往富豪的经验,很多年轻一代的富豪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对财富积累的追求达到了无法满足的境地,就很有可能产生难以想像的恶果,不但对事业不利,对家族也没有任何好处。因此,很多人希望通过捐款来遏制对财富无休止的追求。
在分析了上述原因后,《商业周刊》得出结论认为,随着年轻慈善家的增多,“做活着的慈善家”将日益成为当今美国慈善家们所推崇的理念。
共同点之四:慈善家们不愿为子孙留下太多的遗产。《商业周刊》的调查显示,美国慈善家希望留给子孙的遗产仅占其全部财产的一小部分。多数慈善家认为,辛勤的工作和创业的经历是每个人的宝贵财富,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如果给子孙留下太多的遗产,就不免会助长他们不思进取的思想,对子孙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大部分美国人崇尚通过个人努力创造财富,继承遗产被认为是不劳而获,甚至有人认为那无异于“抢劫”。在50大慈善家名单上排名第五的美国世纪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斯托尔斯说:“我们不想把财产都留给孩子们,这样会毁了他们。如果给孩子们留下巨大的财富,让他们甚至连早晨早起的理由都没有,那我们就害了他们。” 斯托尔斯夫妇打算把他们大部分的财产都捐给他们在堪萨斯创立的一个医疗中心。斯托尔斯开玩笑地说,他希望他们去世之后,他的孩子开车路过堪萨斯医疗中心时会骄傲地说:“这是我父母留给我的遗产。”
此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在继承了父辈的遗产后挥霍无度,往往成了“败家子儿”,而且他们比中产家庭甚至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颓废等不良精神状况。这也促使慈善家们更愿意在有生之年把财富捐出来,“留给子孙1000万美元,而不是1亿美元,让他们过得舒服但不奢侈”。
另外,在留给子孙小部分遗产的同时,很多年轻一代的慈善家在自己的孩子还小时就教他们要节俭,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比如戴尔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的4个孩子现在都成了小慈善家,他们生活节俭,热衷公益事业。安·鲁瑞在50大慈善家名单上排名第43位,她的6个孩子生活简朴得一如平常人家的孩子,他们甚至从打折商店里购买家具。鲁瑞以他们每个人的名义各设立了一项慈善基金,让他们捐款救助他人。鲁瑞说:“孩子们都想向人们表明,他们正在这个世界上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依靠父母。”
共同点之五:不愿透露姓名的慈善家增多。《商业周刊》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美国还有一批隐姓埋名的慈善家,他们往往在捐出善款以后不留下任何“痕迹”。这些人不愿意抛头露面,也不愿意让公众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他们认为,既然上帝赐予他们巨大的财富,那么他们就应该作出回报。《商业周刊》认为,这样的慈善家在美国有增加的趋势。
为啥美国富翁热衷慈善?
在人类文明史中,美国巨富行善并不鲜见。100多年前,财阀洛克菲勒和卡内基就曾捐出相当于现在的140亿美元的善款。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在美国富豪中,热心慈善事业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为什么美国富豪不把财富传给自己的孩子呢?
第一,美国崇尚个人奋斗打天下,不像其他一些国家尊崇世袭的爵位和财富。很多通过艰苦创业而成功的美国企业家不相信财富可以传代。他们知道,由于富家子弟在钞票堆中长大,一辈子不愁吃喝,无忧无虑,容易养成挥金如土、逍遥度日的不良习气。金钱不但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反而有可能对孩子带来伤害。
比如,巴菲特和盖茨都相信 “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则,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钱让孩子去挥霍。盖茨曾经说过:“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盖茨对社会如此慷慨大方,然而对子女则“吝啬”。巴菲特也对世袭财富的概念不屑一顾。他说:“我从来不相信王朝世袭式的财富。”巴菲特在回答记者有关为什么不把资产留给孩子的问题时说,他相信财富来源于社会,最后也要反馈给社会。他说,他已经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生活费用了。
第二,美国的税收制度也鼓励慈善捐助行为。目前美国开征50%的遗产税,遗产越多税率越高,但是捐献出去的资产免征遗产税。许多富豪的后代索性把家产捐献出去,今后还可以享受捐赠部分10%的个人税收减免优惠。一些富豪也想到,与其大半遗产要交税,还不如先捐掉一部分,既得到了好名声,今后后代继承的部分实际比全额继承再交税也少不了多少(尽管2010年成为美国历史上零遗产税的一年,即由于2009年年底美国国会未能及时就减税政策达成修订共识,很多美国人不用交遗产税,但2011年仍将继续恢复征收)。可以说,慈善减免税收的制度,是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催化剂。据统计,在过去40年中,美国人年均慈善捐款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
G. 我想购买基金,但基金会被某些人或单位操纵吗基金由谁来监管啊
基金由银行托管,基金由基金公司管理,并由专人操作。
H. 如何加强社会组织资金监管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当前社会组织的发展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制度体系,监管才能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有所作为。
2、在培育发展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对于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要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府职能转移、社会组织票据规范使用、等级评估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扶持,建议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各项制度及运作上的监管力度,确保重点培育,快速发展,健康成长,塑造起品牌社会组织。
3、加强社会组织党工委建设。设立社会组织党工委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核拨工作经费,改善党建工作条件,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
4、加强对基层指导和业务培训。随着直接登记全面实施,四类社会组织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批,如何规避风险,如何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如何加强执法监察等,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在登记管理中面临诸多困难,建议加强对基层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基层登记和依法监管能力水平。
5、自上而下地解决登记管理机关工作力量与经费严重不足问题。根据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要求以及省上把非公募基金会和异地商会审批权下放市州的实际,社会组织已然呈快速增长趋势,现有工作力量与工作经费已跟不上中央要求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议中央、省上出台具体政策,赋予登记管理机关法人地位,加强登记管理机构和登记管理队伍建设。
6、加强信息建设。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统一的社会组织信息发布平台,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全部网上公开。
I. 广发证券受行政监管,基金会影响吗
持有广发证券的股票基金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对基金本身没有什么影响。
对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控股香港”或者“香港子公司”)风险管控缺失,包括对香港子公司新业务风险管控不足,风控系统未实现对香港子公司风险数据的全覆盖,对香港子公司风控要求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等;
对广发控股香港合规管理存在缺陷,对香港子公司合规管理有效性缺乏监督;三是对广发控股香港内部管控不足,包括财务、组织架构管控不力等;四是作为数据报送的责任主体,未做好广发控股香港月度数据统计工作,向证监会报送的数据不准确。
证监会指出,上述情况违反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九条,《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第六条,《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
按照《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决定对公司采取限制增加场外衍生品业务规模6个月、限制增加新业务种类6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9)社会基金会监管扩展阅读
投资基金
一般基金主要投资大盘蓝筹股,而计算上证指数时,大盘蓝筹股也占了很大的权重,所以基金的下跌、上涨与股市上证指数的下跌、上涨一般是同涨同跌的关系。
但是具体到不同的基金又有所不同,有的基金涨跌和上证指数紧密相关,而有的基金涨跌和上证指数相关度较低,甚至有的基金在大盘跌时还能上涨,这就要看基金具体持有什么股票了。
投资基金起源于英国,却盛行于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霸主,一跃从资本输入国变为主要的资本输出国。随着美国经济运行的大幅增长,日益复杂化的经济活动使得一些投资者越来越难于判断经济动向。为了有效促进国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美国开始引入投资信托基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