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柯勤飞的科研荣誉
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负责的《非织造学》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并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多项。获桑麻基金会优秀教师奖,“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我身边的好党员”等荣誉称号。
B. 求是科技基金会的基金会创始人
查济民(1914·4·10—2007·3·28),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席(1994-2007),1949年创办中国染厂,之后成立香港兴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八十年代以后出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7年获颁授大紫荆勋章。2007年3月28日早上7时在养和医院病逝,享年93岁。
1914年4月10日 出生於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
1931年7月 国立浙江大学工学院附设高级工科中学染织(含纺)科毕业1931-1949年 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重庆大明织厂、江苏大明纺织厂工作
1949-1959年 来港创办中国染厂、新界纱厂
1959年 东华三院总理
1962年 荃湾北侨福利会会长
1963年 在英、美等国建立无纺布厂
1964-1966年 创办加纳Akosombo Textile Ltd.、尼日利亚Nichemtex Instries Ltd.及United Nigerian Textiles Ltd.
1971年 被委任为香港大平绅士
1974年 仁济医院董事局永远顾问
1975年 香港树仁大学校董
1978年 广州暨南大学校董
1984-1990年 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7年 海新纺织有限公司(二○○三年改名为新海新纺织有限公司)创办人
1988年 香港兴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名力集团创办人
1992年 被委任为第一届香港事务顾问、捐资创立香港桑麻基金会
1993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
1994年 捐资创立求是科技基金会和刘国钧职业教育基金会
1995年 江苏常州名力纺织公司创办人、海宁纺织综合企业有限公司创办人
1996年 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顾问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工商管理博士、香港城市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1997年 首批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大紫荆勋章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1999年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
2000年 杭州一棉有限公司创办人、海宁新高纤维有限公司创办人
2004年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博士、浙江大学名誉博士、尼日利亚政府授予MFR勋章
2005年 海宁新能纺织有限公司创办人
2006年 Ahma Bello University,Nigeria 荣誉理学博士
2007年3月28日 逝於香港
C. 查济民的墓碑在哪里
查济民(1914—2007)浙江海宁人。1927年考入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前身)附设工业学校染织科学习。1931年毕业,后历任常州、重庆、上海等地纺织染厂的工程师、厂长、经理。1947年秋,在香港创办“中国染厂”,后任董事长。1959年,创立“新界纺织厂”。1977年起,任香港兴业公司董事长,后又兼任该公司设在英、美、尼日利亚、加纳、多哥、印尼等国企业的董事长。1992年起任首届国务院香港事务顾问。1994年创立“求是科技基金”,任董事长。1996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1997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1997年捐资400万元港币在浙江大学之江学院建造“求是堂”。2007年3月28日辞世
查济民先生拥有60多年从事纺织、房地产业发展及全球科技投资经验。身兼中国染厂集团有限公司及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主席,并为名力集团前主席。查氏集团源自查先生于1949年在香港成立中国染厂有限公司,查先生积极引入海外先进技术,并成为进军西非洲纺织市场的先锋;其后更将集团业务扩展至房地产发展、科技投资及金融服务,业务遍及中国、东南亚、非洲、欧洲及美洲等地。今天集团在全球共雇用超过25,000人,其中数家成员公司在亚洲及非洲交易所挂牌上市。
查先生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在1990年代先后捐赠3,000万港元及2,000万美元设立“桑麻基金会”及“求是科技基金会”积极表扬和鼓励对中国纺织业及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查先生也倾力各种公职,曾任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预备委员会委员、筹备委员会委员和港事顾问;是于1997年首批获颁大紫荆最高荣誉勋章的社会人士之一。查先生亦曾出任东华三院总理,曾为仁济医院顾问委员会永久顾问,同时荣获多间大学颁授多项名誉博士学位及教授职衔,其中包括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常州工业技术学院等。
墓碑在武汉 陵园? 好像 不太清楚
D. 李俊的荣誉及获奖情况
1、2006年,参与完成的项目“华东女子标准体型研究及区域服装原型的理论与技术”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2006年,参与完成的项目“我国女子标准体型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3、2001年,参与完成的项目“出汗假人系统研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4、1997年,参与完成的项目“暖体假人及服装功能实验室研制”获中国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1、2008年,作为课程负责人“服装材料学”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2、2001年,参与完成的“面向21世纪服装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教学成果荣获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2000年,参与完成的“面向21世纪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国家纺织工业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1、2006年,论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研究”获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纺织服装高等教育论文奖一等奖。
2、2006年,荣获第九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陈维稷优秀论文奖。
3、2003年,“着装之温度舒适性研究”获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研究生优秀成果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4、2003年,荣获第九届上海市科协优秀青年科技论文奖。
5、2000年,荣获第六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陈维稷优秀论文奖。
6、1997年,荣获第七届上海市科协优秀青年科技论文奖。 1、 2006年9月,参编部级“十五”教材《服装舒适性与功能》(第二章)(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
2、 2006年9月,参编国家级“十五”教材《服装材料学》(第一章)(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
3、 2006年8月,参编国家级“十五”教材《服装市场营销》(第十一章)(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 1、2008年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人才培养计划。
2、2008年桑麻基金会教师奖。
3、2007年度“东华大学比翼双飞模范佳侣”。
4、2006年东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5、2006年东华大学青年师德建设标兵。
6、2005年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人才培养计划。
7、2005年获教育部第十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8、2004年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E. 与查良庸 同姓的人谁最有名
查 升:清代书法家,字仲苇(1650-1707),号声山,浙江省海宁人。康熙进士,曾在朝廷任职。著有《淡远堂集》等。
查文徽:南唐休宁人。侍后主李煜,官至枢密副使。讨伐平建州王延政的时候立了大功,于是升迁为建州留侯。当时,吴越的军队占据了福州,文徽于是带领着他的军队攻克了福州。入城以后,他安抚百姓,但是不幸被陷在埋伏之中,被俘虏。后来被遣送回去,改任了工部尚书。文徽的三代都是做官的,他的儿子元方是建州的观察判官,他的孙子查道,是宋真宗的龙图阁侍制。
查伊璜:明清之交查氏名人。在《聊斋志异》与《觚胜雪莲》中记载有关于查伊璜的故事,大致是他与吴六奇将军的神交。在《鹿鼎记》中,被金庸发展成一段生动、有趣的情节。蒲留仙称伊璜先生“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觚胜》中称其为“才华丰艳,而风情潇洒。常谓满眼悠悠,不堪酬对;海内奇杰,非从尘埃中物色,未可得也。”从这些记述中,可以想见查伊璜的风采。
查士标: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安徽休宁人,长期居住在扬州,擅长画山水,与孙逸、汪云端、僧弘仁等书画家一起被称为“海阳四家”。他的书法超妙入神,艺舟双楫》将他的行书列入佳品之上。
查慎行:清代诗人,名嗣琏(1650-1727),字夏重,浙江海宁人。诗学宋人,多抒发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有《敬业堂集》。
查光佛:名能,又字竞生,湖北省人。清光绪三十三年考入武昌文普通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还没有毕业就剪去长辫加入了第四十一标当兵。后请了长假走出军营,居住在蛇山的蕲春学社。宣统元年,长沙抢米风暴发生,鄂军进入湖北镇压。查光佛于是与刘复基等人计划乘机举行起义,事情败露了,没有成功。宣统三年的武昌起义的第二天,被任命为都督府秘书。阳夏战争的时候,他在汉阳总司令部任职。民国元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聘任他为稽查委员、同盟会鄂支部交际会会长;同年2月份被聘任为鄂省教育部副部长,五月去职。民国二年二次起义失败以后加入中华革命党,任职湖北讨袁军总司令秘书长及驻汉口特派员。民国九年任护法军政府总裁机要秘书。民国十一年任广州大本营秘书。民国十五年任江汉宣抚使参议。民国十八年任《中央日报》总编辑。民国十九年任中国国民党汉口市党部宣传部部长。民国二十年任中央党史编撰委员会编撰兼秘书。民国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在江苏常州病势。终年47岁。存世的著作有《武汉阳秋》。
查夷平:又名镇湖,号埠西。江西省修水人。早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广东海军学校、广东航空学校。曾任欧亚航空公司主任秘书,滇黔铁路督办署材料处处长,中央航空公司副经理。1949年11月,在香港参与组织中央、中国航空公司起义。后来担任中国民用航空业务处处长、民航总局顾问。他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曾经在长沙、苏州、上海等地从事琴学活动,组织了今虞琴社。曾经担任过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古琴研究会会长。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76年8月去世,终年81岁,编有《存见古琴曲谱集览》等。
F. 向仲怀的个人简介
向仲怀 ,男,生于1937年7月,重庆市武隆人,1958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蚕学专家,先后任国务院第四、五届学位委员会委员、畜牧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蚕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蚕丝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重庆市蚕业研究所所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成员,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委员,西南农业大学校长,农业部蚕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代表,中共重庆直辖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重庆直辖市第一届科协主席。
向仲怀院士长期从事蚕业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早在1959年,他深入射洪县农村,研究发现川北广大蚕区灾害性蚕病为壁虱病,为该病的防治解决了关键问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60年以来,一直从事家蚕基因资源研究,建立了当今国际上最大的家蚕基因库,保存遗传系统700余系,发现新突变基因60余个,建立了基础研究的连锁检索系统、近等位基因系统,成为国内外著名的资源研究平台,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育成推广家蚕新品种三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构建了家蚕不同中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cDNA文库12个,经大规模测序获得8.2万个EST序列,含32000个非重复序列,约覆盖家蚕功能基因的80%,从而使我国成为拥有鳞翅目昆虫DNA序列最多的国家,成为国际鳞翅目昆虫基因组委员会的重要成员。
2003年主持完成世界第一张高质量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框架图覆盖了家蚕基因组95%的区域,获得16948个完整基因,其中约有6000个为新发现。同时,在家蚕基因组结构特征、基因的组织、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方面,也获得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成果,研究结果于2004年12月在《Science》上全文发表。该成果为中国科学家继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后的又一重大贡献,入选中国高校2003年十大科技进展,2004年被《科技日报》社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的55个世界第一之一,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向仲怀院士主持创建了农业部蚕学重点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攻关课题、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日本蚕丝学会特别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会科技进步奖、香港桑麻基金会纺织科技大奖、中华农业科教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学成果奖等20余次,获“科学中国人(2004)年度人物”,“2005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2006年度荣获“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4部,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高层次科技人才,建立了一支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并组织获得了国家“973”、“863”、“948”等重大项目资助,为我国蚕业科学与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
G.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科研获奖
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王祥荣教授等主持《天然染料——浴拼色染色与固色成套技术与产业化》
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陈廷教授等主持《超细非织造精细过滤材料制备过程模拟与实验研究》
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王祥荣教授等主持《印染废水高效絮凝剂开发及废水回用技术》
2009年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王国和教授等《“织物组织学”课程教学平台立体化建设》
2009年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三等奖:潘志娟教授等《纺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白伦教授等主持《丝绸工程管理理论及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陈宇岳教授等主持《柞/桑弹力真丝的研制及产品开发》
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陈雁教授等主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丛书
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国联教授等主持《成衣生产技术管理》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唐人成教授等主持《大豆纤维纺织品染整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2006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唐人成教授等《大豆纤维纺织品染整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2006年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白伦教授、徐帼英副教授
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白伦教授等主持《工科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陈国强教授等《功能性(改性)真丝》
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胡征宇副教授等《TF2005S型双宫自动缫丝机》
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李明忠教授等《丝蛋白人工皮肤》
2005年获香港桑麻基金会桑麻科技二等奖:陈宇岳教授等《膨体弹力真丝及其抗皱制品》
2005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蒋耀兴等《生态纤维的精细化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2004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唐人成教授等主持《大豆蛋白纤维/绢丝混纺纱新颖针织面料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
200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朱亚伟、王春花教授等《真丝筒子染色丝绸新面料》
2002年日本丝绸学会学会奖:白伦教授
2002年中国高校科技发明二等奖:陈宇岳教授等《膨体弹力真丝的研制及产品开发》
2002年获香港桑麻基金会桑麻科技二等奖:陈国强教授等《真丝结构与性能及真丝绸整理加工技术》
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陈宇岳教授等《膨体弹力真丝的研制及产品开发》
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梅士英教授等《拒水拒油防污多功能整理色织塔夫绸》
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白伦教授等《制丝工程智能化管理研究》
200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陈国强教授等《苎麻/绢丝混纺针织面料》
H. 查济民的事业经历
查济民先生拥有60多年从事纺织、房地产业发展及全球科技投资经验。身兼中国染厂集团有限公司及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主席,并为名力集团前主席。查氏集团源自查先生于1949年在香港成立中国染厂有限公司,查先生积极引入海外先进技术,并成为进军西非洲纺织市场的先锋;其后更将集团业务扩展至房地产发展、科技投资及金融服务,业务遍及中国、东南亚、非洲、欧洲及美洲等地。今天集团在全球共雇用超过25,000人,其中数家成员公司在亚洲及非洲交易所挂牌上市。
查先生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在1990年代先后捐赠3,000万港元及2,000万美元设立“桑麻基金会”及“求是科技基金会”积极表扬和鼓励对中国纺织业及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