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管理 > 新加坡基金管理业零售概

新加坡基金管理业零售概

发布时间:2021-08-24 08:53:28

Ⅰ 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什么

基金管理公司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设立的 主要业务是对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额的申购和赎回、基金财产投资收益分配等基金运作活动进行管理 证券投资基金的依法募集由基金管理人承担。基金管理人由依法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担任。担任基金管理人应当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Ⅱ 新加坡基金会如何申请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BVI公司联合新加坡基金会进行双重架构信息保密

对于ICO发行这一块如何合法运营一直以来是行业内人士的关注焦点

今天我们会讲到的是一个BVI公司与新加坡基金会双重架构的概念,双重架构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实际上应用到ICO领域的项目发展来说可能很多人还不是特别熟悉

首先我先来讲一下双重架构中的BVI公司

BVI公司简介

众所皆知130,BVI是世界上9370发展最快6165的海外离岸投资中心之一 ,在此注册的公司就被称作BVI公司,常见于为在境外或香港上市而搭建的VIE交易架构中。根据该岛的法律,所有在该岛注册登记设立的公司,除了法定每年计缴的登记费用(非常少)外,所有业务收入和盈余均免征各项税款。很多国际知名的大公司为了其避税的运作,均在该岛设立避税公司,并展开复杂的国际避税业务活动。信息保密不可查。是广大投资者项目方的首选架构之一

合规架构搭建的基本方式:

1.注册BVI,作为发行主体,个人身份信息保密,完全避税

2. 设立新加坡基金会(CLG),作为项目运营方,合法经营区块链项目和数字货币运营。

3. .中国境内只保留推广和技术团队,与运营和发行干净切割,合法合规。

合规架构搭建的法律合规:

1法律意见书:(白皮书合规+TOKEN非证卷化证明)

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判定项目所发行代币是否符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含双币种白皮 书项目,需要严格接受律师审阅。

2政府合规背书:出具官方背书,进一步增强项目合规(前提条件是已出具法律意见书)

3新加坡STO合规:带有证卷属性的资产、方便的在新加坡现行STO管理指导条例下进行合规和发行

合规架构搭建的流程:

1注册BVI公司

2 注册新加坡基金会

3 出具新加坡法律意见书

4 ICO发行

项目方在BVI 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并且对外宣称基金会主体是 BVI 公司。然后在新加坡设立公 益基金会(CLG)组织,由BVI 公司合作,授权,经营 ICO 相关项目,当然,每一种币都需要独立的 基金会来经营,以规避币币交易对基金会主体带来的风险。最后,新加坡公益基金会组织授权国内市 场推广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进行项目推广和技术研发。

Ⅲ 宏源发展国际新加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没听过,有英文的公司名吗?

Ⅳ 新加坡基金会的优势在那里

从2017年9月以后区块链项目项目集体出海,纷纷转投海外市场。截止目前为止国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项目包括交易所将海外主体选择在了新加坡。新加坡非盈利公众基金会现在广受区块链ICO 虚拟币发展行业所喜爱。非营利组织都由新加坡会计与企业发展局(ACRA)登记管理,其中非盈利性基金会类别为Public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中文直译公开担保有限公司)。

为什么这么多项目要把海外主体选择在新加坡呢?

新加坡基金会是一种非盈利公众担保公司,这种性质的公司承担的责任小注册资本也就一新币。这种性质的主体公司也更符合区块链的精神。

1.新加坡注册费用适中,性价比高

2..区块链ICO市场成熟,法律服务完善,可以由律师出具专业的法律意见书。

3..新加坡政府支持和鼓励区块链项目的发展。

4..新加坡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牢靠,商业氛围良好。

Ⅳ 新加坡为何成为金融中心

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附加值最高的服务产业、国家税收的最大来源,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已从70年代的6%增至2001年的13%。目前,新加坡拥有600多家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业对新加坡经济和确立亚洲金融中心地位贡献很大。然而就全球而言,仅在外汇交易(交易量居全球第4位)、跨国界贷款(第10位)、柜面市场衍生交易(第13位)等三项排名较为靠前;随着行业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新加坡在上述领域的地位也正遭遇严峻挑战。此外,亚太区域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摩根士丹利全球国际资本指数中的亚洲份额大为降低,亦使得新加坡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活动较为被动。

就地区而言,虽然新加坡的安全港地位已促进培育了理财产业的成长,但由于国内市场狭窄、企业文化衰落、区域经济和金融产业前景黯淡等多种因素,使资金市场受到阻碍;同时,来自其他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香港成为亚洲金融中心时日已久,悉尼在押汇业务和电子化领域正形成自身独特的小生境,而上海依托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逐渐获得认可。
一、金融服务业面临的挑战-传统板块衰落区域内南北分隔 产业抓手匮乏
曾经驱使新加坡成为金融中心的传统产业均已走向成熟,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业早已翻天覆地,目前工作组提出不应再追求以增强国内竞争力的方式重整金融业,而应把目光放长放远,寻求更多外部合作机遇。

1、传统金融产业衰落
外汇交易和资本市场活动等传统金融服务板块在数量和地位上均呈下跌趋势。根据国际结算银行每三年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4月传统外汇交易市场的日周转量与1998年4月相比,已下跌了19%。欧元诞生、银行业整合、电子经纪人功能不断增强、国内市场过于狭小等多种因素导致了这种大幅下跌。由此可见,新加坡有必要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外翼,力争在朝阳板块中重新开发特色竞争项目。

2、区域内南北分隔
亚洲金融危机后,由于投资者较为中意,商业发展机遇充裕,北亚地区已逐渐崛起。随着大中华市场的成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韩国企业重整浪潮的到来,进一步确立了投资者对该地区的信心。本地区原有的金融中心—香港、东京,以及未来可能的金融中心—上海,都将从北亚地区不断增长的商业活动中获益。相对而言,东南亚一直受到大批问题资产和坏帐等造成的后金融危机的困扰,近期的反恐战争进一步延迟了经济复苏,这又对投资者投资北亚地区形成一定障碍。

新加坡金融业应利用北亚和东南亚两地区出现的不同发展机遇,而各金融机构可在国外商业机构对大中华区域投资、对中国企业斥资,以及管理中国企业离岸资金等领域提供相关服务,还可为印度企业提供法律、技术和金融等领域的高效率基础设施,协助其进行资金筹措和海外扩张。

3、挖掘独具特色的产业抓手和小生境
面对上述挑战,新加坡更需开拓新颖的产业抓手,减弱其地理依赖性,转向依托技术和知识型经济。长远来看,正如瑞士业已成形的理财板块和卢森堡的零售资金管理板块,新加坡的新型产业抓手应能推动本地形成金融行业内地区或全球的小生境。新加坡国内的狭小市场也促进了以外部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小生境政策,这应是一项更为妥当的长期战略。由于金融服务业是信息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加坡在IT和市场基础设施上的强势条件增强了产业竞争力,可促进新加坡在金融服务领域在新兴经济板块内的竞争,提升知识为本的价值链。
二、金融服务业的远景规划-成为亚洲地区/全球小生境集结的卓越金融中心
在亚洲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大背景下,加上新加坡作为商业和金融枢纽的竞争优势,金融服务产业工作组为新加坡制定了下一阶段的金融中心发展规划:将新加坡定位于亚洲地区/全球小生境集结的卓越金融中心,具体目标为:开发金融服务产业,并形成地区和全球小生境,加大挖深其在金融产业活动中的产业深度和国际市场占有份额;成为金融和辅助专才的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中心。
三、四大战略驱动力
1、战略驱动力之一:成为区域理财中心

理财服务是新加坡金融板块保持良好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为了促使本地长期葆有作为个人理财中心的竞争力,必须在政治强势、经济稳定和产业管理规划上开足马力。同时,具前瞻性的立法和规章制度、反馈速度较快的政策框架、完备的辅助服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投资专家等对新加坡建设理财中心均十分重要。

建议1、巩固政府在发展资产管理产业进程中的功能
建议2、增强新加坡作为知名资产管理中心的竞争力
建议3、重点关注资产集群的发展
建议4、发展辅助服务

2、战略驱动力之二:成为区域/全球押汇处理中心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金融产业的押汇处理中心,但由于金融机构面临削减成本和重返核心产业活动的与日俱增压力,为此,他们盼望把押汇业务集中到商务成本低的地方,或外发委托。这将导致未来1-2年内新加坡流失大量后台工作岗位。虽然新加坡生产成本较高,但作为押汇业务中心,它仍拥有许多坚实的优势,诸如世界级的电信与硬件基础设施、众多全球银行的地区总部、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而又不断优化的法规框架、坚实的高效押汇业务文化、受过良好英语教育的劳动力,以及蓬勃发展的IT产业等一系列因素可协助本地成为押汇处理枢纽。考虑到上述条件,新加坡应保留与追求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押汇业务,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建议5、成立区域/全球综合押汇业务中心

3、战略驱动力之三:成为亚太区风险管理中心

传统保险业市场中,在解决突发风险和专业风险上仍十分欠缺,传统的应急手段并不能对某些恐怖主义相关的风险事故做出积极应对。过去十年中,贷款交易、证券投资及其他风险转移延伸产品带来的新技术和新市场的额外风险接踵而至。新加坡应主要依托于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和国际金融机构集结的良好条件,将自身定位于成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风险管理中心。
建议6、创设亚太区风险管理制度

4、 战略驱动力之四:营造倍具吸引力的商业环境

建议7、强化政府部门和民间领域之间的合作往来
建议8、增强新加坡金融板块中的国际份额
建议9、关注并提升教育培训的驱动政策
建议10、增加新加坡本地教育培训环境中的国际含量
建议11、进一步巩固新加坡的税收环境
建议12、为金融板块提供一流置业环境

Ⅵ 基金管理人主要做哪些业务

基金管理业务:基金管理业务是指基金管理公司依据 专业的投资知识与经历 投资运作基金资产的行为,是基金管理公司最基本的一项业务。作为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组织投资专业人士,依照 基金契约或基金章程的规则 制定基金资产投资组合战略 ,选择投资对象、决议 投资机遇 、数量和价钱 。827

Ⅶ 在新加坡基金管理人能否为基金实际出资人提供保本

不一样,保底基金是保持最底的亏损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的说明保本基金是最底亏损已经说明确了,投资的本钱还在是最起码的

Ⅷ 新加坡养老基金管理模式是怎样的

每个月会有固定的公积金存入,公积金分3部分,其中一块是养老基金,65岁以后可以按比例领钱。

Ⅸ 新加坡有哪些基金公司

1、新加坡的基金公司有:新加坡磐石基金公司、新加坡UOB基金、新加坡绿量基金、新加坡大华基金等。

2、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公司),是指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企业法人。公司董事会是基金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设立条件:

(一)股东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和本办法的规定;

(二)有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司法》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章程;

(三)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且股东必须以货币资金实缴,境外股东应当以可自由兑换货币出资;

(四)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拟任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从事研究、投资、估值、营销等业务的人员,拟任高级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不少于15人,并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五)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9)新加坡基金管理业零售概扩展阅读:

设立原则:

基金公司依《公司法》成立。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公司是依照《公司法》设立的、采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企业法人。

在设立原则上,我国《公司法》第六条规定,符合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还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核准文件。

规范基金公司经营运作的相关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为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其他相关行政法规为配套的完善的基金监管法规。

阅读全文

与新加坡基金管理业零售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