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管理 > 黄帝陵基金会物品

黄帝陵基金会物品

发布时间:2021-08-18 09:04:17

1. 孙殿英盗挖清东陵后,他的子孙后代都怎样了

人们可能以为军阀都是坏人,但是在历史上其实还是有一些好的军阀的,他们在统治地方时,会将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而孙殿英却不是这样的人,他是坏军阀的典型代表,他作恶多端,最坏的地方就是如今已经被世人都知道的盗墓行径。

文革结束后,孙天义不仅要照料病中的妻子,还不辞辛苦翻译了大量世界名著。后来,孙天义恢复了工作,并担任了西安外国语学院教授。

除了学术上的成就,孙天义还是黄帝陵基金会的会长。

1992年,国家号召整修黄帝陵,孙天义积极响应,并多次与省领导沟通,最后成立了黄帝陵基金会,孙天义被推选为基金会会长。

2. 黄帝陵基金会的主要职责

广泛宣传黄帝的功德和保护黄帝陵的深远意义;
加强与海内外华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广泛联系,积极开展募捐活动,受理各种形式的为保护和助建黄帝陵自愿捐赠的资金和实物;
组织开展社会各界为保护和助建黄帝陵举行义演、义卖、义诊等各种募捐活动;
对基金使用情况及相关工程项目建设进行监督,参与保护黄帝陵的规划建设等有关工作;
开展黄帝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活动。

3.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他和他的后代,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孙殿英在解放军解放河南以后被关押,他的儿子非常爱国,是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在西安外国语学校任教。

孙殿英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父亲很早就冤死了,导致孙殿英的性格有点偏激。他做过匪首头子,当过军阀,后来失败了以后投靠蒋中正,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

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是在他偷盗清东陵的事情发生以后才出生的,所以对这件事并不是很了解。孙天义从小爱读书,即使在文革时期都没有放弃读书,后来担任了西安外国语学校的教授。他还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极创立了黄帝陵基金会,并被推举为会长。

4. 黄帝陵祭祀时间,主体,规模,人员,规格,形式

一般是当年的清明节,“‘文革’后,都是9点50开始的。”黄帝陵基金会副会长66岁的韩伟说,“黄帝陵祭祀的这个开始时间是取‘九五之尊’之意,由此来体现该祭祀是天子级别的,这种祭祀等级在先前历代都是国家级别。”一、祭祀必须是天子级别。韩伟说,民间祭祀很自由,三五成群就去了,没有规模,没有议程,显示不出等级气势,凝聚力不够。
二、展现民族文化优秀的一面。“把传统文化最好的一面给大家,比如说,要抛弃烧裱、烧纸,在大殿里烧烧烤烤太麻烦了,”韩伟说,“现在民间的祭祀乐舞主题大多是关于红白喜事,或者在祭祀时找当地戏班来唱折子戏,用那些筐子、篮子、案子做祭器……这些也要取消,某个方面来说,这不是文化范畴。”
三、保证整套礼仪的完整性。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到,对各套礼仪结合起来的整体效果进行控制,比如整个祭祀现场色彩等方面的控制等。“不控制的话,随便拉个广告气球、横幅什么的,商业广告就全上去了。”
鸣炮是外国人的传统
2003年7月,专家组的方案进入了北京专家评审阶段。初步拟定的祭奠程序为12项:全体肃立;鸣放礼炮;敬奏祭乐;主祭就位;参祭就位;上香奠酒;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鞠躬礼;乐舞告祭;典礼告成。评审的北京学者认为,鸣炮34响不妥,因为礼仪中的鸣炮源自西方传统?d?d?d过去,海洋国家的舰队在抵达其它国家港口前,先把炮膛里剩余的炮弹全部打掉,用轰轰作响来表示和平。随后,“鸣放礼炮”被改为“鸣钟击鼓”?d?d?d击鼓9下(9为中华礼数中最高位级的数);另外被取消的程序包括:上香、奠酒以及各方阵分别就位的程序。这样,祭祀程序变为7项:全体肃立;击鼓鸣钟;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三鞠躬;乐舞告祭;瞻仰圣殿。
再造青铜祭器
祭器是各个礼仪环节中被关注最多的,对于使用青铜的祭器,没有专家反对?d?d?d青铜器与文字、礼仪、城市被列为古代文明四大要素,负责祭器部分的陕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镇烽说,“周代祭祀用青铜器,以后包括明清在内的历朝历代祭祀都用青铜,式样上都仿商周,最晚不迟于战国。唐宋时期文献记载,当时国家铸造工场专门仿造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分发到全国各地祭祀场所。”
于是,疑问都集中到了复制哪种青铜器?天子级别的青铜器是什么规格的?
在前期的考察中,专家组发现各地的祭器体量小、色泽灰暗、组合混乱、质地不一,仪仗旗帜多使用明清戏剧道具,他们认为这“缺乏严肃性”。
吴镇烽介绍,这次在西安一家公司共铸造了55件青铜祭器,花费200万元。鼎、簋分别选取了“牛鼎”和西安出土的青铜簋,作为原形进行仿制。他说:“复制铸造时,只有一两个是在实物上丈量的,其它几乎都根据照片来制作,比如最漂亮的牛鼎,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里,只能对比照片仿制。原物高度只有30多厘米,我们放大到了近两米高。”
吴镇烽说,“根据《周历?仪礼》记载,诸侯祭祀用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士为三鼎两簋,只有国家最高等级、天子祭祀时才能用九鼎八簋。”本次祭祀,轩辕殿内、黄帝像的正前方放上了象征国土社稷的从小到大9个青铜鼎。
为了区别于其它祭器并凸显时代感,每个青铜祭器上都刻上了“赫赫吾祖,德惠永长,祚我中华,弥刚弥强,载宁九州,民富小康,鼎铸盛世,用祀永享。黄陵祭器,甲申年春”的类似文字,该铭文为吴镇烽所拟。
在这次为黄帝陵祭祀所制的青铜祭器中,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是其中的明星。“编钟是目前最好的,按原大复制,65件,花了200多万,”对于复制自战国时代的曾侯乙编钟,吴镇烽赞不绝口,“每个编钟上的铭文都是挫金的?d?d就是在制作过程中,钟上字的位置凹进去,然后浇铸上黄金,挫平?d?d光挫金就用了10多万元。”
曾侯乙编钟20多年前在湖北随州被发掘,是中国目前出土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编钟,重5吨,最大的钟高约1.5米,重202公斤。在黄帝陵祭祀的全套祭器中,被称为“最为宝贵”(与编钟相对的是32件仿江陵彩绘石编磬)。
编钟制作方、湖北博物馆的马业平介绍说,这是改写了世界音乐史的一套编钟,在之前的普遍认识中,中国古代音乐只有五声音阶,而制造于战国时代的这套编钟不但有六声七声,甚至还有十二半音,与国际通用的c大调同列。先前的乐器,每个振动基频只能产生一个音,战国时代的工匠通过编钟的合瓦形改变振动模式,让它产生出了不同的音。每个钟的各敲击点上都刻有音调的名称: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等。
曾侯乙编钟上的纹饰相当复杂,完成翻模需要几十个步骤,主要程序是,硅橡胶模-蜡模-硅溶胶-灌铜:首先,用一种国产硅橡胶在曾侯乙编钟上翻模,这种材料是中性的,对金属没有任何腐蚀,并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缩小翻模所带来的收缩比。然后将硅橡胶做成蜡模,用耐火材料把蜡化掉,留下空壳,再浇灌铜水进去……
“编钟上的某些纹饰比头发丝都要细,每个复制过程都将不可避免地使编钟塑形在细微处减弱一点点,”马业平说,“何况编钟不同于普通青铜器,除了复制外形,音色、音阶也必须相同。在形状全部复制完后,要根据青铜物理特性来细微调制,改变每个编钟的厚薄度,把音分的误差缩小到最低。”
马业平说,这次在复制的每个步骤中都加入了一些不便透露的新技术,最终的复制品相当棒?d?d?d编钟复制在形状上的误差允许范围是2%,这次被控制在了1%;大钟音色误差允许范围是正负12音分(非常专业的小提琴手对音乐的最高分辨率是5音分,这是普通人耳朵根本无法分辨出的差别),该复制品的误差最高为-4音分,小钟的音分误差甚至在正负1音分以内,80%的编钟误差指数都是0。
黄色佩巾:从汉代文化寻找灵感
围绕这次黄帝陵祭祀而设计的各个分方案中,服装设计众口难调。一开始有专家设计了仿汉代的主祭人袍服,但北京的专家评审认为袍服看上去有宗教化的感觉。另一个难题是,参加祭祀的共有3000多人,胖瘦、高矮不均,很难让每个人都能穿上合适大小的衣服。
数千个祭祀者的衣服必然会出现色彩差异及服饰造型的区别,为了能够达到整体划一的视觉效果并符合现场气氛需求,负责祭祀服装设计的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教授张莉设计了长为180cm的黄色佩巾?d?d?d它的好处在于,满足了视觉上的统一、佩戴方便、可留作纪念,并且不受季节气候、高矮胖瘦限制。
张莉说她这次的设计总体上是从汉代的文化中寻找灵感,并兼顾了地域特色,以汉代瓦当、画像砖等纹饰为点缀。她认为黄色是跟人最贴切的颜色,早在《周易》中便得到空前的推崇,在汉代开始受到青睐,从此成为中国皇室的专宠。黄色寓意传统文化,代表“阴”、“地”,与祭祀现场大片代表“阳”、“天”的红色正好搭配,何况是在陕西的“黄”土地上祭奠“黄”帝。
据韩伟介绍,有关部门在西安第三印染厂为这次活动共订制了4000套祭祀佩巾。
乐舞歌声
对于乐舞的方案,陕西省的评审会提出了“希望舞蹈表演人物规模应考虑礼制问题”。诸如此类的精巧设计在祭祀乐舞表演中随处可见:乐舞歌声来自120人合唱队,象征12亿中国人;古装舞蹈人员走12步一拜,象征一年12个月;演出人员总共365人,象征一年365天。
身着古装的表演人员来自陕西省歌舞剧院、西安音乐学院、第四军医大学以及黄陵县中学,或歌或舞的他们,让祭典的时空产生了错觉?d?d祭祀乐舞的总编导王宏说,上一次以这样的乐舞祭祀黄帝,还是在2000多年前。
《黄陵县志》上记载古代的祭祀,有歌词、曲谱,但乐舞这一祭祀程序很是少见,在民国时甚至不存在了,王宏说,当时祭祀只有奏乐,用日常流传的中国民乐,比如唢呐。

5. 黄帝陵基金会的建设宗旨

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整修和保护黄帝陵筹集资金。

6. 孙殿英当年盗掘清东陵,他的儿子做了一件什么事情,人人称赞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孙殿英这个人,他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军阀,他做过许多让人们熟知的事情,就是挖开了河北的清东陵,导致大量的文物流失在了国外,那个时候各个军阀都漂浮不定,后来还投日军当了汉奸,因此在历史上的名气非常差。虽然他被大家都谩骂了,但是他的儿子却让人连连称赞。

儿子孙天义出生的时候,已经距离孙殿英盗墓时间过去整整三年,儿子对于自己的父亲做了什么并不清楚。只能从母亲的口中得知,虽然父亲是一个盗贼,孙天义都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在文革时期还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但是他自强不息,成为了一个有学识的人,在文物保护方面也是专家。他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的外语人才。

7. 现在各地的民众祭拜黄帝有什么意义

在当前来讲,纪念黄帝,缅怀先祖的伟大业绩,才能够宏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促进我们祖国的统一大业的完成,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使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的伟大民族之一,屹立于世界民族民族之林。

8. 关于祭祀黄帝为何遭反对呢

草木争荣,又近清明。桥山之巅,柏翠松青。在戊子年清明公祭黄帝陵大型祭祀活动举行前夕,由黄帝陵基金会组织编纂的《黄帝文化志》一书正式出版了。这一80余万字的煌煌巨著是黄帝文化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祭祀的集大成者。该书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相信读者在读到之时方能体味揣摩出编纂者的良苦用心,方能感知到《黄帝文化志》编纂的艰辛不易。《黄帝文化志》内容之丰富,体例之庞杂,资料占有之多样性,在有关同类书籍中是不曾见过的,堪称黄帝文化研究的网络全书。物以稀为贵,书以全为要。相信《黄帝文化志》的价值在中华民族众多的读书人中必定会得到广泛的认同。 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写一部文化志,其社会意义自然是功德无量,泽被子孙。近年来,在中华大地上,祭祀之风颇盛,怀古之情渐浓。在一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坍塌、唯私独尊的社会氛围下,祭祀祖宗,无论是清明节公祭,还是重阳节民祭,总是值得额手称庆的事情。至少说明我们血脉贲张但没有数典忘祖,精神空虚但尚能知祭拜祖宗。但我们也应看到祭祀活动的另一面,那就是极其强烈的功利色彩。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商业理念操控下,祭祀成为一些地方扩大知名度、提高美誉度、吸引投资的“文化名片”和敲门砖。这种假借祭祀之名而行招商之事的做法,自然也招致了不少的社会非议和舆论批评。特别是在那些与远古祭祀、传统祭祀没有多少传统与关系的地方,近年来借助电视这一大众传媒的煽情造势,大把花钱捣鼓出的大排场大场面,造出的大祭祀效应,搞得华丽铺张,夺人眼球,倒是令祭祀历史有几千年之久的桥山祭祀黄帝活动显得有些逼仄。多处祭祀黄帝也引发了民间关于祭祀的正宗与偏宗的一些争议,似乎是谁抢了谁的祭祀权似的,弄得彼此乌眼相向。我个人以为这倒大可不必。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河流域是黄帝出生、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在我们这个信奉历史传说的国度,大家争着抢着祭祀祖宗总比没有祭祀的好,大可放开胸襟,放涨器量,以虔诚之心,提升祭祀的独特性和祭祀活动的品位,减少祭祀活动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大家的祖宗大家祭祀,黄帝的福泽共同享。读读《黄帝文化志》,可以帮助我们糸统全面认识祭祀黄帝的历史。从古至今,全国各地对黄帝的祭祀在书中多有收录,兴许有助于化解目前民间关于黄帝祭祀正宗与偏宗的世俗之争。 祭祀是一种仪式,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活动。祭祀黄帝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的一条精神纽带。有关祭祀的仪式,祭祀的内容,在保其留其传统要素的同时,无疑也应顺应时代的变迁,扬弃更新,增添时代的元素符号以增强祭祀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观赏性,扩大祭祀的影响面。在这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借鉴别地的经验做法,有助于让古老的桥山祭祀再出新彩,再现新貌。纵观《黄帝文化志》,我们可以一窥有关黄帝祭祀历史沿革与各地祭祀演变的轨迹。今天我们祭祀黄帝,有缅怀,有追忆,但更多是精神上的膜拜和现实上的需求。从文化习俗上去解读《黄帝文化志》,便更能体会到黄帝陵基金会组织编纂此书的社会价值之所在。 “黄帝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文化范畴,它已不仅仅是白、青、黄、赤帝的故事与传说,而是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研究“黄帝文化”,《黄帝文化志》一书所收纳的内容,代表了目前学术界和文化界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文化与传统总是提携而行,文化与现实总是比肩而长。黄帝不老,中华民族不老,黄帝文化的研究也会薪火相传,万古长青。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开放的新时代。开放应该是处理一切历史问题的基本原则。研究黄帝文化要有开放的心态,祭祀黄帝更要有开放的心态。螺蛳壳里难以做出大的道场。从城墙文化、盆地意识里走出去,用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历史的遗存,我们才能在历史的包围中走出现代的步伐。 文化,泡在历史的澡盆里只会发霉腐烂。文化,唯有在历史的传承中实现与时代有机的嫁接,才能生长的根深叶茂,一如桥山之巅的苍松翠柏,在历史风雨的洗礼下,更加葳蕤繁盛。

9. 看了东陵大盗以后,发现孙殿英是个很讲义气的人,现实中的孙殿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1889年出生于河南永城县孙家庄,字科元。早年,孙殿英投靠盘踞于安徽省亳州城的姜桂题部下。后来,他率部流窜到豫西巩县、宝丰、鲁山一带,投奔“庙道会”会首李凤朝门下,两年后自己成为“庙道会”会首。他拉着一批道徒又投奔豫西镇守部下当了营长。挂名之后,他独立山头,成为土匪头子,搜罗教匪,扩充队伍,自称旅长,1925年被国民党叶荃部收编为混成旅。他出任旅长,后又改称第二师,孙殿英任师长。

孙殿英率部在豫西、皖北一带到处攻城略地。军阀孙传芳、安徽省督军陈调元对他追缉。他率部流窜到山东济宁,投奔了直系军阀张宗昌,被收编为第三十五师,他任师长。在改编为“直鲁联军”时,改称为第五师。

1928年6月下旬,孙殿英拥兵河北蓟县。他串通惯匪马福田等人,以军事演习为名封锁了马兰峪东陵,率其工兵营炸开慈禧太后坟墓,从金椁内棺盗窃了大量稀世珍宝。但他仍不满足,又率其工兵营掘开乾隆皇帝的坟墓。他亲自进墓点视宝物,装了四五十箱,加封盖章后拉回军营。后来他回忆说:“乾隆权墓堂皇极了,棺材内乾隆尸体已化,只留下头发辫子。陪葬宝物不少,其中最宝贵的是颈上的一串朝珠,一百零八颗中最大的两颗是朱红色,和一柄九龙宝剑,剑鞘面上嵌了九条龙,剑柄上嵌满了宝珠……”

孙殿英掘墓盗宝被马兰峪满族人发现后,满清皇族遗老以及居住在天津日租界(张园)的溥仪等人上告到蒋介石那里,要求严惩。社会各界也纷纷声讨。此事一时轰动全国。孙殿英觉得事态严重。为逃脱罪责,他到处活动行贿:托戴笠将所盗物品中最为宝贵的九龙宝剑送给了蒋介石;将慈禧口中含的那颗宝珠送给了宋美龄;将“金玉西瓜”送给了宋子文。国民政府表面也声言“要查办”,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孙殿英逍遥法外,未受任何惩处。

后来,孙殿英恬不知耻地辩解说:“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1937年“七七事变”后,孙率其新五军在河北、豫北多次与日军作战。但1943年后,孙殿英率部投降日军,当了汉奸“和平救国军”,配合日军多次和我军作战。日本投降后,孙殿英摇身一变,变为“国民党先谴军”,被蒋介石编为第四路军,追随蒋介石反共反人民,打内战。

1947年解放军生俘孙殿英。后孙殿英被解送到河北武安县战俘营,为了照顾他,特地批准他带一名卫士照顾其生活。开始,孙殿英劳动比较积极,但后来就不行了,甚至一度企图越狱,未得逞。不久,身患多种病症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因救治无效而死

10. 东陵大盗孙殿英因盗墓出名,他的儿子为何成了“守墓人”

父亲是东陵大盗,而孙天义却特别热衷于文物保护事业,他将父亲所盗的文物上交国家,退休后担任黄帝陵基金会会长,为黄帝守陵。

阅读全文

与黄帝陵基金会物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