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管理 > 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

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1-08-17 20:24:53

A. 漳江口红树林的漳江口保护区

漳江口保护区保护价值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样性。保护区位于漳江入海口,为河口滩涂湿地,周边为农耕地,气温较高,雨水较多,湿度中等,气候适宜,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种生境,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由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之相适应的就形成了物种多样性。据统计,保护区内已定名的维管束植物80科185属224种。野生脊椎动物有359种,其中哺乳物4目9科14种;鸟类15目38科154种;爬行类3目11科37种;两栖类1目5科13种;鱼类141种。甲壳类30种,头足类11种,浮游动物180种,浮游植物201种,微生物45种。因而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保护区有3个植被型13个群系22个群丛。
(2)稀有性。保护区不但有丰富的物种资源,还分布有许多具有重要科研、经济、文化价值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据统计,区内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种;“三有”动物162种;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1996)名单中的极危物种(CR)1种、濒危物种(EN)6种、易危种(VU)2种;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1995)附录Ⅰ的有10种、附录Ⅱ的有14种、附录Ⅲ的有6种;属于国际候鸟保护协定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分别为77种和41种。同时保护区内还分布有6种红树植物,特别是成片分布的20hm2的白骨壤林。此外,区内还有大面积的桐花树林和一定面积的秋茄林。
(3)典型性。保护区红树林是中国红树林自然分布北界的大面积重要的红树林区域,红树林生长繁茂,区内的白骨壤林、秋茄林、桐花树林都具有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红树林北缘分布区红树林的原貌,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理学意义。
(4)过渡性。从植物区系看,植物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与古热带植物区两个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这里成为木榄、海漆、卤蕨的分布北界。从动物区系看,保护区的脊椎动物组成以东洋界种类为主,而在东洋界种类中,表现为华南区的种类占优势,华中区的种类其次。古北界物种较少。因而具有过渡性。
(5)天然性。保护区内拥有中国天然分布最北的大面积的红树林,面积达117.9hm2,占福建省天然红树林面积的48%。 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水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均有大量的湿地鸟类途经保护区。据调查,有中国及日本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绿鹭、夜鹭、大白鹭、中白鹭、黄斑苇开鸟 、及小鸊鷉、针尾鸭、绿翅鸭、绿头鸭、琵嘴鸭、金斑鸻 、大杓鹬、中杓鹬、白腰杓鹬、矶鹬、反嘴鹬、红腹滨鹬、红嘴鸥、家燕、金腰燕、白鹡鸰 等77种;有中国及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红脚鹬、青脚鹬、矶鹬、灰鹬、牛背鹭、小军舰鸟、金眶鸻、金斑鸻 、红嘴巨鸥、普通燕鸥等41种。
每年均有大量的鸻 鹬类及雁鸭类候鸟在保护区内停留觅食,补充体力,继续迁徙,是鸟类迁徙的重要补给站和加油站,具有国际保护意义。同时包括池鹭、白鹭、绿鹭、夜鹭等各种鹭科鸟类混群营巢于红树林中,形成壮观的景象,这些鸟类与红树林一起为保护区提供了宝贵的观赏资源。 漳江口多年来一直是福建省污染最轻的河流之一,同时由于保护区位于河口位置,生境异质性高,又能过滤上游带来的有机物质,红树林具有高生产率、高归还率、高分解率的特点,区内丰富的浮游动植物为150多种鸟类、240多种水生动物和近400种水生物提供了栖息和觅食的理想场所。红树林周边鱼类和甲壳类品质高,在全国享有盛名,特别是天然蛏苗和泥蚶是区域的品牌产品,区内优质水产种质资源主要有:重要经济鱼类种质资源有斑鰶、鲻鱼、黄鳍鲷、日本鳀;重要经济软体动物种质资源有泥蚶、多纹巴非蛤、长竹蛏、大竹蛏、缢蛏、密鳞牡蛎;重要经济甲壳动物种质资源有日本对虾、鲜明鼓虾、日本鼓虾、锯缘青蟹等;以及其他经济种质资源有二色桌片参、黑斑口虾蛄、方格星虫。漳江口广阔滩涂天然生长着数量巨大的缢蛏及锯缘青蟹苗,是周边地区竹塔村及船场村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收入的70%。
福建省人民政府从1998年开始将保护区建设内容列入省长对市长、市长对县长的环保目标责任状,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促进自然保护区建设。根据省政府精神,云霄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保护工作,由主管的林业局、保护区管理局和所涉及的东厦镇人民政府联合成立了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建立了社区共管机制。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现有建筑面积300m2,汽车、巡逻船等交通管护设备,购置了计算机等办公设备,配备了相应的通讯设施等。保护区正积极开展总体规划和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上报工作,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将积极组织实施。
保护区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合作,分别与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研究中心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合作,取得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保护区也十分重视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与香港米埔红树林保护区建立协作关系,由香港汇丰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资金,为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培训管理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30人次,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编制并完善管理计划。
保护区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由香港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出资开展“保护区周边群众对滩涂依赖程度”等一系列的科学研究,了解保护区与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寻找替代生计,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制订完善的社区共管计划,成立社区共管委员会,并将管理计划广泛征求当地村民代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求得共识,增进了解,促进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
为进一步改善社区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加保护区的发展后劲,近期保护区将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保护区的知名度与建设水平。

B. 红树林是如何分类的

什么是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所谓的红树林是指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

红树林的分类

红树植物是唯一在红树林中海滩中生长并经常可受到潮汐浸润的潮间带上的木本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卤厥。

半红树植物是只有在洪潮时才受到潮水浸润,是陆、海都可生长发育的两栖植物,有露兜、水黄皮、杨叶肖槿、黄槿、海芒果。

红树林

伴生植物是生长在红树林区经常受潮汐浸润的非木本植物,如一些棕榈植物和藤本植物(三叶鱼藤)。

红树科植物是分类上归属于红树科的植物。红树林的组成以红树科植物为主,如木榄、海莲、秋茄、红树、红海榄等。但是还有许多红树科植物不是红树林的成员,如有些长在陆地上,有些长在高山上,这些即红树科非红树植物。

红树林是发育在特殊环境下的生物群落,因此典型的红树林植物种类并不是很多,而由于红树林植物可以借助海流传遍后代,只要海域相通,相距遥远的红树林可以有相似的组成。

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将热带大西洋与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隔离开来,而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则海水相通,这样一来,红树林就形成了西方和东方两大群系。

木榄

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交界的地方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南洋群岛,具有最漫长的热带海岸线,成为东方群系红树林的发育中心。南洋群岛及附近地区的红树林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生长得也最茂盛,红树林在这里长成高大的乔木状,高可达35~40米,与热带雨林连成一片,使南洋群岛中的很多岛屿从海岸边到山顶都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

秋茄树

东方群系在辽阔的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上分布范围非常广,西到非洲的印度洋沿岸,东到太平洋诸岛,南到新世纪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新西兰的查塔姆群岛,北到日本和中国南方的海岸。红树林在赤道附近树木高大,种类繁多,向南北种类减少,树木也低矮很多。我国是红树林的北部边缘,海南的红树林在我国境内是发育最好的,最高可达10~15米,红树林的种类与南洋群岛很相似,但群落的高度远不如南洋群岛,再向北到福建境内则多呈现矮小的灌木状,并且只有寥寥数种。

在亚洲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地的红树林分布区域附近还有一类水椰群落,在我国只见于海南的东南部沿海。水椰群落可以算作一种半红树林群落,喜欢生活在半咸水的环境中,在咸、淡水相交的河口,河滩地区最常出现。

西方群系红树林以美洲的加勒比海,南美洲的北部沿海和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为中心,其植物的种类远比东方群系红树林要少,但森林仍然高大茂盛。在南美洲的北部沿海的红树林与亚马孙的热带雨林相连,成为这片世界上最辽阔的热带森林的一部分。南北美洲在历史上曾经分开,因此,西方群系红树林可以越过美洲大陆到达太平洋东岸,在太平洋诸岛的斐济和汤加等地,西方和东方两大群系的部分种类可同时出现。

世界上的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共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南美洲,而以东亚的较为繁茂。我国的红树林与东亚的红树林是同一类型,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1/3。在太平洋西岸,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我国的红树林最具有代表性。

红海榄

我国红树林分布与保护

红树林是我国的保护物种,近10多年来,先后建立了国家级(3个)、省级(4个)、县级(8个)红树林保护区15个,并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然而,得到10多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保护的红树林并没免于刀俎之灾。近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

红树林是我国保护物种

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无视国家法规,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红树林,包括几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坏,其中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砍伐红树林为甚。全区原有红树林22387公顷,到1993年仅剩5654公顷。据不完全统计,广西近几年已砍伐和已列入填海造地规划的(已批准)即将砍伐的红树林将达1000公顷。

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面积为368公顷,是我国唯一位于市区、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每年有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189种,上10万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还有其他55种植物,千姿百态。它是深圳市区内的一条绿色长廊,背靠美丽宽广的滨海大道,与滨海生态公园连城一体,面向碧波荡漾的深圳湾,不仅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

天然红树林

1984年,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正式创建,当时的总面积为304公顷。只有一条老路通到这里,当地的渔民在这里利用沿袭下来的基围鱼塘养鱼,然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红树林、果园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国际)基金会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英女王访华时,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红树林的观鸟亭,饱览深圳湾湿地风光。丹麦野生生物基金会主席、丹麦女王的丈夫亨里克亲王也曾于1989年,兴致勃勃地到此观鸟,并将红树林称为“绿色明珠”。

深圳红树林可以说是盛名远播,现在来深圳的海内外游客,都要去海滨生态公园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红树林、在此越冬的数万只水鸟翔集的壮观场面。红树林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共同构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深港边界上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广东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淇澳红树林保护区面积最大,是目前该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林分,树高4~6米。它不仅是珠海市的珍稀资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红树林湿地,同时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红树林区之一。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

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千米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3300多公顷,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连片生长基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该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他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1997年5月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河口研究保护区建立姐妹保护区关系,2000年1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红树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口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广西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海岸线总50千米,总面积800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红树苗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漳江口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漳江入海口。最近城镇为云霄县城,位于湿地以西10千米,东北向距离厦门约85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东南沿海水产种质资源为主。主要湿地类型有红树林、滩涂、水域或组成的河口湿地等。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1、2、3、8条。保护区于1992年1月成立,1997年7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漳江口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分为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个植被型,有白骨壤林等13个群系,有秋茄—老鼠等22个群丛。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24种,有红树植物5科6属6种,盐沼植物16科27属29种1变种,滨海植物59科152属184种。区内营养丰富,从而微生物资源丰富,有微生物12科27属45种,与陆地生境的微生物数量比较,红树林土壤细菌数量高于一般陆地生境,而土壤放线菌、真菌数量较少是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主要特征。

C. 红树林在哪里

红树林的分布虽受气候限制,但海流的作用使它的分布超出了热带海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红树林到达百慕大群岛,在亚洲则见于日本南部,它们都超过北纬32°的界线,在南半球红树林分布范围比北半球更远离赤道,可见于南纬42°的新西兰北部。

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目前,中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

台湾的红树林:台湾的红树林原有6种,现存4种;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各河口附近。由于高度的开发,使得红树林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主要分布于台北县淡水镇(水笔仔) 和苗栗县竹南镇中港溪的出海口(水笔仔)。 红树科的水笔仔:数量多,耐寒性较高,主要分布于北部。

红树林保护区
广东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面积368公顷,是中国唯一位于市区, 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每年有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 189种、上10万只侯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还有其他55种植物,千姿百态。它是深圳市区内的一条绿色长廊,背靠美丽 宽广的滨海大道,与滨海生态公园连城一体,面向碧波荡漾的深圳湾,不仅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
1984年,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正式创建,当时的总面积为304公顷。只有一条老路通到这里,当地的渔民在这里利用沿袭下来的基围鱼塘养鱼,然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红树林、果园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国际)基金会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英女王访华时,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红树林的观鸟亭,饱览深圳湾湿地风光。丹麦野生生物基金会主席、丹麦女王的丈夫亨里克亲王也曾于1989年,兴致勃勃地到此观鸟,并将红树林称为“绿色明珠”。
深圳红树林可以说是盛名远播,现在来深圳的海内外游客,都要去海滨生态公园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红树林、在此越冬的数万只水鸟翔集的壮观场面。红树林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共同构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深港边界上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广东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淇澳红树林保护区面积最大,是目前该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林分,树高4-6米。它不仅是珠海市的珍稀资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红树林湿地,同时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红树林区之一。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连片生长基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该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中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中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1997年5月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河口研究保护区建立姐妹保护区关系,2000年1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山口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海岸线总50公里,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省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
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也是保护最为完整的红树林。
该保护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位19°33’N,110°49’E,地处文昌市的清澜港沿岸一带。保护面积达2948ha,有林面积达2732ha。管辖范围包括冯家港、铺前港等。该保护区于1981年批建,原为县级,后已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设管理站,位于头宛村。该保护区的总保护面积虽然不及东寨港保护区,但林木面积大,而且树林年龄长,许多林相显示了原生林的特征。如有海莲林树龄达百年以上,调查中有的胸径达1.2m,林内结构复杂,有不少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飞架其间。保护区范围内除了有同东寨港基本相同的红树植物种类外,还有独特的成片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林子,沿着霞村的岸边形成雄伟的景观。木果核在这里可以看到小片的群落。木果袜的蛇状呼吸根在这里有典型的表现。海桑属的4个种,即海桑、杯尊海桑、大叶海桑和海南海桑在这里都有自然分布,其笋状呼吸根形成这些种类的明显待色。小花老鼠勒在东寨港自然群落中并不多见,而在该保护区的潮沟滩涂林缘却常见它与其他红树植物伴生。海芒果、海漆等红树植物也较东寨港的自然群落中容易发现。显然这里的种类多样性优于东寨港,具有较优势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因而具有较大的潜在的科研意义。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漳江口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漳江入海口。最近城镇为云霄县城,位于湿地以西10km,东北向距离厦门约85km。主要保护对象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东南沿海水产种质资源为主。主要湿地类型有红树林、滩涂、水域或组成的河口湿地等。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 1、2、3、8。保护区于 1992 年元月成立,1997 年 7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 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漳江口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分为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 个植被型,有白骨壤林等 13 个群系,有秋茄—老鼠 等 22个群丛。区内有维管束植物 224 种,有红树植物 5 科 6 属 6 种,盐沼植物 16 科27 属 29 种 1 变种,滨海植物 59 科152 属 184 种。区内营养丰富,从而微生物资源丰富,有微生物 12 科 27 属 45种,与陆地生境的微生物数量比较,红树林土壤细菌数量高于一般陆地生境,而土壤放线菌、真菌数量较少是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主要特征。
漳江口保护区已查明野生脊椎动物共 359 种,其中哺乳动物 9科 14 种,鸟类 38科154种,爬行类 11 科 37 种,两栖类 5科 13种,鱼类 141 种。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中华白海豚和缅甸蟒蛇2种, 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宽吻海豚、黄嘴白鹭、小杓鹬、小青脚鹬、绿海龟、棱皮龟、太平洋丽龟、虎纹蛙等 19 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24种。保护区鸟类中具有众多的双边国际性协定保护的候鸟,其中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 77 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 41种。保护区红树林区潮间带底栖动物 28 种。潮下带底栖生物 181 种。海区浮游植物 201 种,其中硅藻 165 种。浮游动物 180种,其中水母类 59 种,桡足类 71 种。
漳江口保护区位于台风多发区,1955 ~ 1980 年间影响云霄的台风达 150次, 年平均台风影响 5.8 次。红树林湿地是该区域的保护者,在稳固海岸、抵抗台风侵蚀方面有重要作用。

D. 掩在高楼大厦间的红树林湿地是指哪里

在深圳,有一个叫做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市政公园。这个以红树林命名的公园的西部,是绵延368公顷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位于城市腹地、掩映在高楼大厦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探索滨海湿地保护方式

据《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报告》的调查,目前我国滨海湿地保护存在几大特点:一是湿地大多属于人口密集区域;二是基本属于经济最发达区;三是这些区域也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短板。

如何补上这块短板?红树林基金会(MCF)在成立5年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红树林、滨海湿地保护经验:通过创新、创建“社会化参与的保护模式”,将政府支持与社会组织展开工作、公众参与完美地结合起来。“红树林基金会(MCF)成立以来,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而‘社会化参与的保育模式’逐渐显现出来……”红树林基金会(MCF)现任执行理事长陈劲松介绍说。

红树林基金会(MCF)聚焦滨海湿地保护正在以深圳湾为原点,通过小额资助、行业发展支持、模式复制等,将经过实践验证的保护模式推广到更广泛的滨海湿地区域去。

E. 浙江红树林生存环境恶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红树林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沿海居民突袭,造成20多万人死亡,其损失程度和影响范围在人类历史上罕见。但是,在海啸影响严重的地区,印度南部的塞纳尔索夫渔村172户人家幸运地逃离了。带来这个“幸运”的就是海岸线上茂密的红树林。防风小浪,“海岸警卫队”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一种根发达,可以在海水中呼吸的神奇植物群落。

海岸居民遇到热带风暴、台风、海啸等极端天气时,红树林可以挡风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红树林被冠以“海岸警卫队”的称号。如何保护我们的红树林?不仅是“海岸警卫队”,红树林也为无数生物提供了可栖息的家园,是世界上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


到目前为止,在富宫站恢复的红树林离90年代的天然红树林3000亩还很远,每平方米的滩涂不容忽视。要修1m2得光弹,只需捐赠一株红色树苗:15韩元=1m2的爱心守护。“恢复红树林铸造海岸守护者”红树林生态恢复公益项目不仅支持红树林树苗的种植和种植,还支持红树林湿地地区土著红树林秋季的生态服从。还包括红树林前的健康管理。

雪域场将带领保护人员清除红树林地区外来物种和漂浮垃圾,在红树林树苗长得不好的滩涂上进行后期养护,确保树苗顺利成林。今后,项目将要求爱心网民参与离线红树林恢复志愿者,与当地林业使者在红树林湿地地区进行整理工作,补充幼苗,促进土著生态平衡,保持海岸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F. 红树林的介绍

知识:红树林介绍

--------------------------------------------------------------------------------

发表时间:2007-10-23 15:13:49 文章来源:广东环保基金会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31733
--------------------------------------------------------------------------------

红树林是一个植物群落的总称,它们有23科30属82种。红树林具有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唯一能在海洋的潮滩上生长的树木。红树林与潮滩上的泥质、沙质滩地、珊瑚和水草一起,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树林是一个高产出生态系统——它支持许多种类的鱼、虾、蟹和无脊椎动物,如蚌、牡蛎、贻贝等均为人们采集和食用,与此同时也为一些稀有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虫等提供栖息地。
红树林的另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是它能生活在咸水环境中,每天高潮期间它浸泡在海水中,故有“海上森林”之称这使其成为地球上最有趣的栖息地生态系统。
在台风来时红树林为我们提供防御强风浪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保护了我们的海岸线,农业和鱼塘等。
所有的红树林均有一个共同的使人惊讶的能力,那就是生长在其他大多数树木不能生存的地方。红树林仅在狭小的海陆交界并有咸淡水交汇的地方生长繁殖。这些区域对于其它树木来说往往会感到温度太高、盐分太高、过分潮湿和风力太强而难以存活,而红树林则十分喜欢并能生存。当然红树林在盐分过高时也必然会死亡。
大多数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可以在松软的、被水浸透而缺氧的泥地中生存,但每一树种的适应范围和生长区域不同.

G. 红树林是我国几级保护植物

红树林(Mangrove)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中国红树植物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5]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但红树林总面积偏小、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整体保护协调不够,保护和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2]

H. 红树林基金会孙莉莉几岁

红树林基金会孙俪是30多岁。

I. 是否有“红树林“爱国防基金会。

没有,在我国,任何和国防事业有关的是都是国家主导,国家花钱,没有这么一个机构军队没有,

J. 关于红树林

[编辑本段]红树林概况

红树林(Mangrove),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所谓的红树林是指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
[编辑本段]红树林的生态效益
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广西红树林区还有159种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我国新记录。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跨,经济损失就小。许多群众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红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1982年,华侨郭春秧特地从南洋带回"秋茄树"等三种红树林种苗进行育种栽植。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编辑本段]红树林的生态适应性
胎生现象——红树林最奇妙的特征是所谓的“胎生现象”,红树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果实中开始萌发,长成棒状的胚轴。胚轴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树,掉落到海滩的淤泥中,几小时后就能在淤泥中扎根生长而成为新的植株,未能及时扎根在淤泥中的胚轴则可随着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数个月,在几千里外的海岸扎根生长。
特殊根系——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因此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士”。
红树林经常处于被潮水淹没的状态,空气非常缺乏,因此许多红树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满足了红树林植物对空气的需求。每到落潮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纵横交错,使人难以通行。
泌盐现象——热带海滩阳光强烈,土壤富含盐分,红树林植物多具有盐生和适应生理干旱的形态结构,植物具有可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叶片则为光亮的革质,利于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编辑本段]我国红树林分布情况
我国红树林共有3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天然海岸卫士”--红树林
印度洋海啸给世人敲响了警钟。此间专家提出,我们必须吸取教训,提高防灾意识,除加强沿海地区的防波堤建设外,应尽快恢复沿海的红树林。红树林是公认的“天然海岸卫士”,树木抵消波浪的作用非常大。它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全世界热带、亚热带海岸的70%分布有红树林。种类组成以红树科植物为主,树皮富含单宁。包括有红树植物:红树植物是专一在红树林中海滩中生长并经常可受到潮汐浸润的潮间带上的木本植物,包括厥类植物卤厥;半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是只有在洪潮时才受到潮水浸润而呈陆、海都可生长发育的两栖类植物;伴生植物:生长在红树林区经常受潮汐浸润的非木本植物,如一些棕榈植物和藤本植物(三叶鱼藤);红树科植物:红树科植物是分类上归属于红树科的植物。红树林的组成以红树科植物为主,如木榄、海莲、秋茄、红树、红海榄等。但是还有许多红树科植物不是红树林的成员,如有些长在陆地上,有些长在高山上,这些即红树科非红树植物;非红树科红树植物:红树林不仅有红树科的 植物,还有卤厥科、马鞭草科、茜草科、海桑科、大戟科等,这些即是非红树科红树植物。事实上,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省区是我国台风灾害最频繁的地区,风暴海啸也较多。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所梁国昭研究员梁国昭认为,为防御海啸,广东等沿海地区除加强防波堤建设外,最重要是尽快恢复沿海的红树林。但遗憾的是,广东过去曾有50多万亩天然红树林,而现在仅存不到10万亩。
[编辑本段]红树林的保护工作
红树林是我国保护物种,近10多年来,先后建立了国家级(3个)、省级(4个)、县级(8个)红树林保护区15个,并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然而,得到10多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保护的红树林并没幸免刀俎之灾。近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无视国家法规,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红树林,包括几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坏,其中尤以广西自治区砍伐红树林为甚。全区原有红树林22387公顷,到1993年仅剩5654公顷。据不完全统计,广西近几年己砍伐和己列入填海造地规划的(已批准)即将砍伐的红树林将达近1000公顷。
已列入《中国湿地名录》,国家保护的重要湿地之一的福建龙海红树林保护区内,1998年龙海市政府未经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将上马一顶耗资2500万元的围垦工程,围垦面积460公顷(6900亩)用于搞养殖,将危及33多公顷(490多亩)红树林的成活。
2002年,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拉姆萨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1、红树林保护区

广东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面积368公顷,是我国唯一位于市区, 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每年有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 189种、上10万只侯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还有其他55种植物,千姿百态。它是深圳市区内的一条绿色长廊,背靠美丽 宽广的滨海大道,与滨海生态公园连城一体,面向碧波荡漾的深圳湾,不仅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
1984年,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正式创建,当时的总面积为304公顷。只有一条老路通到这里,当地的渔民在这里利用沿袭下来的基围鱼塘养鱼,然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红树林、果园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国际)基金会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英女王访华时,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红树林的观鸟亭,饱览深圳湾湿地风光。丹麦野生生物基金会主席、丹麦女王的丈夫亨里克亲王也曾于1989年,兴致勃勃地到此观鸟,并将红树林称为“绿色明珠”。
深圳红树林可以说是盛名远播,现在来深圳的海内外游客,都要去海滨生态公园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红树林、在此越冬的数万只水鸟翔集的壮观场面。红树林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共同构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深港边界上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广东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淇澳红树林保护区面积最大,是目前该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林分,树高4-6米。它不仅是珠海市的珍稀资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红树林湿地,同时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红树林区之一。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连片生长基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该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1997年5月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河口研究保护区建立姐妹保护区关系,2000年1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山口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广西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海岸线总50公里,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省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
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也是保护最为完整的红树林。
该保护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位199°34’N,110°45’E,地处文昌市的清澜港沿岸一带。保护面积达2948ha,有林面积达2732ha。管辖范围包括冯家港、铺前港等。该保护区于1981年批建,原为县级,后已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设管理站,位于头宛村。该保护区的总保护面积虽然不及东寨港保护区,但林木面积大,而且树林年龄长,许多林相显示了原生林的特征。如有海莲林树龄达百年以上,调查中有的胸径达1.2m,林内结构复杂,有不少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飞架其间。保护区范围内除了有同东寨港基本相同的红树植物种类外,还有独特的成片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林子,沿着霞村的岸边形成雄伟的景观。木果核在这里可以看到小片的群落。木果袜的蛇状呼吸根在这里有典型的表现。海桑属的4个种,即海桑、杯尊海桑、大叶海桑和海南海桑在这里都有自然分布,其笋状呼吸根形成这些种类的明显待色。小花老鼠勒在东寨港自然群落中并不多见,而在该保护区的潮沟滩涂林缘却常见它与其他红树植物伴生。海芒果、海漆等红树植物也较东寨港的自然群落中容易发现。显然这里的种类多样性优于东寨港,具有较优势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因而具有较大的潜在的科研意义。

2、红树林保护面临问题

我国的红树林遭受如此严重的围垦砍伐破坏,而且还在继续遭受破坏,除了少数破坏红树林事件是由于管理不严,被群众的围垦养殖等活动破坏外,大量的还是当地政府的行为。这就不能简单地用环保意识差、对红树林生态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法制观念不强等原因来解释。而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急功近利,经济利益的驱动。因此,只有提高《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法律地位,使我们的蓝色国土海洋也同陆域土地一样具有同样的法律地位,才能有效地控制滩涂海域“无法、无偿、无序”的开发使用状态,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包括红树林在内的滩涂和海洋资源环境。
红树林保护区的污染
原始生态环境遭到多种人类活动的破坏
站在深圳湾畔的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可以直接远眺香港,这被誉为深圳中心“绿肺”的湿地公园吸引了无数游客,但却面临着灭顶之灾。深圳湾水质发黑,时时有臭气和腥气扑面而来,岸边的红树林没有几年前的茂密。据专家调研结果表明,近20年来,红树林面积减少了一半,而这种威胁继续存在,包括因为中标方案更迭而争执不休将要开工的深圳湾体育中心。
红树林正受到多种威胁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深圳湾畔红树林,与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最近距离仅仅300米),与深圳中心区相距2.2公里,总面积为367.64公顷,是我国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城市中心区内的红树林生态湿地,被国内外生态专家称为海上“绿色瑰宝”。
2006年深圳市委办公厅专门组织对深圳红树林湿地现状及保护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由于开发房地产、修建工厂、道路以及围垦养殖等原因,不断减少红树林湿地面积。目前,此处及附近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林立,已经迫使上沙、下沙一带的群鸟活动区域,不得不移至车公庙、滨海生态公园一带。
此外,对该自然保护区的威胁还有严重的水污染。由于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影响,深圳湾红树林滩涂处于中度以上污染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底栖生物和鸟类的生存,而红树林内的铜等重金属含量,均超出国家海洋水质V类标准。
红树林的原始生态环境也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如穿越保护区中心的凤塘河河岸硬质化及水体污染;保护区内野生红树林与人工养殖场杂乱共存;边防巡逻道贯穿保护区等。这都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阻隔,使保护区内鸟类珍稀品种逐渐减少,红树林虫害频发,外来物种入侵。
深圳湾应严控围或填海
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势在必行。应该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总体规划指导下,加快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修复示范区项目建设等,同时,加强深港两地合作,建立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国际地位,达成互利互助保护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共识及措施。
深圳湾是上天恩赐给深圳的礼物,如果无视海水的交换度容忍度再继续填下去,可能填了它的一半,它那另一半就会加速消亡,深圳湾会变成死湾臭泥潭,那我们对子孙后代的罪过就大了。
其余海域应划为严控围、填海的海域;赤湾港区(完成护堤后),蛇口港区的海堤亦不宜再向海扩伸,以稳定深圳湾的纳潮量,有利于港口、港池、航道的冲淤和污染物的扩散稀释。
[编辑本段]同名电视剧
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编
片名:红树林
片长:18集
时间:1999年
摄制:深圳海天出版社 中国检查日报社影视部 北京市正天影视有限公司
制作人员
编剧:莫言
导演:高今
摄像:张兵
美术:张飚
演员名单
冯国庆饰马叔
李凤绪饰林岚
薛佳凝饰珍珠
李小江饰大虎
剧情梗概
一位朴实美丽的渔家姑娘从红树林边的渔村闯入都市,经历了情感的波折和撞击演绎出复杂而又多变的人生。故事发生在有着大面积红树林的小渔村和南海海滨一座新兴的小城里。
渔家姑娘珍珠进城打工,珍珠公司总经理大虎对她一见钟情,珍珠却不为所动。大虎企图强占珍珠,珍珠毅然回到红树林。大虎在另两个干部子弟二虎和三虎的挑唆下,轮奸了珍珠。珍珠的意中人大同进行报复,欲杀大虎的母亲、副市长林岚,却刺伤了检查官马叔。大虎又与二虎、三虎轮奸了女工小云,被当场抓获。林岚救子心切,落入了刑侦科长金大川手里。马叔与牛晋顶住压力,使案件终于重审,三个虎被绳之以法。
这是莫言根据真实案例构思创作的一部既生动抒情又具有现实震撼力的新

阅读全文

与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