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管理 > 重庆邮电大学基金会现任理事长

重庆邮电大学基金会现任理事长

发布时间:2021-08-15 06:24:28

㈠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级院长是谁

万晓榆 院长 1963年出生于四川,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5月起任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

㈡ 重庆师范大学与重庆邮电大学哪个好

重庆邮电大学好,重庆邮电大学进入了全国前150名之列,科研实力更强。

重庆邮电大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近200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其中包括了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一等奖26项,授权专利近150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00余项。

重庆邮电大学教育改革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现建有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8门国家及重庆市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个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自主研发了包含全校所有1800余门本科课程资源的课程中心,建成一批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

学校作为重庆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18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大力引进思科等知名企业的双创课程,并构建集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训练为一体的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意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双创比赛,培养效果不断显现。

我校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发起高校之一,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总成绩在重庆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参加数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一直居重庆市高校前列;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奖等级、总数位居重庆高校首位。近五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励700余项,部省级奖励2000余项。

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位列全国第44名,2015-2019年位列全国第45名,在重庆市属高校中均列第一。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以上内容参考重庆邮电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㈢ 重庆邮电大学怎样

校徽 标志形象地表明了重庆邮电大学办学的特点,紧握知识经济、网络社会的脉搏,与当今社会的信息化浪潮密切相连。
学校位于山城重庆南山文峰塔下,在学校对面的山上耸立着一座七层塔,这便是文峰塔。
标志中间的三角形寓意山城重庆的地理形态,三角形边上的齿轮一方面代表了邮票的齿孔,另一方面也寓意了我们求学路上不断向上攀登的征程,此外还代表了文峰塔的七层塔高,象征着佛家的七级浮屠。
标志上的1950代表重庆邮电大学的过去和未来,1950是学校创建时间。
标志由黄、绿、黑三色组合而成。黄色三原色中最耀眼最明亮的颜色象征光明、丰收,绿色象征生命、安全、快速,黑色象征庄严、高贵。轻松明快的色彩则表明了学校充满希望的未来。 [编辑本段]校训修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学校简介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在信息产业领域、在重庆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 1950 年。 1959 年,国务院命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开始本科教育; 1965 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有权招收硕士研究生的 10 所院校之一; 2000 年,由信息产业部划转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重庆市管为主; 2006 年,学校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签署了《共建重庆邮电大学》协议,实行部市共建。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建设,已经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 4 万多名各类高级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振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的高等学校。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近两万人,其中研究生 2000 余人;教职工 1600 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 140 余人,具有副高职称的 330 余人,外聘了 10 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为该校兼职教授,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学校现有 11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16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学校现有 40个本科专业, 4 个一级学科、 20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在 6 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和推荐本科生免试直接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及华侨学生,与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联合培 养 博士研究生,与英国南岸大学、韩国仁荷大学、韩国鲜文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开拓进取的高等学校。学校以发展邮电通信事业、振兴民族信息产业为使命,是中国数字通信的发源地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我国研制出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 24 路、 30/32 路脉冲编码机和 120 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获得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八十年代承担了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TDM/FDM60 路复用转换设备研究”, 1992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 年起,作为主研单位参加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和终端产品的开发,制定出移动通信领域第一个中国标准 TD-SCDMA ,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 年,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部 TD-SCDMA 3G 手机样机及世界上第一颗采用 0.13 微米工艺的 TD-SCDMA 手机核心芯片,荣获了 2005 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殊荣。 2006 年, 学校顺利通过了国防武器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认证,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制定的《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 EPA 通信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被 IEC 认可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国际标准,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原创性技术创新。 TD-SCDMA 标准和 EPA 标准是我国相应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实现了重庆市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近 5 年,完成国家级、部(省)级科研项目近 400 余项,获得国家级、部(省)级科研成果奖 60 余项。由于在信息产业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学校被评为 2006 年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
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注重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高等学校。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较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等全国性竞赛中成绩优秀。近 5 年,学生共获得各类国家级奖励 100 余项、部省级奖励 500 余项,学生科技作品“ TD-SCDMA 终端测试平台”获中国科协、团中央共同组织的世界工程师大会“未来工程师联展”二等奖,是西南地区唯一获奖的高校。目前,学校已成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获得推荐本科生免试直读研究生的资格。由于培养的人才质量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本科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 95 %以上,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
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重视对外交流,产学研合作不断扩大的高等学校。学校与国内外许多著名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邮政及其在西南、中南地区的分支机构等信息运营企业,与大唐电信、中兴通信、华为公司、普天集团等信息产品制造企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 24 所、第 26 所、第 44 所等信息行业的科研院所以及四联集团、中药研究院、重庆社科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长期和牢固的产学研合作办学关系。学校 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加拿大、荷兰、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多次主办或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接待国外政要、商界精英、著名专家学者来访。
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基础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的高等学校。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好地方。学校现占地 3800 亩(包括2200亩森林公园),校舍建筑面积 55 万平方米, 10000 多台微机联网运行,图书馆藏纸质图书 100 余万册、电子图书 90 余万册,拥有宽敞的教室、标准的运动场、舒适的生活条件。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重庆邮电大学(原重庆邮电学院)位于重庆市南山风景区,是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50年,以前隶属于原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2000年由信息产业部划转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重庆市管理为主。学校建校以来,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各类高级人才,现为重庆市电子学会理事长单位,在国内外特别是在西南、中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
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数字通信》三种学术刊物和《重庆邮电大学报》。 2008年12月29日,经重庆市第三届学位委员会一次全体会议通过,批准我校成为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办法改革草案》([2008]29号)和《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指导意见》([2008]30号)精神和重庆市学位委员会相关要求,我校高度重视,精心筹划,根据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并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认真总结学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各学科发展现状,举全校之力科学制定了我校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并高质量的做好了申博的有关材料。
学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有一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部、省级奖励,现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高科技项目、国家和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等高水平科研课题,年均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作为主研单位承担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研究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世界第一部 TD-SCDMA 3G 手机样机及世界上第一颗采用 0.13 微米工艺的 TD-SCDMA 手机核心芯片在我校研制成功,“TD-SCDMA 手机核心芯片的研制与实现”荣获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殊荣。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2005年已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重点批次录取。学校一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中心工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好、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较强、创新意识浓厚、诚信度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近五年来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等全国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各类国家级奖励110多项,省部级奖励500余项。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和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许多著名院校、信息技术领域的著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荷兰、德国、韩国、日本、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信息产业大发展进程的加快,学校将按照 “ 坚持方向、科学发展,深化改革、着力创新,注重效益、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我国信息通信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编辑本段]TD-SCDMA3G手机标准和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TD-SCDMA是由中国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的唯一TDD模式的国际主流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这是中国百年电信史上第一次由中国人提出并被ITU接受的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几年来,TD-SCDMA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商用化系统设备的逐渐成熟、终端设备及终端芯片的群体突破,标志着TD-SCDMA产业不断走向成熟,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逐步确立了我国在全球第三代(3G)移动通信市场的重要地位。重庆邮电大学从1998年起开始参与TD-SCDMA标准制定和终端的开发工作,是最早参与该项工作的单位之一。经过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技术创新积累,在TD-SCDMA标准、终端芯片、协议栈软件等核心技术及终端设备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为促进TD-SCDMA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及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重庆邮电大学专门成立了以TD-SCDMA终端核心技术开发为发展重点的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调动并激活了TD-SCDMA研发机构、人才、资金、机制等科技创新要素,有力地促进了TD-SCDMA手机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掌握了TD-SCDMA手机研发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在TD-SCDMA手机射频、算法、芯片、省电等方面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2项。初步形成了从理论研究到产品开发、从芯片到整机的TD-SCDMA手机产业链,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校企联合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新路子。同时,培养了一支掌握TD-SCDMA标准、TD-SCDMA芯片、TD-SCDMA手机物理层软件、协议栈软件及TD-SCDMA终端系统技术的优秀研发团队。
课题进展
重庆邮电大学及其控股的重邮信科(以下合称“重邮”)一直以商用TD-SCDMA手机为目标,以TD-SCDMA手机基带芯片、高层协议栈软件为技术核心,为手机制造商提供自主创新的TD-SCDMA手机基带芯片、物理层软件、协议栈软件及参考设计解决方案。
标准上的突破。重邮提交的TD-SCDMA标准文档被ITU和3GPP等采纳10余份;对于TD-SCDMA系统与GSM系统兼容的TSM标准,重邮为该工作组的组长单位,承担并完成了TSM系列4个标准起草,为我国提交的TD-SCDMA标准成为国际三大3G主流标准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TD-SCDMA标准主要参加单位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世界上第一款TD-SCDMA(TSM)手机样机。重邮于2003年6月独立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款TD-SCDMA(TSM)3G手机。该机缩小了TD-SCDMA制式与WCDMA和CD鄄MA2000两种3G制式研发进程的差距,改变了国际上当时还没有一例TD-SCDMA3G手机的历史,也是中国独立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3G手机。
世界上第一枚0.13微米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2005年10月,重邮开发了国际上第一颗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3G手机基带芯片“通芯一号”。该芯片采用0.13微米工艺,功耗低,内核尺寸小,成本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是继TD-SCDMA3G标准和TD-SCDMA3G手机后,重邮在TD-SCDMA自主创新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3G通信核心芯片的关键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并获得“2005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殊荣。
重邮进一步加强TD-SCDMA技术创新,已研制出基于“通芯一号”的TD-SCD鄄MA手机,在大唐实验室完成了语音、数据及省电测试。成功的将国产HOPEN操作系统和DELTA操作系统移植到重邮信科芯片平台上,实现了手机核心技术全部国有化。重邮信科的协议栈软件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指示下,正配合展讯公司的硬件平台推出商用手机。
重邮正在进行“通芯一号”芯片量产的准备工作,并启动了以“通芯一号”技术为基础,完善TD-SCDMA双模方案,融合HS鄄DPA等后3G技术,形成TD-SCDMA/GSM双模芯片“通芯二号”的方案设计。重邮与东电集团合作的TD-SCDMA测试仪表项目、和西南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合作TD-SCDMA终端射频芯片等项目都充分体现了重邮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3G商用在即,TD-SCDMA将独立组网。届时重邮TD-SCDMA手机关键产品将全面推向市场,形成TD-SCDMA手机产业化规模效应。预计可望形成上千万片手机基带芯片的供货能力和上千万台的手机和上网卡配套生产能力。TD-SCDMA手机产业将成为重庆市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课题效应
政府引导投入,促进重庆TD-SCDMA技术创新投入格局形成。
作为国家TD-SCDMA产业联盟的重要一员,重庆市TD-SCDMA产业受到国家三部委的尽力支持。目前重邮在TD-SCDMA技术领域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3G专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各类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累计资助研发资金2560万元,地方政府也配套了几百万元,并支持成立了信息产业部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重庆移动通信工程研究中心。今年,重庆市政府已经决定由政府贴息两年国家开发银行向重邮信科贷款4000万元。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资助下,重邮加大了TD-SCDMA研发的投入力度,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已经超过6000万元,到明年将累计超过1亿元。已形成国家引导、地方政府配套、校企投入为主的重庆TD-SCDMA技术创新投入格局。
TD-SCDMA技术人才集聚效应,为重庆TD-SCDMA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重邮在TD-SCDMA技术水平及其研究方向的权威性,对优秀科技人才而言,是一面“极具诱惑力的号召大旗”,一方面留住了TD-SCDMA的技术人才,同时也吸引了与TD-SCDMA相关的通信、集成电路、仪器等学科的优秀人才迅速集聚,催生了人才集聚效应。一批TD-SCDMA优秀人才迅速成长并脱颖而出,有效地促进了TD-SCDMA知识、信息、技术等在区域内扩散,使一批渐进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产生,为重庆TD-SCDMA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TD-SCDMA产业集聚效应,为重庆市形成TD-SCDMA产业高地提供支撑。
近年来,重邮在TD-SCDMA领域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及国内众多知名通信企业开展了项目和技术合作,确保了重庆TD-SCDMA研发在高起点的基础上扩大国际影响,并积极开展重邮信息科技园区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重邮TD-SCDMA产业的发展,吸引一批厂家落户重庆,形成了TD-SCDMA产业集聚效应。目前已有国虹数码、矽谷学人、北京首创、恒基伟业等企业与南岸区政府商定利用重邮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在南岸茶园新区建立生产3G移动手机、数字无绳电话、SDU盘等信息技术产品的基地,形成年产值200亿元以上的能力。
TD-SCDMA信令分析仪的开发。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网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7年,是我国高校中唯一一个专攻通信网络测试及仪表技术的专业实验室,研制出一系列通信网的信令测试仪表产品,代表了我国通信网络测试和仪表技术研发的先进水平。在重庆市政府、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针对我国第2代、第2.5代移动通信网测试仪表主要依托国外仪表进行测试、TD-SCDMA第3代移动通信网络没有监测仪表的现状,开展TD-SCDMA信令等关键技术攻关,掌握了协议仿真和高速数据采集等核心技术,取得5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将于2006年6月研制成功科研样机,其总体技术水平居国际先进地位。
目前,由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高新区、重庆东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重庆重邮东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专门研制、生产及销售CYDD-1000TD-SCDMA系列仪表。鉴于合作公司在TD-SCDMA方面具有很深的技术沉淀和研发能力以及在全国30多个省已建立了销售网点,因此,CYDD-1000TD-SCDMA系列仪表将占据我国TD-SCDMA网络测试仪表市场的较大份额。对我国TD-SCDMA产业链的完善,对带动重庆市从事高端通信仪表研发,并据此形成通信仪表产业基地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并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庆邮电大学自主创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3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35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防科研项目等47项,地方政府项目194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8736.49万元;近5年,学校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20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已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42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3586篇,SCI、EI、ISTP收录511篇,出版学术专著41部、教材89部,科研成果转让10项,科研成果被采用185项,创直接、间接经济效益4.9亿元;特别是在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重邮作为主研单位承担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研究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世界第一部TD-SCDMA3G手机样机及世界上第一颗采用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在该校研制成功,“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的研制与实现”荣获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殊荣。
TD-SCDMA是由中国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的唯一TDD模式的国际主流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这是中国百年电信史上第一次由中国人提出并被ITU接受的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几年来,TD-SCDMA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商用化系统设备的逐渐成熟、终端设备及终端芯片的群体突破,标志着TD-SCDMA产业不断走向成熟,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逐步确立了我国在全球第三代(3G)移动通信市场的重要地位。 [编辑本段]院系及专业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 网络工程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光电工程学院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信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技术 中药学 制药工程 生物信息学
数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学
经济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 会计学 市场营销 经济学 工程管理(08级新开专业)
法学院 :法学
传媒艺术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 动画 艺术设计
外国语学院 :英语
国际学院 :中加合作人才培养项目班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应用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市场营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旅游管理 电子商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 通信技术 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
成人及继续教育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1950年3月
东川邮政管理局
邮政人员培训班
◆1951年1月
西南邮电分校
◆1953年3月
重庆邮电学校
◆1955年5月
重庆电信学校
◆1959年3月
重庆邮电学院
◆1970年4月
电信总局529厂
◆1973年7月
邮电部第九研究所
◆1979年5月
重庆邮电学院
◆2006年3月
重庆邮电大学 [编辑本段]科学研究科学研究
重庆邮电大学是中国数字通信的发源地之一,在移动通信、光通信及光互联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汽车电子、管理及社会科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特色。近年来,发表被SCI、EI等三大检索论文70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科研经费上亿元。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0余项,我校作为唯一一所高校参与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标准制定、芯片研制、协议栈软件开发和终端产品的产业化推进工作,并取得重大成果。
科研成果
重庆邮电大学在移动通信、光通信及光互联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汽车电子、管理及社会科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特色,近三年承担数百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专利,科研经费上亿元,特别是在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在国内乃至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奖励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
1992年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3年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重庆市技术发明一、二、三等奖
重庆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重庆市自然科学一、二、三等奖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2009年1月12日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㈣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董事长彭鸿斌院长、党委书记张德民学校董事、副院长尹邦满 副院长唐志宏、王征资料来源于:

㈤ 重庆邮电大学是几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怎么样,就业率怎么样,请懂的人回答,不知者不要乱说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在重庆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新中国邮电事业起步之际; 1959 年由国务院命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有权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 2000 年,由原信息产业部划转重庆市; 2006 年学校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原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签署了《共建重庆邮电大学》协议,实行部市共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8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及应用 085211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085212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重庆邮电大学2001年院系调整后由原计算机系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的数学部分合并而成的,2007年又将数学部分划归数理学院。原计算机系成立于1989年,是学校为适应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产业部各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原电信工程系计算机教研室和校计算中心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该院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是重庆计算机学会、重庆计算机用户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挂靠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专业博士研究生。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800余人,在校硕士(含工程硕士)研究生490余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在册教职工9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11人(不含学科建设在计算机学院的人员,下同),副教授23人,博士18人。另外还有兼职教授、特聘教授、全国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重庆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知名专家。学院下四个教学部:计算机基础教学部、计算机软件教学部、地理信息系统教学部、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部;一个教学实验单位: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中心按专业下设6个实验室(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一个办公室:计算机学院办公室(包括教学管理办公室)。科研机构有2个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重庆市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和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校级),共6个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中韩合作空间信息系统研究所、计算机网络工程研究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科技部攀登计划、国家发改委专项项目等1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春晖计划”科研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等数十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8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30多篇,获得专利5项,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获1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该院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是由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批准的省部级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重点学科和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学科是重庆市批准的省部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由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批准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是财政部批准资助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加强了对外的合作交流关系,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经常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应邀来该院作学术报告,开展合作研究工作,担任兼职(客座)教授并指导研究生。学院还成功组织召开了RSFDGrC2003(第九届国际粗糙集、模糊集、数据挖掘与粒计算学术会议)、ASGIS2004/ASGIS2007(第二/五届亚洲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会议)、CRSSC2001/CRSSC2003(第一/三届中国粗糙集与软计算学术研讨会)、RSKT2006(粗糙集与知识技术国际会议)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注重科研与教学的并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学院建设了包含重庆市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VC++与面向对象技术》在内的各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校级品牌专业。学院的多位老师近年来获得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学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强化素质教育,有一大批学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表彰奖励(如"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等)。学院被授权为CISCO网络技术学院、MATC(微软授权培训认证中心)、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培训基地、AUTC考试中心等,可开展IT领域多种课程的考试与认证工作。

㈥ 对重庆邮电大学的介绍(特别急)

这个学习还是不错的.如有更多了解请加QQ93238888

重庆邮电大学-学校概况
重庆邮电大学(原重庆邮电学院)位于重庆市南山风景区,是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50年,以前隶属于原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2000年由信息产业部划转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重庆市管理为主。学校建校以来,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各类高级人才,现为重庆市电子学会理事长单位,在国内外特别是在西南、中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
学校占地3800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有14个学院,39个教学部,21个实验中心,20个科研机构;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00多人,副高职称300多人;有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学校有全日制学生15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2000余人;有35个本科专业,有7个部省级重点学科,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在计算机、通信、控制3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并与国内7所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同时还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及华侨学生。学校建有校园计算机宽带网,8000多台微机联网运行;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另有电子图书近90万册;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数字通信》三种学术刊物和《重庆邮电大学报》。
学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有一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部、省级奖励,现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高科技项目、国家和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等高水平科研课题,年均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作为主研单位承担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研究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世界第一部 TD-SCDMA 3G 手机样机及世界上第一颗采用 0.13 微米工艺的 TD-SCDMA 手机核心芯片在我校研制成功,“TD-SCDMA 手机核心芯片的研制与实现”荣获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殊荣。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2005年已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重点批次录取。学校一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中心工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好、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较强、创新意识浓厚、诚信度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近五年来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等全国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各类国家级奖励110多项,省部级奖励500余项。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和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许多著名院校、信息技术领域的著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荷兰、德国、韩国、日本、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面对西部大开发、信息产业大发展和高等教育现代化、社会化、综合化、多样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学校将继续以“坚持方向、深化改革、立足发展、提高质量”为工作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国家和地方的信息化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培养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㈦ 重庆邮电大学就业

通信工程是重邮的王牌专业好不好
就业觉得有保障,就算你成绩不突出,在你还没毕业的时候也会有电信的人来找你
重邮的通信工程基本上可以说是重庆电信的人才培训基地,重庆电信又是这么大的一个近乎垄断的企业,
而且联通,铁通,长城,网通等等这些公司也会想方设法挖人才的。你就是所谓的人才,你说就业怎么样。。。

而且刚一毕业就可以去但技术人员,而不是工人,很好的

如果你有实力,在电信里面好好混,混个一,两年就会有一定的创业基金了,这个时候自己出来干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㈧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院领导

万晓榆 院长 1963年出生于四川,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5月起任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
谭明刚党总支书记1971年出生于四川,硕士,2014年7月起任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主持学院党总支全面工作。
吴先锋 副院长 1963年出生于四川,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1月起任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刘跃 副院长 1958年出生于四川,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9月起任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创收、外事和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卢安文 副院长 1970年出生于重庆,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11月起任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教学工作。
汤洪棉 党总支副书记 1980年出生于浙江,硕士,讲师,2011年11月起任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分管学院本科学生工作。

㈨ 重庆邮电大学有硕士授位点的专业有哪些啊

重庆邮电大学现有11个部省级重点学科,16个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学校现有4 个一级学科、 20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8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 8 个工程学科领域招收工程硕士,在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收高校教师硕士,基本形成了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共同发展,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式并行的研究生教育格局。
重庆邮电大学2011年硕士生招生简章-专业简介

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我校微电子工程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2人获英国兰克奖;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60余篇。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及其应用、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半导体器件物理,晶体管原理,VLSI系统设计导论,纳米结构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微电子器件可靠性及半导体工艺,ICCAD技术及软件等。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本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涉及电磁场理论、微波毫米波光波技术及其应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磁波的产生、传播、辐射、散射的理论和技术,微波、毫米波和光波电路系统的理论、分析、仿真、设计及应用,以及环境电磁学、光电子学、电磁兼容等交叉学科。

本学科拥有一支由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近年来主持、参与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振兴教育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近40篇。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及其应用、高等电磁场理论、信息论基础、数值方法、光波导理论、微波声学、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导波场论、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及近代天线理论等。

430110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学科领域。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包含了当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精密加工等技术的最新发展。集成电路高密度、小尺度、高性能的特点,使得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成为当今最具有渗透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集成电路的应用涉及网络通信、计算系统、信息家电、汽车电子、控制仪表、生物电子等众多方面。设计并制造集成电路作为应用产品的核心,是现代电子系统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赢得竞争力的要求,同时也是传统产业升级和改造的关键。

我院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4、44、26研究所、四联集团、重邮信科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等国内外许多科研院所、公司企业在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展开了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本专业聘请了具有丰富科研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科研院所及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导师,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型支撑。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半导体器件物理、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技术、电路优化设计、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集成电路CAD、微处理器结构及设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微电子封装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VLSI数字信号处理等。

数理学院

数理学院是重庆邮电大学的理科学院,包括数学与物理这两大基础学科,现有3个本科专业、1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24人,中青年教师中90%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教师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近年来涌现出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多名先进典型,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学院的理论物理学科是是重庆市“十一五”重点学科,是学院的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一批海外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现有教授、副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该学科在粒子物理与宇宙学、凝聚态理论、计算物理学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均有影响。也广泛开展包括材料物理、光信息与光显示(LED)、激光物理等相关学科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基础。近两年来,该学科主持了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973项目一项,国家自然基金一般项目10项,拥有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出版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10余篇,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Physics Review B/D》、《Physics Letters A/B》、《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等国际著名物理期刊,且国内外同行引用率高达千余次。该学科获得了多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同时,邀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中科院院士为本学科师生讲学,成功举办了2008年全国引力与宇宙学研讨会。

070201理论物理

本学科是从各类物理现象的普遍规律出发,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系统深入地阐述有关概念、现象及其应用。众所周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是二十世纪两个最伟大的理论成就,它们奠定了现代理论物理的基础,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进步。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高等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引力与宇宙学、计算物理、高等凝聚态理论、群论、量子多体理论、非线性科学导论等。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84年的重庆邮电学院管理工程系,是我校成立最早的系科之一, 2001年更名为管理学院,2003年与重庆邮电学院法经学院经济学教学部合并成立重庆邮电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6年4月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具有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已形成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格局,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400余名,本科学生1600余名。通过“强基础、重科研、铸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银奖和重庆市金奖等好成绩。

学院瞄准学科前沿,在通信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发展等优势特色领域加大科学研究投入,科学研究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学院教师近三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开发新阶段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教育部项目“国民技术创新意识的跨地区比较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0余项,到账科研总经费达500余万元;在《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南开管理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西部信息产业发展与集聚战略》、《中国电信市场的结构演变、产品创新与效率评价》等学术著作30余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本学科旨在通过研究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现代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本学科是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主要依托我校在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的优势,以通信企业管理行为为研究重点,形成了通信经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经济管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等特色研究方向,对推动我国通信产业、信息经济和管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有教授15人,副教授近30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863计划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近三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7项;毕业生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本学科拥有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人文社科基地-网络社会问题发展研究中心等支撑平台。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管理决策方法、微观经济理论、管理学、运筹学、管理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分析、博弈论与微观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通信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营销管理、项目管理、公司理财。

430140项目管理(专业学位)

本领域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旨在培养掌握市场经济和企业运作规律,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知识结构,精通项目管理流程与规则,能独立在各种项目和企业管理实践中从事项目决策、融资、监理、采购、合同管理、评估等项目全过程有效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本领域主要依托我校在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的优势,以通信产业为基础,形成了具有显著行业特征的IT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两个特色研究方向。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高级管理学、高级运筹学、项目管理概论、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软件应用、项目合同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成本与财务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管理案例等。

430141物流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物流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物流产业政策与现代物流理论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物流信息化以及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本领域主要依托我校在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优势,以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为主要支撑,侧重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现代企业管理、物流运筹学、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邮政物流、电子商务、微观经济学、物流工程、统计学等。

法学院

法学院2011年可以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和诉讼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院下设法学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人文教学部等三个教学部,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及学历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5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23人,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42人,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学院具备良好的教学办公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有先进的数字化法庭供审判各类案件和法学教学使用,有资料齐全的资料室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承担项国家级项目八项、承担省部级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数十项。学院承担了“重庆邮电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这是重庆市高校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司法鉴定、动植物基因和通信、声像资料司法鉴定的机构,近期我院还建立了全国高校唯一的电子证据保全中心。学院与重庆市的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及一些律师事务所、通信管理机关、通信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学院依托学校在信息科学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所开办的本科专业和硕士研究生专业具有鲜明的信息法学学科特色。

030106诉讼法学

本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以研究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诉讼法学理论和诉讼制度为基本特色。本学科依托学校的信息科学人才和技术优势,以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诉讼行为的法律规制为重点研究对象,在与信息网络有关的电子证据、网络诉讼(网上仲裁)、网络信息司法认证、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与诉讼、网络行为的司法调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不同于其他高校诉讼法学学科的信息网络特色。

本学科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法治国家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诉讼法学知识;熟悉电子证据、网络诉讼、网络信息司法认证、网络行为的司法调查等专业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独立进行诉讼法学科研工作;毕业后能胜任诉讼法学教学、科学研究,特别是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立法、司法等实务工作。

本学科除了拥有一批专门从事诉讼法学、证据理论研究的法学专家外,还拥有一批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其安全、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测和检测技术、电子证据的提取和认定等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的教授、博士。依托学校已经拥有的在国际、国内较为领先的信息技术学科和实验网络的技术和设备条件,本学科建立了信息法研究所、信息安全实验室和以计算机、生物基因为主要鉴定方向的司法鉴定中心。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刑事诉讼法学专题研究、民事诉讼法学专题研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专题研究、网络诉讼专题研究、电子证据专题研究、网络犯罪与侵权专题研究、刑事侦查与物证技术学专题研究、网络调查专题研究、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与诉讼、信息安全专题研究、黑客分析与防范、密码技术等。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学科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的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它们对社会实践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学科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并在科技哲学、信息文化、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本学科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研究等。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本学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本学科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并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本学科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与基本原理专题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政治观教育研究,人生观教育研究,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研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

附件:无附件
重邮研究生部

㈩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是什么级别的官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是正厅级

全国985的高校校长是副部级。相当于省长级别。
普通本科一般为正厅级。与地级市的书记、

重庆邮电大学创办于1950年3月,前身是东川邮政管理局邮政人员培训班。1951年1月,改建为西南邮电分校。1953年3月,分建重庆邮电学校。1955年5月,更名为重庆电信学校。1959年3月,升格为重庆邮电学院。1970年4月,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

1973年7月,再次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5月,恢复为重庆邮电学院;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

阅读全文

与重庆邮电大学基金会现任理事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